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每題5分,共80分),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21.( )顏書基同學觀賞臺灣歷史節⽬。主持⼈說:「…割讓臺灣的消息傳來,臺灣官紳譁然。臺灣省⼯部主事丘
逢甲,乃聯合地⽅鄉紳成立『臺灣⺠主國』意圖〇〇。當時的臺灣巡撫,被擁立為⺠主國總統,他⾝穿
清朝官服,朝宮闕⽅向遙拜謝罪,⼤哭⽽入,就任總統…」根據史實分析,上述內容中的〇〇應填入何
者最為正確?
(A) 脫離清朝的統治 (B) 抗拒⽇本的接收 (C) 實施總督專制體制 (D) 成為⽇本天皇⼦。
22.( )承上題,下列何者與「臺灣⺠主國」成立的時空背景最無關連?
(A) 發⽣在⻄元1895年 (B) 唐景崧成為臺灣⺠主國總統
(C) 以藍地黃虎旗為國旗 (D) 臺灣⼈成立壯丁團武裝抗⽇。
23.( )右圖(⼀)為⽇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明治38年(1905年)實施臺灣⼈⼝普查的報告書。
請問:關於此次⼈⼝普查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利⽤保甲輔佐警察進⾏調查 (B) 是⽇治時期唯⼀的⼀次⼈⼝普查
(C) 造成原住⺠傳統領域的流失 (D) 當時臺灣已經邁向⼯業化的社會。
24.( )⽇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推動了下哪⼀項措施,使政府得以
獨占經營,並獲取豐厚的利潤?
(A) 專賣制度 (B) 保甲制度 (C) 理蕃政策 (D) 統⼀貨幣。
25.( )歷史老師介紹歷史⼈物說:「樺⼭資紀是⽇治時期第⼀位臺灣總督,1896年他在臺灣擁有⾏政、立法、
司法、軍事等各項⼤權。…」請問:根據上⽂與史實的研判,老師所提到的樺⼭資紀應與下列何者最為
相關?
(A) 任內強調⽇臺合⼀ (B) 具有武官總督的⾝份 (C) 下令頒布《六三法》 (D)積極推動皇⺠化運動
26.( )右圖(⼆)為⽇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治臺政策演變的三個分期。
根據史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臺灣⼈武裝抗⽇事件頻繁 (B) ⼄:為無⽅針主義時期
(C) ⼄:第⼀次世界⼤戰正在進⾏ (D) 丙:中⽇戰爭已經結束。
27.( )承上題,關於各個時期臺灣⼈⺠所擁有的⽣活經驗,下列何者最有可能?
(A) 在甲時期配合政策到東南亞作戰 (B) 在⼄時期⽀持「⺠族⾃決」思潮
(C) 在丙時期參加抗⽇⾏動獲得成功 (D) 在各個時期以販賣鴉片維持⽣計。
28.( )老師向同學們展⽰⼀枚特別的新臺幣,錢幣⼀⾯是臺灣原住⺠達悟族拼板⾈圖案,另⼀⾯則是1930年原
住⺠抗⽇領袖----莫那魯道的肖像。請問:關於1930年的原住⺠抗⽇事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事件發⽣在今⽇的臺南 (B) ⽇軍以毒氣、轟炸機對付原住⺠
(C) 為賽德克族的抗⽇事件 (D) 事後總督府更加強教育同化原住⺠。
29.( )右圖(三)是⽇治時期臺灣旱⽥與⽔⽥比例的演變圖。請問:圖中
「甲」這段期間,旱⽥與⽔⽥比例的變化,與下何者最為相關?
(A) 保甲與壯丁團的成立 (B) 開始進⾏⼟地與林野調查
(C) 嘉南⼤圳的完⼯啟⽤ (D) 將原住⺠集體移往他處居住。
30.( )隨著戰爭的爆發,總督府開始徵召臺灣⼈從軍,甚⾄有部分臺籍婦
女被迫充當「慰安婦」,成為戰火下的犧牲者。請問:上述所謂的
戰爭是指下列何者?
(A) 甲午戰爭 (B) 牡丹社事件
(C) 1937年的中⽇戰爭 (D) 第⼀次世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