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64.54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15,离现在 4 1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單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100)
21. 上文是某一文件的部分內容,此文件的起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臺灣民主國抗拒日本統治。 ()余清芳反抗日本統治。
()羅福星反抗日本統治。 ()郭懷一進攻台南赤崁地區。
22. 1896 年日本發布的「六三法」,對於臺灣造成何種影響?
()視臺灣為日本內地的延長 ()從此臺灣人可以自主管理
()臺灣總督須具備軍事背景 ()此時的臺灣總督擁有立法權。
23. 右圖是日治時期的宣傳海報「南無警察大菩薩圖」,從此宣傳海報可推測出當時的社會背景,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警察是臺灣最高行政首長,地位猶如菩薩
() 警察掌管行政、立法、司法大權,地位猶如菩薩。
() 由於警察的權力很大,因此被稱為「菩薩」
() 地方行政以警察為中心,警察的工作幾乎無所不包
24. 關於「保甲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由臺灣總督府首創,主要是協助政府維持治安。
()每一「保」有一百戶,並設「保正」一名。
()臺灣總督府利用保甲制度來輔佐警察和地方機關執行公共事務。
()同時又組織「壯丁團」,協助警察救災及鎮壓抗日分子。
25. 下列重要事件均與臺灣相關,或多或少影響臺灣當時的狀況,若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霧社事件;()1937 年中日戰爭;()甲午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西來庵事件
() 丙甲乙丁戊 ()丙乙甲丁戊 ()丙丁甲乙戊 ()丙戊丁甲乙。
26. 以下選項是曾在日治時期實施過的政策或方針,代表了日本統治台灣期間,主要的政策變化。請問依序為何
()尊重臺灣舊習、國語家庭、日臺合一 ()尊重臺灣舊習、日臺合一、國語家庭
()國語家庭、日臺合一、尊重臺灣舊習 ()日臺合一、國語家庭、尊重臺灣舊習。
西來庵事件爆發領頭的余清芳允諾參加的信徒起義成功後會將當時政府的土地沒收分給參加的信徒們良田
萬甲。
起義行動被當時的政府得知,下令全國各地嚴密查緝,發現參與此事群眾遍及全臺,被捕之人將近
2,000
人,其中
在臺南開設的臨時法庭中被判處死刑者高達
800
多人反對輿論不斷後有四分之三被判決死刑者改為無期徒刑。
有份當時的偵訊筆錄如下:「現在之政治太嚴格,不得擅自開墾,負擔亦重,輕微小事均不放過,因而夢想利益,
始行入黨。」事件過後,政府拆毀西來庵,並將裡頭供奉的神佛幾乎火化殆盡。
27. 由上面文章可知,當時群眾起事的原因可能為下列何者?
()當時政府無法解決民間耕地不足 ()當時政府拆毀寺廟火化神佛的反抗
()當時的土地及林野政策太嚴苛 ()當時政府反對西來庵發放靈符。
28. 上文筆錄中的「輕微小事均不放過」,主要是受到哪項政策的影響,使得「輕微小事」也會遭到處罰?
()人口普查 ()警察與保甲制度 ()皇民化運動 ()土地與林野調查。
【背面還有題目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9學年度第 2期第 1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第二冊第一二課
班級
七年
姓名
座號
大清皇帝已割讓臺灣及澎湖群島,並派欽差大臣與本總督完成授受之約。故本總督乃坐鎮臺北,安撫民眾,遂行
統治。今得知您占據臺南,外無援兵,孤軍頑抗,……您若能體察大清皇帝聖旨,應立即停止抵抗,讓民眾免於戰火
之苦。
2
29. 請問事件的起因與台灣總督府推動的何種政策最相關?
()殖民地特殊統治政策 ()內地延長主義 ()皇民化運動 ()理蕃政策。
30. 下列何者不是霧社事件的影響
()重新檢討原住民政策 ()加強教化,使原住民更加認同日本統治
()開始請原住民到日本觀光,以帝國的興盛威嚇原住民。 ()將原住民集體移往他處。
31. 日治初期,臺灣人民武裝抗日不斷,日本政府每年需對臺灣補助七百萬日圓,再加上「惡疫瘴癘」肆虐,光是接收臺灣
時,日軍就病死四千多人,日本逐漸認為臺灣殖民地對日本而言是負擔,所以有所謂的「臺灣賣卻論」。後藤新平主政
後,提出「治臺新方案」。請問:他採取了以下哪些措施,直接促使財政收入提高,減少日本政府的經濟負擔?
()修築公路 ()建立專賣制度 ()修築縱貫鐵路 ()實施土地與林野調查
()甲乙丙丁 ()甲乙丙 ()乙丁 ()乙。
32. 右圖是 1905 ~1935 年臺灣米糖產量成長圖請問臺灣米糖產量的提升與下列何
者較無關聯?
()稻作改良 ()新式糖廠 ()嘉南大圳 ()縱貫鐵路通車。
33. 承上題,此時的稻米多輸往何地?
()中國 ()日本 ()歐洲各國 ()南洋各國。
34. 某位英國商人在日治時期來到臺灣觀光,他不可能會經歷下列哪一種體驗?
()直接向原住民收購樟腦外銷。 ()使用紙幣交易
()從臺北乘坐火車到高雄,前往製糖會社參觀 ()參觀完工的嘉南大圳
35. 下列何者不是日治時期實施的交通建設
()縱貫鐵路電氣化 ()修築機場
()台北郵便局 ()整建基隆港、高雄港。
36. 1930 年代,隨著日本國內軍國主義的抬頭,日本積極準備向外擴張,軍方大倡「南進國策論」,希望取得東南亞豐富的
自然資源,以做為日本帝國的「南方生命線」。與此同時在台灣實施「南進政策」關於「南進政策」,下列敘述何者錯
() 使臺灣成為南進的補給基地 ()當時的經濟政策為「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 目的是為了取得石油、橡膠等資源 ()使台灣逐漸從農業社會起步邁向工業社會。
第一憨,種甘蔗予會社磅。臺灣總督府規定:各蔗作區畫定一定範圍的區域,此區域內的甘蔗未經許可,不得運出
區域之外,或供作砂糖以外成品的製作原料。
37. 以上資料,要表達的社會現象是下列何者?
()保證甘蔗的收購價格,使蔗農生活受到保障,避免削價競爭 ()保障製糖會社,壓低成本,增加製糖的收益
()引進新式製糖業,糖從此成為重要輸出物資 ()輔導糖廠轉型,奠定臺灣工業化基礎。
38. 關於日月潭發電所,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為水力發電廠 () 1934 年完工後,總督府得以發展國防軍需工業。
()主要是供應台灣東部的電力 ()當時的經濟政策是「工業台灣,農業南洋」。
39. 關於嘉南大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當時的經濟政策是「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設計者是八田與一
()灌溉嘉南平原,提高稻米、蔗糖產量,使在來米得以外銷日本。 ()完工後,台灣水田的比例超過旱田。
40. 阿梅出生於台北州,家裡講日文,有節日時會去附近神社參拜。最疼她的哥哥因為戰爭死在南洋;。請問:當時的政府
最有可能是採取的哪一政策?
()殖民地特殊統治 ()皇民化運動 ()內地延長主義 ()保甲制度。
霧社事件是原住民因不滿日本統治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由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
聯合起事在事件發生的當天早晨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
砍殺了各地警察及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其中有二人是著日人服裝的臺灣人被誤殺),又殺
傷了二百十五人,替同胞洩憤。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