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情緒行為障礙學生訪談紀錄表
(本表由心評人員填寫,視需求自行增減表格)
學校:學生姓名: 晤談者(心評人員):
(一)受訪者(家長): 關係: 晤談時間:
(二)受訪者(班級導師): 關係: 晤談時間:
(三)受訪者(相關人員): 關係: 晤談時間:
就醫過程
1.何時就醫?持續就醫時間?最近一次就醫時間及狀況?
2.醫生是否建議用藥?劑量?用藥成效?如果尚未用藥,未用藥原因?藥物如何影響學生的行為?
3.是否接受相關治療?治療頻率?持續時間?治療方式?成效如何?
4.任何可能會影響學生行為問題的疾病或生理狀況(包括: 氣喘、過敏、癲癇、和生理期的問題…)
早期療育過程
接受早期療育之狀況?何時?接受何種項目?持續時間?頻率?效果如何?
孩子的聽覺理解能力
孩子的聽覺理解能力如何?例如誤解別人說話的意思?指令需要重複幾次?
孩子的表達溝通能力
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如何?說的話別人容易聽懂嗎?說的內容、時機恰當嗎?會不會主動與人交談或主動表達需求?能加入團體的討論或與人交換意見?
五、孩子首次發生問題行為(訪問家長及教師)
第一次在什麼時候出現問題行為?是誰發現?當時有沒有特殊情況發生?如:家庭衝突、搬家、親人身亡、轉學、轉換班級或老師等?
訪問家長:
訪問教師:
六、孩子目前的主要問題行為 (訪問家長及教師)
目前主要困擾的問題是甚麼?發生頻率?嚴重性?是誰發現?有沒有特殊情況發生?處理方式?
訪問家長:
訪問教師:
七、孩子目前的情緒狀況 (訪問家長及教師)
1.孩子是否曾經有幻覺、妄想、思考異常或情緒異常現象?出現頻率?舉例說明
2.容易憂鬱、長期情緒低落、脾氣暴躁、容易躁動、容易畏懼,其程度到超出現實狀況?舉例說明
3.行為是否有衝動/過動/注意力不足狀況?出現頻率?舉例說明
4.對環境的適應時間及接受度?堅持度?
訪問家長:
訪問教師:
情緒或行為問題對學業適應的影響
衝動/過動/注意力/其他情緒問題,對於其學習的影響?功課的完成狀況?其學業的表現?
其是否有自覺?是否能自我調適?在不同情境(安親班、班級或科任教室)中的影響?舉例說明。
情緒或行為問題對社會適應及人際關係的影響
衝動/過動/注意力/其他情緒問題,是否會影響其參與團體學習、活動、生活?在學校團體生活中有干擾或危險行為?是否會影響其在學校與教師或同儕建立或維持適當的人際關係?其是否有自覺?舉例說明。
十、孩子曾經接受過之一般輔導措施?
接受過認輔制度或輔導老師的狀況?社會公益團體或民間協會的輔導?
學校申請之醫療體系的治療(心理諮商師)?次數?輔導方式?輔導期間?成效如何?進步的地方?
十一、孩子目前接受特教服務情況 (訪問家長、導師及相關人員)
接受特教服務的狀況?孩子是否曾經入資源班?期間有多久?課程頻率?特教老師協助的方式?
孩子接受特教服務後的情況?進步的地方?在普通班的影響?進入下一個教育階段,是否覺得有必要特教老師持續協助?為什麼?若是該項服務已終止,請說明當時終止的原因?
十二、訪談學生
1.學生自我介紹:
2.學生說明家庭成員及其關係:
3.學生說明與同儕關係:
4.學生說明與師長關係:
5.學生說明學校生活及學習情形:
十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