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教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 認識五股溼地 | 適用年級 | 五、六年級 | ||||
教材來源 |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教學活動手冊 | 參考資料 | 豐美的五股溼地學活動手冊 | ||||
設計者 | 趙憲麟 高麗雪 | 教學者 | |||||
教學日期 | 教學時間 | 二小時 | |||||
教學規劃 | 星期 | 節次 | 分鐘 | 教學重點 | |||
90分鐘 |
二、五股溼地的人文與歷史 三、五股溼地的動植物種類 | ||||||
教學準備 | 教師
二、辦理師生保險、交通工具聯絡 三、溼地學習單35份 學生 一、輕便衣物、防曬措施 二、望遠鏡、筆記本、鉛筆 三、事先查閱有關溼地的資料 | ||||||
能力指標 | 一、1-1-5-3-4養成注意週邊訊息作適當反應的習慣 二、1-1-5-1-4學習運用合適的語彙來表達所觀察的事務 三、1-1-2-1-7依特徵或屬性將事物歸類 四、1-4-1-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五、2-3-2-4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 六、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 七、6-2-1-1-9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 |
能力指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學習效果 評量 |
1-1-5-3-4 1-1-5-1-4 1-1-2-1-7 1-4-1-1-1 2-3-2-4 2-3-2-1 6-2-1-1-9 |
引起動機 1、搭車前往五股溼地。 2、先在堤防上講述五股溼地的人文歷史,包括疏洪道的由來、疏洪道的功能、台北盆地四週的山脈排列。堤防乃較高地勢,請學生觀察疏洪道,及五股溼地的大致情形。 3、講述溼地的功能、組成要素、動植物等。 4、講述觀察、紀錄溼地動植物的要領。 二、發展活動 1、帶領學生環繞溼地最代表性的大生態池、蘆葦叢區、河口泥灘地。 2、邊走邊解說所看到的植物及動物。 3、溼地的動物以水鳥較為顯眼,如鷺科、鷸科、鴴科等,但數量最多為螃蟹,其中又以招潮蟹最令人讚嘆,溼地泥灘上遍地皆是 4、填寫學習單(如附) 三、綜合活動 1、學生每6人分成一組,共同討論,然後每組派一位代表發表。 2、教師根據每組的答案與問題,綜合講評。 3、回校 | 20分鐘 50分鐘 20分鐘 | 豐美的五股溼地教學手冊 五股溼地生態園區教學手冊 | 教師提問 教師提問 觀察 學習單批閱 發表 討論 |
溼地學習單
___年___班____號姓名__________
□問題深究與探索
1、五股溼地的踏青旅遊中,你發現了哪些是溼地的組成要素?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有哪些?
(a)長在水中的有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長在陸地上的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長在水岸邊的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在五股溼地,除了看到各種植物外,在你觀察植物附近還有哪些其他動物?想一想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此?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股溼地之旅,你對溼地上的哪一種植物印象最深刻?它為什麼令你難忘?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股溼地之旅,你對溼地上的哪一種動物印象最深刻?它為什麼令你難忘?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