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國小111學年度二年級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數學教案
單元名稱 | 第8單元 時間 | 總節數 | 共6節,240分鐘 | ||||
設計者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 表現 | n-I-9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 領域核心素養 | 數-E-A3能觀察出日常生 活問題和數學的 關聯,並能嘗試 與擬訂解決問題 的計畫。在解決 問題之後,能轉 化數學解答於日 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 |||
學習 內容 | N-2-13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主。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 ||||||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 透過時間的報讀及動手撥動時鐘的活動,學習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 ||||||
議題 融入 | 實質 內涵 | 人權教育/人權與生活實踐: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涯規劃教育/生涯決定與行動計畫:涯 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透過扉頁故事讓學生理解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專長,應學習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 生活2上第二單元 光影好好玩 | ||||||
學習目標 | 1.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2.能認識數字鐘,並能與鐘面時刻相對應。 3.透過觀察鐘面,能點數兩整時時刻之間的時間。 4.透過觀察鐘面,能知道某時刻的前(或後)30分鐘、1(或2)小時的時刻。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數學2上課本第8單元 | ||||||
教學設備/資源 | 扉頁故事影片、鐘面教具 |
第1節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發展活動一 1.教師播放扉頁故事影片。 2.教師提問: (1) (2) 【8-1】認識鐘面 ‧能報讀整點時刻並認識時針、分針。 ‧透過撥鐘,知道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1大格就 是5分鐘。 教師布題(一) T:教師展示7點鐘的時鐘。 T:這是皮皮出門的時間,說說看是幾點幾分? T:鐘面上長針指著哪裡?短針指著哪裡?是幾點鐘? T:短針又叫做時針,長針又叫做分針,當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7,就是7點鐘。7點鐘還可以怎麼說? 學生依據鐘面顯示,回答教師的提問。 教師布題(二) T:找一找鐘面上的一小格在哪裡? T:分針走1小格,就是經過1分鐘。現在分針走了1小格,是幾點幾分?(教師撥動分針走1小格。) T:分針又走了1小格,現在是幾點幾分?(教師再撥動分針走1小格。) T:分針再走1小格,現在是幾點幾分?(教師再撥動分針走1小格。) T:分針一共走了5小格,現在是幾點幾分? 學生依據鐘面顯示,回答教師的提問。 3.教師歸納:在撥鐘時,從「7點1分」→「7點2分」→「7點3分」⋯⋯分針每走1小格,就說出鐘面上的時間,分針每走1小格,就是1分鐘呵! 教師布題(三) T:這個鐘面裡有1~12的數字,你會找出鐘面外和1~12對齊的數字嗎?圈圈看。 T:剛剛圈起來的數字,按照順序念念看。 T:說說看,這些數字是按照幾個一數的順序? T:數數看,鐘面裡共有幾個大格? T:再數數看,每一個大格裡分成幾個小格? 學生依據鐘面顯示,回答教師的提問。 T:數一數,分針從0開始走一圈,共走了幾小格? T:說說看,分針走一圈,是幾分鐘? 學生依據鐘面顯示,回答教師的提問。 | 5分鐘 35分鐘 | 評量方式: 實作評量 發表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輔助教材: 扉頁故事影片 時鐘或鐘面教具 |
第2~~4節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8-2】報讀時刻 ‧能報讀鐘面的時刻是幾時幾分。 ‧能以「五個一數」的方法,知道鐘面數字所對應的時刻並報讀。 教師以學生在校一天的作息,請學生聽老師指令撥小時鐘到指定的時間,讓學生知覺時間量感並練習報讀時刻。 教師布題(一) T:晨光活動是8時開始,請小朋友將小時鐘撥到八點鐘。 T:這個時鐘,時針指在哪裡呢?分針指在那裡? T:晨光時間8時40分結束,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幾分鐘?也可以說是幾大格? T:8:00~8:40是經過了幾分鐘呢? T:分針走了五小格要上課了,是經過幾分鐘?現在是幾時幾分?(老師說明1小格是1分鐘) T:8時45分開始第一節課,40分鐘後才能下課,請問幾時幾分下課,請撥動小時鐘並點數經過的時間?然後報讀第一節的下課時間是幾時幾分? 教師依照功課表上的時間,請學生經由點數的方式依序撥出指定的時間,然後報讀時刻,讓學生確立時間量感。 教師布題(二) T:中午用餐時間到,中午12時開始打菜,分針經過13小格後,老師宣布開動,請問吃飯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T:12:45午休開始,分針經過30小格午休結束,請問午休是在幾時幾分結束?(分針走了30小格就是走了半圈,也就是半小時) T:1時30分要去禮堂觀賞舞蹈班表演,分針經過60小格表演結束,請問是幾時幾分?(分針走了60小格就是走了一圈,也就是1小時) T:2:50開始打掃,打掃時間有4大格,請問4大格是幾分鐘? 打掃結束時間是幾時幾分? T:(承上題)分針撥到鐘面數字2,是3時幾分呢? 撥到數字3呢?撥到數字4呢?.... 教師布題(三) T:3時12分開始觀看30分鐘的海洋教育影片,影片結束的時間是幾時幾分?你怎麼知道的?請說說看。 學生發表,教師歸納整理,若學生未說出使用大格或小格的概念,教師再補充說明。 教師布題(四) T:小丸子從4時開始寫回家作業,5時寫完,拿出時鐘撥一撥,說說看時針是怎麼移動的? T:小丸子在寫回家作業時,接到阿姨來電,可是小丸子不確定來電的確切時間,請大家猜一猜阿姨來電的可能時間是幾時幾分?教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表示4時至5時這段時間的說法。 幾點多,不包含整點的時刻。老師引導學生藉由撥鐘活動,觀察整點間(四時到五時),時針與分針在鐘面位置上的變化。 教師布題(五) 教師布題顯示鐘面8:45 T:這是第一節上課的時間,請問;現在是幾時幾分? T:一天當中會出現幾次8時45分? 如果是早上8時45分,我們還可以怎麼說? (上午8時45分) 如果晚上8時45分,我們還可以怎麼說? (下午8時45分) T:我們會用哪段時間來區分上午和下午? 12時之前我們會說是上午,12時過後會說是下午;但 一般說來中午是指12時到1時。 教師布題(六) T: 請學生回憶生活中所看過其他時間的表示方法,教師帶出電子鐘的概念。教師說出時間,請學生試著寫下電子鐘的表示時間,教師再加以澄清概念。 1時58分電子鐘表示方式1:58 1時59分電子鐘表示方式1:59 2時0分電子鐘表示方式2:00 (再告知通常不會說1時60分) | 120 分鐘 | 評量方式: 實作評量 發表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輔助教材: 時鐘或鐘面教具 |
第5~6節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備註 |
【8-3】點數經過的時間 ‧觀察鐘面,點數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 教師布題(一) 教師事先分組,將兩人分一組,一組2個小時鐘,教 師出題,學生同時撥鐘比賽。 T:下午2時下課,下午2時10分上課,經過了幾分鐘? 一人撥出2時,另一人撥出2時10分,完成之後的組 別需馬上起立,看誰快。 T: 這樣分針是走了幾小格?表示幾分鐘? T: 1小格代表1分鐘,請學生發表1分鐘能做哪些事? T: 我們來試試看1分鐘內,你能寫幾個字? (教師發下格子紙,請學生握筆準備比賽) 題目一: 寫「大」字 題目二: 寫「家」字 請學生點數同組隊友各寫了幾個字,兩人共寫了幾個 字? 有沒有其他發現? 為什麼會這樣? (時間長度固定,筆畫多寡會影響字數多少) 題目三: 閉眼感受一分鐘的長度,如果覺得時間到了請舉手。 (讓學生體會一分鐘的時間量感) 教師布題(二) 學生2人一組,一人為A,一人為B,每人均有一個小時鐘。 T: 現在晨光時間,請大家將小時鐘撥到8時整。一小時後是上午幾時? 請A生撥出正確時間,B生觀察協助。依序輪流撥出至中午12時。 (時針走1大格,是經過1小時,也可以說是1時) T:下午2時,第二節課開始,到下午4時放學,經過了幾小時? (請A生撥出2時,B生撥出4時,觀察兩個鐘面並點數時針經過幾大格?) (數了2大格是2個1小時,也就是2小時) 教師布題(三) T:小丸子4時放學後到安親班寫功課,2小時後媽媽來安親班接她,時間是下午幾時? 請B生撥出4時,A生撥出2小時後,觀察兩個鐘面並點數時針經過幾大格?這樣是經過幾小時?所以說是下午幾時? 完成上述回答後,B生也將時鐘撥到六時。 T:媽媽來接她之前的1個小時,她就寫完功課了,請問她寫完功課的時間是幾時?(B生不動,A生撥時鐘) T:媽媽來接她之前的3個小時,跟阿姨去喝下午茶,請問媽媽下午幾時去喝下午茶?(A、B兩生自行協調,一人撥至媽媽接小丸子的時間,另一人撥出三小時前) T:媽媽到安親班接小丸子的2個小時後,要去車站接爸爸,請問媽媽幾時要到車站? 爸爸從高雄坐4個小時的車到達車站,請問這班車是下午幾時從高雄發車? (A、B兩生自行協調,一人撥至媽媽接小丸子的時間,另一人撥出二小時後) T:接到爸爸之後再過4個小時,一天就結束了,請問是幾時? (A、B兩生一起撥時鐘) 學生能經由觀察鐘面,點數兩個時刻之間經過的時間。 | 20分鐘 20分鐘 40分鐘 | ‧評量方式: 實作評量 參與討論 課堂問答 ‧學習輔助教材: 小時鐘或鐘面教具 格子紙、計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