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學生訪談資料
教師、家長、學生訪談紀錄表
(本表由心評人員填寫)
訪談日期: 學生姓名: 晤談者:
受訪者(教師): 關係: 相處時間:
受訪者(家長): 關係: 相處時間:
第一部分:發展史(訪問家長)
1.最早發現孩子有異狀的時間
最早發現孩子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時間是孩子多大的時候?哪些方面不一樣(語言發展遲緩、缺乏人際互動、行為問題、動作發展不佳、過動、視聽覺異常等)?是誰發現的?當時採取什麼處理?
2.就醫過程
孩子有因上述問題而看過醫生嗎?如果有,是哪一科呢?何時就醫?持續就醫時間?是否兼有其他障礙?是否用藥?用藥原因與成效?是否接受治療?治療時間?成效?
3.早期療育
是否有接受早期療育?何時?接受何種項目?持續時間?頻率?效果如何?
4.家族病史
家族是否有其他身心障礙人士?障礙類別為何?與孩子的關係?
第二部分:教育史(訪問家長)
5.教育史
學前到目前各教育階段是否曾接受特教服務?若有,其方式、內容及成效為何?
教育 階段 | 是否接受特教服務 | 若已終止服務, 請說明原因 | ||||
否 | 是 | 服務方式/內容 | 有效 | 無效 | ||
學前 | ||||||
國小 | ||||||
國中 | ||||||
高中 |
第三部分:核心障礙一「社會互動及溝通」(訪問教師、家長或學生)
6.非口語行為
和人說話時視線接觸適當嗎?說話時,手勢、表情、動作豐富嗎?他能了解別人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肢體動作所代表的意思嗎?
7.同儕關係
和同儕容易建立友伴關係嗎?下課時能一起做活動嗎?分組時容易找到組員嗎?在同儕團體中表現得合宜嗎?會不會過於主動,或過於被動、畏縮?
8.雙向情感交流
能和家人或同儕分享喜悅、興趣或活動嗎?能同理他人的情緒而換位思考嗎?
9.學生(孩子)的溝通能力─語言交談
能適當開啟對話並維持對話嗎?會常變換話題、脫離主題或只說自己感興趣的事嗎?能理解對話中的幽默、反諷、言外之意嗎?
第四部分:核心障礙二「有限、固定的行為、興趣與活動」(訪問教師、家長或學生)
10.特殊興趣
興趣狹隘,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不斷重複地說、問或做嗎?
11.儀式行為
日常生活習慣或常規改變時會生氣嗎(如:用餐、放學時間;活動、座位等改變)?對某些事情的程序或步驟會異常堅持嗎?
常做一些重複的動作(如:敲打、前後搖晃身體)、經常喃喃自語?
13.沉迷物品或活動
過分沉迷地蒐集或操弄某些物品(如:廣告紙、時刻表、電腦、手機等)?
14.在意細節
會在意別人不會注意的細節或些微的改變嗎?如發現家中物品擺放的角度、被人動過的書架、書本摺痕、同學、老師髮型的改變等,會出現不斷的詢問或在意等行為。
15.固執的思考模式
對人、事、物的想法或觀念很固執,雖經過說明、教導仍然很難改變既定觀點。如:堅持所有的食物皆要煮過才沒有細菌,所以連水果都要拿去煮。會過度遵守已經學得的規範,很少有通融、彈性的空間,或者會強烈要求他人照做。
16.對感官知覺的異常反應
對感官知覺,如觸覺、聽覺、視覺等的刺激有異常的反應,如害怕被人碰觸,在人多的地方會縮身體或明顯閃躲;對麥克風、吸塵器、摩托車或特殊的聲音(咳嗽或小孩哭聲)會感到不安或生氣等。
第五部分:轉介前介入 (訪問教師)
17.學生曾經接受過之一般輔導措施及在校最後一年的狀況
是否接受過認輔制度或輔導老師協助?社會公益團體或民間協會的輔導?學校申請之醫療體系的治療(心理諮商師)?輔導期間為何?成效如何?在校最後這一年狀況如何?是否已有很大改善?
18.學生接受輔導時之狀況及老師輔導方向
請老師描述學生之特性?當接這個個案學生時,其呈現的主要問題有哪些?是否符合其障礙類別?老師的輔導方式為何?輔導期間多久?學生的轉變如何?
19.學生未來輔導方針之建議
請建議學生未來是否需要持續接受特教服務?主要輔導項目為何?或是學生目前狀況已有很大進步,可以考慮重新評估其障礙?
「自閉症」學生行為觀察紀錄資料
入班觀察表(勾選畫記格式)
(本表由心評人員填寫,心評人員可決定是否入班觀察,記錄可選擇「勾選畫記」或「開放格式」)
學生姓名: 觀察課程名稱:(請選擇問題行為較嚴重之課程)上課地點: 班級: 任課老師: 座位圖:第 排第 位 日期: 年 月 日 時間: ~:記錄者: | |||||||
項目 | 略述班級 進行活動 | 行為紀錄 ﹝畫記﹞ | 學習紀錄﹝畫記﹞ | 任課老師 處理情形 | 學生反應 | ||
自顧行為 | 干擾行為 | 上課表現 | |||||
第一個10分鐘 | 發呆、不專心 | 玩弄物品 | 和同學玩、說話 | 專心聽講 | |||
東張西望 | 看其他書籍 | 捉弄同學 | 翻開課本 | ||||
無精打采 | 在書本畫畫 | 製造噪音、吵鬧 | 回答問題 | ||||
離開座位 | 其他 | 其他 | 書寫作業 | ||||
第二個10分鐘 | 發呆、不專心 | 玩弄物品 | 和同學玩、說話 | 專心聽講 | |||
東張西望 | 看其他書籍 | 捉弄同學 | 翻開課本 | ||||
無精打采 | 在書本畫畫 | 製造噪音、吵鬧 | 回答問題 | ||||
離開座位 | 其他 | 其他 | 書寫作業 | ||||
第三個10分鐘 | 發呆、不專心 | 玩弄物品 | 和同學玩、說話 | 專心聽講 | |||
東張西望 | 看其他書籍 | 捉弄同學 | 翻開課本 | ||||
無精打采 | 在書本畫畫 | 製造噪音、吵鬧 | 回答問題 | ||||
離開座位 | 其他 | 其他 | 書寫作業 | ||||
第四個10分鐘 | 發呆、不專心 | 玩弄物品 | 和同學玩、說話 | 專心聽講 | |||
東張西望 | 看其他書籍 | 捉弄同學 | 翻開課本 | ||||
無精打采 | 在書本畫畫 | 製造噪音、吵鬧 | 回答問題 | ||||
離開座位 | 其他 | 其他 | 書寫作業 |
下課時間:(可複選)
自己看書、自己玩 | 與(一位、多位)同學玩 | 與(一位、多位)同學聊天 | 無所事事 |
請描述與同學互動模式 |
用餐午休時間:(可複選)
與一般人一樣用餐 | 用餐時間比一般人長 | 需要催促提醒用餐 | 常不用餐 |
與一般人一樣午休 | 需要催促提醒其午休 | 中午不休息 | 其他 |
請描述用餐或午休特殊狀況 |
綜合建議:一、觀察結果敘述:
二、任課老師之補充說明:
「自閉症」學生行為觀察紀錄資料
入班觀察表(開放格式)
(本表由心評人員填寫,心評人員可決定是否入班觀察,記錄可選擇「勾選畫記」或「開放格式」)
學生姓名: 觀察課程名稱:(請選擇問題行為較嚴重之課程)上課地點: 班級: 任課老師: 座位圖:第 排第 位 日期: 年 月 日 時間: ~:記錄者: | |||||||||||
前事記錄代號:(可依訪談結果彈性修改) | 行為記錄代號:(可依訪談結果彈性修改) | ||||||||||
●課程:A太困難 B太簡單 C指導語不清楚 D時間太長 E教材無法引起動機 ●同儕:F物理空間 G彼此交談 H注意力分散 ●環境:I吵雜 J溫度 K光線 ●教師:L指令 M糾正 N責罵 ●轉換:O時間 P空間 Q人物 ●其他:非上述原因者,請以文字說明。 | ●自顧行為:1發呆、不專心 2東張西望 3無精打采 4離開座位 5玩弄物品 6看其他書籍 7在書本畫畫 ●干擾行為:8和同學玩、說話 9捉弄同學 10製造噪音、 吵鬧 ●良好行為:11專心聽講 12配合老師指令(如:翻開課本、唸課文、回答問題等) ●其他:非上述行為者,請以文字說明。 | ||||||||||
時間 | 略述班級進行活動 | 前事 | 行為 | 任課老師處理情形 (打ˇ或文字說明) | 預設行為的功能 (打ˇ或文字說明) | ||||||
忽略 | 提醒 | 其他 | 自我刺激 | 引起注意 | 獲得物品 | 逃避 | 其他 | ||||
~ | |||||||||||
~ | |||||||||||
~ | |||||||||||
總結 |
下課時間:(可複選)
自己看書、自己玩 | 與(一位、多位)同學玩 | 與(一位、多位)同學聊天 | 無所事事 |
請描述與同學互動模式 |
用餐午休時間:(可複選)
與一般人一樣用餐 | 用餐時間比一般人長 | 需要催促提醒用餐 | 常不用餐 |
與一般人一樣午休 | 需要催促提醒其午休 | 中午不休息 | 其他 |
請描述用餐或午休特殊狀況 |
綜合建議:一、觀察結果敘述:
二、任課老師之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