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班綜合領域:百變艾草感官探索課程

格式
doc
大小
77 KB
頁數
3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6-05,离现在 5 1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大附小108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提供教學者參考)

領域/科目

(生活)綜合/小田園

設計者

王怡玲林昭彣

實施年級

特教班一~六年級

總節數

__2__節,__80_分鐘

單元名稱

百變艾草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環境的特性。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的之心

6-I-2體會自己份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7-I-5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核心

素養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技巧。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特生1-sP-3使用前進行洗滌剝皮或打開包裝

()特生1-sA-2 使用適當方式加熱、沖泡、烹調簡易餐食。

-E-A2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C1 關 懷 生 態 環 境與周遭人事物,體 驗 服 務 歷 程與樂趣,理解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 團 隊 成 員 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內容

A-I-2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練習

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D-I-4共同工作並互相協助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3 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Ba-II-2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特生-P-A1具備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參與家庭活動,探索個人休閒興趣,並於生活中開始生涯覺知與探索,對自身事物展現尋求協助、表達想法、選擇與決定的行為。

特生A-sP-4 食物的認識。

特生A-sP-5 食物的處理

特生A-sP-9 簡易餐食的製作

特生A-sA-2食物烹調前的處理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家庭教育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於家庭生活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特殊需求領域-生活管理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設備/資源

市大附小特教班愛芽農場植物(艾草、薄荷)QQ線、祝福小卡、皂基、篩子、小刀、模具、鍋子、果汁機、電晶爐、動手做肥皂PPT、泡茶水壺。

相關網路資料參考:

https://kknews.cc/zh-tw/story/pprr66p.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7R_ZK94r4

學習目標

  • 能觀察及區辨艾草、菖蒲及榕枝,認識端午節的習俗~艾草束的功用。

  • 能與同學合作共同合作收集艾草樹材料,並完成艾草束製作。

  • 能完成自己分配到的收成(艾草及薄荷)展現負責任態度。

  • 能正確處理艾草、薄荷,理解並動手完成製作香皂前的的處理方式。

  • 能正確處理艾草、薄荷,理解並動手完成製作艾草薄荷茶。

  • 能參與艾草皂及茶的製作,並在家庭生活中與家人分享使用。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一、引起動機:

  1. 教師:

展示艾草、榕枝、菖蒲,讓學生觀察其形狀和味道。敘述端午節掛艾草束的由來和故事。

二、主要活動

()每班各派一個學生代表,進行找老師指定植物的競賽,完成艾草、榕枝、菖浦蒐集,製作成艾草束,每班兩束。並掛上祈福小卡。

()展示艾草和薄荷,讓學生觀察艾草和薄荷的外型氣味。分三組前往菜圃剪下艾草及薄荷進行採收。

各班採收完帶回進室內課程。

  • 表現指標:分辨、實作

  1. 清洗作物

  1. 教師示範:教師示範清洗艾草和薄荷的方式,引導學生勿清洗太用力會損害到葉片。

  2. 學生任務:學生握住菜梗的部分,在流動的清水下沖洗,並將根部較多泥土的地方加強清洗。

  • 表現指標:好奇、探索、實作

  1. 處理作物與皂基

  1. 教師引導:教師展示拔下來的艾草與薄荷,放入壺中,引導學生使用小刀切皂。

  2. 學生任務:學生觀察部份處理的梗及葉,並完成拔葉泡茶及皂基切塊。

表現指標:探索、實作

  1. 進行混合

  1. 教師示範:教師播放肥皂製作PPT,引導學生操作肥皂的流程。

  2. 學生操作:學生在PPT步驟視覺提示與老師口語指導下,完成肥皂的製作。

表現指標:合作、實作。

  1. 茗茶及使用艾草皂

  1. 教師引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使用皂及茶飲的感受與製作的心得。

  2. 學生任務:學生使用肥皂清潔雙手後並飲茶,發表對皂及茶飲的想法與各自部分參與製作的心得。

表現指標:分享、表現

20















10








10









25






15




教學策略:以菖蒲特殊的形狀及故事引起動機

學習策略:聆聽


教學策略:以競賽提升學習、配對、觀察的動機,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策略:觀察、比較行動

評量:指認、實作





教學策略:提供實物、視覺提示

評量:實作評量,完成清洗作業步驟並檢驗完成度。




教學策略:視覺提示

評量:實作評量,完成切碎切段作業步驟並檢驗完成度。





教學策略:視覺提示

評量:實作評量,完成作皂步驟並檢驗完成度。


教學策略:視覺提示、實物體驗、提問

評量:表現評量,分享與表達給予回饋。

參考資料:(若有請列出)


附件:

教學PPT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