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圖說中國史》一書中,放置了一張中國某時期的文字演變圖表,如下圖所示。請問:關於此圖乙時期的歷史敘述,
何者正確?
(A)君主採中央集權加強地方管理 (B)封建諸侯的勢力超越天子
(C)貴族身份世代相襲被稱為世族 (D)政府尊重民意提倡人權
30. 育群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欲入朝為官,施展抱負,為民謀福。請設想育群若是身處不同時代,下列何項敘述可能為
育群受選拔任官的情形?
(A)若他是西周時代的平民,可以出色的才能與謀略受到國君重用
(B)若他為漢代經學世家的成員,可透過九品官人法出任官員
(C)若他為曹魏時期的儒家學子,可能因獲得軍功受地方長官薦舉任官
(D)若他是唐代的平民子弟,可能透過科舉獲得出任官員的資格。
31. 冠吟正在講述中國歷史的發展,並在黑板上畫了簡易年表,請同學回答問
題。請問,簡易年表中的甲乙分別為哪個朝代?
(A)甲:秦朝;乙:漢朝 (B)甲:漢朝;乙:唐朝
(C)甲:漢朝;乙:隋朝 (D)甲:秦朝;乙:唐朝
32. 周原是商的諸侯國之一,擊敗商之後拓展其勢力。請問:關於周朝拓展勢力的方向為何?
(A)向北,長江中下游往黃河中游 (B)向南,黃河下游往長江中下游
(C)向東,黃河中游往黃河下游 (D)向西,黃河中游往黃河上游
33. 真妮的歷史報告提到:這個政治制度利用血緣及宗族的連結,穩固王室宗族的統治,地方諸侯擁有領地與人民,享有
行政自主權。請問,上述制度曾出現在哪個朝代?
(A)周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34. 中國長期以來位居中原,稱呼周邊文化差異較大的民族為蠻夷戎狄,彼此之間時有交流、貿易、通婚或衝突。請問:
漢人與南方民族開啟交流,與下列何者最有關係?
(A)華北胡族政權推行漢化政策
(B)秦朝版圖擴大至越南北部
(C)北方南遷的漢人搶奪南方的資源
(D)南方民族派學生到長安學習。
35. 右圖是中國某個時期的對外交流路線圖,有關該路線
的敘述何者正確?
(A)形成於唐朝,各國使節由此來到中國
(B)佛經的譯本由此傳往其他國家
(C)中國的瓷器作為輸出商品運往西方
(D)匈奴曾經企圖爭奪交通網路的控制權
36.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為了維持國家運作並管理人民,因而建立賦稅制度。下列有關此制度的敘述何者錯誤?
(A)人頭稅是中國稅賦的基本稅源 (B)歷代統治者規定一律以金錢繳交稅賦
(C)商鞅變法時曾透過稅賦制度鼓勵分家 (D)成年人除了繳交稅賦之外還需負擔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