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科目: 童軍 授課班級: 901-908 授課教師:簡婉娟
單元名稱:災變話題
活動名稱 | 災害知多少 | |||||
學習表現 | 2c-IV-1 善用各項資源,妥善計畫與執行個人生活中重 要事務。 3d-IV-2 分析環境與個人行為的 關係,運用策略與行 動,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 |||||
學習內容 | 童 Da-IV-2 人類與生活環境互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 |||||
學習時間 | 評量方式 | |||||
教學內容 | 【活動一】災變話題~危機四伏 1.引起動機:以莫拉克風災及921地震為例,讓學生認識台灣發生過的自然災害,並就課本40頁的圖片,分析災害情境中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危險,請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2.報告說明: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分工,依據學習單內容,事前蒐集相關資料並做成ppt,於課堂上進行口頭報告及問答活動,最後以書面報告繳交。 【活動二】 利用電腦教室進行資料蒐集及小隊報告簡報製作與討論 【活動三】災變話題~天然災害介紹與應變 小隊利用所設計的簡報及有關報告內容的題目,推派代表上台報告,之後進行個人評量,以釐清觀念並加深印象。 | 45分 90分 90分 | 口語表達 實作評量 口語表達 | |||
檢 核 說 明 | □實驗教育革新名稱 □創新教學方法 | 說明: | ||||
□新興議題融入 | □人權教育 □海洋教育 □家政教育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國際教育(請右側說明附上SDGS議題指標與敘述) □其他 | 說明 | ||||
□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係指教師能依據學生個別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評量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並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 □內容(content)的差異 教材及教法 □過程(process)的差異 教學活動的安排小組的學習與討論 □成果(product)的差異 因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可以讓學生以其最擅長的方式表現其學習成效 □學習氛圍(affect)的差異 在班級現況的基礎上,以教師專業,營造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學習環境(environment)的差異 學習的空間、學習的時間、教具的支援 | 說明: | ||||
□多元評量實施 | ▇實作評量 □檔案評量 □表演 ▇展演發表 □學生自評 ▇同儕互評 □其他: | 說明: | ||||
□使用資訊設備 | ▇電腦(含筆電) □行動載具 ▇電子白板 □實物投影機 □無線投影設備 □氣象站設備 □感測器 □其他: |
民生國民中學109學年度議題融入教學活動照片 | |||
授課科目 | 童軍 | 授課班級 | 901-908 |
授課教師 | 簡婉娟 | 單元名稱 | 災變話題 |
日期:中華民國109年 9月25日~11月4日 地點:各班教室 | |||
圖說:上台報告 | 圖說:上台報告 | ||
圖說:上台報告 | 圖說:上台報告 | ||
成果特色與檢討簡述 | |||
學生透過合作學習的模式,利用各種資訊科技,蒐集各項主題的相關內容,並製作成ppt,最後將成果分享給全班同學。學生一方面能從準備的過程中學習,結合已學過的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判斷不同資訊蒐集管道的優缺點,以及判讀資訊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利用小隊上台報告培養製作簡報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行主題內容分享,也可藉機讓其他同學能從短時間之內認識更多的天然災害的知識,最後由小隊自行從報告中出題,將內容重點利用有趣的問答,進行統整與複習,學習不是只能上對下,透過同儕之間教學相長,也能達到教學及學習的成效,一舉數得。 |
KPI說明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