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18.96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8-22,离现在 3 6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選擇題:(每題 5,共 85 )
21. 日治時期總督府隨著時代與需求調整治臺政策因而有所謂的「治臺三部曲」依時間先後排列,這些政策與總督
性質的正確排序為何?
(A)無方針主義,武官總督皇民化運動,文官總督內地延長主義,武官總督
(B)無方針主義,武官總督內地延長主義,文官總督皇民化運動,武官總督
(C)內地延長主義,文官總督無方針主義,文官總督皇民化運動,武官總督
(D)皇民化運動,武官總督內地延長主義,武官總督無方針主義,文官總督
22. 老師將日本帝國殖民臺灣的一系列蕃政做整理:初期以「安撫」為主,中期展開「武力掃蕩」。關於臺灣總督「安
政策」的蕃政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設立隘勇線,限制原住民的活動範圍
(B)開闢北路、中路、南路,聯繫台灣東部原住民
(C)成立蕃童教育所,教育原住民兒童
(D)集合原住民部落首領前往日本參觀。
23.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大力整建右圖中哪兩個港口,使之轉型為現代化設備的大港,成為貨
物進出口的重要門戶?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24. 日治初期,總督府的財政收入很快就逐年增加,其原因與下列哪一項措施最有密切關係?
(A)林野調查發現金礦
(B)登山鐵路的修築,大量砍伐林木
(C)發行臺灣專屬貨幣,使商業貿易更便利
(D)專賣制度可以獨占市場。
25. 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來臺灣上任臺灣總督時曾說「我姓田,百家姓裡面也有,所以我和臺灣人都是一家人,
於臺灣人的處境我非常了解、非常同情。」這是由於當時日本在臺灣推動哪一項政策?
(A)內地延長主義 (B)武裝殖民 (C)皇民化運動 (D)懷柔招降。
26. 日治時期臺灣的中等教育資源大半用於日人子弟,臺灣人缺乏進入中學校的升學管道。為此,臺灣的仕紳籌款興建
了哪一所中學?
(A)建國中學 (B)臺中中學校 (C)新竹中學 (D)臺南一中
27. 臺灣鐵路的歷史至今已超過百年,下列關於日治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何者敘述正確?
(A)主要建築基隆到新竹一段
(B)是臺灣建築鐵路的開始
(C)日治時期完成西部縱貫鐵路。
(D)日治時期民眾可搭乘鐵路環島旅遊。
28.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採取「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 1930 年代起,轉變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發
展策略。造成這種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A)配合南進政策的需要 (B)臺灣農業升級的衝擊
(C)南洋的勞工工資低廉 (D)皇民化運動的擴大實施。
29. 承上題,日治後期,總督府進一步推動工業基礎建設,以哪一項工程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A)臺灣銀行的成立 (B)嘉南大圳完工
(C)縱貫鐵路的完成 (D)日月潭水力發電所。
30. 日治時期,因受日本不斷壓迫,激起臺灣民眾多次的抗日行動。在某次事件總督府出動軍警鎮壓,並使用飛機、大
炮等武器,造成原住民死傷慘重,最後,日本和國際輿論紛紛譴責此次的鎮壓行動,臺灣總督還因此下臺。請問:
此事件最可能為哪個抗日事件?
(A)霧社事件 (B)西來庵事件 (C)臺灣民主國 (D)牡丹社事件。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0 學年度第 2期第 1段考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B2L1-L2
班級
七年
姓名
座號
2
31. 臺灣在日治時期因何人擔任民政長官,展開各項調查工作,推動重要的基礎建設?
(A)樺山資紀 (B)兒玉源太郎 (C)莫那魯道 (D)後藤新平。
32. 臺灣民主國《臺民布告》「臺民唯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朝…。。下列關於「臺灣
民主國」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民主國成立的原因是臺灣紳民想要建立現代化民主共和國
(B)臺灣民主國推擁劉永福作為負責臺政的「賢者」
(C)此《臺民布告》出現的時間應該在馬關條約之後
(D)臺灣民主國最後使臺灣成功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清朝祖國懷抱。
33. 臺灣總督府是日本人在臺灣設立的最高統治機關,總督不但掌握軍事權,還總攬下列哪些權力?()行政權()
法權 ()考試權 ()司法權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34. 日本總督佐久間任內曾經實施「五年理蕃計畫」對原住民的「蕃社」發動軍事行動,企圖使原住民歸順。關於「五
年理蕃計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1910 年代開始,警察以權威統治方式引起原住民不滿
(B)日本採取五年理蕃計畫之前,已經大致控制漢人的社會
(C)總督府將大部分土地收歸官有,限縮原住民的生活空間
(D)此一軍事行動的目的為日本對外參戰急需徵調「高砂族」的原住民為武力。
35. 右圖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稻米、蔗糖生產量圖。由資料可知生產量年年增加,尤其
1920 年代以後產量大增,這與下列何者有關?
(A)嘉南大圳的規劃與建設 (B)日月潭水力發電所落成
(C)林野調查開發山林資源 (D)彰化八堡圳的完工。
36. 小旗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他最有可能看見下列哪一景象?
(A)總督府利用警察嚴格控管人民的生活,人民稱臺灣總督為「大人」
(B)婦女生活條件改善,可以接受學校教育,甚至到日本留學
(C)日本青壯年男子組成壯丁團,協助鎮壓抗日份子
(D)他從國語學校畢業之後可以擔任小學校教師。
37. 「……保甲制度對於日本統治臺灣,特別是對於臺灣經濟政策之推行是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極為發達的產業道路與
耕地防風林等,不得不歸功於該制度的實施。」。 上文中關於保甲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B)成為警察在地方的輔助力量
(C)沿用日本國內地方制度 (D)保正、甲長從壯丁團中選出。
二、 題組(每題 5分,共 15 )
38. 分析上述資料,請問,下列哪一說明是錯誤的?
(A)資料出現的先後順序為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
(B)資料一所敘述的內容應該是余清芳所發表的言論
(C)資料二所敘述的內容是因清廷割臺所致
(D)由資料三的內容判斷,這應該是進入日本統治的皇民化運動時期。
39. 童年時代的杜聰明最可能在哪一間學校接受初等教育?
(A)滬尾小學校 (B)滬尾國民學校 (C)滬尾公學校 (D)滬尾公學堂。
40. 1930 年代的杜聰明最可能在臺灣哪一間大學任教?
(A)臺北帝國大學 (B)臺灣文化大學 (C)臺灣帝國大學 (D)總督府國語學校。
資料一大明慈悲國奉旨本臺爭伐天下大元帥余示諭……聖神仙佛下凡傳道門徒萬千變化無窮今年乙卯五月,
倭賊到臺二十有年已滿氣數將終天地不容人神共怒我朝大明國運初興舉義討賊興兵伐罪大會四海英雄……
資料二:受到世界思潮的影響,日本政府自覺應該改革殖民地的體制,開始高倡臺灣是日本內地的一部分,日本本
法律原則上應該也要適用於臺灣地區。
資料三總督府開始要求大家要說日語穿著日式的和服住著日式的房子並且放棄臺灣傳統的祖先祭祀與民間信仰,
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到神社參拜。有些人受到總督府的鼓勵,將姓名改為日式姓名,社會風氣大為改變。
◎杜聰明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博士,1893 年生於滬尾,17 歲完成初等教育課程後,以第一名考上總督府醫學校,並以第
一名畢業。1915 年前往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進修取得博士學位後,1937 年回臺擔任大學教授,為當時大學僅有的一位臺灣
人教授,並在雜誌上發表多篇醫學文章。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