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國小111學年度二年級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數學教案
單元名稱 | 第8單元 時間 | 總節數 | 共6節,240分鐘 | ||||
設計者 | 陳如玉、廖詠潔、陳雯慧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n-I-9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 領域核心素養 | 數-E-A3能觀察出日常生 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 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 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 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 |||
學習 內容 | N-2-13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 ||||||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 透過時間的報讀及動手撥動時鐘的活動,學習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
議題 融入 | 實質 內涵 | 人權教育/人權與生活實踐: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決定與行動計畫:涯 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透過扉頁故事讓學生理解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專長,應學習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 生活2上第二單元 光影好好玩 | ||||||
學習目標 | 1.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2.能認識數字鐘,並能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3.透過觀察鐘面,能點數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時間。 4.透過觀察鐘面,能知道某時刻的前(或後)30分鐘、1(或2)小時的時刻。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數學2上課本第8單元 | ||||||
教學設備/資源 | 扉頁故事影片、鐘面教具、各任務學習單 |
教學準備
空白鐘面學習單。本學習單分次在不同的教學時間使用。因應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行不同任務的填寫。
於前一週的放學,請學生利用拍照,或是教師給予的空白鐘面,請學生記錄這一週上學出門、上床睡覺、及1個想記錄的時刻的鐘面。
第一次的鐘面記錄,並不填寫幾點幾分或幾時幾分的記錄。僅記錄長針及短針的位置。
教師從每日學生的記錄中,抽出整點鐘、半點鐘。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第1-2節 認識鐘面 報讀時刻 ‧能報讀整點時刻並認識時針、分針。 ‧透過撥鐘,知道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1大格就 是5分鐘。 ‧能報讀鐘面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能以「五個一數」的方法,知道鐘面數字所對應的時刻並報讀。 第3~4節 課表的秘密 ‧利用課表,讓學生發現每一堂課、下課的起始及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長度。 第5~6節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第1~2節 認識鐘面 報讀幾時幾分 藉由於授課前,請學生利用空白時鐘記錄單,記錄自己上學出門時刻、上床睡覺時刻及另一個自己想記錄下的時刻。複習學生時鐘鐘面長短針畫記。 問題導入1 各組觀察每個人的上學出門時刻畫記,進行比較。 任務一: 學習單時刻分類 請各組同學相互比較每個人的上學出門時刻,並分成3類,填入各組分析表。 第一類:整點鐘 第二類:半點鐘 第三類:其他。不是整點鐘,也不是半點鐘。 任務二: 整點鐘的數學語言轉換及與時針旋轉連結 請各組說明各自的第一類有那些時刻? 教師並導引學生進一步將長針與分針結合,短針與時針結合。並將整點鐘的報讀方式,由幾點鐘轉為幾點,再進一步到幾時的報讀方式。 形成性評量:
![]()
任務三:半點鐘時刻報讀及時針位置的確認 教師導引學生報讀第二類半點鐘時刻報讀,並進一步將長針又名分針,短針又名時針。注意學生的時針畫記,是否在相鄰兩個數字間。 問題導入2 教師提供無數字空格鐘面圖,請學生以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如大格子,以紅色數,小格子以藍色數,畫記計數 ? 任務四:再度認識鐘面的大格與小格 請各組討論說明大格子及小格子個數,並說明關係。 帶領學生看到 數字1到數字2內有5小格, 數字2到數字3內有5小格, 數字3到數字4內有5小格,…… 每1大格裡都有5小格, 5、10、15、20、25、30、35、40、45、50、55、60, 1圈有60小格。 結論: 鐘面有幾大格子? 鐘面有幾小格子? 任務五:幾點幾分撥鐘命名活動 鐘面時刻是3點鐘,短針轉了1大格後,是4點鐘。 如果現在鐘面時刻是3點,改成長針轉了1小格,我們說分針轉1小格是1分鐘。所以是幾點幾分? 用你的時鐘撥撥看,請你撥出下面的時刻 現在鐘面時刻是3點1分,分針轉1小格後, 鐘面時刻是3點2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3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4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5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6分。 ………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57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58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點59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4點0分。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撥鐘命名學習單上的題目。 任務六:檢核各組第二、三類時刻幾點幾分數學語言轉換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分析表上第二類的時刻,可以改成( )點( )分,也是( )時( )分。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分析表上第三類的時刻,可以改成( )點( )分,也是( )時( )分。 形成性評量:檢核幾點幾分的報讀 以課本或習作檢核 第3~4節課 課表的秘密 問題導入 利用課表,讓學生發現每一堂課、下課的起始及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長度。 任務一:電子鐘命名
甲鐘面的時刻是10點49分。數字鐘10:49前面兩個數字10,代表10點;後面兩個數字49,代表49分。 10:49表示10點49分。
任務二: 1小格1小格計數經過幾分鐘 課表上的,晨光活動是8:00~8:40,請各組利用撥鐘顯示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並記錄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幾分鐘? 你還可以怎麼數格子,更快數出分針走了幾小格? 任務二:提升較快計數格子方法,改以1大格計數 8時45分開始第一節課,下課時間是9點25分,用你新發現可以更快數格子的方法,8時45分到9點25分,分針走了幾小格?是經過幾分鐘? 你新的方法是不是更快了? 任務三 課表的秘密 各組學生從任務二的第一節課起訖時刻,利用撥鐘類推發現:
任務四 各組上台發表課表的秘密 形成性評量 小丸子從4時開始寫回家作業,5時寫完。小丸子在寫回家作業時,接到阿姨來電,可是小丸子不確定來電的確切時間,請大家猜一猜阿姨來電的可能時間是幾時幾分?並說出你的理由。 | 這裡的分析表一開始,只需記錄到幾點鐘、幾點、幾點,幾點多,這樣就好。任務一只是銜接舊經驗。 任務二:整點鐘的數學語言轉換
連接舊經驗(一年級時,僅強調在大格) 學生要能說出 12個大格, 60個小格, 1個大格子中間有5個小格 幫助學生看到時針的數字與分針數字的連結 本任務兩人1組共用1個小時鐘。1人撥3點3分,另一位檢核,然後再由檢核者撥3點4分,由前一位檢核,彼此間相互檢核,並做紀錄。 任務二與任務三的差別在於提升學生解題策略,從1格格數,發現可以一次數1大格。 兩人共用1個時鐘,同組共作,分別找出每一堂課的時間長度、每一節下課的時間長度、午餐時間與午休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