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95.14 KB
頁數
9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01,离现在 2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選擇題:(每題 2分,共 100 )
1.下列「 」中的字形,何者相同?
(A)口「ㄓㄨ」筆伐/「ㄓㄨ」連九族 (B)乘「ㄩˊ」馬驚/「ㄩˊ」論壓力
(C)發「ㄈㄣˋ」著述/「ㄈㄣˋ」發向上 (D)關係親「ㄋㄧˋ」/銷聲「ㄋㄧˋ」跡
2.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相同?
(A)天平「傾」斜/「傾」國傾城 (B)朝「暾」夕陰/「敦」親睦鄰
(C)奢「靡」生活/紙醉金「迷」 (D)「載」歌載舞/一年半「載」
3.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替換後意思改變?
(A)「固」不敗傷我乎/豈 (B)復於地取「內」口中/納
(C)民安所「錯」其手足/措 (D)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嚐
4. 〈張釋之執法〉一文「而廷尉乃當之罰金」中「當」字的意義與下列何者相同?
(A)廷尉奏「當」 (B)「當」仁不讓
(C)一人犯蹕,「當」罰金 (D)猶「當」無一豪可論
5.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音義皆同?
(A)上「行」,出中渭橋/以為「行」已過
(B)「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當「是」也
(C)天下用法皆「為」輕重/釋之「為」廷尉
(D)使騎捕,屬「之」廷尉/上使立誅「之」則已
6.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音義完全正確?
(A)忿「狷」,讀做「ㄐㄩㄢ」,性情急躁
(B)「屬」之廷尉,通「囑」,讀做「ㄕㄨˇ」,交付
(C)以屐齒「蹍」之,讀做「ㄋ一ㄢˇ」,踩踏的意思
(D)一「豪」,通「毫」,讀做「ㄏㄠˊ」比喻事物的微小。
7. 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下列文意解釋,何者正確?
(A)「吾馬賴柔和」表示馬平時雖然賴皮但性情溫順
(B)「唯陛下察之」指希望皇上明察秋毫,重啟調查
(C)「是法不信於民也」指法律不信任人民,應重新修法
(D)「見乘輿車騎即走耳」是指縣人看到皇上車馬就立刻跑開。
8.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文中文帝情緒變化的排序,應為「驚嚇→大怒→平和」
(B)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可知廷尉是依法判案
(C)本文由多段對話鋪敘而成,這樣的寫法能呈現語錄體的特色
(D)「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可以看出當時皇帝握有生殺大權。
9.〈張釋之執法〉,短短一百多字,一個違反交通管制的小案,能表達出什麼價值?張釋之如果提出闖禍者的身
家背景,然後說其情可憫,那就表示是法外開恩,以裁量權設法開脫,但是,張釋之卻直接了當告訴漢文帝:
是因為『法如此』而且一股腦兒把後果都講出來『今法如此而更重之……天下用法皆為輕重』將會導致『民
安所錯其手足』,破壞了法制和公信力,人民不知道怎樣做事生活了。」根據本文張釋之堅持課罰金的原因
為何?
(A)法律是國君和人民都要共同遵守的,不宜隨意更改,以免破壞法律威信
(B)法律本是由國君與人民共同制定,不可由國君擅自改變,以免破壞信任
(C)國君須以身作則,國君若不守法,法律就算再嚴苛,人民也不需要遵守
(D)法律是由國君制定給天下人的,天子應該當人民表率來遵守,樹立模範。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國文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L7L9自學 1+補充
教材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2
10. 人齋藤正謙說:「讀一部《史記,如直接當時人,親睹其事、親聞其語,使人乍喜乍愕、乍懼乍泣,不能
自止,是子長敘事入神處。」下列關於《史記》的說明,何者正確?
(A)記載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歷史,以記述鬼怪、靈異事件為主,敘事生動詳實,引人入勝
(B)作者張釋之是一位公正無私的廷尉,受了宮刑仍堅持完成這部曠世鉅作,因此很得漢文帝信任
(C)分為〈表〉〈本紀〉〈書〉〈世家〉〈列傳〉五類,共 130 篇,對後代史學跟文學有很大的影響
(D)首創以記載人物為主的紀傳體史書,著重於當時上流社會人士的軼聞瑣事,頗能反映時人的生活面貌。
11. 關於〈張釋之執法〉一文末句:「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下列解析,何者不恰當?
(A)「良久」二字,充分顯出廷尉據理力爭,終於說服文帝的毅力
(B)肯定張釋之「明賞慎罰,補主之過」的「人臣極諫直言之功」
(C)顯示文帝思考過後,終於展現出察納忠言的雅量,同意了廷尉的判決
(D)藉文帝的認可收束全文,將判案過程的曲曲折折,歸結到尊重法律的精神。
12.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下列對話與人物、表情的配對,何者錯誤?
(A)「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刻畫出張釋之對縣人的輕視、鄙夷
(B)「廷尉,天下之平也」一段:刻畫出張釋之義正詞嚴、理直氣壯的形象
(C)「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刻畫出漢文帝的憤怒、不滿
(D)「民安所錯其手足?唯陛下察之。」:釋之以反詰、期望語氣作結,讀來不卑不亢,恰如其分。
13.一年一度的武林同樂會於同德山莊召開,準備選出下屆盟主,請問下列何人的敬詞謙詞用法完全正確?
()黃蓉:隨時歡迎賢伉儷光臨貴府!屆時,我們夫婦倆必定竭誠相待。
()耶律齊:在下對您的內人一見鍾情,趁此難得的機會,還請您幫忙促成良緣。
()金輪法王:對於剛才討論的議題,敝人先拋磚引玉,在此提出一點高見供大家參考。
()郭靖:多年不見足下,心中極度思念,趁著此次相聚,讓我們痛快地暢飲,好好敘舊一番
14.根據上文,下列敘述最錯誤的選項是:
()齊威王領悟淳于髡「一鳴驚人」的比喻,重賞明罰,改革國政
()淳于髡說之以隱,正是投齊威王所好,掌握遊說對象的好惡需求
()旨在說明君王聽取人臣言論時,應慎思明辨,避免受到巧言的迷惑
()用先抑後揚筆法來寫淳于髡,先敘其出身微賤,再述其為齊國立功。
15.關於〈一棵開花的樹〉一詩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錯誤?
(A)情感奔放而真摯,詩中屢見「愛」字,傳達出堅貞熱烈的暗戀心聲
(B)「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以設問法開頭,吸引讀者注意
(C)「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運用誇飾手法,說明女子對感情的執著態度
(D)「開滿了花」和「落了一地的花瓣」:以花的不同狀態,說明女子情感的轉變。
16. 〈一棵開花的樹〉「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關於此段詩句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可看出女子等待落空的悲傷與失落
(B)以顫抖的葉描寫心中的期待與不安
(C)為吸引心上人注意而故意發出聲響
(D)使用譬喻和誇飾來強調情感的熱烈。
17.若將〈一棵開花的樹〉一詩的內容,用數線圖來表達,下列何者最恰當?
(A)
(B)
(C)
(D)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
1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
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
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 《史記.滑稽列傳》
注:○
1隱:謎語。
3
18. 〈一棵開花的樹〉「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下列何者不可用來描述詩中女子的心情?
(A)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鵲橋仙)
(B)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佚名 越人歌)
(C)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高明 琵琶記)
(D)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 續傳燈錄)
他靠著公寓的窗口
看雨中的傘
走成一個個
孤獨的世界(節錄 羅門 傘)
一傘在握 開闔自如
闔則為竿為杖
開則為花為亭
亭中藏一個寧靜的我(節錄 蓉子 傘)
19. 關於以上兩首詩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兩首詩的雨中世界都充滿色彩
(B)兩首詩的主角皆撐傘步行在雨中
(C)羅門認為的孤獨,可能是蓉子的寧靜
(D)羅門重在省思自我,蓉子重在關心旁人。
20. 老師要同學報告蓉子「鳥翅初撲/幅幅相連 以蝙蝠弧形的雙翼/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一把綠色小傘
是一頂荷蓋/紅色朝暾 黑色晚雲/各種顏色的傘是載花的樹/而且能夠行走……/一柄頂天/頂著艷陽/頂著雨
/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一傘在握 開闔自如/闔則為竿為杖 開則為花為亭/亭中
藏一個寧靜的我。」這段詩句的分析,以下同學都自詡準備得天衣無縫,請問誰的回答有誤?
()米糕:以自然界景物譬喻不同顏色的傘,繽紛多彩
()樂樂:以翅膀來描繪傘從初開→半開→全開的型態變化
()momo「一傘在握/開闔自如……亭中藏一個寧靜的我」展現圓滿自足的生命情境操之在己
()糰糰:「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描寫作者在傘下開懷地唱著兒歌,可看出作者的赤子情懷
21. 運用鮮活的意象來寫物、敘事、傳意、抒情是現代詩常見的筆法。下列選項,有關主題敘述的搭配,下列何
者最不適當?
()「秋風有多瘦長/你的背影就有多瘦長/是你在空中寫字,抑/字在空中寫你」:雁(周夢蝶)
() 「被腰斬的/說是最挺拔的/被剝削的/說是最甜美的/被壓榨的/說是最多汁的」:柳橙(洛夫)
() 「歲月原本是一襲安靜的羽衣/我們心連心的/相偎依/恬睡在羽衣的包被/可別攪亂我們的安寧啊/
尤其別惹我們/以火/千萬別讓我們/在一聲怒吼之後/奮不顧身的/跳起」:爆竹(向明)
()「溶入身體裡面有限的水中/才想起故鄉是浩瀚的大海/當年以海浪的方式/一波一波的/移民到陸地
上」:鹽(蘇紹連)
22.右圖是名為「愛情」的食譜,□□內應填入的詞語依序為何?
()紅娘/思念/情敵/誓言
()紅娘/誓言/情敵/思念
()情敵/思念/紅娘/誓言
()情敵/誓言/紅娘/思念。
23.阿力從桃園新總圖借來一本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記載東漢至東晉間,
許多名士的思想言行、軼聞趣事。關於這本書的說明,何者有誤?
(A)文字簡潔精鍊,故事精彩有趣,對中國後世小說影響深遠
(B)屬於筆記小說,以記敘人物為中心,是志人小說的傑出作品
(C)是許多成語的出處,如「自慚形穢」「小時了了」等成語皆出於此
(D)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採紀傳體分類,全書共三十六類,亦屬於歷史小說。
24. 《世說新語.坦腹東床》「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
4
聞。」依據上文,王家諸郎與王羲之各呈現出何種不同的樣態?
()矜持莊重/瀟灑自若
()風度翩翩/桀驁不馴
()樂觀積極/悲觀消極
()氣宇非凡/氣脫委頓。
25.有關〈王藍田食雞子〉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最後評論乃是模仿史傳形式寫成的,作者對傳中人物的評論
(B)採用先敘後議的手法,文末點出主題,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C)寫王藍田吃蛋的過程,「性急」二字貫串全文,是一篇抒情的小品文
(D)以「刺、舉、擲、蹍、齧、吐」六個連續動作,營造出王藍田的性急形象。
26.王羲之聽到王藍田吃蛋一事的評論:「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帶有貶損的語氣。如果
我們要規勸王羲之的行為,下列何者較合適?
(A)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B)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態
(C)嘲諷是一種力量,消極的力量;讚揚也是一種力量,但卻是積極的力量
(D)如果我們做與不做都會有人笑如果做不好與做得好還會有人笑那麽我們索性就做得更好來給人笑吧
27.同德國中園遊會舉辦「世說人物密室逃脫」活動必須找到與人物相關的通關密語才能逃出密室。下列各道謎
題提示與密語搭配,正確的是?
()
()
()
()
提示
掇皮皆真
小時了了
擲果盈車
坦腹東床
密語
王藍田
郝隆
左思
王右丞
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
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世說新語 言語)
28.關於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最後鍾毓有喝到藥酒,鍾會則無
(B)上文明顯是褒揚鍾毓而貶抑鍾會
(C)「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句子前後有因果關係
(D)「其父時覺」意指兄弟倆的父親睡得不省人事
「王藍田為人晚成,時人乃謂之痴。王丞相以其東海
1子,辟為掾○
2。嘗集聚,王公每發言,眾人競贊之,述
3於末
座曰:『主非堯
舜,何得事事皆是?』丞相甚相嘆賞。」(世說新語
賞譽篇)
注:○
1東海:東海太守,此指王藍田的父親王承。○
2辟為掾:聘用他為佐吏。○
3述:王藍田名王述。
29.關於這段文字,下列何者說明錯誤?
()王藍田因父親的緣故,被王丞相聘用,擔任佐吏
()王藍田的父親每次發言,在座者都表示讚美肯定
()王藍田聚會時恭陪末座,獨排眾議說了心中的真話
()王丞相對王藍田的質疑表示肯定,顯現寬宏的器量。
30.「一最性急、一最性緩,冬日圍爐聚飲。□□□衣墜爐中,為火所燃,□□□見之從容謂曰:適有一事,見
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於君然則言之是耶不言是耶?』□□□問以何事『火燒君裳
其人遽曳衣而起,怒曰『既然如此,何不早說!』□□□曰『外人道君性急不料果然。《笑林廣記》
閱讀本文,推斷□□□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為何?
(A)性急者/性緩者/性緩者/性緩者
(B)性急者/性緩者/性急者/性緩者
(C)性急者/性緩者/性緩者/性急者
(D)性緩者/性急者/性緩者/性急者。
31.「成語對對碰」比賽中,如果「宵衣旰食」與「席不暇暖」配成一組,下列哪一組成語配對方式與之相同?
(A)疾風勁草/時窮節現
(B)狼狽為奸/烏合之眾
5
(C)破鏡重圓/珠聯璧合
(D)烏鳥私情/舐犢情深
32.下列「 」內的成語用字何者完全正確?
(A)據統計,上國文課時專注的程度和國文成績「習習相關」
(B)這首歌的歌詞極度離經叛道,一發表就引起「喧然大波」,作者只好改寫
(C)同德國中一年一度的運動大會,許多人為了「躬逢其盛」,都不遠千里來參加
(D)雖然我們的實力不如人,但是只要我們抱著「破斧沉舟」的決心,一定可以贏得勝利的。
33. 下列「 」內的成語運用何者完全正確?
(A)儘管官商勾結的弊案頻傳,但他仍堅守「涅而不緇」的節操,絕不同流合汙
(B)面對眾人的質詢,他始終「神不守舍」,鎮定地回答各種問題,不愧是政壇老手
(C)制訂法律必須公正客觀,並注意執法的公正,才不會有「茹毛飲血」的冤案發生
(D)潮溼溫暖的天氣容易孳生蚊蟲,里長因此「胼手胝足」地宣導,要居民特別注意環境的清潔。
34. 下列各組選項引號內的字音,何者相異?
(A)「厝」火積薪/疾首「蹙」額 (B)「秣」馬厲兵/胸無點「墨」
(C)病入膏「肓」/「荒」煙蔓草 (D)弱不「禁」風/捉「襟」見肘
35. 下列哪一段話描寫的官員,可以用「秦鏡高懸」來形容?
(A)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紅樓夢》
(B)載銓營私舞弊,自謂「操進退用人之權」《清史稿》
(C)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歧路燈》
(D)誰想這夥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剋減酒肉(《水滸傳》
有一輛車子以低於 20 英哩的龜速在 A12 公路爬行,被一輛警車攔下。開車的老先生說:「對不起,但我看到標示寫著
12警察說「你弄錯那不是時速是公路的編號這裡可以開 60 英哩警察看到前座的老婦人臉色蒼白蜷縮,
便問:「妳還好嗎?「不太好,我們剛從 A132 公路下來。」
36.文中老婦人臉色蒼白的原因,應是下列何者?
(A)遇到警察臨檢而心生恐懼不安
(B)60 英哩的速度使她感到害怕
(C)搞不清楚時速與公路編號的差別
(D)先前車子以 132 英哩的高速行駛。
37.「死海因為含鹽量很高而密度大到產生使人驚奇的浮力如果您有機會,在死海試試漂浮平躺的您只有幾吋
浸在水裡,那真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此段文字觀點並不包括下列何項?
(A)人的身體在死海中可浮於水面
(B)人身體的密度較死海的密度大
(C)含鹽量越高,海水的密度越大
(D)海水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38.『生涯探索』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問『未來要念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 而是應該激發孩子去思考更基
本卻重要的問題: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如何發揮自己的專長、追尋一個有意義幸福
且滿足的人生?然而這段探索的旅程,對於大人和少年,其實都是陌生的。上文中,作者主張孩子應該針對
生涯的哪一部分進行探索?
(A)生命價值及生存意義
(B)個人特質與自我能力
(C)學校科系與職業類別
(D)人我關係及他人期待。
39.「人生最愚蠢的事情,莫過於期待他人要為我們改變。期待他人改變,往往是一個人的痛苦來源。因為,你想
改變別人,別人也想改變你。當雙方都堅持對方需要改變時,是不會有人改變的。」(陳志恆)下列何者最符合
本文所呈現的觀點?
(A)強烈的堅持與期待將會使對方改變
(B)凡事期待別人改變,是相當不負責任的
(C)與其要求別人改變,不如改變自己比較實在
(D)你得接受「別人是不可能改變」這樣的事實。
孔融被收○
1,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
2,了無遽容
3。融謂使者曰:「冀
4罪止於身,
6
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尋
5亦收至。 (世說新語 言語篇)
注:○
1收:逮捕。孔融為曹操所忌,被誅。
2琢釘戲:一種遊戲。畫地為界,以小釘投地,插在界內者為勝。
3了無遽容:完全沒有惶急的表情。
4冀:希望。
5尋:不久。
40.孔融兒子的回答,與下列何者意義相同?
(A)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B)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C)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D)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閱讀下文,回答第 4142 題:
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
1,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
桓郎。」桓郎者,桓範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
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
2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
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何謂皆備?」有慚色,
遂相敬重。(世說新語 □□)
注:○
1竟:完成。○
2裾:衣服的後襟。
41.關於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許允婦言行詼諧,雖遇困境但仍能妙語如珠,化解尷尬
(B)許允婦雖貌醜,卻能不卑不亢展現出自己的智慧,使許允服氣
(C)許允婦具有忍耐的傳統婦女美德,面對冷嘲熱諷都能一笑置之
(D)許允好色不好德,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始至終瞧不起許允婦。
42.承上題,本文最可能歸類於世說新語中的哪一篇?
(A)排調 (B)容止
(C)忿狷 (D)賢媛。
▲閱讀以下詩作,回答第 4344 題:
人間繁分式裡
他構造一條倒函數
1
1
P
成為;
P
People 代表人民
在專制的公式裡
盤鎮於最高層的寶座上
傲視下界威風凜凜
獨一無二就是至尊的象徵
而當
P
值趨向無窮大
他的價碼接近零
要是
P
值趨向極小
他乃形成負面的數目 曹開〈
43.試判斷這首詩的題目最可能是:
()民粹異想
()民主的真相
()獨裁的數學公式
()國君存在之必要。
44.「而當
P
值趨向無窮大/他的價碼接近零」意近於:
()民貴君輕,政在養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7
()師臣者帝,賓臣者霸。
▲閱讀下文,回答第 4546 題:
前言
卓文君為四川臨卭巨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有文名。十六歲時嫁人,幾年後,丈夫過世,返回娘家寡
居。司馬相如到卓王孫家赴宴,得知卓文君新寡,便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傾吐愛慕之情。文君聽了相如的琴之,與相
如連夜私奔逃到成都。在成都時夫婦二人一貧如洗家徒四壁只好回臨卭開小酒店為生卓文君司馬相如洗碗,
生活清苦。卓文君之父卓王孫得知後,在朋友勸諫下資助他們,才使得他們的生活有所改善。
───────────────────────────────
正文
下午的陽光意外的和暖,在多煙多嶂的蜀地,這樣的冬日也算難得了。藥香微微,爐火上氤氳著朦朧的白霧。那男子
午寐未醒,一隻小狗偎著白髮婦人的腳邊打盹。
婦人望著榻上的男子,這個被「消渴之疾○
1」所苦的老漢,他的手腳細瘦,膚色黯敗,她用目光愛撫那衰殘的軀體。
記憶裡不曾有這樣一副面孔,他的額髮已禿,頸項上疊著像駱駝一般的贅皮。他不像當年的才子司馬相如,倒像司馬
相如的父親或祖父。年輕時候的司馬雖非美男子,但肌膚堅實,顧盼生姿,能將一把琴彈得曲折多情如一腔幽腸。他又善
劍,琴聲中每有劍風的清揚裊健。又彷彿那琴不是什麼人製造的什麼樂器,每根琴絃,一一都如他指尖瀉下的寒泉翠瀑,
琤琤琮琮,淌不完的高山流水、谷煙壑雲。
猶記得那個遙遠的長夜,她新寡,他的琴聲傳來,如荷花的花苞在中宵柔緩綻放,彈指間,一池香瓣已燦然如萬千火
苗。
她選擇了那琴聲,冒險跟隨了那琴聲,從父親卓王孫的家中逃逸。從此她放棄了僕從如雲,揮金如土的生涯。她不覺
乍貧,狂喜中反覺乍富,和司馬相如相守,彷彿與一篇繁富典麗的漢賦相廝纏,每一句,每一逗,都華豔難蹤。想著,她
站起來,走到衣箱前,掀了蓋,掏摸出一枚銅錢,錢雖舊了,卻還晶亮。這是她當年開酒肆賣出第一杯酒的酒錢。對她而
言,這一錢勝過萬貫家財。這一枚錢一直是她的祕密,誰都不知。珍藏這一枚錢其實是珍藏年少時那段快樂的私奔歲月。
酒肆遵父命關門的那天,卓王孫送來僕人和金錢。於是,她知道,這一切逾軌的快樂都結束了。事情後來的發展果真
一如她所料有了功名以後相如一度想娶一位茂陵女子為妾文君用一首白頭吟挽回了自己的婚姻——對回了婚姻,
但不是愛情。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一心人?世上有那一心一意的男人嗎?藥涼了,可以喝了,她打算叫醒相如,並且下定決心繼續愛他。不,其實不是
愛他,而是愛屬於她自己的那分愛!把銅錢放回衣箱一角,卓文君輕聲喚道:「夫君,起來,藥,熬好了。」
注:○
1消渴之疾:糖尿病。
(改寫自張曉風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銅錢)
45.關於本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司馬相如是卓文君的第一任丈夫
(B)正文的敘事時序是現在→過去→現在
(C)銅錢代表著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兩人甜蜜的時光
(D)第一段的「婦人」是卓文君,「男子」是司馬相如。
46.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比較符合卓文君最後對於兩人愛情的想法?
(A)兩人只要不離不棄,仍然可以回到當初的美好
8
(B)將當初的美好留存在腦海中,即便愛已逝去,仍可前行
(C)相愛的兩人如今早已形同陌路,只是相互照顧的陌生人
(D)苟延殘喘的愛情雖然令人身心疲憊,但放手會讓自己顏面盡失。
▲閱讀下文,回答第 4748 題:
甲、
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王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
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節錄自《世說新語.傷逝》
乙、
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
我輩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們這些「中年」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
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走過怎樣的路?又將往哪裡走去呢?……
我輩中人邁入人生下半場時,最該做的是對自己的清算與和解。靈魂中那些幽暗的、破碎的部分,也許是因為傷害而
造成,無以言宣的痛苦已經承載了幾十年,直到中年才明白,並沒有什麼人會替我們取下枷鎖,帶來救贖。我們苦苦等待
的,釋放我們於深淵的那股力量,原來在我們自己身上。
(節錄自張曼娟《我輩中人.自序》
47.關於甲、乙二文中的「我輩」,說明正確的是?
()甲文的「我輩」較乙文的「我輩」來得消極棄世
()二文中的「我輩」內涵相同,都是指在塵世中歷經滄桑的人
()甲文用「我輩」指會為喜怒哀樂所擾的一般人;乙文用「我輩」概括正面臨生命課題的中年人
()甲文用「我輩」指王戎這種無法忘懷傷痛的人;乙文用「我輩」專指邁入中年、桑榆晚景的人
48.根據乙文,不符合「中人」描述的是?
()歲數到了中年的人
()行為處事符合中庸之道的人
()用中西合璧的方式過生活的人
()在世代交替下夾縫中求生存的人。
▲閱讀下文,回答第 4950 題:
一老儒訓蒙鄉塾塾側有積柴狐所居也鄉人莫敢犯而學徒頑劣乃時穢污之老儒往會葬
1約明日返。
諸兒因累几為臺,塗朱墨演劇。老儒突返,各撻之流血,恨恨復去。眾以為諸兒大者十一、二,小者七、八歲耳,皆怪師
太嚴。次日,老儒返,云昨實未歸,乃知狐報怨也。有欲訟諸土神者,有議除積柴者,有欲往詬詈○
2者。中一人曰:「諸兒
實無禮,撻不為過,但太毒耳。吾聞勝妖當以德,以力相角,終無勝理。冤冤相報,吾慮禍不止此也。」眾乃已。此人可
謂平心,亦可謂遠慮矣。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狐化老儒》
注:○
1會葬:參加喪禮。○
2詬詈:音ㄍㄡˋㄌㄧˋ,辱罵。
49.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乃時穢污之」指學童無理取鬧,常出惡言污辱老儒
()「塗朱墨演劇」指學童趁老師不在時,粉墨登場演戲
()「有欲往詬詈者」指有人責怪老儒太嚴厲,想前去痛罵他
()「諸兒實無禮,撻不為過」指學童過於無禮,笞打也沒用。
50.下列說明,最符合上文主旨的選項是?
()對於頑劣的學童,適當的處罰仍有其必要性
()老儒以巧計教育學童不可頑劣,不愧為良師
()人狐相爭恐生禍害,因此以力爭勝並非良方
9
()狐的行為看似報復,實乃對世人之教育方式。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