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二次段考 7年級 數學科 試卷
班級:________ 座號: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 單選題:(每題 3分,共 10 題)
( )1. 在坐標平面上,直線 3x-2y+k=0通過(-3,-1),則 k=?(A)7 (B)-7 (C)11 (D)-11
( )2. 附圖有四條直線 L1
、L2
、L3
、L4
,其中有一直線為方程式 13x-25y=62 的圖形,則此方程式圖形為何?
(A)L1 (B)L2 (C)L3 (D)L4
( )3. 如圖,直線 L1
、
L2其中一條為 x 軸,直線 M1
、
M2其中一條為 y 軸,若圖中斜直線為方程式
2x-y=-6 的圖形,那麼圖中的 A、B、C、D 四點,哪一點可能是原點?
(A)A (B)B (C)C (D)D
( )4.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若將直線 3x-2y+12=0的圖形向下移動 5個單位長,向右移動 3個單位長,則
移動後的直線方程式為何?
(A)3x-2y+31=0 (B)3x-2y+13=0 (C)3x-2y-11=0 (D)3x-2y-7=0
( )5. 設a:b有意義,則 a:b與下列何者相同?(A)a2:b2 (B)a2:ab (C)a3:b3 (D)ab:b2
( )6. 甲、乙、丙、丁四人在罰球線投籃比賽,甲投 15 次進 10 次,乙投 13 次進 8次,丙投 11 次進 6次,
丁投 9次進 4次,則哪一個人投籃的進球率比較高?(A)甲 (B)乙 (C)丙 (D)丁

( )7. 若x、y均為正整數,(x-y-1):(2x-y-3)=2:3,則 x、y的解共有幾組?
(A)3 (B)2 (C)1 (D)0
( )8. 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A)若x:y=5:6,則 x=5、y=6。
(B)若5x=6 y,且 x、y皆不為 0,則 x:y=6:5。
(C)若x與y成正比,當 x的值變大時,y的值亦變大。
(D)若x與y成反比,當 x的值變大時,y的值亦變大。
( )9. 下列符合『正比關係』敘述的選項有幾項?(A)1 (B)2 (C)3 (D)以上皆是
(甲) 一本書中,已閱讀的頁數與未閱讀的頁數。
(乙) 車子行駛的速率固定時,行駛距離與所花的時間的關係。
(丙) 正方形的邊長與其對應的面積的關係。
(丁) 購買單一單價的商品,購買數量與總價錢的關係。(未有任何折扣)
( )10. 甲、乙兩人分別以固定的速率由 A地出發前往 B地,已知甲花了 2小時,乙花了 3小時,則甲、乙兩
人的速率比為下列何者? (A)2:3 (B)3:2 (C)4:9 (D)9:4。
二、 填充題:(10 題,每格 4分,共 60 分)
1. (1)
通過(3,7)、(3,-5)兩點的直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
過點
(-7 , 11 )
且與 x軸平行的直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 若直線方程式 y=ax+b的圖形通過
( 0 , 3 )
與
( 2 , 5 )
兩點,此直線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 試求兩直線 L:2x-3y=4和M:-2x+y=-4的交點坐標為___________。

4. 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 15 公分:1.5 公里=__________。 (2) 35 秒:1.4 分=__________。
5. 求下列各比例式中 x的值:
(1) 3:x=1:2,x=______。 (2) ( x-1 ):3=( x+1 ):6,x=______。
6. 若x:2y=3:4,且 2x+y=40,則 3x-2y= __ 。
7. 已知 y與x成正比,且 x=4時,y=2。
(1) x、y的關係式為____________。 (2) 當x=-11 時,則y值=________。
8. 已知 y與x成反比,且當 x=3時,y=10。
(1) x、y的關係式為____________。 (2) 當y=2時,則 x值=________。
9. 在彈性限度內,物重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有一彈簧原長 38 公分,掛一砝碼重 40 公克時,彈簧全長變為
42 公分。若取下砝碼後,改掛一物重 100 公克,且未超出彈性限度,則此時彈簧全長變為________公分。
10. 已知男工 4人的工作量等於女工 5人的工作量。有一工程,男工 60 人,90 天可以完成,若想將此工程提
早15 天完成,則除了原來的男工 60 人外,應加派女工________人。
三、 作圖及應用題:題目請見答案卷(第一題 4分、第二題 4分、第三題 2分,共 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