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自由潛水
若是只憑一口氣,人類能夠下潛到多深的地方呢?以國際自由潛水發展協會(AIDA) 的標準來說,在接受專業訓練並
取得自由潛水二級的證照後,潛水員至少可以閉氣 2 分鐘,下潛 16 公尺,而個人的極限則會隨著體,訓練的程度有所差異。目
前自由潛水深度的世界紀錄保持人是俄國選手 Alexey Molchanov,居然在一次比賽中下了 130 公尺。
一般來說,我們所熟知的水肺潛水術背著氧氣瓶下潛,所有裝備加起來約 20 公斤。而自由潛水只需要面鏡、呼吸管、
蛙鞋等基本配備就可以下水,可以用更輕盈的方式貼近海洋,吸引了許多潛水愛好者加入自由潛水的行列。
自由潛水員憑著下水前吸入的一口氣潛入水中活動,能閉氣多久牽涉到體內「血氧飽和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
動。血氧飽和度指的是血液中含氧血紅素和總白紅素的比例,一般人在陸地上正常呼吸時,血氧飽和度約為 95% -100%。當
潛水員開始下潛, 體內血氧飽和度會漸漸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則會提高。接著,在潛水一段時間後,隨著體内二氧化碳濃度超
過臨界值,橫膈膜開始依本能抽動,此時刺激訊號也會傳送到腦部,這個過程就是「呼吸渴望」。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透過
呼吸渴望為身體帶來警訊,但還要再過一段時間才會低氧。專業的自由潛水課程會訓練學員適應呼吸渴望帶來的不適感,並
適當放鬆、冥想以降低耗氧率。上述這些方法都可以延長潛水員在水下的時間。
雖然有這些方法,但實際上這個運動充滿了各種危險性。若血氧飽和度過低,可能會造成運動能力喪失(Loss of
Motor Control,LMC),常見的症狀是一連串肌肉抽ㄔㄨˋ,也會伴隨著意識不清或無反應,若沒有及時接受救援,到海面上恢
復呼吸,會進一步導致缺氧而引發黑視症(Blackout,BO),此時潛水員腦部無法運作、失去意識。如果潛水員遇到運動能力喪
失和黑視症的情形,就需要潛伴的救援,迅速及有效的救援能大幅降低傷害。因此,千萬不要獨自潛水,下潛時一定要有通過
專業訓練,能力相當的潛伴戒護,以便隨時救援。
緊張、過度挑戰自身極限、過度換氣是導致黑視症和運動能力喪失的常見原因。緊張容易使潛水員耗氣量過快,過度
挑戰極限則是指潛水員在深度或潛水時間上,為了超越自己最佳紀錄而刻意忽略身體警訊,當體內血氧飽和度低於臨界值,潛
水員就有黑視症和運動能力喪失的危險。因此,若潛水員想要使用上課所學的技巧延長在水下的時間,建議每次多下潛 1、2
公尺就好,以緩慢的步調推進極限,也建議潛水員攜帶潛水錶,以便掌控自己下潛的時間。最後,過度換氣是指下潛之前呼吸
過深、頻率過快,這並不會增加體內血氧飽和度,反而造成體內二氧化碳過度降低,使得下潛後呼吸渴望較晚到來,潛水員超
過自身極限而不自知,增加運動能力喪失與黑視症的風險。
即使自由潛水充斥著危險,仍然有許多人投身自由潛水的行列。除了能在水中自在悠游,自由潛水更是一種心靈的運
動。潛水員必須不斷的和自己對話,探索自我的潛能和極限。此外,由於在水面下需要放鬆與專注,因此自由潛水有助於達到
內心的平静,許多人也藉著自由潛水獲得了近距離觀看海底生物的機會,從而受到啟發,積極投入保育海洋的工作。以菲律
賓的潛水員 Tara Abrina 為例,他不僅是一名海洋科學家,也是一位自由潛水員,他和菲律賓政府、學者合作研發監測工具,
並透過自由潛水建立當地的珊瑚礁系統資料庫。同時,他也和在地居民合作推廣環境教育,對於無法負擔水肺潛水設備費用
的在地人來說,自由潛水讓居民得以用最小的成本親近海洋、實踐環境保育。
如果你也想要自由的觀看海底世界,不妨試試自由潛水。但是請記得自由潛水隱含的風險,在下水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幾
件事情,才能享受美好且安全的潛水體驗: 1.找尋專業認證的教練並接受正式訓練、2.永遠不要獨自潛水、3.緩慢推進極
限、不要過度挑戰自身極限、4.放輕鬆、不要過度換氣。
( )23.與水肺潛水相比,自由潛水吸引人的原因為何?
(A)可近距貼近海洋生物 (B)下潛過程較不需閉氣 (C) 活動過程的危險較低 (D)需要的裝備少也較輕。
( )24.自由潛水時需要有潛伴的目的為何?
(A)提供專業訓練 (B)可以及時救援 (C)協助攜帶裝備 (D)記錄潛水深度。
( )25.請問何者是作者對於自由潛水的態度?
(A)討厭,風險高、避免嘗試 (B)讚許,富趣味、沒有門檻 (C)批評,浪費資源、有害海洋 (D)鼓勵,注意安全、自在優遊。
( )26.請問作者創作這篇文章的目的為何?
(A)宣傳保護海洋的重要性 (B)介紹黑視症的急救過程 (C)自由潛水考照的門檻 (D)提供自由潛水正確知識。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
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
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
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註 兩匹馬並行,此指成雙成對的馬兒。馬槽。飼養。馬鞭,此指鞭打。通「豈」,難道。 唐‧韓愈《馬說》
( ) 27.依照《馬說》的文章脈絡來看各句文意,則下列選項的解釋何者是正確的?
(A)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指所有千里馬必須憑藉伯樂才有了奔行千里的優異天賦
(B)駢死於槽櫪之間指很多名馬被羞辱,直到老死在馬槽,都沒有發揮奔行千里的能力
(C)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指飼養千里馬讓牠沒有飽足感才會俊美
(D)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表達天下真的沒有千里馬,也沒有人發現過千里馬。
( )28.《馬說》和《愛蓮說》同樣是「託物寓志」的名作,藉「人」或「物」言志抒懷,則下列選項所託何者有錯誤?
(A) 千里馬具有才能的人 (B) 伯樂能識別、挖掘人才的人 (C) 奴隸人糟蹋人君的人 (D) 食馬者不能識
別人才的人君。 試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