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9.  古人以干支紀年,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互相搭配組合形成次序,現在已知哥哥智勝的出生年為丁卯年,弟弟智傑
小他三歲,請問智傑的出生年應為何者? (A)戊辰年  (B)乙未年  (C)庚午年  (D)辛亥年。 
(      )10.  承上題,十二地支又可對應十二生肖,請判斷智勝、智傑兄弟倆各應該是什麼生肖?(A)兔/馬  (B)虎/蛇  (
C)龍/羊  (D)猴/豬。 
(      )11.  「摹寫」是在語文中,對人、事、物的聲音、顏色、形體、氣味等各種感受,透過作者的主觀,加以描繪形容的
一種修辭技巧。請問下列各句子對摹寫修辭之判斷何者完全正確?(A)太陽又探出了雲端,樹葉上、草上閃爍著
無邊亮晶晶的水珠:視覺兼聽覺  (B)霎時間,天昏地暗,滿天烏雲,盤旋著,自上而下,直要捲到地面:視覺
兼觸覺  (C)酷暑沙地上經太陽曝晒後採摘的西瓜,剖開後會有撲鼻的野香:觸覺兼嗅覺  (D)果香味飄散整個
屋裡,惹得聞香而來的蜜蜂在紗窗上大力撲翅:嗅覺兼視覺。 
(      )12.  關於田園之秋選一文之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由文章開頭「九月七日」四個字可以從中得知:文體、時間、
氣候  (B)本文以戲劇為喻,先總述整個西北雨過程,再以特寫方式分別敘述閃電霹靂及大西北雨,最後結局則
特寫雨過天青的鮮潔、喜悅  (C)全文著力於雷電的描寫,並藉由烏雲及雨勢的消退襯托其氣勢與威力,足見整
場西北雨的主角便是雷電  (D)文中描述「閃電纏身,霹靂壓頂」的情境時,人的反應是漸漸地蘇醒過來。 
(      )13.  岳飛於良馬對中表面上雖是比較所騎乘的馬之優劣,但實際上卻隱含對人才賢愚的辨別,下列各句隱喻之解釋何
者有誤?(A)寡取易盈:暗喻庸才因為量小才疏,所以懂得知足  (B)攬轡未安,踴躍疾驅:暗喻庸才喜好逞能
,急欲表現 (C)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暗示賢才具含蓄、謙遜及沉穩的美德  (D)受大而
不苟取:暗示賢才能自愛,且保持廉潔操守。 
(      )14.  「主語」是句子所陳述的對象,通常會有一個主體事物,主要成分是名詞或代詞。根據前文敘述,請判斷下列選
項中「」內所表示之主語何者正確?(A)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番薯蒂」趕快摘完  (B)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
」在海底  (C)「北埔一帶的艾草」在四月的風中搖擺  (D)成功屬於那些「不屈不撓的人」。 
(      )15.  臺灣四季風土滋味文中提及普羅旺斯與澎湖均有「冰瓜法」,其用意和成語「沉李浮瓜」相似,請問下列選項之
成語所表示的季節,何者與此相同?(A)金風送爽  (B)奼紫嫣紅  (C)橙黃橘綠  (D)流金鑠石。 
(      )16.  下列都是跟法律相關的名言佳句,何者所表達的意思最接近「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
皆為輕重,民安所錯其手足?」(A)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B)法律應對人有權威,而不是人
對法律有權威  (C)法律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衝突的首要渠道  (D)太寬容的法律無人遵守,太嚴格的法
律難以厲行。 
(      )17.  大雄因為在開學前一天趕暑假作業而失眠,請求哆啦A夢拿出助眠道具,貪心的大雄為了提升道具功效,誤觸強  
 效按鈕,必須在12小時後才能解開睡眠狀態,請問寅時入睡的大雄大概在什麼時辰後會甦醒過來? 
 (A)寅時  (B)午時  (C)申時  (D)戌時。 
(      )18.  「一篇成功的飲食散文,卻不能停留在羅列資料、列舉掌故、食材解說、烹飪分析的表層,……除了挑逗食欲,
飲食散文應該擁有『意在言外』的企圖與價值,美食可能是一種策略或媒介,它驅使舌頭去召喚記憶,進而延伸
出更豐富的意涵。」關於以上對飲食文學的見解,下列各選項的說明何者較正確?(A)飲食文學應該盡力呈現食
物的色、香、味,以挑起讀者的味蕾,對各種料理產生濃厚興趣  (B)寫作飲食文學前應該蒐集詳盡資料,以便
列舉掌故、解說食材、分析技術,藉此展現高度專業知識讓讀者信服  (C)美食僅是寫作的策略或媒介,不必刻
意描寫,以免有過度推銷食材之嫌  (D)飲食書寫必須超越技術和感官層面,進一步連結個人經驗與感觸,使其
提升至美學層次,甚至更高的生命情懷。 
(      )19.  岳飛的忠君愛國精神深受後世推崇,並且透過許多題詞頌揚其情操或表達慨嘆,下列各選項中的題辭何者最有可   
                能跟岳飛有關?(A)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憂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B)佐玄德,破孟德,而後南北 
 三國分鼎;生陽都,仕成都,從此東西兩地生輝  (C)二帝蒙塵,淚血千秋含激憤;一生完節,清風萬古仰忠貞   
        (D)菖蒲作劍,難斷離騷;雄黃入酒,不解天問。 
(      )20.  下列選項中關於敬詞和謙詞的使用何者完全正確?(A)在此奉上拙著,煩請您不吝指教,望使內容盡善盡美  (B
)在離開原職後,我轉往科技園區的上市公司高就  (C)感謝各位嘉賓蒞臨舍父的七秩壽宴,如有招待不周之處還
請見諒  (D)看在您的薄面上,我與他的紛爭就此一筆勾銷,並且化敵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