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不論政權如何轉移,臺灣原住民一直都是權益被犧牲、生存受挑戰的弱勢,他們的心聲也一直受到當權者的忽視,直到近年
來,尊重多元文化成為臺灣重視的議題,原住民也走上街頭,爭取自己的權利。請問:【圖五】、【圖六】的請願運動最早
出現在何時?
(A) 國府遷臺時期 (B)二二八事件後
(C)解除戒嚴後 (D)政黨輪替後
31. 湘宜是一位跨時代的臺灣女性,她生活的年代橫
跨清帝國與日本統治臺灣的時期,在她的回憶
裡,日本統治臺灣時,為臺灣帶來許多「文明初
體驗」,請問:下列哪一項並不包含在「日治時
期引進的文明」之中?
(A) 在都市中設置公園,讓民眾有休閒活動空間 (B)首次鋪設鐵路,成為方便的交通工具
(C)百貨公司裡各式商品陳列,任人隨意瀏覽 (D)已經能喝到經過過濾的自來水
32. 【圖七】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成長圖,請問:圖中曲線的變化與何事有關?
(A) 武裝抗日減少,死亡率下降 (B)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出生率提高
(C)大量日人移入,社會增加率上升 (D)建立衛生觀念,降低死亡率。
33. 為了抗爭日治時期種種專制統治,臺灣人曾展開一連串爭取臺人權益的政治社會運動,
下列有關這些政治社會運動,何者需要修正?
(A) 是一種透過演講、集會和請願等非武裝方式爭取權益的活動。
(B) 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產生與「民族自決」思潮有關。
(C) 臺人展開政治社會運動是在「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
(D) 「皇民化運動」時期政治社會運動皆受到壓制。
34. 1915 年《保甲規約》第三十四條第五款寫道:「婦女纏足有害身心,故嚴禁之。但從前纏足者,務使漸次解放,早馴
於天然足。」第六款規定:「矯正固有陋習,改正不良風俗。」而據八十條規定:「有違規者,保正甲長審查其行為輕
重緩急,將違反者處以一百日圓以下的罰金。」由上述內容可知,臺灣總督府對臺灣婦女「纏足」的現象抱持何種態
度及採取何種措施?
(A) 纏足是臺灣陋習應通令全國即刻放足 (B)保甲是臺灣總督宣達政令的重要途徑
(C) 要求婦女放足是為了實行日本風俗和禮儀 (D)臺灣婦女反抗激烈,故以罰金迫婦女就範。
※萓瑄在上完歷史課後,對於為臺灣爭取政治權利的前輩們感到萬分敬佩,因此想將日治時期各個政治社會運動的主張製成比較
表,請利用他的統整表回答下列問題:
35. 上述政治社會運動,何者發行《臺灣民報》、設讀報社、舉辦各種演講會、開辦夏季學校,以傳遞現代知識、提高臺灣文化?
(A)甲 (B)乙 (C)丙 (D)丁。
36. 西元1935 年,臺灣舉行史上第一次地方議員選舉,當時的投票方式是:選民直接在空白的選票上寫出被選舉人的名字。即便
只有一半的席次得以由民眾投票選出,但仍創下了 95.9%的高投票率。請問:這場選舉是由上述哪一個政治社會運動所促成?
(A)甲 (B)乙 (C)丙 (D)丁。
37. 林獻堂和蔣渭水原是共同為臺灣民眾請願,謀取福利,並肩作戰的夥伴,但後來卻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揚鑣,請問:上面四個
政治社會運動何者是由蔣渭水號召,林獻堂並未參與其中?
(A) 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