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華興國民小學112學年度第二學期國語領域單元活動設計計案
教學領域 | 國語 | 教材版本 | 康軒版國語四下 |
教學單元 | 第四課 米食飄香 | 教學設計者 | 林信宏 |
適用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時間 | 40分鐘 |
教學目標 | 一、聆聽米食飄香,了解大意,練習摘錄重點。 二、能具體說出本課有關米食的介紹。 三、認識米食文化及其多樣化的風貌,進而更加喜愛米食。 | ||
相關能力指標 | 國-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C3 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 | 評量方式 |
活動1課文欣賞 一、米食對人們來說,是有其深刻情感的。因為稻米是人們在辛勤耕種後才有的豐收結果,而且也因為稻米才讓一家人得以溫飽,因此人們對稻米充滿濃厚的情感。人們能將平凡無奇的米,製作出各式各樣的米食,人們運用巧思將米食千變萬化,也創造了獨特的米食文化。 二、課文中透過各種與節慶結合的米食點心,甚至成為日常生活也常見的小吃或點心,表達出人們與米之間濃厚的情感,也讓我們從對米的珍視中,深深的體會到惜物的感恩情懷。 三、作者巧妙的在最後一段作總結,呼應主題──米食飄香,更從「飄香」二字點出米食在我們生活上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讓這特有的米食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活動2語文焦點 ●教師提出語文焦點「我會造句」的句子,請學生朗讀。 ㈠請學生讀出「我會造句」的句子。 ㈡教師以提問引導學生觀察句子的寫作手法。 1.這三句有什麼相同的寫作方式?(每句都有疊字的單位量詞,例如一顆顆、一盞盞、一次次。) 2.這樣的寫法可以給我們什麼感受?(可讓人感覺到所描寫的東西數量很多。) 3.「得以」是什麼意思?(可以。) | 電腦 電子書 電腦 電子書 | 20 20 |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