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國小二年級數學教案:時間單元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3.82 MB
頁數
6
上傳者
KNS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3,离现在 3 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仁愛國小111學年度二年級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數學教案

單元名稱

8單元 時間

總節數

6節,240分鐘

設計者

陳如玉、廖詠潔、陳雯慧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n-I-9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領域核心素養

-E-A3能觀察出日常生 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 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 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 常生活的應用。

-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學習

內容

N-2-13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透過時間的報讀及動手撥動時鐘的活動,學習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議題

融入

實質

內涵

人權教育/人權與生活實踐: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決定與行動計畫: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透過扉頁故事讓學生理解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專長,應學習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生活2上第二單元 光影好好玩

學習目標

1.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2.能認識數字鐘,並能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3.透過觀察鐘面,能點數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時間。

4.透過觀察鐘面,能知道某時刻的前(或後)30分鐘、1(2)小時的時刻。

教材來源

翰林版數學2上課本第8單元

教學設備/資源

扉頁故事影片、鐘面教具、各任務學習單


教學準備

  1. 空白鐘面學習單。本學習單分次在不同的教學時間使用。因應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行不同任務的填寫。

  2. 於前一週的放學,請學生利用拍照,或是教師給予的空白鐘面,請學生記錄這一週上學出門、上床睡覺、及1個想記錄的時刻的鐘面。

  3. 第一次的鐘面記錄,並不填寫幾點幾分或幾時幾分的記錄。僅記錄長針及短針的位置。

  4. 教師從每日學生的記錄中,抽出整點鐘、半點鐘。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1-2節 認識鐘面 報讀時刻

能報讀整點時刻並認識時針、分針。

透過撥鐘,知道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1大格就

5分鐘。

能報讀鐘面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能以「五個一數」的方法,知道鐘面數字所對應的時刻並報讀。

3~4課表的秘密

利用課表,讓學生發現每一堂課、下課的起始及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長度。

5~6

  1. 知道兩時刻間經過多少時間,例如上午8點到上午10點經過2個小時。

  2. 知道甲時刻經過某時間量後是什麼時刻,例如上午8點經過2小時是上午10點。

  3. 知道甲時刻在某時間量之前是什麼時刻,例如上午10點前的2小時是上午8點。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1~2節 認識鐘面 報讀幾時幾分

藉由於授課前,請學生利用空白時鐘記錄單,記錄自己上學出門時刻、上床睡覺時刻及另一個自己想記錄下的時刻。複習學生時鐘鐘面長短針畫記。

問題導入1

各組觀察每個人的上學出門時刻畫記,進行比較。


任務一: 學習單時刻分類

請各組同學相互比較每個人的上學出門時刻,並分成3類,填入各組分析表。

第一類:整點鐘

第二類:半點鐘

第三類:其他。不是整點鐘,也不是半點鐘。


任務二: 整點鐘的數學語言轉換及與時針旋轉連結

請各組說明各自的第一類有那些時刻?

教師並導引學生進一步將長針與分針結合,短針與時針結合。並將整點鐘的報讀方式,由幾點鐘轉為幾點,再進一步到幾時的報讀方式。

形成性評量:

  1. 如果現在是現在鐘面時刻是3點鐘,短針又叫針,時針從數字3轉了1大格後到數字4,是幾點鐘?





  1. 現在鐘面時刻是8點鐘,針轉了2大格後,是幾點鐘?

  2. 現在鐘面時刻是12點鐘,針轉了3大格後,是幾點鐘?


任務三:半點鐘時刻報讀及時針位置的確認

教師導引學生報讀第二類半點鐘時刻報讀,並進一步將長針又名分針,短針又名時針。注意學生的時針畫記,是否在相鄰兩個數字間。


問題導入2

教師提供無數字空格鐘面圖,請學生以不同顏色的彩色筆(如大格子,以紅色數,小格子以藍色數,畫記計數


任務四:再度認識鐘面的大格與小格

請各組討論說明大格子及小格子個數,並說明關係。

帶領學生看到

數字1到數字2內有5小格,

數字2到數字3內有5小格,

數字3到數字4內有5小格……

1大格裡都有5小格,

51015202530354045505560

1圈有60小格。

結論:

鐘面有幾大格子?

鐘面有幾小格子?


任務五:幾點幾分撥鐘命名活動

鐘面時刻是3點鐘,針轉了1大格後,是4點鐘。

如果現在鐘面時刻是3點,改成針轉了1小格,我們說針轉1小格是1分鐘。所以是幾點幾分?







用你的時鐘撥撥看,請你撥出下面的時刻

現在鐘面時刻是31分,分針轉1小格後,

鐘面時刻是32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3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4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5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6分。

………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57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58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359分。

分針再轉1小格後,鐘面時刻是40分。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撥鐘命名學習單上的題目。


任務六:檢核各組第二、三類時刻幾點幾分數學語言轉換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分析表上第二類的時刻,可以改成( )( )分,也是( )( )分。

請各組討論並發表,分析表上第三類的時刻,可以改成( )( )分,也是( )( )分。

形成性評量:檢核幾點幾分的報讀

以課本或習作檢核


3~4節課 課表的秘密

問題導入

利用課表,讓學生發現每一堂課、下課的起始及結束時刻、經過的時間長度。


任務一:電子鐘命名

  1. 乙兩個鐘面的時刻相同。

甲鐘面的時刻1049分。數字1049前面兩個數字10,代表10點;後面兩個數字49,代表49分。

1049表示1049分。

甲 乙






任務二: 1小格1小格計數經過幾分鐘

課表上的,晨光活動是8:00~8:40,請各組利用撥鐘顯示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並記錄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幾分鐘?

你還可以怎麼數格子,更快數出分針走了幾小格?


任務二:提升較快計數格子方法,改以1大格計數

845分開始第一節課,下課時間是925分,用你新發現可以更快數格子的方法,845分到925分,分針走了幾小格?是經過幾分鐘?

你新的方法是不是更快了?


任務三 課表的秘密

各組學生從任務二的第一節課起訖時刻,利用撥鐘類推發現:

  1. 每一堂課的開始及結束時刻,及經過時間。

  2. 每一堂下課的開始及結束時刻。及經過時間。

  3. 午餐時間與午休的時刻,及經過時間。


任務四 各組上台發表課表的秘密


形成性評量

小丸子從4時開始寫回家作業,5時寫完。小丸子在寫回家作業時,接到阿姨來電,可是小丸子不確定來電的確切時間,請大家猜一猜阿姨來電的可能時間是幾時幾分?並說出你的理由。











這裡的分析表一開始,只需記錄到幾點鐘、幾點、幾點,幾點多,這樣就好。任務一只是銜接舊經驗。



任務二:整點鐘的數學語言轉換



















任務三,此時尚未將幾點半做幾時30分的轉換。因還需再讓學生重新認識鐘面。








連接舊經驗(一年級時,僅強調在大格)



學生要能說出

12個大格,

60個小格,

1個大格子中間有5個小格

幫助學生看到時針的數字與分針數字的連結





本任務兩人1組共用1個小時鐘。1人撥33分,另一位檢核,然後再由檢核者撥34分,由前一位檢核,彼此間相互檢核,並做紀錄。

















































任務二與任務三的差別在於提升學生解題策略,從1格格數,發現可以一次數1大格。









兩人共用1個時鐘,同組共作,分別找出每一堂課的時間長度、每一節下課的時間長度、午餐時間與午休時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