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內國小五年級數學領域課程計畫

pdf
484.76 KB
14 頁
Ac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臺南市公立佳里區塭內國民小學 114 學年度第一學期 五年級 數學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不分類巡迴輔導班)
教材版本
南一/簡化、減量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五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 2 )節,本學期共( 42)
課程目標
1.認識億以上的大數;認識多位小數;認識數的十進結構及位值間的關係;解決整數末位有多個 0的乘除計算。
2.理解因倍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倍數與因數的應用問題。
3.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與找法;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生活中的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應用問題。
4.理解擴分、約分與等值分數的關係;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問題;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問題。
5.用併式記錄三步驟問題,運用整數四則運算的約定計算答案;理解分配律,並用以簡化計算;理解乘除四則運算的性質,並用以
簡化計算;用併式紀錄解決平均問題。
6.理解並求出各種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
應用。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
並能以符號表示 公式。 -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評量方式
(表現任務)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一週
數的十進位結構
2
1. 認識十進位結
構。
2.從具體情境中,
認識一億以上的
3. 能認識多位小
數,解決生活中的
問題。
4.從具體情境中,
熟悉大數的計算。
n--1 理解數的
十進位的位值結
構, 並能據以延
伸認識
小的數。
n--1 理解數的
構, 並能據以延
伸認識
小的數。
n--1 理解數的
十進位的位值結
構,並能據以延伸
認識更大與更小
的數
N-5-1 十進位的位
值系統「兆位」
「千分位」 合整
數與小數。理 解基
於位值系統可 延伸
表示更大的數 和更
小的數。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科技教育】
E2 了解動手實
作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
E11 養成良好家庭
生活習慣熟悉家務
技巧並參與家務工
作。
第二週
2
第三週
倍數與因數
1.認識倍數
2.認識因數
2
1.理解倍數的意
義與找法。
2.理解因數的意
義與找法。
n-III-3 認識因
數、倍數、質數、
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的意義、
算與 應用。
N-5-3 公因數 和公
倍數 倍數
因數公倍 數、
最大公因 數、最小
公倍 數的意義。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品德教育】
E6 同理分享。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第四週
2
第五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六週
公倍數與公因數
1.公倍數與最小
公倍數
2.公因數與最大
公因數
2
1.理解公倍數與
最小公倍數的意
義與找法。
2.理解公因數與
最大公因數的意
義與找法。
s-III-3 認識因
倍數 數、
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的意義、
算與 應用。
N-5-3 公因數 和公
倍數因數倍數
公因數公倍數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的意義。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多元文化教育】
E6 瞭解各文化
間的多樣性與 差異
性。
【閱讀素養教育】
E2 認識與領域
相關的文本類 型與
寫作題材。
【品德教育】
E6 同理分享。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
E6 瞭解各文化
間的多樣性與 差異
性。
【閱讀素養教育】
E2 認識與領域
相關的文本類 型與
寫作題材。
第七週
2
第八週
公倍數與公因數
1.公倍數與最小
公倍數
2.公因數與最大
公因數
2
1.理解公倍數與
最小公倍數的意
義與找法。
2.理解公因數與
最大公因數的意
義與找法。
s-III-3 認識因
倍數 數、
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的意義、
算與 應用。
N-5-3 公因數 和公
倍數因數倍數
公因數公倍數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的意義。
第九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週
2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際互動能力。
E12 學習解決問
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E8 中年級以
紙本閱讀為主。
【戶外教育】
E3 善用五官的
培養眼
鼻、 觸覺及心靈
的感 受能力。
第十一週
擴、約分與加減
1. 擴分與約分
2.通分與分數大
小比較
3.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
2
1.理解擴分、約分
與等 值分數的關
係。
2.透過通分解決
異分母分數大小
比較問題。
3.透過通分解決
異分母分數加減
問題。
n-III-4 理解約
分、擴分、通分的
意義,並應用於異
分母分數的加減。
N-5-4 異分母
用約分擴分處
理等值分數並做比
用通分做異分母
分數的加減。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第十二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三週
擴、約分與異分
母加減運算
2
1.理解擴分、約分
與等 值分數的關
係。
2.透過通分解決
異分母分數大小
比較問題。
3.透過通分解決
異分母分數加減
問題。
n-III-4 理解約
分、擴分、通分的
意義,並應用於異
分母分數的加減。
N-5-4 異分母
用約分擴分處
理等值分數並做比
用通分做異分母
分數的加減。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資訊教育】
E3 應用運算思
維描述問題解決的
方法。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E10 高年級
能從報章雜誌及其
他閱讀媒體中汲取
與學科相關的知識
E13 願意廣泛接
觸不同類型及不同
學科主題的文本。
第十四週
2
第十五週
整數四則計算
2
1.能解決連除的計
算。
2.能解決多步驟的
計算問題。
n--2 在具體情
境中,解決三步驟
以上之常見應用
題。
r--1 理解各種
N-5-2 解題:多步
驟應用問題 「平
均」之外原則上為
三步驟解題應用。
R-5-1 三步驟問題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資訊教育】
E3 應用運算思
維描述問題解決的
方法。
【生涯規劃教育】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六週
2
計算規則(含分配
混合計算與應
解題。
併式:建立將計算
步驟併式的習慣,
以三步驟為主。介
「平均」與分
律連結。
R-5-2 四則計算規
律( Ⅱ)乘除混
計算「乘法對 加法
或減法的分配 律」
將計算規律 應用於
簡化混合計 算。熟
練整數四則 混合計
算。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第十七週
2
第十八週
平行四邊形、三
角形和梯形的面
2
1. 平行四邊形的
面積和高
2. 三角形的面
積和高
3. 梯形的面積
和高
4. 面積公式的應
s--1 理解三角
形、平行四邊形
梯形的面積計
算。
r--3 觀察情
境或 模式中的數
量關 係,並用文
字或符 號正確表
述,協助 推理與
解題。
S-5-2 三角形與
邊形的面積:
操作 活動與推
理。利用 切割重
組,建立面 積公
式,並能應 用。
s--1 理解三角
形、平行四邊形與
梯形的面積計算。
r--3 觀察情境或
模式中的數量關
係,並用文字或符
號正確表述,協助
推理與解題。
S-5-2 三角形與四
邊形的面積:操作
活動與推理。利用
切割重組,建立面
積公式,並能應
用。
R-5-3 以符號表示
數學公式:國中代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人權教育】
E5 欣賞包容個
別差異並尊重自己
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2 了解動手實
作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
E3 溝通合作與
和諧人際關係。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E12 學習解決問
與做決定的能
力。
第十九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R-5-3 以符號表
數學公式:國
中代 數的前置經
驗。初 步體驗符
號之使 用,隱含
「符號代
數」「符號與運
算符號的結合」
經驗。應併入
其他 教學活動。
數的前置經驗。初
步體驗符號之使
用,隱含「符號代
表數」「符號與運
算符號的結合」的
經驗。應併入其他
教學活動。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第廿週
總複習
2
配合 IEP 做期末總
測驗,複習各單元
紙筆評量
實作評量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科技教育】
E2 了解動手實
作的重要性。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第廿一週
2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告
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若實施課中差異化教學之班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評量方式」應有不同本表僅是呈現進度規劃,各校可視學生學習起點與需求
適時調整規劃。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臺南市公立佳里區塭內國民小學 114學年度第二學期 五年級 數學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不分類巡迴輔導班)
教材版本
南一/簡化、減量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五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2 )節,本學期共( 40)
課程目標
1.整數的分數倍;分數的分數倍;被乘數、乘數與積的關係;分數除以整數。
2.理解多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整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整數除以
整數且商為小數的除法問題。
3.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並做實測及估測;計算簡單長方體和正方體複合形體的體積。
4.能認識並運用生活中大單位,進行加減計算與轉換運用。
5.能透過等值分數的運用來熟練比率與百分率的計算與解題
6.能夠運用體積的概念求出容積
該學習階段
領域核心素養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
應用。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
並能以符號表示 公式。 -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表現任務)
實質內涵
第一週
分數
1.整數的分數倍
2.分數的分數倍
3.被乘數、乘數
與積的關係
4.分數除以整數
2
1.整數的分數倍。
2.分數的分數倍。
3.被乘數、乘數與
積的關係。
4.分數除以整數
n--5 理解整數
的意 義。
n--6 理解分數
義、計 算與應用
N-5-5 分數的乘法:
數乘以分數、分
義。知
處理 乘積一定比被
乘數 大的錯誤類型
知道乘法交換 律在
分數也成立。
N-5-6 整數相除之分數
表示:從分裝 (測量)
和平分的 觀點分別說
義與合理性。
N-5-7 分數除以整數:
單位分數。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品德教育】
E6 同理分享。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
E6 瞭解各文化
間的多樣性與 差異
性。
【閱讀素養教育】
E2 認識與領域
相關的文本類 型與
寫作題材。
第二週
0
第三週
2
第四週
小數
1.多位小數乘以
整數
2 整數乘以小數
3.小數乘以小數
4.小數、整數除
以整數
2
1.理解多位小數
的整數倍問題,
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2.解決整數
乘以小數的問題。
3.解決小數乘以
小數的問題。
4.解決小數、整數
n-III-7 理解小
數乘法和除法的
意義,能做直式
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
四捨五入取概數,
並進行合理估算。
N-5-8 小數的乘法:整
值的概念說明直式
誤類 型。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閱讀素養教育】
E2 認識與領域
相關的文本類 型與
寫作題材。
第五週
2
第六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除以整數且商為
小數的除法問題。
N-5-9 整數、小數除以
整數(商為小數)整數
除以整數 (商為小數)
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
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
對應的小數。
N-5-11 解題對小數取
概數具體生活情境
意義。
第七週
長方體與正
方體的體積
1.長方體與正方
體的體積公式
2.認識 1 立方
公尺
2
1.理解長方體、
方體體積的計算
公式。
2.認識體積單位
「立方公尺」並做
實測及估測。
n-III-11 認識量
的常用單位及其
換算,並處理相關
的應用問題。
s-III-4 理解角
(含正方體
N-5-14 體積:「立方公
尺」。簡單實測、量感、
估測與計算。
S-5-5 正方體和長方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品德教育】
E6 同理分享。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多
元文化教育】 E6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八週
3 簡單複合形體
的體積
2
3.計算簡單長方
體和正方體複合
形體的體積。
方體)與圓柱的體
積與表面積的計
算方式。
r-III-3 觀察情
境或模式中的數
量關係,並用文字
或符號正確表述,
協助推理與解題。
式。 R-5-3 以符號表示
號之使用隱含「符號代
數」「符號與運算符
號的結合」的經驗。
瞭解各文化間的多
樣性與差異性。
【閱讀素養教育】
E2 認識與領域
相關的文本類 型與
寫作題材。
【科技教育】
E2 了解動手實
作的重要性。
第九週
小數
1.整數除以整數
2 小數除以整數
3.分數和小數互
2
1.理解整數除以
整數的問題,並解
決生活中的問題。
2.解決小數除
整數的問題。
3.能夠將分數和
小數進行互換並
進行解釋
n-III-7 理解小
數乘法和除法的
意義,能做直式
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
四捨五入取概數,
並進行合理估算。
N-5-9 整數、小數除以
整數(商為小數)整數
除以整數 (商為小數)
直式計算 的合理性
的情 況。熟悉分母為
2458 之真分數所
對應的小數。
N-5-11 解題對小數取
概數具體生活情境
意義。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第十週
2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資訊教育】
E3 應用運算思
維描述問題解決的
方法。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第十一週
生活中的大單位
1 認識公噸
2 認識公畝、公
頃和平方公里
2
1.能認識公噸。
2.能認識公噸和公
斤的關係,並利用
n-III-11 認識量
的常用單位及其
換算,並處理相關
N-5-12 面積 「公畝」
「公頃」「平方公里」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二週
3.能夠進行單位
之間的轉換與運
2
此關係進行整數
和小數的換算與
計算問題。
3.能認識公畝、公
公里。
4. 能認識平方公
尺、公畝、公頃和
平方公里相互間
的關 係,並利用
此關係進行整數
和小數的換算與
計算問題。
的應用問題。
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公噸」
「公斤」的換算與計算
使用概數。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字詞彙。
第十三週
2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資訊教育】
E3 應用運算思
維描述問題解決的
方法。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E10 高年級
能從報章雜誌及其
他閱讀媒體中汲取
與學科相關的知識
E13 願意廣泛接
觸不同類型及不同
學科主題的文本。
第十四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五週
比率與百分率
1.認識比率
2 認識百分率
3.百分率的應用
2
1.理解比率的意
義。
2.理解百分率的
意義。
3.解決生活中與
百分率有關的問
題。
n-III-5 理解整
數相除的分數表
示的意義。
n-III-9 理解比
例關係的意義,
能據以觀察、表
述、計算與解題,
如比率、比例尺、
速度、基準量等。
N-5-10 解題比率與應
整數相除的應用
「百分率」「折」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人權教育】
E5 欣賞包容個
別差異並尊重自己
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2 了解動手實
作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
E3 溝通合作與
和諧人際關係。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人際互動能力。
E12 學習解決問
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活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第十六週
2
第十七週
2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第十八週
容積
1 認識容積
2 容積與容量的
關係
3 不規則物體的
體積
2
1.容積與體積的
關係。
2.容積與容量的
關係。
3.不規則物體的
體積。
n-III-12 理解容
量、容積和體積之
間的關係,並做應
用。
N-5-15 解題 容積
義。
口頭評量
紙筆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生涯規劃教育】
E7 培養良好的
際互動能力。
E12 學習解決問
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教育】
E1 認識一般生
情境中需要使用
以及學習學科基
礎知識所應具備的
字詞彙。
E8 中年級以
紙本閱讀為主。
【戶外教育】
E3 善用五官的
培養眼
鼻、 觸覺及心靈
的感 受能力。
第十九週
2
第廿週
2
第廿一週
2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依據 109.12.10 函頒修訂之「臺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中小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建議措施」中之配套措施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告
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若實施課中差異化教學之班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評量方式」應有不同本表僅是呈現進度規劃,各校可視學生學習起點與需求
適時調整規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