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31.77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20,离现在 4 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單選題 (每題 5分,共 100),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21. 中國共產黨自民國 10 年成立以來與中國國民黨之
間的關係幾經分合。請問:中國國民黨與其關係的
演變,下列何者符合史實?
(A)剿共→容共→聯共
(B)容共→剿共→聯共
(C)聯共→容共→剿共
(D)容共→聯共→剿共
22. 一位老兵回憶:「 當年我跟隨紅軍長征,從江西
出發,每天行走四十餘里,在艱困惡劣的環境下,
餐風露宿、身心俱疲,後有軍隊追剿,我軍傷亡慘
重。直到民國 25 底,終於轉危為安…」。請問:
根據這位老兵陳述的內容,當時他的身份最有可能
是下列何者?
(A)中國共產黨 (B)日本關東軍
(C)國民革命軍 (D)高砂義勇軍
23. 承上題,「直到民國 25 年底,終於轉危為安」應
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國民政府北伐完成 (B)張學良挾持蔣中正
(C)日本偷襲珍珠港 (D)日本佔領中國東北
24. 西元 1929 發生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日本受到衝
擊,軍國主義昂揚,中國成為其向外擴張的首要目
標。而當時的中國正值□□□□期間,亦積極解決
經濟困境請問上述的□□□應為下列何者?
(A)中日戰爭 (B)掃蕩軍閥
(C)十年建設 (D)國共內戰
25. 承上題,下列哪一事件並非發生於上述的□□□□
期間?
(A)政府實施「廢兩改元」
(B)日本發動九一八事
(C)政府以武力圍剿中共
(D)政府頒布憲法施行憲政
26. 中國北伐完成後某位政治人物呼籲「全國各黨派
要放棄歧見停止內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
由此上述的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停止內戰」是指停止軍閥混戰
(B) 某位政治人物是指蔣中正
(C) 九一八事變後,由「安內」轉而「攘外」
(D)「共同抵禦外敵」是指共同抗日
27. 胡羅伯同學在網路看到一張圖片如圖()請問:
從圖中的資料研判,下列哪一敘述符合史實?
(A)滿洲國為蘇聯所扶植的政權
(B)西安事變爆發後,滿洲國隨即成立
(C)滿洲國的統治者為張學良
(D)該郵票流通於 1940 年代以後的中國東北
()
28. 西元 1966 61日《人民日報》發表一篇名為
〈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其部份內容如圖()
請問:下列關於這場革命運動的論述,何者錯誤?
(A)該運動名為文化大革命,實為奪權鬥爭
(B)世界許多地區受到啟發,亦展開反政府運動
(C)最後導致經濟惡化,數千萬人死於饑荒
(D)該運動在「四人幫」被捕失勢後結
()
29. 承上題,下列何者為該運動所高倡的口號?
(A)「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B)「十五年超英趕美」
(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德先生、賽先生」
30. 中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的勢力快速擴張,其
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連?
(A)中國共產黨獲得蘇聯的協助
(B)中國共產黨獲得農村貧農的支持
(C)國民政府遷到臺灣
(D)國民政府官員貪污腐化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9學年度第 2學期第 2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科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4
34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2
31. 老師在課堂上介紹某歷史人物,提到曾主導多次
軍事行動,並寫下四個提示如圖()。請問:根據
史實研判,老師所介紹的歷史人物應是下列何者?
(A)蔣中正 (B)毛澤東
(C)溥儀 (D)孫中山
()
32. 下圖()是中國某一時期法幣 100 購買力的變
化。請問: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為何
(A)中日戰爭開打,中國喪失「關稅自主權」
(B)國共內戰期間,發生通貨膨脹經濟雪上加霜
(C)訓政時期,中國遭受全球性經濟危機的衝擊
(D)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將民間企業收歸國有
()
33. 西元 1941 日本為報復美國禁運石油的制裁採取
了一項軍事行動。請問:關於這項軍事行動的後續
發展,下列何者錯誤
(A)美國與中國正式向日本宣戰
(B)日本在南洋地區大舉掠奪石油、橡膠等資源
(C)日軍在中國展開「南京大屠殺」
(D)揭開太平洋戰場的序幕
34. 中國某一時期出現了下列的口號「人有多膽,地
有多大產」「人人進入新樂園穿用不用錢」
請問:這些口號可說明中國的哪一段歷史?
(A)共產黨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B)毛澤東推行「文化大革命」
(C)國民政府的「十年建設」
(D)毛澤東推行「大躍進」
35. 承上題,下列有幾個項目,是屬於這段時期的主要
措施?
()批判儒家思想 ()土法煉鋼 ()廢兩改元
()熟讀毛語錄 ()人民公社
(A) 1 (B)2 (C)3 (D)4
36. 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首都位置多次變更。請問:依
()所示西元 1937 年中華民國首都變遷為何?
(A)甲→乙 (B)甲→丙 (C)丁→丙 (D)丁→乙
()
37. 承上題關於中華民國遷都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A)國民政府圍剿中共,贏得勝利
(B)國共內戰失利,國民黨退至邊區
(C)七七事變後中國採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
(D)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中國沿海的領土
38. 西元 1945 年,美國發表一份對華聲明,如圖()
請問根據圖中資料判斷此聲明與下列何者有關
(A)美國願成為中國對日作戰的盟友
(B)美國為快速結束太平洋戰爭,而出賣中國
(C)美國不願捲入中日戰爭,決定撤離中國
(D)美國派馬歇爾來華調停兩黨衝突
()
39. 1940 年代後期中華民國政府的首要敵人從日本
轉變為中共甚至引發內戰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國共雙方為爭奪日軍的佔領
(B)美國支持國民黨打擊共產黨
(C)中共企圖在農業與工業方面超英趕美
(D)中共鼓吹「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0. 西元 1949 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當時的
領導人在北京天安門前高喊:「中國人民站起來
!,民眾熱血沸騰。請問:下列關於這位領導人
的敘述何者錯誤
(A)曾為加速中國建設,喊出「超英趕美」口號
(B)曾因文化大革命運動失敗,被迫下臺
(C)曾為奪回權力,動員「紅衛兵」發動革
(D)曾在建國之初,實施土地改革
---------------- 考題結束 ----------------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