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考古學家在臺灣挖掘三處遺址時,發現:「甲遺址」出土許多陶器和稻穀痕跡;「乙遺址」有大量打製石器的殘跡;「丙
遺址」有發現瑪瑙、鐵刀。如果依照文化層的觀念判斷,從地表到地底的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31. 17世紀初,歐洲一家公司專營亞洲貿易,該公司為維持航路暢通,不僅組織軍隊,也在各地設立據點。下列關於該公
司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此公司名為英國聯合東印度公司
(B)此公司的縮寫為VOC,是荷蘭政府授權成立
(C)此公司與西班牙合作,一同拓展對日貿易機會
(D)此公司目的在與中國貿易,不曾殖民臺灣
32. 小明最喜歡的動畫明星是擁有各項道具的機器貓「哆啦A夢」,他得知「哆啦A夢」是誕生於西元2112年9月3日的貓型機
器人,按照民國紀年的換算,「哆啦A夢的誕生」應該是民國哪一年?
(A)民國111年 (B)民國189年 (C)民國191年 (D)民國201年
33. 14世紀後期,明朝政府在沿海地區實施海禁政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主要是為了打擊在臺鄭氏政權的經貿活動
(B)海禁政策只限制外國人,對於百姓則無限制
(C)海禁政策嚴格執行,無走私情況發生
(D)海禁政策在防範倭寇侵擾掠奪東南沿海
34. 臺灣大約在四百多年前從史前時代進入了歷史時代,是因為下列哪一項文明的出現?
(A)農業的出現 (B)文字的發明
(C)陶器的使用 (D)鐵器的製作
35. 「此地曾是荷蘭來到臺灣後首先修築的行政中心,距離沿海較近,後來才又在其附
近設置另一商業市鎮」。請問,上述中的「此地」可能是在右圖中的哪個位置?
(A)甲 (B)乙 (C)丙 (D)丁
36. 臺灣南部有一位社會領袖向漢人民眾大聲疾呼:「臺灣以前是個蠻荒之島,幸好有
我們漢人的農業開墾。如今紅毛喧賓奪主,據地為有並且橫徵暴斂,逼我們走上絕
路,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奮起一戰。」請問,主張起事的社會領袖應為下列何者?
(A)郭懷一 (B)顏思齊 (C)鄭芝龍 (D)鄭成功
37. 阿四閱讀臺灣原住民的相關書籍,知道臺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請問:關於南島語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臺灣位於南島語族地理分布上的最北端
(B)南島語族的族群至今已全部消失
(C)南島語族的語言結構相同彼此互通
(D)南島語族主要活躍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島嶼上。
38. 附圖為臺灣地區重要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圖,圖中那些史前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39. 荷蘭統治臺灣初期,曾經分別在各地成立「地方會議」(Landdag),要求各社選出長老,每
年集會。其用意為何?
(A)作為宣達政令的機構
(B)作為徵收各項稅捐的機構
(C)作為民意代表機構
(D)作為地方自治的基本單位
40. 明代所實施的海禁政策,使得東南沿海貿易幾乎停頓,進而迫使沿海居民成為海商,在臺灣海峽一帶從事走私貿易。
在明末的海商中,何人曾大規模在福建招募漢人進入雲林、嘉義一帶開墾,奠定漢人在臺拓墾事業的基礎?
(A)施琅 (B)沈有容 (C)顏思齊 (D)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