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設計[1年級 18以內的加法] TKU90A

格式
doc
大小
490.5 KB
頁數
9
上傳者
t.k.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5-27,离现在 21 15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18以內的加法

適用年級

一年級下學期

教學節數

三節課

教學準備

小組活動、老師引導、學習單練習

設計者

張舒惠、洪巧玟、劉鈞瑋、柯力銘、詹易霖

設計構想

  1. 加法的本質概念

現在將加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分述如下:

  1. 合共:兩堆物件合共一起的數量。
    例:姊姊有橙3個,弟弟有橙4個,姊弟共有橙多少?

  2. 加進:原有的與後加進的合起來。
    例:妹妹有2元,媽媽又給她5元,妹妹現有幾元?

  3. 比較:二種東西比較。
    例:弟弟2元,哥哥比弟弟多3元,哥哥有幾元?

  4. 減法的逆運算。
    a:某數減去5,是3,求某數。
    b:姊姊用去4元,還剩2元,姊姊原有幾元?

  5. 累積:「合共」與「加進」概念合起來。
    例:哥哥玩電子遊戲,第一和回合得20分,第二回合得30分,第三回合得40分,總分是多少?

我們要依兒童心理的發展,有系統的引導兒童學習以上加法的概念。


  1. 概念的發展

()文獻探討

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人類認知發展由出生到成年分為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操作前期(preoperational stage)、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四個階段。國小一年級學生是屬於具體操作期,所以我們讓學生實際的操作、練習,藉由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可以有具體的體認。

()學生的先備經驗

本課程設計之教學對象為國小一年級下學期的兒童,兒童已具備之能力有:

N-1-1能初步掌握非負整數數詞序列的規律,並能以具體的量、聲音、圖像、數字,進行說、讀、聽、寫、做的活動,表徵2000以內的數。

N-1-2能掌握101001000110010之間的關係,做數的二階單位化聚。

(三)兒童迷思概念與教材分析

兒童在學習加法的計算時,若牽涉到進位的計算,較不能夠了解進位的意思,不懂得為何進位後要在前一位數加1,造成兒童在計算時一個很大的錯誤。

十進位的計算方式,當某一位數相加之後超過了10,我們就必須要進位,若兒童對進位的概念沒有很清楚,就會造成往後的計算都是錯的,他們的進位概念沒有建立好,影響了數的加法計算。

本課程是在建立兒童的進位概念為主,老師設計一個情境遊戲,兒童藉由實際的操作方式,了解進位的意義,使兒童在數的加法計算時,能夠適時將進位概念應用在計算上。

  1. 處理的特色

因小朋友剛由數數以及基本的加法進入到加法的進位單元,老師一開始可採操作的方式,建立小朋友十進位的概念,讓進位「具體化」,例如教案當中所呈現的大口袋小口袋活動,讓小朋友實際操作後建立十個一進位的觀念,之後再慢慢導入計算部分,以幫助孩子認識加法的進位。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N-1-2能掌握101001000110010之間的關係,做數的二階單位化聚。

N-1-3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問題,並運用電算器加以檢驗。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分配

教學資源


清楚活動規則






知道活動如何進行




知道2個半點(30分鐘)就是1(60分鐘)

  1. 引起動機;

會算10以內的加法(湊十)

活動說明





小組活動




分組發表




恢復舊記憶

















綜合活動

驚魂10點半

規則1JQK都當半點

規則2:每人先發一張撲克牌,然後巡迴問要不要再一張,最接近但不超過10點半者優勝,且以張數最多的分數越高。


活動說明:

  1. 由老師作莊,與班上一組小朋友進行示範。

  2. 各組進行,老師則視組別教學,讓小朋友表達自己的算法,正確者得分。


什麼是「半點」?

「一上」的時候學過時針轉半圈就是30分鐘(半小時)


短針(時針)指著6

長針(分針)指著12

6 點鐘。

之後的半點應該是6點半(6:30)

註:撲克牌上有數字及對應的點數,程度好的學生可以心算,較差的學生可以數數的方式算出。

如果你剛剛算錯了,現在請各組再玩一輪。然後在互相檢查。

5min








5min








5min

















5min

  1. 時鐘

  2. 撲克牌



由清空的動作知道進位的觀念
















使進位的概念更具體化




  1. 發展活動;

進位的概念


活動示範






















個人實作




分組發表




我的小豬公

規則1:抽掉JQK鬼牌。

規則2連續翻四張撲克牌紀錄在自己的卡內,每1點換1元。

規則3:看看最後你有多少錢。


如:分別抽到5點、6









請各組莊家發給每人第1( 234)張牌。分別紀錄在自己的口袋卡內。


請各組內存最多錢的小朋友出來。讓大家知道你是如何存錢的。

1張你抽到的是…,

把它存入小口袋裡。

4張你抽到的是…,

把它存入小口袋裡。

所以你總共有______元。

大家覺得對不對?


1 0min
























10min




20min

  1. 口袋卡吊圖

  2. 口袋卡(如附件一)

  3. 撲克牌

  4. 錢幣



歸納整理

小朋友,現在我們知道小口袋只可以住進101,把它換成110,住進大口袋後,小口袋才可以住進更多的1


5min





依情境列算式




說出自己的想法




  1. 建立新知識

師操作





個人思考









紀錄想法

我會寫算式

重新抽出幾張牌,分別把它放入小口袋,直到出現進位的數值為止。

例如:分別是635

6 + 3 =

請小朋友數數看小口袋裡有多少19

9 + 5 =

請小朋友說說看,過程中,小口袋只能再住進11,要換110住進大口袋,其餘的41再放進小口袋。14

【想法】

9 + 5 =

14

9 + 1=10

10 + 4=14

30min

口袋卡

撲克牌


能算對、數對,順利完成尋寶圖。

  1. 綜合活動

增強學生數數及進位加法的能力。

現在我們一起來尋寶吧!


請你說一說為什麼你要走這條路?



藏寶圖

(如附件二)


《附件一》

朋友,這是屬於你的口袋卡,請你動手讓你的口袋裡有越來越多的錢喔

我的小豬公

我的第一張是___________

我的第二張是___________

我的第三張是___________

我的第四張是___________

我會寫算式


我是大口袋









《附件二》

皮皮無意中在倉庫裡發現了1張藏寶圖,只要照著指示走,就可以拿到許多寶藏哦!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