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信義區三興國民小學104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計畫檢核表
( 四 )年級年級( 國語 )領域/科 計畫設計者:( 四年級教學團隊 )
審查結果:V通過 □修正後通過 審查人員:藍士修
檢核項目及重點 | 是 | 否 | 初審人員意見 | |
學 習 領 域 課 程 計 畫)級 任 、 科 任 填 寫( | 課程計畫內容配合社區特色及生活情境做場域或素材之轉換,並視情況做適度之充實延伸。如屬自編、改編者,是否以不同顏色標示? | | ||
課程計畫之能力指標符合該領域學習階段。(若不符須特別說明之) | | |||
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檔名命名為G+年級-1+領域名+版本+教學計畫.doc(例:G5-1國語南一版教學計畫.doc)。 | | |||
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逐項填妥,包含每週學習節數、教學目標、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符合學校願景及學生圖像勾選、教學活動內容、評量方式、預期達成的學生能力、評量具體指標等。 | | |||
依104學年度課表節數編排課程計畫內容。 | | |||
三至六年級每週增加1節「英語」閱讀指導編寫於英語領域「增強課程」計畫中。 | ||||
各領域教學計畫均需融入圖資利用及閱讀教育的實施。 | | |||
各領域融入本土語教學每學期至少1節。 | | |||
低中年級國語文領域每週學習節數5節,彈性時間增強節數1節,共編寫6節,並註明「增強教學」內容。 | | |||
高年級國語文領域每週學習節數6節,彈性時間增強節數1節,共編寫7節,並註明「增強教學」內容。 | ||||
中高年級每2週1節的書法教學編寫於計畫中。 | | |||
高年級數學彈性時間增強節數1節合併編寫於數學領域計畫中。 | ||||
評量週與總複習週照樣編列進度內容。 | | |||
必要辦理項目(融入課程實施):環境教育課程每學年至少4小時(海洋教育1小時,溼地、山林、田野、低碳教育3小時)/性別平等教育(六大議題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每一學期至少4小時/家庭教育課程(含孝親家庭教育5月活動)每學年至少4小時/防災教育課程/多元文化及國際文教業務/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以上是否適時融入課程計畫? | |
臺北市信義區三興國民小學104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計畫
四 年級國語領域 | 每週 6節,共126節 | 設計及教學者:四年級教師團隊 |
一、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 分段能力指標 |
1.配合各單元和其他領域,引導學生更廣泛 多元的閱讀,並學習與人討論分享。 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聽出對方說話的 表達技巧。 3.能充分表達意見,合適的表現語言。 4.會查字詞典,並能利用字詞典,分辨字義。 5.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6.能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方式,學會思考文章 文義、內涵,進而擴充閱讀範圍。 7.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 態度與興趣,並利用文字表達想法。 | 1-2-3-2 能就所讀的注音讀物,提出自己的 看法,並做整理歸納。 2-2-2-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2-2-2-4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 3-2-1-1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 說出自己的意思。 3-2-2-5 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3-2-3-5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 體,主題明確。 4-2-3-2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 原理。 4-2-3-3 能用正確、美觀的硬筆字書寫作業。 5-2-8-2 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 尊重與關懷。 5-2-14-3能從閱讀的材料中,培養分析歸納 的能力。 6-2-4-2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 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6-2-6-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 完整的句子。 6-2-7-2 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 抒情等表達技巧,練習寫作。 【生涯發展教育】: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1-2-1 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4-2-5了解參與家庭活動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 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 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 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3-2-2培養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對戶外活動 的興趣,建立個人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感。 【性別平等教育】: 2-2-1了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 的角色。 【人權教育】: 1-2-2能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並能關心弱勢。 1-2-5察覺並避免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或行 為的產生。 |
二、課程架構:
大 單 元 主 題 | 課 文 名 稱 |
一、親近大自然 | 1.大地巨人 2.阿里山上看日出 3.秋色入山林 |
二、人物寫真 | 4.永遠的馬偕 5.海倫•凱勒的奇蹟 6.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7.攀登生命的高峰 |
三、世界風情 | 8.美味的一堂課 9.走進蒙古包10.建築界的長頸鹿 |
四、閱讀天地 | 11.水果們的晚會 12.兩兄弟 13.茶山裡的畫家 14.完璧歸趙 |
三、教學活動內容:
(一)識字寫字教學: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生字,翻查字典自學課外語詞,加強字音字形辨析、
生字延伸成語的學習。
(二)課文深究教學:
課 名 | 節數 | 課文深究閱讀及加強國語文能力教學活動重點 |
一 、 大地巨人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作者從哪些角度把大地想像成巨人?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2.作者描述大地巨人靜靜躺了幾千萬年,凸顯大地何種特性? 小組討論: 1.作者為什麼說大地是和藹的巨人?請從詩句中找出理由。 2.作者敘寫大地是和藹的巨人,從詩句中,你還發現巨人有哪些特質?為什麼? 3.大地巨人除了讓我們在他身上活動之外,還讓我們在他身上做些什麼? JUMP: ※大地巨人一直為我們付出,我們可以如何保護他? 聽話說話: 1.任選童詩的其中一段朗讀。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環境:人類可以如何守護孕育我們的大地?請分享自己的經驗。 |
二 、 阿里山上看日出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為什麼作者已經住在阿里山上,還要半夜起來準備看日出? 2.作者為什麼目不轉睛的看著天空? 3.作者從哪些細節知道日出即將上場? 小組討論: 1.作者到阿里山看日出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請舉例說明。 2.為什麼作者看見天色發白,會感到高興又緊張?你曾經在什麼時候出現過這樣的感覺? 3.從哪些動作可以得知人們觀賞日出的態度? JUMP: ※你曾經看過怎樣的景物,讓你像作者看到日出一樣大開眼界?為什麼? 聽話說話: 1.分享自己是否曾經欣賞日出的經驗。 2.能唸出課文第四、五段觀賞日出時的興奮。 3.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環境:你喜歡美麗的的日出嗎?我們要如何能永遠欣賞大自然之美呢? |
三 、 秋色入山林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作者運用哪些感官體驗山林?請舉例說明。 2.從哪些訊息,可以知道文章描述的季節是秋天? 3.為什麼作者看小鹿一眼,牠們立即挺直身子? 小組討論: 1.為什麼作者認為獨處的時候,感官會變得特別靈敏?請舉例說明。 2.作者提到湖面的壯烈氣勢是指什麼景象?你也看過同樣的景觀嗎? 3.作者用怎樣的心情面對大自然?為什麼? JUMP: ※作者吸取植物的香氣,感到身心放鬆,你也有相似的經驗嗎?是怎樣的氣味? 聽話說話: 1.分享親近大自然時,喜歡從事何種活動?有怎樣的感覺?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環境:親近大自然時,和家人一起運用哪些感官體驗山林?請分享自己的經驗。 |
四 、 永遠的馬偕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為什麼馬偕能獲得來自家鄉的捐款? 2.根據課文敘述推測,當時的臺灣社會需要什麼幫助? 3.本課題目「永遠的馬偕」,為什麼強調「永遠」兩個字? 小組討論: 1.請用一個詞語說明「作者認為馬偕是個怎樣的人」?並從文章中找出兩個支持的理由。 2.嘗試為「永遠的馬偕」換個題目,怎樣的題目能夠涵蓋本課的課文重點? JUMP: ※請你想一想,這篇文章除了讓我們知道馬偕的生平,還想傳達什麼? 聽話說話: 1.介紹馬偕的身分背景以及他對臺灣的貢獻。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閱讀:閱讀其他名人或偉人的故事,並在小組分享。 |
五 、 海倫 • 凱勒的奇蹟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海倫•凱勒的身體有什麼缺陷?為什麼海倫•凱勒會變成身體有殘缺的人? 2.為什麼大家都以為海倫•凱勒的一生已經沒有希望了? 3.海倫•凱勒用什麼方式,繼續發揚蘇利文老師給她的愛? 小組討論: 1.蘇利文老師用了哪些方法,改變海倫•凱勒的命運? 2.你認為其他身心障礙者聽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就能激發他們的希望嗎?為什麼? JUMP: ※海倫•凱勒的奮鬥故事,給你哪些啟示?說說自己的看法。 聽話說話: 1.說明本課和第四課課文內容有什麼異同。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人權:對於課業較差或動作較慢的同學,可以如何鼓勵和幫助他呢? |
六 、 讀 書 報告 — —林書豪的故事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書名為什麼稱呼林書豪是NBA的「豪小子」? 2.林書豪的媽媽在對林書豪的教育上,堅持什麼原則? 3.林書豪高中到大學時期,能在籃球隊逐漸打出好成績的原因是什麼?請從課文中找出兩個原因。 小組討論: 1.分析林書豪能夠在2012年2月的比賽中,贏得眾人矚目的原因? 2.請用林書豪的事例說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的含意。 JUMP: ※林書豪在美國職籃算是新起之秀,請你依據他的特質,推測他未來的成就,並說明原因。 聽話說話: 1.分享自己欣賞NBA籃球比賽的經驗。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生涯:應該如何堅持自己的夢想?面對挫折時該怎麼做?請分享自己的想法。 |
七 、 攀登生命的高峰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課文的第一段提到江秀真被譽為「離天空最近的女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2.江秀真是怎樣愛上登山?她對山有怎樣的感覺? 3.經過怎樣的情境後,江秀真想要攀登世界高峰?為什麼有這種念頭? 小組討論: 1.課文提到「登上頂峰的最後一段路,是她生命中最大的難關。」果真如此嗎?你的看法如何? 2.江秀真為什麼會出現「究竟是要努力前進,還是折回補給站?」的困惑?說說自己的看法。 JUMP: ※江秀真已經是世界知名的女登山家,她還會繼續攀登其他高峰嗎?請說明原因,並從文章中找出 線索支持自己的看法。 聽話說話: 1.分享其他人物追求夢想的故事。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性別:攀登世界最高峰前需要哪些訓練?男、女生有差別嗎? |
八 、 美味的一堂課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美味的一堂課」是由誰來分享?為什麼會有這一堂課? 2.本課主要介紹義大利麵的哪個部分? 3.壽司是哪一個國家的美食?為什麼文文阿姨會選擇教大家製作這項食物? 小組討論: 1.從課文的敘述,你覺得文文阿姨是怎樣的人?為什麼? 2.你認為這篇文章命名為「美味的一堂課」適當嗎?說說自己的看法。 JUMP: ※請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臺灣有哪些美食?可以透過什麼方法和他人分享呢? 聽話說話: 1.說出生活中品嚐各國美食的經驗及感受。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家政:你喜歡和家人一起品嚐各國料理嗎?請分享自己的經驗。 |
九 、 走進蒙古包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作者為什麼想到蒙古旅遊?他在蒙古看見哪些特別的景物? 2.蒙古包有哪些特色? 3.作者吃到哪些蒙古美食?他感受到蒙古人的哪種特質? 小組討論: 1.這次旅行,作者體驗到哪些屬於蒙古的特有風情?請依據時間順序排列出來。 2.為什麼作者對這次旅行念念不忘呢? JUMP: ※你有沒有和作者相似的旅遊經驗,也讓你一直回味無窮? 聽話說話: 1.說出蒙古風情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環境: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飲食、文化特色,學會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背景。 |
十 、 建築界的長頸鹿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建築界中的「長頸鹿」指的是什麼? 2.本課一共介紹哪幾座高樓建築?這些高樓建築都位於世界七大洲的哪一洲? 3.東京晴空塔原先規劃的功能是什麼?但是現在的貢獻還包括什麼? 小組討論: 1.根據課文,你認為哪一座建築物像「手牽著手的兩隻長頸鹿」? 2.歸納課文各段從哪些方面介紹這些高樓建築? JUMP: ※具代表性和文化特色的建築,對城市或國家有什麼重要性?請說出支持你想法的證據。 聽話說話: 1.說明課文中其中一座高樓建築的特色。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環境:臺北一零一在設計或外型上,有哪些特別的地方呢? |
十一 、 水果們的晚會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詩歌描述的時間,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2.在詩句中,有哪些表演?分別是誰表演? 3.這場晚會最後的節目是什麼?有哪些角色參與? 4.水果們大合唱時,周圍的景色與剛開始時有什麼不同? 小組討論: 1.晚會的指揮、伴奏分別是誰?你覺得詩人這樣的安排是否適合?為什麼? 2.你最喜歡哪種水果的表演?為什麼? JUMP: ※你覺得這場「水果們的晚會」是真的嗎?從詩句中找出相關描寫,證明自己的想法。 聽話說話: 1.任選童詩的其中一段朗讀。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家政:蒐集水果的相關資訊,引導學生思索均衡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本土:使用母語說出水果名稱。 |
十二 、 兩兄弟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兄弟兩人發現的石頭上面寫著什麼? 2.看見石頭上寫著獲得幸福的方法,兩兄弟各有什麼反應? 3.支持哥哥決定回到村莊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弟弟持反對意見的理由是什麼? 小組討論: 1.你認為兩兄弟各是怎樣的個性?請從故事中找出相關文句證明。 2.最後,故事有沒有給你解答誰的選擇才是正確的?你從課文中哪裡知道的? JUMP: ※如果你是哥哥或弟弟,你會後悔自己的決定嗎? 聽話說話: 1.能唸出故事中哥哥或弟弟說話時的語氣變化。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人權:你是否曾經和他人意見不合?當時如何處理?讀完這個故事,你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
十三 、 茶山裡的畫家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第一段如何描述天空中的雲朵? 2.課文中如何描寫相思樹、魯冰花和工作中的採茶女? 3.從課文的敘述,可以知道這是一天中的什麼時候? 4.姐弟是第一次看見畫家畫畫嗎?從課文何處可以知道? 小組討論: 1.從第二段的內容,你可以推斷茶園的環境是吵雜還是寧靜?為什麼? 2.畫家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嗎?從哪裡可以知道? JUMP: ※討論畫家送出畫作後,心情有什麼改變?為什麼? 聽話說話: 1.能唸出課文中姐弟對話時的語氣變化。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生涯:角色扮演如何主動對同儕表示欣賞或讚美,並分享感受。 閱讀:先觀賞影片魯冰花,再分享心得。 |
十四 、 完璧歸趙 | 6 | 直接提取訊息: 1.完璧歸趙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代?相關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2.藺相如為什麼到秦國? 3.秦王看見和氏璧後有什麼反應? 4.秦王為什麼隻字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 小組討論: 1.從藺相如說的話,做的事,你推斷藺相如是怎樣的人? 2.當秦王發現藺相如已經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為什麼不殺了藺相如? JUMP: ※從藺相如和秦王的應對,你學到什麼?說說自己的想法。 聽話說話: 1.能唸出劇本中秦王或藺相如說話時的語氣變化。 2.專心聆聽同學的發言,並提問或回應。 議題融入或校本課程: 生涯:面對困境時該怎麼做?怎樣應變最好?請說明原因。 |
節 | 書 法 教 學 |
第一節 | 指導歐字結構—外形原則 |
第二節 | 指導習寫正三角形字 |
第三節 | 指導歐字結構—左右原則(一) |
第四節 | 指導習寫倒三角形字 |
第五節 | 指導歐字結構—左右原則(二) |
第六節 | 指導習寫菱形字 |
第七節 | 指導歐字結構—左右原則(三) |
第八節 | 指導習寫正梯形字 |
第九節 | 指導歐字結構—疏密原則 |
第十節 | 指導習寫倒梯形字 |
四、評量方式:(評量方式及比例各班不同會有調整)
1. 日常作業
2. 實作評量(朗讀、小組討論、發表分享、學習態度等)
3. 隨堂測驗
4. 定期評量
五、學期評量具體目標:
1. 能運用語調的變化,美讀課文。
2. 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
3.能用心精讀,深究內容,了解課文重點。
4.能認識偏旁等架構及楷書架勢形體的變化。
5.能運用句型、修辭來敘寫文章,並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