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87.17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8-17,离现在 3 7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5題分, 100 )
21. 老師在講解宋、遼、西夏、金、蒙古對立形勢演變歷史時,貼了四幅地圖(如附圖)在黑板上,請同學上臺將地圖依
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順序應為何?
()甲乙丙丁 ()甲丁丙乙 ()乙丁甲丙 ()丙甲丁乙。
22.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正處於第一明君聖宗在位時,東降高麗西結党項,於是積極南侵,大軍分兩路南下,距開封僅三
百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幸賴岳飛等名將奮力抵抗,才免於亡國
(B) 最後雙方簽訂「澶淵之盟」,遼藉此取得燕雲十六州
(C) 女真族成為東亞國際局勢的主導者
(D) 此後,宋、遼之間維持一百多年的和平。
23. 西元 13 世紀中期滅南宋,更向越南和日本出兵,是在哪一統治者在位時?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 明太祖 (D)康熙皇帝。
24. 關於元帝國的衰亡原因,下列何者「不」正確?
(A) 宮廷內訌互相殘殺 (B) 連年災荒民變紛起
(C) 官員貪污財政混亂 (D) 女真崛起取而代之。
25. 課堂上,學生們積極討論著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下列何者「不」正確?
(A) 甲同學: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家形成的新儒學
(B) 乙同學:朱熹,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
(C) 丙同學:朱熹撰寫「四書」, 包含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D) 丁同學:後來也傳入朝鮮日本和歐洲,影響深遠。
26. 「長城」是許多人此生必遊景點清單,今「長城」主要是明朝為防禦哪一外族而修建?
(A) 契丹 (B) 女真 (C) 蒙古 (D) 朝鮮。
27. 明末,大批「流寇」到處劫掠,其中的勢力最大,最終攻陷首都,造成明帝國滅亡。請問:指的是何人?
(A) 李自成 (B) 吳三桂 (C) 朱元璋 (D) 徐光啟。
28. 清帝國以少數民族作為統治者,所採取的統治政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實行種族歧視政策並大興文字獄 (B) 禁止漢人參與科舉考試
(C) 以宗教拉攏蒙古西藏以利統治 (D) 將朝鮮台灣新疆等地納入版圖疆域遼闊。
29. 宋元時期科技成就豐碩,下列何者「不」屬於此時期的科技成果?
(A) 造紙術 (B) 火藥 (C) 印刷術 (D) 指南針。
30. 明代曾經實施「海禁」政策,其目的為何?
(A) 打擊鄭氏 (B) 防禦倭寇 (C) 防禦蒙古 (D) 防禦女真。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0 學年度第 1期第 2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3~4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2
31. 關於宋元時期的對外貿易下列何者正確?
(A) 「驛站」稅收逐年增加顯示海上貿易日漸發達 (B) 各地廣設「市舶司」來往陸路貿易商隊絡繹不絕
(C) 宋代以海路為主陸路貿易並不發達 (D) 元代則以陸路為主不善海上經營。
32. 關於明清時期的對外貿易下列何者正確?
(A) 海禁期間以官方的「朝貢貿易」為主 (B) 政府組織商人集團「商幫」負責對外貿易
(C) 倭寇猖狂對外貿易完全中斷 (D) 白銀因而源源不斷大量輸出海外。
33. 明清時期的江西景德鎮,是何種性質的城市?
(A) 科舉殿試的場所 (B) 聞名的宗教都市 (C) 國內重要糧產地 (D) 新興手工業專業市鎮。
34. 「怒髮衝冠…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
闕。」上述這首《滿江紅》是岳飛留下的詞。請問:詞中所提到的胡虜、匈奴,建立了一個國家,應是下列何者?
(A) 遼國 (B) 蒙古 (C) 西夏 (D) 金國。
以下四圖與四件史事有關,且均促成東西文化交流,對人類歷史影響深遠。請根據()~()四圖,回答第 35~37 題。
() ()
() ()
35. 原目的在建立朝貢關係,並展示武力與宣揚國威,卻意外促成漢人移民東南亞。此情形與哪一路線圖關係密切?
(A) (B) (C) (D)丁。
36. 大批穆斯林商人東來並在聚集地建清真寺伊斯蘭信仰廣泛傳播當時穆斯林聚集的泉州市不僅是昌盛的通商巨埠,
而且是一座繁華的國際都市,除中國人外,來自外國的商人、傳教士、僧侶、遊歷家、貴族和使節等達數萬人。此種
盛況與()~()哪一張圖的史事關係密切?
(A) (B) (C) (D)丁。
37. 白銀不斷流入中國,不但使中國經濟發生變化,也成為推動中國與國際經貿交流的重要媒介,促使中國進入世界經濟
體系之中。此情形與()~()哪一路線圖關係密切?
(A) (B) (C) (D)丁。
38. 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東亞與西方廣泛的文化交流,是以下列何者為主要的傳播者?
(A) 商人 (B) 傳教士 (C) 戰士 (D) 倭寇。
39. 接上題。其中又以下列何者對中國影響最大?
(A) 沈括 (B) 張擇端 (C) 徐光啟 (D) 利瑪竇。
40. 中西文化交流因何事而中斷?
(A) 拜見天朝禮儀之爭 (B) 東南沿海倭寇為患 (C) 台灣的鄭氏政權 (D) 流寇勢力過烈。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