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2年級 乘法] TKU90A

格式
doc
大小
363 KB
頁數
13
上傳者
bea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6-01,离现在 21 1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乘法教學

「乘法」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乘法

適用年級

二年級

教學節數

2堂課

教學準備

玩偶、圖卡、海報、小白板、花片、學習單

設計者

淡江大學國小教育學程-TKUALP第五組

賴韋秀、許瓊文、張維潔、蘇鈺瑋、許閩先、簡秋燕

一、乘法的本質概念

()數學結構

本單元在倍數活動的情境中,引入乘號,溝通乘法算式的語意,進而在倍數活動中,重複使用乘法算式,來記錄解題過程,作為學童學習乘法運算的基礎。

  • 等量
    「等量」是乘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即在性質相同的數堆物體中,每堆的物體量相等,即為等量。如:有數盒蘋果,每一盒都有12顆蘋果。

  • 單位量與單位數
    在「等量」的情況下,數堆性質相同的物體,其中一堆的物體數量,即為「單位量」;總共的堆數,即為「單位數」。如:有3盒蘋果,每一盒有12顆蘋果,即為「單位量」;共有3盒即為「單位數」。基本上在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必須放在前面,單位數放在後面,因為乘法最基本的概念為「等量」,我們必須確定每一堆物體的數量皆相等,及其數量為多少後,才能進行乘法的運算。


()認知結構

學童已於第一、二冊的部分,學習過加法的組織方式與意義,且在第三冊與第四冊的部分也學習、累積了不少倍數活動的經驗。因此,在乘法的教學中,可由這兩個部分,藉著佈題的方式,將乘法算式引入。

而之所以使用「倍」的語言,來引入乘法算式,主要的理由是:學童通常習慣於按照數字出現的次序,來進行記錄,「68倍是48」記成「6×848」,符合此項習慣,我們在口語中,亦會使用「8648」的說法,但此種語法較不易轉換成「6×848」。不過利用「倍」的語言來引入乘法教學也有其缺失,即太過饒舌,且易於混淆概念。因此,在這個教學法上,仍需改進。

至於九九乘法表在這個階段則不強迫背誦,而是強調以紀錄的方式,讓孩童自行建立,使孩童確切地了解其意義。

二、概念的發展

  1. 文獻探討

    1. 乘法問題結構之分析(許美華,民90):

  • UsiskinBell模式:將乘法的使用歸類成以下三種意義

A.比例因子類(rate factor)或相同等集合問題(common equivalent set proble)指求出數個內函相同數目之物體的集合之總數的乘法問題。ex:一隻手有5根手指頭,6隻手有幾根手指頭?

B.交叉乘積(acting across)或叉積(cartesian product)是指兩個量的相互交叉運作,當二個量交互運作時,兩個量中的任一各量都可對令一量運作:ex:面積-長4公尺,寬5公尺的長方形,其面積有多少平方公尺?

陣列-牆上的瓷磚橫看有5列,直看有6排,請問牆上共有幾快瓷磚

組合-小名有4件不同顏色的上衣和5條不同款式的長褲,請問小名的外出服有幾種搭配方式?

C.大小改變類(size change)或常量問題(scalar problem)是指使原來的量呈比例放大或縮小的乘法問題,而其積數是一個與原數量同單位的數量。ex:一本書的定價是100元,打9折後還要多少元?

  • Nesher將乘法問題依組成的結構分成三種

A.函數規則(mapping rule)或連加問題(repeated addition):ex:一隻手有5根手指頭,6隻手有幾根手指頭?第一部分是描述兩個值(5根手指頭、6隻手);第二部分說明二各值的對應關係(一隻手有5根手指頭);第三部分是求答(全部的手指頭數)。

B.直積(cartesian multiplication)問題:小名有4件不同顏色的上衣和5條不同款式的長褲,請問小名的外出服有幾種搭配方式?

C.比較型(multiplicative comparison)或放大(enlargement)問題:小真有6本書,小華的書是小真的8倍,請問小華有幾本書?

  • Greer1992)將正整數乘法文字題分成四種:

  1. 等組型問題:ex:每個人有4塊餅乾,3個人共有幾塊餅乾?

  2. 直績:ex:小明有4件不同顏色的上衣和五條不同款式的長褲,請問小明的外出服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式?

  3. 長方形面積:ex:長4公尺,寬五公尺的長方形,其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尺?

  4. 比較型乘法:ex:小華的蘋果是小名的3倍,如果小名有4個蘋果,小華有幾個蘋果?

    1. 由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乘法的運思事實上被當做是同數累加的運思,因為乘法只不過是同數累加的「較為簡單的記述方式」。兒童被期望利用乘法的算式取代手續冗長的同數累加的加法關係。教學時,「倍」的意義被提示成「同數累加的次數」(國立編譯館,民80)

  1. 學生的先備經驗

本課程設計之教學對象為國小二年級下學期的兒童,屬感覺動作期至具體運思階段,兒童於先前已接觸過加減法等分數意義。兒童已其備之能力有:

N-1-1 能初步掌握非負整數數詞序列的規律,並能以具體的量、聲音、圖像、數字,進行說、讀、聽、寫、做的活動,表徵2000以內的數。

N-1-2 能掌握101001000110010之間的關係,做數的二階單位化聚

N-1-3 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問題,並運用電算器加以檢驗。

  1. 兒童迷思概念與教材分析

    1. 學童在乘法教學初期,大都數學童僅能以連加法來解題,在乘法教學後則改用機械性的背誦解題,少有其他方法。

    2. 部分學童在家可能透過家長的教學熟記九九乘法,因此機械性的記憶,對於乘法並沒有真正了解使用時機及真正意義。

    3. 學童不了解倍數的概念,無法正確表徵出倍數的意義。

    4. 乘數超過九時,常會有多算或少算的情形發生。

    5. 使用乘法來解決乘法問題時,被乘數和乘數常常會混淆,對於兩者間的差異無法掌握釐清。

    6. 本教材為了減少兒童迷思概念,在題材的設計上大量與生活做連結,從「日常生活的問題情境」及「具體教具的輔助」,幫助兒童從抽象保留的概念逐一澄清「乘法」、「倍數」等概念。

    7. 教師站在佈題者的角色輔助兒童,透過情境問題的導入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澄清乘法問題之結構概念。

三、處理的特色

乘法的運思事實上被當做是同數累加的運思,因為乘法只不過是同數累加的「較為簡單的記述方式」。兒童被期望利用乘法的算式取代手續冗長的同數累加的加法關係。教學時,「倍」的意義被提示成「同數累加的次數」,也因為如此現行多數教科書在正式介紹乘法時,會先以「幾的幾倍」作為一個基礎單元,不過饒口的語文表達方式,反而會使兒童更為混淆。因此,本教學活動設計,捨卻了以這種方式引入乘法式子的概念,以非等量的堆,導入等量堆的乘法概念,再呈現出乘法的式子,讓學生去發覺式子的意義。

至於在九九乘法表方面,在以往的教學中多半是讓學生死背,不過這會導致學生不知其意義及使用時機的情況,甚至乘數超過9時,常會有多算或少算的情形發生。因此,本教學活動設計,強調讓學童經驗到「九九乘法表的事實」,即以記錄的方式,使其自行建立乘法表,了解其實際上的意義。

能力指

具體目標

N-1-1能透過累加活動,連接倍的語言,理解乘法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簡單(積≦100)的整數倍問題(例如:單位量15,單位數≦12)。

  1. 能理解乘法式子的意義。

  2. 能發現乘法式子中「等量」的條件。

  3. 能理解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在前,單位數在後的意義。

  4. 能根據題目,列出乘法算式。

  5. 能以實物表達乘法式子的涵意。

  6. 能利用乘數與積的關係,製作235的乘法表。

7. 能讀誦出235的乘法表。



教學活動流程(第一節)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

資源

能力指標

*能理解乘法式子的意義。





由非等量的堆,導入乘法等量的概念。

個人思考

組內互檢

分組發表



讓學生藉由式子的觀察,發覺乘法式子的意義。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班級檢討











引起動機:

兩位老師首先利用布偶自我介紹,接下來說明今天所要教的主題。

教師佈題:

每一排的小朋友總共有幾枝鉛筆?請在(甲)處寫下式子。

(甲):

  • 小組彼此檢查,式子中是否包括了每個人的鉛筆數。

  • 各組報出各組的鉛筆數。


再請每一排的小朋友各拿出二枝鉛筆,全部有幾枝?除了(乙)式外,也可用(丙)式表達。

  • 教師提醒小朋友,檢查式子中是不是包括了每個人的鉛筆數。


  

  


(乙):22222212

(丙):2 × 612【教師釐清× 的代表意義】

(丙)式中的2612各代表什麼呢?

2

6

12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布偶




圖卡

海報

























N-1-4

           *能發現乘法式子中「等量」的條件。

注目乘法式子的簡潔。







讓學生發現乘法式子的等量條件,並知道乘法的運用時機。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全班檢討


















教師詢問小朋友比較喜歡(乙)式還是(丙)式呢?請小朋友將喜歡的式子圈起來。

(乙):22222212

(丙):2 × 612

理由:

  • 教師指名發表。


全部有幾顆葡萄呢?

大雄:8 × 432

大雄的式子正確嗎?

正確□不正確

理由: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如果是下面這樣可以怎麼算呢?

除了可以寫成(甲)式外,還可以怎麼計算呢(乙)式?

(甲):8888840

(乙):

想想看並說出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乘法呢?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第一節完~~~~~~~~









圖卡

海報


教學活動流程(第二節)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

資源

能力指標

*能理解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在前,單位數在後的意義。 *能根據實物,列出乘法式子。

複習乘法的概念。




單位量和單位數的位置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全班檢討





乘法算式的練習。

個人思考

小組互檢

指名發表









引起動機:

誰可以告訴老師上一節課學到什麼?什麼時候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教師佈題

全部有幾顆葡萄呢?

  1. 6×5=30

  2. 5×6=30

甲、乙哪個式子正確呢?

□乙□兩個都對

理由: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全部有幾朵花呢?請在小白板上寫出算式。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上圖中全部有幾片葉子呢?請在小白板上寫出算式。ˍˍˍˍˍˍˍˍˍˍˍ

上圖中全部有幾朵花瓣呢?請在小白板上寫出算式。ˍˍˍˍˍˍˍˍˍˍˍ

  • 請小組互檢。

  • 教師指名發表。








圖卡

海報











小白板(每人一個)










N-1-4

*能以實物表達出乘法式子的涵意。 *能利用乘數與積的係,製作3的乘法表。

確認乘法算式的理解。

個人思考

組內互檢

指名發表


根據乘法原理,學習3的九九乘法列表。

個人思考

組內互檢

全班檢討
















請利用手中的花片,表達下列算式。

  1. 5×3=15

  2. 4×6=24

  • 請小組互檢。

  • 教師指名發表。




下面總共有幾個布丁呢?怎麼列式?答案是多少?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

          • 請小朋友將式子和答案寫在自己的小白板上。

          • 組內互檢。


          學習單

          發下學習單,學生由布丁的練習中完成3的九九

          乘法列表。


          ~~~~~~~~~第二節完~~~~~~~~

          花片








          圖卡

          海報

          小白板


          (1) 3×1= _____

          (2) 3×2= _____

          (3) 3×3= _____

          (4) 3×4= _____

          (5) 3×5= _____

          (6) 3×6= _____

          (7) 3×7= _____

          (8) 3×8= _____

          (9) 3×9= _____

          (10) 3×10= _____









































          實際教學版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流程(第一節)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

          資源

          能力指標

          *能發現乘法式子中「等量」的條件。












          讓學生發現乘法式子的等量條件,並知道乘法的運用時機。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全班檢討




          引起動機:

          老師首先自我介紹,接下來振奮學生的精神,進行一個小小的遊戲「速食店大採購」--(一邊唱歌喊口號,一邊用手比出Pizza Hot 、麥當勞m、肯德基↙↘的樣子),口號如下:Pizza HotPizza Hot

          肯德基炸雞(↙↘Pizza Hot

          麥當勞(m)  麥當勞(m

          肯德基炸雞(↙↘)  Pizza Hot


          教師佈題:

          全部有幾顆葡萄呢?

          大雄:8 × 432

          大雄的式子正確嗎?

          正確□不正確

          理由: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如果是下面這樣可以怎麼算呢?

          除了可以寫成(甲)式外,還可以怎麼計算呢(乙)式?

          (甲):8888840

          (乙):

          想想看並說出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乘法呢?












          圖卡

          海報

          N-1-4

                 *能理解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在前,單位數在後的意義。*能理解乘法式子的意義。*能讀誦出2的乘法表。






          單位量和單位數的位置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全班檢討





          乘法表中被乘數與乘數、積之間的關係。

          個人思考

          指名發表

          教師補充說明

          全班練習讀誦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教師佈題:

          全部有幾顆葡萄呢?

          1. 8 × 324

          2. 3 × 824

          甲、乙哪個式子正確呢?

          □乙□兩個都對

          理由:

          • 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同組的人聽。

          • 一起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教師佈題: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海報,如下

          鉛筆圖示

          乘法公式

           


          以下圖示依此類推

          2 × 1

          2 × 2

          2 × 3

          2 × 4

          2 × 5

          2 × 6

          2 × 7

          2 × 8

          2 × 9

          老師依序從2 × 1 22 × 9 18 帶領小朋友由圖卡看出的答案,並詢問小朋友上一個□與下一個□之間的關係,以及單位數上下彼此的關係,小朋友若說不出來或說明不清,老師加以補充說明。海報中2 × 62 × 969的倍數,老師可要求小朋友上台擺出鉛筆的圖示來。

          最後老師帶領小朋友讀出2 × 1 2一直到2 × 9 18 。反覆練習讀出2的乘法表。

          ~~~~~~~~~第一節完~~~~~~~~







          ~~~~~~~~~第一節完~~~~~~~~









          圖卡

          海報












          圖卡

          海報


          教學活動流程(第二節)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

          資源

          能力指標

          *能理解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在前,單位數在後的意義。*能理解乘法式子的意義。*能讀誦出3的乘法表。


          乘法表中被乘數與乘數、積之間的關係。

          個人思考

          指名發表

          教師補充說明

          全班練習讀誦


          教師佈題: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海報,如下

          布丁圖示

          乘法公式


          以下圖示依此類推

          3 × 1

          3 × 2

          3 × 3

          3 × 4

          3 × 5

          3 × 6

          3 × 7

          3 × 8

          3 × 9

          老師依序從3 × 1 33 × 9 27 帶領小朋友由圖卡看出的答案,並詢問小朋友上一個□與下一個□之間的關係,以及單位數上下彼此的關係,小朋友若說不出來或說明不清,老師加以補充說明。海報中3 × 33 × 63 × 73 × 9列式,老師可要求小朋友上台擺出布丁的圖示來。

          最後老師帶領小朋友讀出3 × 1 3一直到3 × 9 27 。反覆練習讀出3的乘法表。







          圖卡

          海報












          圖卡

          海報

          N-1-4


          *能理解乘法式子中,單位量在前,單位數在後的意義。*能理解乘法式子的意義。*能讀誦出5的乘法表。


          乘法表中被乘數與乘數、積之間的關係。

          個人思考

          指名發表

          教師補充說明

          全班練習讀誦













          乘法表中被乘數與乘數、積之間的關係。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小組發表

          全班檢視




          教師佈題: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海報,如下

          手指圖示

          乘法公式


          以下圖示依此類推

          5 × 1

          5 × 2

          5 × 3

          5 × 4

          5 × 5

          5 × 6

          5 × 7

          5 × 8

          5 × 9

          老師依序從5 × 1 55 × 9 45 帶領小朋友由圖卡看出的答案,並詢問小朋友上一個□與下一個□之間的關係,以及單位數上下彼此的關係,小朋友若說不出來或說明不清,老師加以補充說明。海報中5 × 35 × 65 × 75 × 9列式,老師可要求小朋友上台擺出布丁的圖示來。

          最後老師帶領小朋友讀出5 × 1 5一直到5 × 9 45 。反覆練習讀出5的乘法表。


          教師佈題:

          利用3 × 5出題。

          例如:老師帶小朋友去校外教學。全班分成5組,每組需要三本記錄簿,請問全班共需準備幾本記錄簿?

          小組討論,每組出一題發表。再由全班共同檢視題目、解題。



          ~~~~~~~~~第二節完~~~~~~~~







          4

          TKUALP第五組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