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共有五面,請耐心作答
11. 中共黨史有部重要文獻《共赴國難宣言》,聲稱願意聽從蔣中正的領導。此國難為下列哪個國家對中國的侵略?
(A)美國 (B)日本 (C)蘇聯 (D)英國
12. 民國 17 年,中國進入訓政時期,法源依據為《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其中對五院組織、中央與地方權限、
民生經濟與國民教育原則、人民的權利與義務等,均有明確的規定。請問:訓政時期的原則為何?
(A)中央集權 (B)以黨治國 (C)君主立憲 (D)軍國主義
13. 日本某歷史教科書,用「侵略」一詞形容 20 世紀的中日戰爭。日本文部省的審查意見認為:「侵略」是含有負
面道德暗示的字眼,用於下一代國民教育的教科書,來描寫自己國家的行動,是不妥的,應該改用「軍事前進」之
類的文字。 對於日本官方這種做法,我們應如何理解較為恰當?
(A)對於發動戰爭一事,日本政府並未確切檢討反省 (B)對於發動戰爭一事,日本政府已經檢討反省並改進
(C)日本政府藉此做法,證實當年軍國主義的表現 (D)日本政府藉此做法,求得中國政府的諒解
14. 西元 1937 年11 月,國民政府宣布遷都□□,以西南各省做為抗戰大後方,並利用中國廣土眾民的條件,制訂
長期抗戰方針。請問:上文中的□□指哪一個城市?
(A)南京 (B)成都 (C)北京 (D)重慶
15. 承上題,國民政府當時為了對日抗戰,而採取的戰略為何?
(A)以時間換取空間 (B)以空間換取時間 (C)閃電戰 (D)速戰速決
16. 1940 年代日本教科書的圖片中,有一張圖是各色人種手牽手,範圍涵蓋朝鮮半島、中
國、日本、中南半島、南洋群島等(如右圖)。請問:該圖的目的是在向日本國民宣傳何種
思想?
(A)軍國主義 (B)大東亞共榮圈 (C)皇民化運動 (D)共產主義
17. 民國 35 年12 月25 日,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而後國民政府改制成中華民國政府,進行中央民意代
表與行憲後第一任總統、副總統的選舉,請問總統是由誰擔任?
(A)孫中山 (B)蔣中正 (C)李宗仁 (D)溥儀
18. 歷史老師在蒐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資料,其中有一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村革命是農民階級推
翻地主階級的權力的革命。農民若不用極大的力量,決不能推翻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權力。」請問:《湖南農民運
動考察報告》應是下列何人的著作呢?
(A)毛澤東 (B)張學良 (C)孫中山 (D)蔣中正
19. 右圖是某漫畫家的作品,其內容係針對中共的哪一項政策所作的諷喻?
(A)土地改革 (B)大躍進運動 (C)文化大革命 (D)土法煉鋼
20. 以下是中國共產黨發展以來在不同時期所喊出的口號或是其領導者所提出的宣言:
(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乙)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丙)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
(丁)革命無罪,造反有理。請將以上敘述依照出現的時間做順序排列:
(A)乙甲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乙甲丁 (D)甲丁丙乙
21. 中國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前期乃中國獨自對日作戰,後期則與盟國並肩作戰,此兩階段的劃分,可以何事為
界? (A)七七事變 (B)珍珠港事變 (C)西安事變 (D)九一八事變
22. 某項展覽上,展出附圖的歷史圖片。請問:此項展覽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下列何者?
(A)國共內戰的反思 (B)太平洋戰爭的展開
(C)抗戰期間人民的苦難 (D)軍閥統治下的顛沛流離
下一張尚有題目,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