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2學期 二 年級 第2次段考(數學科)-試題卷
◎本試卷(含作答卷)共( 3 )頁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題 (每題 4 分,共 40 分)
( )1.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30°的餘角為 60° (B)30°的補角為 150° (C)30°的對頂角為 60° (D)直角的補角是 90°
( )2. 若∠1=48°,∠1和∠2互餘,且∠2和∠3互補,則∠3為多少度?
(A) 48° (B) 42° (C) 148° (D) 138°
( )3. △
ABC
中,∠
B
=∠
A
+∠
C
,則△
ABC
為何種三角形?
(A)等邊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等邊三角形
( )4. 若正
n
邊形的一個內角度數恰好為一個外角度數的 3倍,則
n
是多少?
(A)6 (B)8 (C)10 (D)12
( )5. △
ABC
中,若∠
A
=30°,∠
C
=50°,∠
A
與∠
C
的角平分線相交於
O
點,則∠
AOC
=?
(A)80° (B)100° (C)130° (D)140°
( )6. 下列尺規作圖過程中,畫弧次數最少的是哪一個?
(A)作
AB
的垂直平分線 (B)過直線
L
外一點
P
作直線
L
的垂線
(C)過直線
L
上一點
Q
作直線
L
的垂線 (D)作∠
A
的角平分線
( )7. 在下列哪一種條件下,兩個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A)一股及一斜邊對應相等 (B)兩銳角對應相等 (C)兩股對應相等 (D)一斜邊及一銳角對應相等
( )8. 如附圖,△
ABC
和△
BDE
都是正三角形,我們可以利用哪一個全等性質得到△
ABE
~
=△
CBD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 )9. 附圖的兩三角形全等,則
a
=?(A)12 (B)44 (C)46 (D)58
( )10. 已知正
m
邊形與正
n
邊形的一個內角度數比為 9:10,則直線
x
m
+
y
n
=1必須經過下列哪一點?
(A)( 20 ,-18 ) (B)(-18 , 20 ) (C)(-20 , 18 ) (D)(-20 ,-18 )
二、填充題 (每格 3 分,共 54 分)
1. 如附圖,已知∠
BAC
=60°,在兩次角平分線作圖之後,得到
AD
←→、
AE
←→,則∠
BAE
=______度。
2. 利用角平分線作圖,欲在 120°角內求作一個 45°角,至少須作圖______次。

2
3. 如附圖,△
ABC
中,已知
L
為
BC
之中垂線,交
BC
於
D
;
M
為
BD
之中垂線,交
BD
於
E
,則
△
ABE
面積:△
ACD
面積的比值為________。
4. 如附圖,家豪繞著三角形公園散步,沿著
P
→
B
→
C
→
Q
的路線,已知∠
A
=120°,則家豪共轉了 度。
5. 如圖,∠
A
+∠
B
+∠
C
+∠
D
+∠
E
=______度。
6. 已知正
n
邊形的內角和為 1800°,則此正
n
邊形的每一個外角度數為 度。
7. 已知五邊形中五個角的和為 540,且度數成等差數列,最大角與最小角相差 32,則最大角= 度。
8. 如圖,各角的度數如圖所示,則
x
=________。
9. 下圖有兩個△
ABC
和△
CDA
,當下列各題的條件成立時,判斷是根據何種全等性質使得△
ABC
△
CDA
。
(1) ∠1=∠2、∠
BAC
=∠
DCA
⋯⋯根據
________
全等性質。
(2) ∠
BAC
=∠
DCA
=90°、 = ⋯⋯根據
________
全等性質。
10. 如下圖,△
ABC
是邊長為 6的正三角形,
D
、
E
、
F
三點在△
ABC
的邊上,且△
DEF
是邊長為 4的正三角形,
則△
ADF
的周長=________。
11. 下圖為長方形紙張
ABCD
,今將紙張沿對角線 對摺,
D
點落在
E
點,
P
為 與 的交點,若 =1,
=3,則 =________。

3
12. 已知△
ABC
△
DEF
,其中∠
B
=∠
E
,∠
C
=∠
F
,若 =2
x
-3
y
, =-
x
-4
y
, =17, =8,
則(1)
x
=________ (2)
y
=________。
13. △
ABC
與△
DEF
中,∠
A
=∠
D
=90°,
AB
=
DE
,
BC
=
EF
,則:
(1)
△
ABC
~
=△
DEF
是根據________全等性質。
(2)
若
AB
=9,
DF
=40,則
EF
=________。
14. 求出附圖中
x
=________。
15. 如附圖,∠
A
=34°,∠
B
=123°,∠
BCD
=55°,∠
D
=80°,則∠
CEF
=______度。
三、計算題 (每題 3 分,共 6 分) (需有算式才計分)
1. 如附圖,坐標平面上有兩三角形△
OAB
與△
OCB
,已知
AB
=
BC
,
OA
=12,
OB
=13,∠
A
=∠
OCB
=90°,
試問
B
點坐標為何?
2. 已知數線及數線上兩點
O
(0)、
A
(1),試利用尺規作圖,在數線上找到一點
B
,使 = 。

4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2學期 二 年級 第2次段考(數學科)-作答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題 (每題 4 分,共 40 分)
二、填充題 (每格 3 分,共 54 分)
三、計算題 (每題 3 分,共 6 分) (需有算式才計分)
2.
已知數線及數線上兩點
O
(0)、
A
(1),試利用尺規
作圖,在數線上找到一點
B
,使 = 。

5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2學期 二 年級 第2次段考(數學科)-解答
一、選擇題 (每題 4 分,共 40 分)
二、填充題 (每格 3 分,共 54 分)
三、計算題 (每題 3 分,共 6 分) (需有算式才計分)
1.
在△OAB 與△OCB 中
∵∠A=∠C=90°, OB =OB ,AB =BC
∴△OAB~
=△OCB( RHS 全等 ) (1 分)
故OA =OC =12
AB =132-122 =5=BC (1 分)
∴B點坐標為( 12 , 5 ) (1 分)
2.
已知數線及數線上兩點
O
(0)、
A
(1),試利用尺規
作圖,在數線上找到一點
B
,使 = 。
點
B
即為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