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國小一年級校訂課程:快樂探索校園(下)

pdf
213.55 KB
6 頁
Administrato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嘉義縣鹿草鄉下潭國小 111 學年度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
年級
一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快樂探索校園()
課程
設計者
陳美惠
總節數
/學期
(/)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學校
願景
圓滿人生、全方位學習、終身成長茁壯
與學校願景呼
應之說明
1.願意主動去接觸校園人、事、物,追求圓滿人生。
2.以感官探索校園環境覺察校園與自己的關係讓學生能全方位的學習
3.透過課程的實踐,以連結願景中終身成長的內涵。
總綱
核心素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
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
目標
1.觀察校園中的植物,能主動觀察植物的外觀。
2.了解校園中植物的特色。
3. 觀察校園中的小動物,並能愛護小動物。
4.了解校園中小動物的特色。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教學活動
(學習活動)
教學資源
(1)
(5)
生活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
生,覺察事物及環境
的特性。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
動,表現好奇與求知
探究 之心。
健體
3b-I-2 能於引導下,表現
簡易的人際溝通互動
技能。
1.觀察校園植物
的外觀,並可
以藉由植物圖
卡,找出圖卡
中的植物。
2.觀察植物時要
能放低音量觀
察,能輕輕觸
碰但不要攀折
植物,觀察後
記得洗手,做
好個人衛生。
3.透過感官觀察
植物,並依照
植物的特徵給
予特別的名
字。
1.能用五官進行觀
察植物的活動。
2.能夠發現植物間
外觀的不同。
3.能夠知道觀察植
物時應該要注意
的事項。
4.實踐創作的畫
作,並能夠與人
分享及表達內心
感受。
1.聆聽學生討論及發表
的內容。
2.從操作過程中,觀察
學生是否掌握要領。
3.觀察學生創作情形。
活動一:起動機
1.請學生發表曾經在校園中看過以及印象深
的植物。
2.請學生發表自己對植物的感受。
活動二:園探索
1.植物小偵探
(1)老師先將校園中常見的植物印製成校園植
物圖卡。
(2)發下圖卡給學生並請學生透過分組合作,
一齊到校園中找一找,當個植物小偵探,
在哪裡可以找到這些圖卡上的植物。
(3)透過採集觸摸、嗅覺、觀察外觀來仔細觀
察植物,並以植物的特徵請學生幫他們取
特別的名字。
活動三:總結
1.動手畫一畫-請學生畫出自己在校園中看
並喜歡的植物。
2.上台發表各自的畫作,說說看為什麼喜歡
個植物。
5
(6)
(10)
生活
1-I-1 探索並分享對自
及相關人、事、
的感受與想法。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
生活,覺察事物
環境的特性。
6-I-5 覺察人與環境的
存關係,進而珍
資源,愛護環境
尊重生命。
1.不同植物的外
觀。
2.認識植物基本
的構造。
3.認識校園中的
植物名稱與特
徵。
4.主動發揮愛護
植物的心與舉
動。
1.能用五官進行觀
察活動。
2.能依據植物各種
外觀上的不同與
持徵來比較其差
別。
3.能理解植物基本
構造並覺察到校
園中的植物相同
之處。
4.能夠覺察植物也
是有生命的,進
而愛護它保護
它。
1.透過觀察,知道學生
進行觀察活 動時是否
能發現異同。
2.透過討論能夠知道學
生對植物構造了解的
程度。
3.觀察學生在不同的場
所進行觀察時,是否
都能表現應有的態度
和行為。
活動一:起動機
1.有的植物有花,有的沒有花,有的植物很
大,有的卻矮矮小小的,請發表它們給你的
感覺。
活動二:展活動
1.老師播放上次植物探索時在校園中看到的植
物,並且指導學生認識植物部位:根莖、
葉、花。
2.與學生討論這些植物的特色與特徵。
(1)桂花樹:外觀高高的但是樹幹比較細
有開花,而且香香的。
(2)榕樹:外觀高高大大的,葉子也很多
以在樹下乘涼。
(3)馬丹櫻:長很多小花,有桃紅色也有黃
色的花朵,沒有味道。
(4)阿勃勒:夏天會開金黃色的花,一串串的
垂下。
(5)腎蕨:是校園中常見的蕨類植物,蕨類植
物小時候捲捲的,和長大時的葉子
不一樣。
3.帶領學生至校園收集討論過的植物的葉花
果實,並告訴學生不隨意攀折植物,但可以
撿拾落下的植物
活動三: 綜合活動
1. 請學生發表自己收集的植物樣本。
(11)
(15)
生活
1-1-5 由接近自然,進而
關懷自然與生命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 事物及
環境的特性。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
求知探究之心。
1.觀察校園中的
小動物。
2.了解並繪製小
動物的家。
1.能仔細觀察校園
中的小動物並分
享。
2.讓學生可以主動
接近大自然的生
物並理解生物與
我們的關係。
3.能藉由觀察畫出
小動物以及牠的
家或周圍的環
境。
4.培養學生愛護小
動物以及尊重生
命,並能和牠們
和平共處。
1.
的內容。
2.
的狀況與情形。
活動一:引起動機
1.發表自己在校園中看到過甚麼小動物並形
它的樣子。
活動二:園探索
1.觀察校園中的小動物有哪些?請學生描述牠
的外觀以及對小動物的感受。
2.認識校園中常見小動物的名稱及特徵。
(1)蜜蜂:常見黃色的身體,有翅膀會飛
而且遇到敵人會以針刺人,所以
遇到蜜蜂時千萬不要靠近也不要
故意和牠玩耍。
(2)蝴蝶:小時候是毛毛蟲,長大後有美麗
的翅膀,顏色多鮮豔,喜歡在花
草間飛翔並尋找食物。
(3)螞蟻:通常都是成群結隊的行動,他們
的家多是在土裡
(4)麻雀:喜歡在大樹上築巢,平常也喜歡
嘰嘰喳喳的叫著。
(5)蟬:在夏天時常會聽到蟬的叫聲,通常
是公的蟬才會鳴叫,是為了繁衍下
一代,交配完後便死去。
活動三:合活動
1.繪製動物的家
(1)畫出喜歡的小動物4-5隻,以蠟筆繪製後
剪下。
(2)以八開的圖畫紙畫出這些動物的
(3)將小動物貼在自己的家上面
(4)將畫繪製完成
2.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畫並分享。
5
(16)
(20)
生活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
生活中的人、事
物,覺察事物及
境的特 性。
2-I-2 觀察生活中人、
事、物的變化,
知變化的可能因
素。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
活動,表現好奇
求知探究之心。
3-I-3 體會學習的樂趣和
成就感,主動學
新的事物。
健康
2c-I-1 表現尊重的團體互
動行為。
1.雨撲滿的功能
與用途。
2.愛護水資源。
1.覺察雨撲滿的存
在。
2.能夠了解雨撲滿
真正的用途。
3.珍惜並節省水的
使用。
1.聆聽學生討論及發表
的內容。
2.觀察及聆聽學生創作
的狀況與情形。
活動一:引起動機
1.上次校園探索時,有沒有發現雨撲滿?分享
是否知道用途?
2.想一想如果我們沒有水可以使用會如何?
活動二: 認識雨撲滿
1.認識雨撲滿:
(1)播放雨撲滿的圖片
(2)帶學收實際觀察雨撲滿
(3)收集後的雨水可以怎麼使?澆花、拖
地、打掃廁所等等,並實際使用學校雨撲
滿澆花。
2.想想看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製作雨撲滿
?用臉盆或桶子裝雨水等等。並畫出自己
的雨撲滿。
活動三:合活動
1.歸納雨撲滿的用途
2.加強學生對水資源的觀念與使用方法。
5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康軒 ) 編教材(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
否融入資
訊科技教
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有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
學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2)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簽名
普教老師簽名
*各校可視需求自行增減表格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年級校訂課程每 3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節、社 1
節、世界好好玩 1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份。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