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題:(每題 5分,共 100 分)
1. 臺灣地形多樣,而不同的地形所適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請問:下列各項配對何者最為正確?
(A)桃園臺地常作為農業用地,遍地可見茶園、果園等
(B)新竹丘陵上的居民,早期挖埤塘蓄水以發展農業
(C)臺北盆地地勢低窪,人口稀少
(D)嘉南平原是臺灣最大的平原,是農業的精華區
2. 地形依照地勢高低及起伏程度的差異,可分為六種地形,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山地的海拔高度高,起伏大,坡度陡峭,通常低於 1000 公尺
(B)臺地地勢高且頂部平坦,其型態與高原相似,但面積與海拔高度均大於高原
(C)平原是地勢低而平緩,起伏小,形勢開闊
(D)盆地是四周地勢較低平、中間較高的地形
3. 河流地形多受外營力影響,包括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形塑出不同的地形,請問下列地形中,何者最有可能出現在
河流的下游?
(A)河流因不斷氾濫及河道變遷而形成平坦的沖積平原
(B)河流進入平地,坡度漸緩,向低處堆積成扇形的沖積扇
(C)在河床落差大的地方,河水近乎垂直、傾瀉而下的瀑布
(D)河流切割出兩側高聳 V字型的峽谷
4. 臺灣島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接觸帶,造成臺灣地殼不穩定,因此多火山與地震,而板塊擠壓,也構成臺灣
島上大致呈現南北方向的新褶曲山脈。請問,依上文所述,關於臺灣島形成作用的示意圖,板塊的擠壓方向何者最為
正確?
(A) (B) (C) (D)
5. 內營力和外營力是形成地形的作用力。地形常是內營力塑造主體的結構,再由外營力形塑地表型態。請問:以下有關
於內營力與外營力的敘述中,何者不是內營力作用所造成的?
(A)臺中市霧峰區在 921 地震時所形成的斷層地形,現已成立地震教育園區
(B)南投縣山區因暴雨沖刷產生大量土石流,造成民眾生命及財產的損失
(C)臺灣東部湛藍海水搭配形勢陡峭的山壁,形成非常壯觀的清水斷崖
(D)臺北市郊區的小油坑,可見地表裂隙噴發出硫磺的噴氣孔,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
6. 阿光參加旅行團舉辦的臺灣鐵路環島旅行,一行人由桃園出發繞行臺灣,沿途欣賞各地風
情,當火車行經花東縱谷平原時,阿光發現此時左右兩側皆有高山環繞。請問:根據右圖,
當時阿光兩側分別是哪一座山脈?
(A)甲:阿里山山脈、乙:玉山山脈
(B)乙:玉山山脈、丙:中央山脈
(C)丙:中央山脈、丁:海岸山脈
(D)戊:雪山山脈、丙:中央山脈。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0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7.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畫出一條剖面線,以垂直軸代表▲▲、水平軸代表●●,並將該剖面線與等高線的每個交點,標
示相對應的高度,連成曲線,在此剖面線上所顯示高低起伏的曲線,稱為地形剖面圖,請問文中的▲▲、●●分別
表什麼單位?
(A)絕對高度、相對高度
(B)距離、高度
(C)相對高度、絕對高度
(D)高度、距離。
8. 右圖是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高度單位為公尺,圖中黑點即為「甲」地。請
問:圖中「甲」地的高度最有可能是多少公尺?
(A)85 (B)90 (C)95 (D)100。
9. 2009 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風強雨大,造成高雄的小林部落被五層
樓高的土石掩埋,數百名村民因此遭到活埋而身亡。請問:災害發生時,運
用下列何種圖資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受災區域的狀態?
(A)地形剖面圖
(B)等高線地形圖
(C)分層設色圖
(D)航空照片與衛星影像。
10. 右圖為某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為公尺。請問:甲~丁四個地點中,
何者最可能有河流經過?
(A)甲 (B)乙 (C)丙 (D)丁
11. 關於臺灣地形的分布和特色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臺灣的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以及高原五種
(B)平原所占的面積最大,分布於臺灣島中央偏東
(C)平原、盆地、及臺地多分布於西部,是人口集中的地區
(D)地形區的命名方式一般為地名與地形類型的結合,如新竹臺地
12. 清境農場位於雪山山脈南側,海拔 1,750 公尺。每年此地區約有 150 萬遊客,觀光業帶動地方的發展。然而,周邊近
年民宿愈蓋愈多,大面積種植高山蔬菜引發坡地安全議題。如何在考量環境倫理精神時,在開發、環境上找到平衡
點,是此地重要的課題。請依文中敘述判斷,清境農場主要地形的等高線地形圖應該為下列何者?
(A) (B) (C) (D)
13. 小雅來到臺灣的某處海岸,研究發現這裡的海岸,因為軟硬岩層交錯排列的關係,受
到波浪、海風的侵蝕,如右圖,產生了岬角與灣澳交錯的海岸地形,請問:小雅最有
可能來到臺灣哪一個地區海岸?
(A)東部海岸
(B)西部海岸
(C)南部海岸
(D)北部海岸。
14. 日治時期以前的臺灣,因為東西向河流阻礙了交通,從臺南走到臺北要花上十幾天,
但若改以沿岸海運的話,從臺南出發一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到達臺北,因此早期臺灣人
習慣選擇海路做為南北交通往來路線。請問:當時的海路沿線主要景觀為何?
(A)沙洲潟湖
(B)岬角灣澳
(C)珊瑚遍布
(D)斷層海岸。

15. 海岸地區即為海水和陸地交界處。海岸地區提供海水、土地、生態等資源,可以提供人類許多利用。請問:下列提及
的土地利用方式,哪一項最不可能在海岸地區看見?
(A)利用海埔新生地種植稻米,增加農業生產
(B)港口設施供離島間旅客或貨物的運輸
(C)保育生態環境,設立國家公園
(D)海水引入池中,發展養殖漁業。
16. 臺南市北門區井仔腳鹽田,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鹽田,自開發為晒鹽場以來至今已有將
近兩百年的歷史。因人工短缺及成本過高,在西元 2000 年時廢晒,後來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
處復育鹽場,找回舊鹽工,繼續生產「天日鹽」,也成為沿海地區的熱門旅遊景點。請問:
上文中的沿海地區應該位於右圖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17. 某艘巴拿馬籍貨船於巴士海峽遇到颱風來襲,準備緊急向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航行避難。
請問:當時船員必須特別注意下列何種意外的發生?
(A)岬角阻擋路線
(B)擱淺沙灘潟湖
(C)落石滾落擊中
(D)撞上珊瑚礁石。
18. 右圖為臺灣某島嶼的成因圖,根據形成原因判斷,其最有可能是哪一座島嶼?
(A)馬祖列嶼
(B)東沙島
(C)琉球嶼
(D)基隆嶼。
19. 臺灣本島以外的島嶼稱為離島,包括澎湖、金門、馬祖三個群島,臺東縣的綠
島、蘭嶼,屏東縣的琉球嶼,高雄市的東沙島、太平島,宜蘭縣的龜山島與釣
魚臺列嶼等離島。請問:下列哪一組島嶼,其形成的原因與其他三組不同?
(A)綠島、龜山島
(B)釣魚臺列嶼、蘭嶼
(C)澎湖群島、綠島
(D)太平島、琉球嶼。
20. 依據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島嶼能向外延伸出領海與經濟海域,在此海域內的
各種資源,國家有探勘、開發利用、保育和管理的權利。其中,經濟海域範圍
是200 浬(1 浬=1.8532 公里),故臺灣的經濟海域範圍最遠應該涵蓋至右圖中何
處?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