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教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活動設計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68.5 KB
頁數
3
上傳者
tnt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08-17,离现在 20 7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生物多樣性教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領域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多采多姿的植物身體

適用年級

國小三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參考資料

94年南一版3上自然

設計者

林巧芳

教學者

林巧芳

教學日期

預計94學年上學期

教學時間


星期

節數

分鐘

教 學 重 點


10

400

分鐘

1.觀察植物的營養器官。

2.觀察植物的生殖器官。

3.透過不同植物身體構造的認識,討論生物多樣性,以形成基本概念。

4.認識植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師:

1.針對植物營養器官、生殖器官的介紹,規劃校園植物認識路線。

2.校園植物、草藥故事書、食用香草、微波爐、鍋子、大湯匙、果凍食材


學生:

1.課本、習作、8開畫纸、彩色筆、蠟筆。

2.湯匙、果凍杯子。

1-2-3-2-9 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如這球一定跳得高,因…)

1-2-1-1-4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

5-2-1-2-1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

5-2-1-1-3 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

6-2-1-1-9 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 。

教 學 目 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1.培養生物多樣性概念。

2.認識植物的營養器官。

3.認識植物的生殖器官。

4.藉由多樣植物身體構造不同可能原因的推論與解說,了解生物間息息相關。

5.了解植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6.了解多樣的植物使得人類發展出不同的文化。

1-1能夠察覺大樹的型態是不一樣的。

1-2在師生問答及小組討論中,口頭舉出所討論的植物與其他生物間的關係。

2-1能夠向他人介紹常見植物的營養器官及其部位所在。

3-1能夠向他人介紹常見植物的生殖器官及其部位所在。

4-1在師生問答及小組討論中,提出自己推論所討論的植物部位長相的用意及功能。

5-1舉出生活中使用植物的例子。

5-2說出生活中沒有植物可能造成的哪些不便。

6-1舉出日常料理中常使用的香草植物。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教 學 活 動

時間

教學資源

學習效果

評 量


1-2-1-1-4












1-2-3-2-9

1-2-1-1-4

5-2-1-2-1

5-2-1-1-3

6-2-1-1-9









1-2-3-2-9

1-2-1-1-4

5-2-1-2-1

5-2-1-1-3

6-2-1-1-9









5-2-1-2-1









5-2-1-2-1









1-2-1-1-4

5-2-1-2-1


1-1












1-2

2-1

4-1











1-2

3-1

4-1











5-1

5-2








6-1









1-2

4-1



  1. 準備活動

【單元引起動機】:「我與大樹」之塗鴉

(一)藉由課本p.5之圖片,提示與討論大樹與生活的關係。

(二)發下畫纸,請學生畫出「大樹與我」的想像畫(例,和大樹遊戲,在樹下乘涼,或行道樹與我等)。

(三)透過每位學生畫作的發表,討論並提示樹形的多樣,進而培養生物多樣的初步概念。



  1. 發展活動

(一)植物的營養器官---根、莖、葉

1.分別針對「根、莖、葉」不同主題,設計合適的校園植物認識路線。以便讓學生實地看見並觸摸植物自然的生長狀態。

2.分別針對「根、莖、葉」討論植物的不同長相、特徵有何用處。(例,為何有些樹皮上有刺?為什麼榕樹的葉子會亮亮的?怎麼榕樹的根掛在樹幹上呢?)

3.引導學生將植物特徵的討論與其他生物的關係相連結。

4.習作指導


(二)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1.分別針對「花、果實、種子」不同主題,設計合適的校園植物認識路線。以便讓學生實地看見並觸摸植物自然的生長狀態。

2.分別針對「花、果實、種子」討論植物的不同長相、特徵有何用處。(例,為什麼不是每種花都有香味?不能吃的果實,誰來幫它們繁殖下一代呢?)

3.引導學生將植物特徵的討論與其他生物的關係相連結。

4.習作指導


(三)植物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1.分別依據食、衣、住、行等方面,討論並舉例植物在生活中的使用與重要。

2. 世界草藥發展小故事:

透過中國、法國等國草藥的發展簡史,加深學生認知植物與我們的生活關係。


  1. 綜合活動

(一)食用香草介紹

1.透過食用香草簡單的介紹,體會植物在不同國家文化間使用方法的不同,而構成豐富的人類飲食文化(例,台灣料理的莞荽、九層塔,西方料理的檸檬草、迷趃香等)。

2. 透過食用香草簡介,再次加深學生認知植物與我們的生活關係。


(二)總結與歸納

1.總結本單元所學重點與歸納。

2.習作指導。


(三)養生小果凍製作

1.配合中醫四季養生理論,利用適當食材,製作果凍。

2.全程由教師操作,學生只需準備湯匙與果凍杯子。



~~本單元結束~~


40












120













120













40









80


課本

習作

8開畫纸

彩色筆

蠟筆








校園植物

習作












校園植物

習作












草藥故事書








食用香草













微波爐

鍋子

大湯匙

果凍食材


「我與大樹」作品、畫作發表










口頭回答

小組討論

習作











口頭問題

小組討論

習作











口頭回答









口頭回答









口頭回答

習作





3

表三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