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信義區三興國小103學年度第一學期語文領域課程計畫檢核表

格式
doc
大小
204.5 KB
頁數
14
上傳者
lingch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7-02,离现在 11 1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信義區三興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計畫檢核表

(一)年級( 語文/本土語 )領域/科   計畫設計者:( 陳美秀 )

者:


※1.逐一自我檢視課程計畫內容,是否符合本表各項要求,並打〝V〞。

2.請將本表附於課程計畫首頁,於103.07.04(五)下午4:00前由學年主任收齊交至教務處。謝謝!辛苦了!

檢核項目及重點

審人員意見

103學年度撰寫第一學期(編寫21週)?

V



課程計畫內容是否配合社區特色及生活情境做場域或素材之轉換,並視情況做適度之充實延伸?如屬自編、改編者,是否以不同顏色標示?

V



課程計畫之能力指標須符合該領域學習階段?(若不符須特別說明之)

V



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是否於檔名註明G+年級+1+領域+版本+教學計畫.doc例:G5-1國語南一版教學計畫.doc

V



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是否逐項填妥?(至少應包含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本學期學習目標、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補充說明等。)

V



是否依103學年度課表節數,編排課程計畫內容?

V



同一學習階段內教科書更換版本時,是否於計畫內列入新舊版本差異需銜接之內容




彈性時間實施的「英語」計畫內容是否編寫1節課的閱讀指導於英語領域計畫中,並在計畫中註明於彈性時間實施?

V



國語文教學計畫撰寫須包括每週閱讀理解策略指導計畫?

低年級是否編寫國語領域每週學習節數(5)節,併同生活課程學習節數1﹚,增強節數﹙1﹚節(佔彈性時間1節),共編寫﹙7﹚節,內容請統一編在國語文領域中並加以註明於「強教學」?

中年級是否編寫國語領域每週學習節數(5)節,強節數﹙1﹚節(佔彈性時間1節),共編寫﹙6﹚節,內容請統一編在國語文領域中並加以註明於「強教學」?

高年級是否編寫國語領域每週學習節數(6)節,強節數﹙1﹚節(佔彈性時間1節),共編寫﹙7﹚節,內容請統一編在國語文領域中並加以註明於「強教學」?

彈性時間若有編銜接補強計畫內容,並在計畫中註明「學銜接補強」?

至六年級數學強節數中年級每週1節,高年級每週1節)之教學內容是否合併編寫於數學領域計畫中?




評量週與總複習週是否照樣編列進度內容?




必要辦理項目(融入課程實施):環境教育課程每學年至少4小時(海洋教育1小時,溼地、山林、田野、低碳教育3小時)/性別平等教育(六大議題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每一學期至少4小時/家庭教育課程(含孝親家庭教育5月活動)每學年至少4小時/防災教育課程/多元文化及國際文教業務/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以上是否適時融入課程計畫?

V




臺北市信義區三興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一學期閩南語領域年級課程教學計畫

設計者:陳美秀

一、本領域學習節數: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1 )節,增強教學節數﹙﹚節,共﹙﹚節,全學期共(21)週。

(二)本領域學期總節數共(21 )節。


二、學期學習目標:

(一)能了解禮貌的重要,並學會念唱本課文。

(二)學會各種閩南語問候語的說法並發音正確。

(三)能知道各種禮貌用語的應用時機並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四)認識各種常見文具用品,並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五)學會各種常見文具用品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六)能明白各種常見文具用品的用途,並學會其他文具相關的俗語。

(七)能借給同學文具用品,培養學生的友愛精神。

(八)認識家庭組成與常用稱謂,並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九)學會常用親屬稱謂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十)能欣賞並吟唱閩南語童謠〈打馬膠〉。

(十一)能體會與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學會珍惜家人。

(十二)認識各種常見的動物,並學會本課句型。

(十三)學會各種常見動物的閩南語說法和謎猜,並能發音正確。。

(十四)建立學生愛護動物的觀念,並了解動物保育的重要。

(十五)認識各種常見的海洋生物,並能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十六)學會各種常見海洋生物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十七)能學會和海洋生物相關的謎猜、俗語,並能了解其意義。

(十八)能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複習本單元課程。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四、課程與教學活動:

週次

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節數

教學

目標

分段

能力指標

教 學 活 動 重 點


重要議題

學校活動

評量

方式

1

9/1-9/6



1


能了解禮貌的重要

,並學會念唱本課文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1.教師詢問學生:「恁佇學校若看著老師,愛共老師講啥物?」(你們在學校如果看到老師,要向老師說什麼?)請學生發表意見。

2.教師播放教學電子書之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從圖上看到什麼?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聆聽、朗讀。

4.解釋課文語詞,請學生再朗誦數次。

5.進行活動「課文接龍」:教師準備鉛筆當作接力棒,從第一位學生開始念第一句課文,接著把鉛筆傳給下一位學生,第二位學生念第二句,以下類推,念對的同學給予獎勵。

6.補充介紹造詞練習或句型練習。

7.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

8.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律動動作,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

人權教育

1-1-2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2

9/7-9/13



1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國語文

3-1-2-2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9.教師詢問學生示若是撞到人時要說什麼?請學生回答相關禮貌用語。

10.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朗誦輕鬆學語詞,再進行語詞解說。

11.講解語詞,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12.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朗誦講看覓內容後,教師解釋對話,再詢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狀況可以說這幾句話。

13.補充介紹其他日常生活禮貌用語。

14.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堂課所學。

15.教師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

16.進行活動「情進行活動「情境猜謎」:將全班分為數組,再將圖卡貼在黑板上,舉例說明一個情境,詢問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說哪一個禮貌用語?由各組派出一個學生,將手放在語詞圖卡並念出來,答對的組別加分。

人權教育

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紙筆

測驗


3

9/14-9/20



1

能知

道各

種禮

貌用

語的

應用

時機

並實

踐於

日常

生活中。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綜合活動

3-1-1分享自己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1.告訴學生數則有關禮貌的故事、新聞或寓言,培養學生好的禮貌觀念和態度。

2.帶領學生複習禮貌用語。

3.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聽看覓內容後作答。

4.教師公布答案,和學生討論。

5.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練習內容後作答。

6.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公布正確答案,並進行解說。

7.搭配教學電子書,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

8.進行活動「情境表演」:教師講述「青蛙王子」,接著請自願的學生上臺,表演故事情境。藉由故事融入禮貌用語,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並熟記。

人權教育

1-1-2 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家政教育

3-1-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4

9/21-9/27




1

認識各種常見文具用品

,並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恁的鉛筆盒仔內底有貯啥

物?」(你們的鉛筆盒裡面有裝什麼?)請學生 發表後,進入本課課文。

2.利用電子書裡的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看到什麼?請學生發表。

3.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朗誦課文。

4.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朗誦課文數次。

5.播放CD1,解說本課課文、語詞。

6.指導學生進行造詞練習或句型練習。

進行活動「速度大考驗」: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一起唱,當歌曲唱到「拊仔鉛筆佮蠟筆」時,學生迅速拿起橡皮擦,放下後拿鉛筆,再放下後拿蠟筆。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5

9/28-10/4




1

學會各種常見文具用品的閩南語說法並能發音正確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1.詢問學生畫圖、寫作業、剪紙需要那些文具?請學生回答。

2.進行輕鬆學語詞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朗誦

3.教師解說語詞,請學生念誦,再拿出圖卡,以圖片反問學生該文具的閩南語說法。

4.進行活動「支援前線」:教師將全班分為數組,接著指定需要哪樣文具及數量?例如:「我需要五枝鉛筆。」請各組收集五枝鉛筆,最早收集到正確數量的得分。

5.進行講看覓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作答,教師再公布答案,並進行解說。

6.補充介紹其他文具用品的閩南語說法。

7.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和語詞。

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紙筆

測驗

6

10/5-10

/11




1

能明

白各

種常

見文

具用

品的

用途,並學

會其

他文

具相

關的

俗語。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1.複習課文、語詞,補充相關文具發名由來。

2.進行聽看覓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後作答。

3.公布答案並解釋答案,再播放CD1或電子書,加深學生印象。

4.進行練習單元,並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作答

5.教師公布答案,並和學生討論。

6.補充介紹其他文具相關俗語。

7.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進行活動「我會讀脣語」:將全班分組,接著教師以無聲的方式念出課文語詞,請學生注意看教師嘴形,再舉手猜出教師念的語詞是什麼。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7

10/12-10/18




1

能借給同學文具用品,培養學生的友愛精神。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1.複習第一、第二課學會的語詞和句子。

2.進行複習11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後作答。

3.請學生發表答案後再公布正確解答,接著進行解說,並再次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

4.進行複習12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作答。

5.教師和學生討論答案,藉此告訴學生「禮讓」的重要。

6.進行看圖聽故事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

7.教師與學生討論看圖聽故事圖片,請學生依據圖片,進行簡單的說故事。

帶領學生複習本單元課程所學內容。

家政教育

3-1-5認識日常生活的用具。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8

10/19-10/25


三、心肝仔囝


1

認識家庭組成與常用稱謂,並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恁厝裡有幾个人?」(你們家裡有幾個人?)請學生發表意見,接著再問學生:「厝裡有啥物人?」(家裡有什麼人?)讓學生發表,再進入本課課文。

2.利用教學電子書的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圖片相關問題,和學生討論。

3.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並朗誦後,解釋課文和語詞、注釋等。

4.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學唱課文歌曲。

5.進行活動「歌曲大捙拚」:將學生分為數組,請學生依組跟著課文歌曲來唱歌,全班投票,唱得最好的組別給予獎勵。

6.若有時間,參考教學補給站讓學生進行造詞練習或句型練習。

7.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

家政教育

4-1-1認識家庭的組成分子與稱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9

10/26-11/1

三、心肝仔囝


1

學會常用親屬稱謂的閩南語說法

,並能發音正確。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綜合活動

1-1-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

1.教師詢問學生家人和自己的興趣、喜好是什麼?請學生發表。

2.進行輕鬆學語詞單元,並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並朗誦。

3.詢問學生課本上提到哪些常用稱呼的閩南語說法?請學生發表後,再解釋本課語詞。

4.拿出圖卡,以圖片反問學生親屬稱謂的閩南語說法。

5.進行做伙念俗語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朗誦。

6.解釋俗語含義,並舉例說明,再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朗誦數次。

7.補充介紹和稱呼有關的俗語。

8.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

家政教育

4-1-1認識家庭的組成分子與稱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紙筆

測驗

10

11/2-11/8

三、心肝仔囝


1

能欣賞並吟唱閩南語童謠︿打馬膠﹀。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綜合活動

1-1-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

1.參考教學補給站的親屬的稱謂來和學生互動。

2.進行聽看覓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後,教師再公布正確解答並進行解說。

3.進行練習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後作答,教師再公布正確解答並進行解說。

4.進行來唱囡仔歌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帶領學生念誦、歌唱,再解釋童謠〈打馬膠〉的語詞和意義。

5.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本課所學內容。

6.進行活動「誰最辛苦」:請學生回家觀察和詢問家庭成員的每天生活,接著教師在課堂上請學生自願上臺發表家人和自己的生活。最後再與學生一同討論,家庭成員中,哪一個角色的生活是最辛苦和忙碌的?並詢問學生應該要如何幫助家人,不讓他們這麼辛苦。

7.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

家政教育

4-1-1認識家庭的組成分子與稱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11

11/9-11/15

三、心肝仔囝

1

能體會與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並學會珍惜家人。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1.教師解釋「友愛」並舉例說明後,詢問學生哪些是友愛的表現,請學生回答。

2.進行複習21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指導學生聆聽後作答。

3.教師公布答案後,再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跟著念誦一次。

4.進行複習22單元,播放CD1或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作答後,和學生共同討論答案。

5.進行看圖聽故事單元,並播放CD1或電子書,讓學生聆聽故事後,請學生發表聽到的故事內容。

6.帶領學生看圖來說故事,之後再播放一次CD1或電子書,加深學生印象。

播放教學電子書,複習本單元所學。

家政教育

4-1-1認識家庭的組成分子與稱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12

11/16-11/22


四、鳥仔


1

認識各種常見的動物,並學會本課句型。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生活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1.教師詢問學生:「恁捌看過啥物動物?」(你們曾經看過什麼動物?)請學生發表意見,再詢問學生:「恁佮意啥物動物?」(你們喜歡什麼動物?)引起學生興趣後進入課文。

2.利用電子書的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掛圖上有什麼?請學生發表意見。

3.進行課文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念誦本課課文後,解釋課文和語詞,請學生念誦數次。

4.播放CD2或電子書,帶領學生學唱課文歌曲。

5.指導學生進行造詞練習或句型練習。

6.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內容。

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教師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

環境教育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13

11/23-11/29


四、鳥仔


1

學會各種常見動物的閩南語說法和謎猜,並能發音正確。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4-1-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

生活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1.詢問學生是否知道貓、狗等的動物特徵,請學生發表意見。

2.進行輕鬆學語詞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念誦。

3.解釋語詞,與學生討論動物的特徵、叫聲等,再帶領學生念誦數次。

4.進行活動「超級比一比」:將全班分為數組,每組依序派出一位學生到臺上,再隨意取出一張語詞圖卡,學生看過後,請學生模仿動物的特徵、聲音,讓臺下學生猜出正確答案。

5.進行臆謎猜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

6.教師解釋謎語的意思,並說明謎題後,讓學生猜出謎底。

7.公布正確解答,解釋原因後再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念誦數次。

8.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

9.補充介紹其他動物相關謎語。

環境教育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紙筆

測驗

14

11/30-12/6


四、鳥仔


1

建立學生愛護動物的觀念,並了解動物保育的重要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生活

2-1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1.介紹學生數則動物和人相處的故事,告訴學生愛護動物的觀念。

2.進行聽看覓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後作答,再與學生討論答案。

3.進行練習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與學生討論答案為何,請學生作答,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

4.補充介紹動物相關的俗語。

5.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6.進行活動「抓手指」:請全班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站在中間,請全班右手比1,左手掌攤開朝下。學生將右手食指抵在右手邊同學的左手掌下。當教師說「汪汪汪」時,學生說「狗」;當教師說「狗」時,學生回答「汪汪汪」。當教師隨機說「掠」時,全班的左手掌趕緊握拳抓住同學手指,右手則要趕緊在同學握拳前收回手指。

環境教育

3-1-2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15

12/7-12/13


五、

大海


1

認識各種常見的海洋生物,並能學會念唱本課課文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健康與體育

3-1-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恁捌看過啥物水裡的動物?」(你們曾經看過什麼水裡的動物?)請學生發表,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問問題,例如:「魚仔是按怎泅水?」(魚是怎樣游泳?)「龜是按怎行路?」(烏龜是怎樣走路?)再進入本課課文。

2.利用電子書的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圖片上有什麼?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教師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念誦後,解釋課文和課文語詞。

4.播放CD2或電子書,教導學生學唱課本歌曲。

5.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

6.帶領學生複習本課課文內容。

指導學生進行造詞練習或句型練習。

海洋教育

5-1-2了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16

12/14-12/20


五、

大海


1

學會各種常見海洋生物的閩南語說法

,並能發音正確。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綜合活動

4-1-4體會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並主動實踐。

1.詢問學生卡通、電影中曾看過哪些海洋生物?請學生回答。

2.進行輕鬆學語詞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念誦。

3.解釋語詞,簡單介紹動物的特徵,或根據圖卡的圖片提問,引導學生回答。

4.進行做伙念俗語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念誦。

5.詢問學生本課俗語相關問題,請學生發表意見,教師再講解。

6.補充介紹其他軟體動物的閩南語說法。

7.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

8.進行活動「我看到」:將全班分為數組,各組選一種海洋生物為代表。教師說:「我看著啊我看著。」(我看到啊我看到。)學生問:「你看著啥物?」(你看到什麼?)教師回答:「我看著兩隻海翁、三隻蝦仔、一隻蟳仔。」(我看到兩隻鯨魚、三隻蝦子、一隻螃蟹。)學生須趕快找同學湊出教師指定的數目並圍成一圈,最後落單的學生則合唱一首歌。

海洋教育

5-1-2了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團體

遊戲

紙筆

測驗

17

12/21-12/27


五、

大海


1

能學會和海洋生物相關的謎猜、俗諺

,並能了解其意義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綜合活動

4-1-4體會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並主動實踐。

1.詢問學生如何保護海洋環境,請學生回答。

2.進行臆謎猜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念誦。

3.詢問學生是否了解謎面含義,請學生發表再進行講解。

4.進行聽看覓、練習教學,請學生聆聽CD2或電子書作答後,公布答案並進行講解。

5.補充介紹其他與海洋生物相關的俗語。

6.搭配教學電子書以複習本課所學。

進行活動「海裡有什麼」:教師問學生:「海裡有啥物?」(海裡有什麼?)第一位學生回答:「海裡有鯊魚。」教師問:「海裡有啥物?」第二位學生回答:「海裡有鯊魚、蝦仔。」(海裡有鯊魚、蝦子。)教師再問:「海裡有啥物?」第三位學生回答:「海裡有鯊魚、蝦仔、海豬。」(海裡有鯊魚、蝦子、海豚。)以此類推。

海洋教育

5-1-2了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18

12/28-1/3


五、

大海


1

能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複習本單元課程。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綜合活動

4-1-4體會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並主動實踐。

1.詢問學生哪些是海洋生物,哪些是陸地生物,請學生回答。

2.進行複習31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作答後,再公布答案、講解。

3.進行複習32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並作答,教師再公布答案、講解。

4.進行看圖聽故事教學,播放CD2或電子書,請學生聆聽。

5.向學生提問本單元看圖聽故事相關問題,請學生回答。

6.搭配教學電子書以複習本單元所學。

進行活動「查戶口」:將全班分為數組,每組視為一戶,並自行選出一位戶長,接著全班每人選擇一種海洋生物代表自己。當教師走到該戶時,詢問:「恁兜有啥物人?」(你家有什麼人?)戶長隨機回答:「阮兜有蝦仔、海翁、蟳仔。」(我家有蝦子、鯨魚、螃蟹)若不是戶長所念到的語詞的人,則須趕緊跑到別戶躲避,以免被查到戶口。

海洋教育

5-1-2了解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河流或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

口語

評量

聽力

測驗

團體

遊戲

19

1/4-1/10


:一放雞


1

學會吟唱統念謠

一放童謠

了解其內容意義戲玩法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1.詢問學生:「恁有耍過啥物迌物仔?」(你們玩過什麼玩具?)請學生發表,帶入本課課文。

2.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聆聽並念誦後,教師解釋課文、語詞。

3.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進行學生歌曲演唱。

4.介紹一放雞的玩法。

5.補充介紹其他身體動作的閩南語說法。

6.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進行活動「超級表演王」:選出10個小朋友上臺,一人表演一句(不按照順序,且不可比出數字),讓臺下同學猜,然後選出超級表演王。

人權教育

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20

1/11-1/17




1

能學會吟唱歡喜來過年︿舊曆過年﹀童謠,並能了解年節相關習俗。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2-1-4能念唱童謠,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

2-1-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1.詢問學生:「欲過年矣,逐家攏會無閒做啥物代誌?」(快過年了,大家都忙著做什麼事情?)引導學生回答「大摒掃」(大掃除)、「拜拜」等答案後,再問:「恁敢知影過年有啥物風俗?」(你們知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嗎?)進入本課課文。

2.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聆聽、念誦課文。

3.教師解釋課文、語詞。

4.播放CD2或電子書,指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5.進行活動「歡樂動一動」: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

6.補充介紹其他過年的習俗。

7.帶領學生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8.進行活動「一二三木頭人」:播放歌曲CD,請學生站在教室後方,教師則站在教室前方面對黑板。在播放歌曲時,學生可跟著音樂做律動,也可唱歌。但是當教師喊「停」並轉過頭來時,學生需全部靜止不動,也不能出聲。


人權教育

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口語

評量

朗誦

評量

歌曲

演唱

團體

遊戲

律動

表演

21

1/18-1/19


總複習與總評量


1

利用多元評量的方式,測驗學生學習的成果。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2-1-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

4-1-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


1.利用圖卡來進行「對對碰」的遊戲,並進行聽與說的複習。

2.矯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與聲調。

3.利用評量單,測驗學生閩南語語詞的辨廳和對話的理解運用。

4.一對一進行對話的評量。



口語

評量

紙筆

測驗

22

1/21-1/27

()



1

知道學校常見的不同場所。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

1-1-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

1-1-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

1-1-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

2-1-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

社會

1-1-2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教師問學生:「恁上佮意學校佗一所在?」(你們最喜歡學校的哪個地方?)請學生發表意見,藉此帶入本課主題。

2.教師揭示課文情境圖,詢問學生看到什麼?請學生發表。

3.進行校園裡各個場所的猜謎遊戲,在教室裡的六個角落擺放「健康中心、操場、活動中心、川堂、教室、校門口」等圖卡,

老師唸出圖卡題目,學生要到圖卡角落去才算通過。再讓較為熟悉的學生出題來持續進行遊戲。

人權教育

1-1-2了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口語

評量

團體

遊戲



具體目標:

編號

具體目標內容

1

能說出簡單的招呼語。

2

能說出家人的稱謂並發音正確。

3

能說出各種常見的學用品名稱。

4

能說出五種以上的動物名稱。

5

能吟唱唸謠並了解其內容意義。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