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臺灣在日治時期因何人擔任民政長官,展開各項調查工作,推動重要的基礎建設?
(A)樺山資紀 (B)兒玉源太郎 (C)莫那魯道 (D)後藤新平。
32. 臺灣民主國《臺民布告》:「臺民唯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朝…。」。下列關於「臺灣
民主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民主國成立的原因是臺灣紳民想要建立現代化民主共和國
(B)臺灣民主國推擁劉永福作為負責臺政的「賢者」
(C)此《臺民布告》出現的時間應該在馬關條約之後
(D)臺灣民主國最後使臺灣成功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清朝祖國懷抱。
33. 臺灣總督府是日本人在臺灣設立的最高統治機關,總督不但掌握軍事權,還總攬下列哪些權力?(甲)行政權(乙)立
法權 (丙)考試權 (丁)司法權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34. 日本總督佐久間任內曾經實施「五年理蕃計畫」,對原住民的「蕃社」發動軍事行動,企圖使原住民歸順。關於「五
年理蕃計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1910 年代開始,警察以權威統治方式引起原住民不滿
(B)日本採取五年理蕃計畫之前,已經大致控制漢人的社會
(C)總督府將大部分土地收歸官有,限縮原住民的生活空間
(D)此一軍事行動的目的為日本對外參戰急需徵調「高砂族」的原住民為武力。
35. 右圖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稻米、蔗糖生產量圖。由資料可知生產量年年增加,尤其
1920 年代以後產量大增,這與下列何者有關?
(A)嘉南大圳的規劃與建設 (B)日月潭水力發電所落成
(C)林野調查開發山林資源 (D)彰化八堡圳的完工。
36. 小旗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他最有可能看見下列哪一景象?
(A)總督府利用警察嚴格控管人民的生活,人民稱臺灣總督為「大人」
(B)婦女生活條件改善,可以接受學校教育,甚至到日本留學
(C)日本青壯年男子組成壯丁團,協助鎮壓抗日份子
(D)他從國語學校畢業之後可以擔任小學校教師。
37. 「……保甲制度對於日本統治臺灣,特別是對於臺灣經濟政策之推行是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極為發達的產業道路與
耕地防風林等,不得不歸功於該制度的實施。」。 上文中關於保甲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B)成為警察在地方的輔助力量
(C)沿用日本國內地方制度 (D)保正、甲長從壯丁團中選出。
二、 題組(每題 5分,共 15 分)
38. 分析上述資料,請問,下列哪一說明是錯誤的?
(A)資料出現的先後順序為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
(B)資料一所敘述的內容應該是余清芳所發表的言論
(C)資料二所敘述的內容是因清廷割臺所致
(D)由資料三的內容判斷,這應該是進入日本統治的皇民化運動時期。
39. 童年時代的杜聰明最可能在哪一間學校接受初等教育?
(A)滬尾小學校 (B)滬尾國民學校 (C)滬尾公學校 (D)滬尾公學堂。
40. 1930 年代的杜聰明最可能在臺灣哪一間大學任教?
(A)臺北帝國大學 (B)臺灣文化大學 (C)臺灣帝國大學 (D)總督府國語學校。
資料一:大明慈悲國奉旨本臺爭伐天下大元帥余示諭。……聖神仙佛,下凡傳道,門徒萬千,變化無窮。今年乙卯五月,
倭賊到臺二十有年已滿,氣數將終,天地不容,人神共怒。我朝大明國運初興,舉義討賊,興兵伐罪,大會四海英雄……。
資料二:受到世界思潮的影響,日本政府自覺應該改革殖民地的體制,開始高倡臺灣是日本內地的一部分,日本本國的
法律原則上應該也要適用於臺灣地區。
資料三:總督府開始要求大家要說日語,穿著日式的和服,住著日式的房子,並且放棄臺灣傳統的祖先祭祀與民間信仰,
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到神社參拜。有些人受到總督府的鼓勵,將姓名改為日式姓名,社會風氣大為改變。
◎杜聰明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博士,1893 年生於滬尾,17 歲完成初等教育課程後,以第一名考上總督府醫學校,並以第
一名畢業。1915 年前往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進修取得博士學位後,1937 年回臺擔任大學教授,為當時大學僅有的一位臺灣
人教授,並在雜誌上發表多篇醫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