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軍活動與品德教育的關聯探討

pdf
4.13 MB
5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37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7年3月/第二十六期
童軍活動與品德教育之相關性探究
壹、前言
童軍運動源自英國,貝登堡爵士於1907年創
始「童軍運動」,屬二十世紀偉大的教育活動之
一。童軍教育主張以「小隊」為基本的學習單
位,並經由童軍諾言、規律之實踐,以及戶外活
動、服務學習之歷程以實現之。童軍歷經百年
來,參與人數一直不斷成長,至今全世界已有超
過4,000萬名男女童軍(WOSM,2016)。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近年來,除在學校推展童
軍活動外,並積極推展社區童軍活動,鼓勵機關
團體、宗教組織及社區等舉辦童軍團,童軍也積
極參與社區服務及環境保護、反毒宣導、和平教
育……工作。
透過童軍活動的實施,是否能達成品德教育
的落實,為本文關注的焦點,以下先探究品德教
育的意涵,接著探究童軍活動與品德教育二者的
相關性。
貳、品德教育的意涵
品德教育就是教導學生人類基本價值(如誠
實、友善、慷慨、勇氣……)的活動,希望培養
學生成為具有道德責任,能自我管理的公民。
其目的在於教導學生了解意義,並建立「核心價
值」,促進個人與群體向上、向善發展。
林新發、王秀玲(2003)指出,配合知識經
濟時代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國民中小學學生應
優先培養或教導十大品德核心內涵為:尊重、誠
信、負責、創意、自律、公平、信賴、勇敢、勤
奮、關懷。
新北市政府106年度制定的品德核心價值共
有12項,分別為尊重、責任、公德、誠信、感
恩、合作、關懷、助人、正義、反省、孝悌、自
主。並提供相關行為準則,及「品德教育手冊」
供教師於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中使
用(教育部,2017)。 Lickona(2003)提出十
項基本的美德(virtues),作為品德教育不可
或缺的根本要素。包括:智慧、正義、剛毅、
克己、大愛、積極態度、勤奮、正直、感恩、謙
恭。
Otten(2000)則認為:品格或品德教育包
括了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品格成長與品格發展
等多層面。指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於教育與學
習道德規範的改變。
綜合上述,「品德教育」係指教導人類向上
向善的教育,其核心價值眾多,包含道德認知、
道德情意及道德實踐三者。在教育過程中,運
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內容,教導學生建立價值判
斷,以發展成良好適宜的具體行為為目標。
參、童軍活動與品德教育
童軍活動的設計,完全是以生活道德訓練為
基礎,培養健全的品格及道德觀念(劉彥俊,
1994)。戴季陶認為童軍訓練,有十分之七是德
育訓練,有十分之二是體育訓練,祇有十分一是
智能訓練,所以童軍訓練是以道德教育為主的最
好說明(蕭忠國,1981)。貝登堡說絕不能使技
能的份量超過道德,戶外生活、伐木、露營、
旅行、行善、世界大露營都只是童軍活動的手
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品德(呂建政,
1998)。由此可見童軍活動的內容與品德教育是
有高度相關性的。童軍活動的內容涵蓋眾多,以
下僅就童軍諾言、規律、銘言,以及童軍三大制
度與品德教育的關係論述之。
一、童軍諾言、規律與銘言
(一)諾言:力求品德健全
諾言是一種誓言,參與童軍者出於
自由意志所許下的心願與責任感。中華
民國童軍諾言第三條「力求自己智識、
新北市泰山區義學國民小學校長 張照璧
焦點話題 >>>
38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7年3月/第二十六期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品德、體格之健全啓,明顯看出對品德
的重視。
(二)規律:品德核心價值
童軍規律包含「誠實、忠孝、助
人、仁愛、禮節、公平、負責、快樂、
勤儉、勇敢、整潔、公德」共12條。其
內涵包含了品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品格
發展,也正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內
涵。
(三)銘言:服務助人精神
「準備」、「日行一善」及「人生
以服務為目的」是童軍的銘言,隨時做
好準備,每日做一善事幫助他人,並以
服務社會人群為人生目標,充分發揮童
軍精神。
塑造品格是童軍活動的重要目標,以童
軍諾言、規律和銘言做為塑造品格的基礎;
透過童軍的活動及制度實施公民教育,以野
外生活和社會服務來增進少年之品性、智
慧、技能以及體認,使能服務社會、愛護國
家(呂建政,1998)。
二、童軍活動三大制度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以小隊制度、徽章制
度與榮譽制度為童軍活動三大制度(中華民
國童軍總會,2006),其在品德教育上的價
值分述如下:
(一)小隊制度的價值
小隊制度是童子軍的根基,少年們
有了一個情意相投自由結合的有機性團
體,他們就能自動地去從事各種童子軍
的活動,「小隊制度啓是迎合少年天賦
的合群性,使少年們有良好的團體,互
助合作,自然地產生了責任心;童軍生
活是有賴於小隊制度去促進的。
如果童子軍缺少了小隊制度的實
施,根本就失去了它的基礎,童子軍也
便不能認為是有組織了。
透過小隊編組使孩子們知道合作的
重要,同時在小隊中學習應有的順服,
順服童軍團領袖與隊長領導,順服眾人
的意見,這就是在生活中表現出品德特
質最好的印證。
(二)榮譽制度的價值
榮譽制度可以啟發青少年內在榮譽
感,使他們有了崇高的理想,因為重視
榮譽,自然地產生了自尊心;童軍精神
是有賴於榮譽制度去促進的。如果童軍
缺乏了榮譽制度的實施,猶如航海失去
了它的方向,童軍也便談不上是一種訓
練了。
由一個渾沌無知、不知世事的兒
童,乃至具有崇高情操、能自律、助
人、行善、服務的成人,在在都需要榮
譽制度的規範與支持。實施榮譽制度能
使青少年在童軍生活中獲致「陶冶高尚
的情操,鼓舞向上的志氣啓的功效。同
時在他們心目中也便感覺到這樣地去進
行,正是在實現他們自己的理想了。
(三)徽章制度的價值
徽章制度是發展青少年潛在的成就
慾的,使他們有愉快的活動,樂於追
求,自然地產生了進取心;童軍技能是
有賴於徽章制度去促進的。如果童軍缺
少了徽章制度的實施,猶如一部機器沒
有燃料的供應,童軍也便失去它的活動
了。
實施徽章制度,須同時注重榮譽制
度的推行,使成員產生光榮的感覺,得
到鼓勵,積極進取。如果疏忽了榮譽制
度,童軍就感覺到缺少了一種吸引的力
量,而且技術部份便會超越道德的份
量,而失去了童軍訓練的意義了。
肆、相關實證研究
我國童軍運動的發展,受到學校推展童軍教
育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童軍運動為童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39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7年3月/第二十六期
軍教育之本,童軍教育為童軍運動之用。探討童
軍運動與品德教育相關時,筆者於「國家圖書館
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啓以「童軍啓或「童
子軍啓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其中與「品格啓或「品
德啓有相關的共有四篇碩士論文,其研究結果分
析如如表一。
以上四篇研究皆探討童軍活動對品德實施的
影響,周彥汝(2013)以童軍的團集會實施為研
究重點,強調做中學、小隊制度、體驗活動來
促進品德行為的實踐。郭芷菱(2011)從童軍團
長的角度出發,強調榮譽、環境塑造的重要性,
而在實施困境上,屬「社會風氣啓影響最鉅。楊
大慶(2009)指出九年一貫課程中缺乏品德教育
的課程內容及實施方式,受訪教師及服務員皆
肯定幼童軍活動多元學習方式,藉由做中學、
活動進程、三大制度等可達成品德實踐。謝育錚
(2013)的研究則發現參加童軍團的資歷、職
務、每週參與時間、童軍級別和提升品格力有明
表1
作者 論文名稱 研究結果
周彥汝
(2013)
品德教育融
入童軍團集
會之行動研
究-以童軍
精神為例
一、透過六E實施策略有效提升品德行為實踐。
二、搭配從做中學、小隊制度加深規律的體驗。
三、學長姊進行活動的帶領促進品德行為實踐。
四、品德教育需言教、身教、境教、制教並重。
五、品德教育的活動體驗較課程融入更為重要。
六、品德教育的推動促使教師省思及專業成長。
郭芷菱
(2011)
童軍團長實
施品德教育
之方式與困
一、童軍團長在品德內涵的實施上,最常實施的是「榮譽」,其次為「服
務」、「助人」。
二、童軍團長在品德實施方法上,最常使用的方式為「環境塑造」,其次為
「典範學習」、「服務實踐」。
三、童軍團長在品德實施時機上,最常使用的時機式是「團集會」,其次為
「露營活動」、「其他」,其他當中以各類服務活動出現最多。
四、童軍團長在實施困境上,影響最大的為「社會風氣」,其次為「團務行
政」、「團長態度」。
五、在不同背景變項中,不同性別、年齡、擔任團長年資、童軍活動年資、學
歷、童軍訓練情形、品德教育修課情形、童軍團規模、童軍團性質、童軍
團所在區域等變項會影響實施品德教育內涵、方法、時機以及對方法品德
教育困境上的看法。
楊大慶
(2009)
國民小學幼
童軍活動在
品格教育運
用之研究
一、九年一貫課程品格教育沒有明確的課程內容及實施方式,隱藏在十大能力
指標裡面, 教學者沒有深刻體會易將品格教育忽略掉。
二、九年一貫課程品格教育的困境,在於教學者專業與能力、家長配合、學校
與教育行政單位的配合、時間分配。
三、幼童軍活動在品格教育上的意義與功能。受訪教師認為幼童軍活動提供多
元化學習方式,彌補學校與家庭所不足的,透過實際行動、做中學,形塑
品格、發展技能;受訪服務員則認為幼童軍活動營造具使命感、做中學的
環境氛圍,完整的教育活動進程與三大制度,符合身心發展,是發揮自我
潛能及品格實踐的管道。
四、教師部份對參與幼童軍成員的品格表現是持肯定態度;服務員部份則認為
在童軍紀律下,良好的品格行為並不能完全推論到其他環境下。
五、幼童軍活動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品格教育上的困境,有學校行政無法配合、
教師的認知與意願不足、家長與社區的參與度低與服務員的世代斷層四
項。
六、幼童軍活動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品格教育上的因應策略,有教育行政支持參
與、轉型為社區團、經費有效運用與服務員的傳承四項。
焦點話題 >>>
40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7年3月/第二十六期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顯正相關。
伍、結論
品德教育的教學方法或形式有很多種,其目
的均為增進學生良好個人特質,使之能知善、愛
善、樂善並進而行善為目標。
童軍活動強調以「品格、健康、服務、手工
藝」為目標,藉由戶外及團體生活的體驗,提供
成員各種體驗與表現品德特質的機會。因為,在
童軍的生活情境中,能藉由合作、領導、溝通以
及同儕互助等方式給予品德體驗,並引導成員反
思、回饋分享,以達到「從做中學」的效果。並
運用小隊、徽章、榮譽等三大制度,實踐童軍諾
言、規律、銘言所揭示的行為準則來落實品德教
育,進而形塑具有世界觀的良好現代公民。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06)。童子軍的三大制
度。2018年2月12日取自http://scouting.
edu.tw/Content.aspx?SeqNo=14&TabSeqNo=
0&lang=big5
呂建政(1998)。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
臺北市:水牛。
周彥汝(2013)。品德教育融入童軍團集會之行
動研究-以童軍精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新發、王秀玲(2003)。品格的意涵及國民中
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載於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
教育部(2017)。106年度各縣市制定品德核心
價值、行為準則及建置相關網站一覽表。取
自http://ce.naer.edu.tw/schemezip.php
郭芷菱(2011)。童軍團長實施品德教育之方式
與困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楊大慶(2009)。國民小學幼童軍活動在品格教
育運用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東縣。
謝育錚
(2013)
臺北市國中
生童軍團參
與和提昇品
格力之研究
一、臺北市國中生童軍團參與呈現良好的參與成效,以「童軍精神」參與成效
為最高,「童軍技能」參與成效為最低。
二、八年級以上童軍在「童軍知識」、「童軍技能」及「整體參與成效」等參
與成效比七年級童軍高。
三、童軍團性質為複式團的童軍對於「童軍知識」、「童軍技能」及「整體參
與成效」等參與成效明顯高於男女團一起訓練的童軍團。
四、童軍團資歷為1至2年的童軍對於「童軍知識」、「童軍技能」等參與成效
明顯高於參加童軍團未滿1年的童軍。
五、童軍團職務擔任聯隊長或小隊長的童軍對於「童軍知識」、「童軍技能」
及「整體參與成效」等參與成效明顯高於一般團員。
六、每週參與童軍團活動時數為1小時以上未滿3小時的童軍對於「童軍知
識」、「童軍技能」及「整體參與成效」等參與成效明顯高於未滿1小時
的團員。
七、童軍級別為中級及高級的童軍對於「童軍知識」、「童軍技能」及「整體
參與成效」等參與成效明顯高於初級童軍。
八、臺北市參與童軍團的童軍品格核心價值實踐程度高,以「值得信賴」為實
踐程度最高的品格核心價值。
九、童軍團性質為複式團的童軍對於「尊重」、「關懷」、「公民責任」及
「整體品格核心價值」的實踐明顯高於男女團一起訓練的童軍團。
十、學業總成績平均為優的童軍對於「責任」、「值得信賴」及「整體品格核
心價值」的實踐明顯高於學業總成績平均為乙以下的童軍。
十一、童軍團職務擔任小隊長的童軍對於「責任」的實踐明顯高於一般團員。
十二、臺北市國中學生童軍團參與和提昇品格力具有中度正相關的關聯程度。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 焦點話題
41
New Taipei City Education
新北市教育 中華民國107年3月/第二十六期
張照璧(2000)。幼童軍教育的價值與展望。北
縣國教輔導,10,32-35。
劉彥俊(1994)。童軍教育。臺北市:水牛。
蕭忠國(1981)。怎樣做一個童軍教師。臺北
市:水牛。
謝育錚(2013)。臺北市國中生童軍團參與和提
昇品格力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Lickona,Thomas.(2003).The content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virtu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
Responsibility,10(1),1-3
Otten,E.H(2000).Charact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 444932).
WOSM(2016). World Scouting.Retrieved
February 13, 2018, from https://www.
scout.org/node/67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