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藉由鄰、村里、鄉鎮市區,了解家鄉居民的生活。
2.認識家鄉各種設施的功能,介紹家鄉的活動內容與功能,並學習接納、包容不同的文化。
3.知道交易工具的演變,並養成良好的消費態度。
4.了解購物需注意的事項與規範,並透過選擇性的消費,達到環保及公益的友善消費。
5.探索地名與家鄉的關係。
6.藉由家鄉的歷史故事及改變,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自然與人文風貌。
7.透過主題探究與實作,以具體行動愛護家鄉。
社-E-A1 認識自我在團體中的角色,養成適切的態度與價值觀,並探索自我的發展。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社-E-A3 探究人類生活相關議題,規劃學習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因應情境變化,持續調整與創新。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及圖像等表徵符號,理解人類生活的豐富面貌,並能運用多樣的表徵符號解釋相關訊息,達成溝通的目
的,促進相互間的理解。
社-E-B2 認識與運用科技、資訊及媒體,並探究其與人類社會價值、信仰及態度的關聯。
社-E-C1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理解並遵守社會規範,參與公共事務,養成社會責任感,尊重並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權,關懷自然
環境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
社-E-C3 了解自我文化,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關心本土及全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