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7 MB
頁數
3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01,离现在 2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單選題 (每題 5分,共 70 ),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21. 馬鈴淑同學參加電視益智節目的錄影,來自全臺各地的好手齊聚一堂。她發現其中一位學生的校名相當特別
足以反映清帝國統治時期,漢人合資開墾與土地分配的現象。請問:該同學最有可能來自下列哪一所學校?
(A)爽文國中 (B)八里國中 (C)左營國中 (D)頭份國中。
22. 承上題,益智節目競賽時,線索題提供三個線索包括「漢人、越界、蛤仔難」。
請問:馬鈴淑同學應回答下列哪一個答案才能得分
(A)施琅 (B)吳沙 (C)曹謹 (D)鄭用錫。
23. 洪羅伯同學前往某地參加活動,海報如右圖()。他在現場採訪並實況直播說
「…這裡每年都舉辦盛大的跑水節活動,為感念康熙年間,一位林先生向施世
提供興建水圳的良方,終於解決了農田灌溉的問題…」請問:若直播內容正確
洪羅伯同學提及的水圳,應為下列何者?
(A)貓霧捒圳 (B)八堡圳 (C)瑠公圳 (D)曹公圳。
24. 承上題,洪羅伯同學進一步介紹該水圳說:「…()水圳位在今日的彰化()是官方主導興建的水圳;()在清
代是臺灣灌溉規模最大的水圳;()由漢人與原住民合作修築。…」請問:他介紹的內容,何者才符合史實?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 (D)乙丁。
25. 顏書基同學蒐集資料,整理出清帝國統治臺灣時期,臺灣分類械鬥事件的統計圖,
如圖()請問:若該圖統計的結果符合史實,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男性與女性間的分類械鬥頻繁 (B)分類械鬥以不同祖籍的衝突最常見
(C)姓氏的分類械鬥多於閩粵械鬥 (D)福建籍不曾福建籍的移民發生械
鬥。
26. 清帝國統治臺灣初期,臺灣分類械鬥頻繁的原因,下列何者錯誤?
(A)政府實施開山撫番導致漢番衝突不斷 (B)移民的語言與生活習慣不同
(C)移民為了爭奪田地、水源或商業利益 (D)社會上「羅漢腳」人數眾多。
27. 清帝國統治臺時期,移民除了宗教信仰之外,還有凝聚族群力量、聯絡族人情感的宗族組織。一般而言,
祭祀對象主要為中國大陸赫赫有名的同姓祖先,祭祀成員則是未必有血緣關係的同姓者。請問:這類宗
組織,被稱為下列何者?
(A)媽祖 (B)阿立祖 (C)開臺祖 (D)唐山祖。
28. 清代臺灣「有應公」廟的四處林立,其建廟的目的相當特殊。請問:下列關於「有應公」廟的說明何者錯
誤?
(A)祭祀對象為無主孤 (B)顯當時械鬥頻繁 (C)反映移民生存之艱辛 (D)能凝聚後代子孫的情感
29. 清代早期移民來臺的漢人,多忙於拓墾,後來隨著經濟生活逐漸改善,社會風氣也有了下列何項轉變?
(A)攜家帶眷返回大陸原鄉的人增加 (B)接受西方宗教信仰的人數攀升
(C)侵占原住民土地的現象不再發生 (D)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數逐漸增加
30. 朱雪高同學想瞭解傳教士馬偕在臺的貢獻。請問:他應該實地踏查下列哪一個地點,才能獲得最多的資料?
(A)臺中大肚 (B)新北淡水 (C)臺南安平 (D)高雄鳳山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科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56
班級
七年
姓名
座號
2
31. 電視臺正在轉播歷史節目,其內容報導:「 清代臺灣發生『甲』之後,清廷廢除劃界封山的政策,高山原住民
的生活領域被大規模入侵,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請問:根據史實,上文「甲」應填入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A)牡丹社事件 (B)大甲西社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朱一貴事件
32. 黃五是清帝國統治臺灣初期,來臺開墾的潮州移民。當時閩粵衝突不斷
篤信原鄉信仰的他,想在過年前祭拜神明,又想盡量避免與閩南人
接觸。請問:根據右圖()的廟宇分布與當時漢人移民的信仰習慣,
他應該考慮走下列哪一條祭祀路線,最可能符合他的需求?
(A)甲→乙→戊→丙→ (B)甲→庚→己→丙→甲
(C)甲→丙→丁→乙→甲 (D)甲→乙→丁→庚→甲
33. 十九世紀前期臺灣部份西部的平埔族群遷往當時尚未納入行政
轄的宜蘭平原埔里盆地及東部地區居住請問:其遷徙的原因
下列何者錯誤?
(A)原居地被大批漢人侵占 (B)長期受官府的勞力壓榨
(C)開山撫番政策的實施 (D)傳統文化逐漸式微。
34. 清帝國統治臺時期,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請問:下列哪一個敘述足以說明當時的經濟景象?
(A)「一府」的府是指當時的臺灣府城 (B)「三艋舺」的艋舺位於今日的基隆
(C)當時三個貿易港口的茶商雲集 (D)當時臺灣的國際貿易始終維持「出超」
二、題組題:(每題5分,共30) 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 3537 題問題:
35. 依據上文資料敘述的時代來判斷,當時臺灣銷往海外的商品,其出口值前三名的排序為何?
(A)蔗糖 >鴉片 >茶葉 (B)稻米 >蔗糖 >鹿皮 (C)茶葉 >蔗糖 >樟腦 (D)鴉片 >樟腦 >鹿皮。
36. 依據上文資料敘述的時代來推斷,當時臺灣的經濟、社會、文化會有下列何種現象?
(A)吸鴉片的人越來越 (B)械鬥衝突日益嚴重 (C)經濟重心逐漸向南移 (D)天主教的影響最大。
37. 傳教士馬雅各來臺後,在臺設立了首座西醫醫館,而其主要的傳教範圍,正是當時哪一項出口商品的產地?
(A)樟腦 (B)鴉片 (C)茶葉 (D)蔗糖。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 3840 題問題:
38. 若要參觀上文提及的「郊行博物館」應前往右圖()中的何地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9. 由上述資料分析,下列哪一項敘述符合史實?
(A)鹿港八郊主要從事臺灣與中國大陸兩岸對渡的貿
(B)自清代開港通商後,鹿港成為當時唯一合法的正
(C)鹿港八郊都是以經營相同性質商品的貿易來劃分
(D)隨著臺灣府城的興盛,鹿港商貿地位才逐漸沒落
3
40. 根據清帝國領臺後,商品進出口貿易的狀況判斷,「鹿港八郊」主要經營「出口貿易」的商號下列何者
(A)金正順 (B)金振萬 (C)金永興 (D)金長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