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 整數的四則計算 | 適用 年級 | 四年級 | 教學節數 | 約二節 |
教學準備 | 黑板、筆、紙、情境式的海報題目 | ||||
設計者 | 第七組李姿欣、洪嘉琳、陳勇戎、黃靜芬 | ||||
設計構想 一、四則計算的本質概念
二、概念的發展 (一)學生的先備經驗 本課程設計之教學對象為國小四年級上學期的兒童,兒童己具備之基本能力有:
(二)兒童迷思概念與教材分析 1. 我們常面對一些四則混合計算問題,例如「5×(9-4)=( )」、「6×3+20÷4=( )」、「3×(4+5)-16÷4=( )」等,但是,這些計算問題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存在這些計算問題?除了應付考試外,在那些地方會使用這些計算問題? 2. 在成人世界,解四則混合計算問題時,有下列約定俗成的共識,(1)由左往右依序運算;(2)括號內的先算;(3)先乘、除後加、減。這些共識的優先順序為何?為什麼我們要形成這些共識?形成這些共識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如果我們形成其它共識,會發生什麼困難? 3.面對問題「3×(4+5)-16÷4=( )」時,我們常使用「3×(4+5)-16÷4=3×9-16÷4=27-4=23」的記法記錄解題過程與答案,為什麼我們可以利用等號一步步的簡化四則混合算式,並得到答案是23? 「四則運算」教學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將幾個分別都只含一個運算符號的算式,合併成一道併式,然後再來處理運算順序的問題,在三下時,若遇到題目需要同時處理兩道算式時,因當時只是提供學生學習「四則運算」的前置經驗,因此教師並不會強制要求學生將兩個式子寫成併式,但在本單元中,若出現這類題目,教師便會要求學生併式以便讓學生確實學到「四則運算」。 三、處理特色 當學生知道可以將兩道式子併式以後,接下來的工作是讓他們學會運算的順序,我們的作法是以「衝突情境」讓學生察覺運算的順序規則的必要性,此外我們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讓他們自己察覺一些規則,比如「先做的部分要標明」;此外「括號」和「乘除」的優先順序都是一些「人定的公約」,並沒有自然和邏輯上必然性,所以我們在這部分會用「教」的,教師應該很明白的告訴學生這些規則,並出一些題目讓學生練習,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與理解,除了使用「衝突情境」,還另外設計其他活動加深學生對這觀念的印象。 我們希望能幫助兒童減少迷思,從生活情境入手,讓兒童知道適合的使用情境,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
能力指標 | 具體目標 |
N-2-2延伸加、減、乘、除與情境的意義,使能適用來解決更多的生活情境問題 N-2-15能用不同的想法,檢驗答案的合理性 C-C-1瞭解數學語(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化演繹等)的內涵 C-R-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C-6用一般語言及數學語言說明解題的過程 C-S-5瞭解一數學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法,並能嘗試不同的解法 C-C-8能尊重他人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 N-2-16能知道先乘除後加減的約定,並能用來列式及簡化計算式子 | 1-1遇到加減乘除四則混合的情形,能夠列式求答 1-2知道在加減或乘除混合的情境中,要由左而右依序計算 2-1遇到加減乘除四則混合的情形,能夠將幾個算式合併寫成一個算式 3-1討論使用括號區分兩步驟問題的運算次序 |
教學活動流程 | ||||||||||
具體目標 |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 主要活動與問話 | ||||||||
教師使用故事情境布題,檢測學生是否能在併式式子中,括號內的部份應該優先做。 | 活 |
我們把先算的部份用括號作上記號,因此上面的算式就記成: | ||||||||
具體目標 |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 主要活動與問話 | ||||||||
1.知道在加減或乘除混合的情境中,要由左而右依序計算。 | 二﹑檢測是否有「由左而右」計算的的觀念 教師布題 學生思考 學生發表 進行修正及建議 | 大雄的老師出了一個算式: 200-132-48=? (20) 大雄想從數字小的先解決,所以先算132-48=84 再用200減掉84,大雄這樣的算法正確嗎?(116) □對□不對 理由是: 那你的算法呢?(請學生發表自己的做法,並給予回饋) 師:(小結論)經由剛才的討論,大家已經發現運算式子時必須『由左而右』,所以下次可不能忘記優。 大雄的老師又出了一個算式: 200-(132-48)=? (116) 這次大雄可變聰明了,記得老師說過要『由左而右』,所以他不管括號,用 200-132- 48 大雄這次算對了嗎? □ 算對□算錯 理由是: 那你的算法呢?(請學生發表自己的做法,並給予回饋) *師: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們討論過,計算式子時,有括號要先算括號,第二節課討論,如果括號算完了,就要按照「由左而右」的規則,同學要記得呦。 | ||||||||
教學活動流程 | ||||||||||
具體 目標 |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 主要活動與問話 | ||||||||
3-1討論使用括號區分兩步驟問題的運算次序 |
老 學 學生算算看
老 學 學生算算看
學 老師講解 |
40×12=480 480÷8=60 請問大雄先算總數再除於8個人這樣的算法對嗎? 口對 口不對 理由是:__________
答:40×12÷8=60
36÷2×3=6和 36÷(2×3)=6 的算法有什麼不同 而大雄是這樣回答的 有括號的部分是要先算的 沒有括號時由左而右算 但這個時候小叮噹又不在這,請小朋友幫大雄想想看他的想法對不對 口對 口不對 理由是: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