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深美國小111學年度備觀議課活動設計備課單(A)
領域/科目 | 國語 | 設計者 | 李怡慧 | ||||
實施年級 | 三年級 | 節 數 | 共1 節,40 分鐘 | ||||
單元名稱 | 台灣的山椒魚 | ||||||
教學法 策略/形式 | ■跨領域(含議題融入)素養導向教學 ■探究實作 □線上教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 □PBL □數位學習精進方案 □其他( ) | ||||||
核心 素養 |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學習表現 (能力指標) |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 ||||||
教學目標 |
| ||||||
一、期望學生學習的結果 | |||||||
(1)山椒魚名稱由來(氣味)。 (3)甚麼是保育類動物?除了山椒魚台灣還有哪些是著名的保育類動物? | |||||||
2.預期學生將知道的知識、習得的技能 (1)能簡單描繪山椒魚外形和生態。 (2)能分辨魚類和兩生類區別。 (3)學習正確對待野生動物和保育類生物的方法。 | |||||||
二、預期的評量與證據 | |||||||
(1)在學習單上簡單繪製出台灣山椒魚並且敘述特徵。 (2)能明確在學習單上寫下台灣山椒魚的生存環境和習性。 (3)寫出三個台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分組討論適合的解決方法。 | 預計蒐集的證據 ●態度檢核 ●實作評量 ●參與討論 ●口頭評量 | ||||||
三、學習活動設計的重點(使用策略) | |||||||
流程 | 學習重點 | 時間 | 使用策略、評量 | ||||
導入 引起動機或 舊經驗回朔 | 活動一:(上節課已經讀過課文)
| 8min 5min | 影片 口頭評量 | ||||
開展 概念學習 | 活動二:
師手中的刺鼻山椒,讓學生更加深對山椒魚 的印象,並讓學生說出感想。 | 10min 2min |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態度檢核 | ||||
挑戰 進階學習 |
| 5min 5min | 參與討論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 ||||
總結 學習重點 | 將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和想法寫在黑板上進行分享與觀摩,老師總結這些保護方法的可行性。 | 5min |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