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教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 家住在哪裡? | 適用對象 | 高年級 | |||||||
教材來源 | 參考資料 | |||||||||
設計者 | 黃立達 | 教學時間 | 200分鐘 | |||||||
教學日期 | 教學者 | |||||||||
教 學 規 劃 | 星期 | 節次 | 分鐘 | 教學重點 | ||||||
六 | 200 | |||||||||
教學準備 | 教師:學習單、投影資料 學生:紙、筆、繪圖工具 | |||||||||
能力指標 |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1-2-5-3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4-2-2-1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5-2-1-3對科學及科學學習的價值,持正向態度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1.認識植物生長棲地的多樣性 2.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重要 3.能欣賞大自然生物之美 | 1.培養對週遭事物觀察能力 2.能認識植物生長特性 3.能指出植物生長棲地多樣性特性 4.能體認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重要 | |||||||||
能力目標 | 具 體 目 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學習效果評量 | |||||
一、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一)帶動歌唱 1、白浪滔滔 2、山上的孩子 (二)拋出問題引發討論 1、你喜歡住鄉下還是都市? 2、智者樂山仁者樂水, 你選擇當智者還是仁者。 (三)你觀察過校園裡植物選擇住哪裡嗎? 我們來調查看看 二、發展活動 (一)拜訪校園中的大樹伯伯:龍眼樹 1、長在哪裡? 2、畫下他的身影或拓下他的樹皮 3、在他身上發現甚麼? (山蘇、蕨類、苔蘚……) (二)山坡上的植物調查 1、哪些植物長的高高的? 2、哪些植物長的矮矮的? 3、哪些植物長在地面? 4、哪些植物攀附在別人身上? 5、發現這些植物長的哪些不一樣? (三)網路調查台灣植物生長棲地多樣性 1、紅樹林的生長棲地特性 2、筆筒樹的生長棲地特性 3、台灣櫸木的生長棲地特性 4、紅檜的生長棲地特性 5、玉山圓柏的生長棲地特性 6、台灣百合的生長棲地特性 三、綜合活動 (一)老師分享福山植物園與梅峰實驗農場 研習圖片與心得 (二)比較福山植物園與梅峰實驗農場 植物差異 | 40 40 40 40 40 | 學習單 學習單 學習單 電腦 POWER POINT 資料 | ||||||||
(三)講解植物生長特性差異與生物棲地多 樣性 (四)說明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五)發表討論自己對生物多樣性體認 與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