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有一位老兵的回憶錄中寫道:「…民國 47 年夏,共
軍大規模集結在福建沿海,開始向我方炮擊,我們
的基地一天之內,受到數十數百顆砲彈的攻擊,短
短44 天,敵人總共發射了四十多萬顆以上的砲彈。」
請問:這位老兵所陳述的事件為下列何者?
(A)中共企圖對臺灣進行「和平統戰」
(B)政府下令全面「動員戡亂」
(C)八二三炮戰
(D)古寧頭戰役
31. 民國69年底,政府為培養資訊
、半導體、精密電子等高科技
產業,而設置的首座科學工業
園區正式揭幕,這代表臺灣的
經濟發展又將邁入新的階段。
請問:這座科學工業園區位在
右圖(四)中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圖(四)
32. 承上題,當時政府推動該項政策的背景為何?
(A)美國宣布對臺灣的經濟援助終止
(B)為了爭取無邦交國對臺灣的認同
(C)國際能源危機衝擊臺灣的經濟
(D)工資上漲與國際競爭的增加
33. 下列是臺灣史上曾經推行的重要政策。請問:依照
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甲)開放大陸探親
(乙)開放「小三通」
(丙)實施「出口導向」經濟政策
(丁)推行「三七五減租」
(A)丙甲乙丁 (B)丙乙丁甲
(C)丁丙甲乙 (D)丁甲乙丙
34. 關於民國 40 年代臺灣實施的「耕者有其田」政策,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輔導地主成為自耕農
(B)農民擁有了耕田,生產力大幅提高
(C)佃農取得土地的年收獲量不得超過 37.5%
(D)政府將大部分耕地收歸國有
35. 民國 50 年代,是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請問:當時
臺灣的經濟政策有下列哪一項創舉?
(A)設立加工出口區
(B)發行新臺幣
(C)興建南北高速公路
(D)號召專業人才回鄉提振傳統產業
36. 關於我國政府在民國 60 年代起推動「十大建設」,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交通、重化工業與能源建設為主
(B)建設的經費多仰賴「美援」
(C)為參與中東地區的戰爭做準備
(D)「三七五減租」是建設的項目之一
37. 小明的阿公回憶年輕時期說道:「臺灣在那個年代,
無論是校園裡、街道上,常常看到『保密防諜,人
人有責』的標語。」請問:小明的阿公所說的時代,
最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種現象?
(A)政府鼓勵民間發展食品、家電等輕工業
(B)民眾為了自保,大多不談論政治或國事
(C)美國流行文化大量輸入臺灣
(D)臺灣已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
38. 關於我國歷史上的「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炮戰」,
其相同點如下表,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39. 西元1970年代末,某個政權提出了「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的主張。請問:前述「一國」所代表
的政權,與下列何者的敘述相同?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所指的「中」
(B)「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所指的「中國」
(C)「民國68年中美建交」所指的「中」
(D)「反共抗俄,復興中華」所指的「中華」
40. 民國68年起,兩岸關係轉向政治對立的情勢。當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政治立場雖不同,但
雙方提出的政治口號,卻有下列何項共同目標?
(A)統一中國 (B)一國兩制
(C)一邊一國 (D)兩岸三通
----------------------考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