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來吉國小二年級校訂課程規劃表(112學年度)

格式
pdf
大小
335.57 KB
頁數
8
作者
ljes-2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24,离现在 2 1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三、嘉義縣

    來吉    國小

112 學年度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表 11-3)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來吉愛閱讀 

課程 

設計者 

許世玲 

總節數

/學期 

(上/下) 

21/上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是否融入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均未融入(供統計用,並非一定要融入) 

      需跨領域,以主題/專題/議題的類型,進行統整性探究設計;且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的重複學習。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快樂.原味自然.積極進取.卓越 創新

 

與學校願景呼應

之說明 

一、透過閱讀課程的實踐,能營造健康快樂與正向氛圍  增進品格修養與促進身心健康與良善發展。 

二、建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小朋友自然而然地閱讀,沉浸在愉悅的閱讀學習中,體會閱讀帶來的新好生活與生活品質。 

三、透過繪本教學與規畫閱讀相關活動,激發主動探索與進取作為,樂於探索與分享閱讀實作的成功經驗。 

四、從操作活動中,建立學習方法與策略,追求創新與卓越,以提升學習成效。 

總綱 

核心 

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

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

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

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

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

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 

目標 

一、具備分辨圖書分類的能力,日常學習中帶領學生實際體驗在圖書室閱讀的樂趣,並能處理圖書借閱的相關事項,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辨能力。 

二、經由閱讀與童詩寫作,使學生具備 【聽、說、讀、寫、作】 的基本能力,透過分享與交流,以達成相互了解與人際溝通的目標。 

三、藉由讀報教育,廣泛閱讀,以培養學生是非判斷的能力,潛移默化中養成公民素養與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四、透過閱讀理解與創作,備理解他人感受,使學生樂於與人互動分享,且具備團隊合作又共存共榮的素養。 

background image

 

(1 ) 

 

( 5 )

 

館 

: 

育 

 

 

語文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

要訊息與觀點。  

5-Ⅰ-6  利用圖像、故事

結構等策略,協助文本的

理解與內容重述。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

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 

7-I-4  能為共同的目標

訂定規則或方法, 一起

工作並完成任務。 

 

繪本故事 

《 莉 莉 的

第 一   張 

借 書證》

繪 本 故

事。 

 

閱讀理解 

策 略 : 預

測/詞彙。   

 

圖書室環 

境 與 功

能 、 借 書

證。  

 
能重述與討論《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故事內

容,了解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能正確朗讀並讀懂繪本,透過共讀與討論,運

用適當策略,了解繪本內容與重點。  

 

 

能學習使用圖書室環境與功能、借書證,正確

操作借還書的程序,並願意遵守愛校服務規

定。  

 

 

 

 

 

1.能簡單預測故事內容。  

2.能重述故事重點。  

3.能知道並說出學校圖館借閱規

則。  

 

4.能知道愛校服務的規定。  

5.能知道閱讀認證與獎勵辦法。 

 

  

 

 

6.能實際檢索百科,查詢資料。 

  

 

7.能與人分享自己借閱的書籍。 

活動一:繪本導讀  

1.師生共讀《莉莉的第一張借書證》。  

2.故事內容討論。  

3.重述故事內容重點。  

活動二:認識學校圖書館的借閱規則  

1.以 PPT 介紹學校圖館借閱規則:須持個

人借書證借書、每次最多借5本書、借閱期

限2週。  

2.學生持借書證,實際選書、借書。  

3.介紹閱讀認證與獎勵辦法。  

活動三:圖資利用—認識工具書—百科  

1.認識工具書:百科(總類)/小百科(自然

類)。  

2.簡介百科的目次檢索方法。  

3.實際動手查查看。  

4.發表使用心得。 

 

讀本《 莉莉的第

一張借書證》。  

 

 

學校圖館借閱規

則。  

 

來吉國小借書

證。  

 

 

工具書 : 百科 

(總類)/ 小百 科

(自然類) 

5 節 

( 6 )

 

( 10 )

 

海  

(班

箱) 

 

語文 

1-Ⅰ-1 養 成 專 心 聆 聽 的

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5-Ⅰ-4 了 解 文 本 中 的 重

要訊息與觀點。 

5-I-9 喜愛閱讀,並樂於

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 

7-I-1  以對方能理解的

語彙和方式,表達對人、

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南 瓜 湯圖

畫 中 的角

色扮演 

 

 

 

「 石 頭

湯 」 繪本

故事結構 

1.   

2.  能專心聆聽閱讀繪本內容 ,了解故事的起承 

轉合,並樂於和他人分享與閱讀心得。 

3.   

4.  觀察繪本中的角色,對過肢體動作和說話的 

語氣,表現出書中人物的情緒。 

5.   

6.   

7.  能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表答故事中對人、事、

物的觀察,並分享學習內容。 

 

1.能表現出繪本中角色的情緒。 

 

2.能專心聆聽並樂於分享。  

 

 

3.能完成「南瓜湯」、《石頭湯》

學習單。 

 

活動一:閱讀繪本故事-南瓜湯 

 (一)繪本導讀  

1.教師帶領孩子一起共讀「南瓜湯」。 

2.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共同探討「南瓜湯」中

爭吵與合作的轉折。 

 (二)問題與討論  

1.南瓜湯的三位動物主角是?  

2.南瓜湯是怎樣做成的呢?  

3.從他們做南瓜湯的過程中,你認為誰最

重要?為什麼?  

4.根據討論,完成「南瓜湯」學習單。 

活動二:繪本導讀:《石頭湯》  

引導與提問  

(1)在封面上看到什麼?  

(2)他們之間有什麼關連?  

(3)你猜故事的內容會是什麼? 

(二)觀看石頭湯ppt,問題討論 

根據討論,完成「石頭湯」學習單。 

 

「南瓜湯」繪本、

簡報 

  

 

 

 

「南瓜湯」學習單 

  

「石頭湯」繪本、

簡報 

 

 

 

 

「石頭湯」學習單 

5 節 

background image

(11 )

 

( 15 )

 

玩 

(讀

育) 

 

語文 

1-1-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

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5-Ⅰ-6  利用圖像、故
事結構等策略,協助文
本的理解與內容重述。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

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

得。  

 

 

文章結構

的起承轉 

合。 

 

孝順相關

文章的探

討 

 

1.藉由小亨利四格漫畫培養學生想像力,寫

出具起承轉合的短文。 

2.透過閱讀與蒐集孝順相關文章完成剪報學

習單,培養孝順的品格。  

3.透過閱讀成果分享,讓學生樂於參與,並

提供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剪報成果的觀點與意

見。 

 

1.能依照四格漫畫內容編寫出具

起承轉合的對話內容,完成四段

的短文作品。 

2.能完成剪報學習單。  

3.能口頭分享自己心得與對他人

剪報的意見。 

活動一:小亨利看圖寫作  

1.教師利用國語日報小亨利四格漫畫,說

明故事「起、 承、轉、合」四要素。 

2.發給學生貼有一則小亨利四格漫畫的練

習單,請學生根據四格漫畫寫出四段的短

文。 

3.張貼作品互相觀摩。  

活動二:孝順主題剪報  

1.學生蒐集國語日報上孝順主題的文章作

品。  

2.完成剪報學習單。 

3.剪報成果分享:學生口頭分享自己的剪報

心得與聽完他人分享心得的回饋。 

 

 

蒐集國語日報小

亨利四格漫畫數

篇。  

 

四格漫畫短文練

習單。  

 

 

 

 

 

剪報學習單。 

5 節 

( 16 )

 

( 21 )

 

語  

(童

賞)  

 

語文 

5-Ⅰ-1 以 適 切 的 速 率 正

確地朗讀文本。 

2-Ⅰ-1 以 正 確 發 音 流 利

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

技巧寫作。 

 

 

生活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

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

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

力。 

 

童詩文本

(童詩結

構、分 

行 與 詩

味) 。 

 

 

 

 

由身邊人

事物圖像

聯想發揮

想像

力 。 

 

繪本 

【我家是 

動物園】  

(人物聯

想) 

 

 

 

1.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童詩結構與內容。 

2.以正確發音與完整的句子說出聯想的事物。 

3.  能應用童詩的技巧進行仿寫技巧並且完成

媽媽像什麼的句子。 

 

 

 

 

 

4.全班共同繪本為媒材,進行童詩聯想練習與

創作【  注音符號、數字圖像的聯想】。 

5.能利用生活的媒介與創作,完成多元評量。 

 

1.能在討論時,踴躍表達自己的想

法。 

2.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

力。 

3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

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4.完成童詩仿作【我家是動物園】

學習單 。 

5.能積極參與佈展並與同學有較

佳的互動,分享豐富的創作力。 

活動一:大聲朗讀 

1.全班朗讀童詩 

【寶貝彈珠】【好險】【寵物】。 

2.引導學生欣賞與討論童詩內容。 

3. 童詩的基本認識 ( 童詩是什麼?) 

4.全班一起討論做童詩聯想練習。 

【 注音符號、數字圖像的聯想】 

 

 

活動二:繪本共讀 

1.共讀繪本。【我家是個動物園】 

2.全班討論並做人物聯想---例如:媽媽像

什麼? 

3.發下童詩寫作學習單。 

4.分享發表:鼓勵學生踴躍讀出自 

己寫的內容。 

活動三:期末成果展 

1.佈展:(1)學生分組完成靜態展覽的布置,

並將階段性的閱讀作品擺放與呈現。(2)動

態成果:學生選擇作品中較佳的內容說明其

創作想法與創作泉源。 

 

 

教學 PPT 

 

 

童詩與繪本 

 

 

海報紙、彩色筆、 

學習單 

 

 

 

佈 展 用 品 靜 態 作

品學生檔案 

6  節 

background image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主題是否融

入資訊科技教

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教需求學生

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姓名: 

          普教老師姓名:許世玲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background image

 

三、嘉義縣來吉國小

112 學年度

校訂課程教學內容規劃表(表 11-3)

   

 

 

 

 

 

 

 

 

 

 

 

 

 

 

 

 

 

年級 

    二年級 

年級課程 
主題名稱 

                                                            來吉愛閱讀 

課程 

設計者 

許世玲 

總節數

/學期 

(上/下) 

20/下學期 

符合 

彈性課

程類型 

▓第一類

  統整性探究課程  ▓主題 

⼞專題  ⼞議題*是否融入  □生命教育  ■安全教育  □戶外教育  □均未融入(供統計用,並非一定要融入) 

第二類  ⼞社團課程    ⼞技藝課程 
第四類  其他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  ⼞服務學習  ⼞戶外教育  ⼞班際或校際交流 

⼞自治活動  ⼞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  ⼞領域補救教學 

學校 

願景 

健康快樂.原味自然.積極進取.卓越 創新

 

與學校願景呼應

之說明 

一、透過閱讀課程的實踐,能營造健康快樂與正向氛圍  增進品格修養與促進身心健康與良善發展。 

二、建構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小朋友自然而然地閱讀,沉浸在愉悅的閱讀學習中,體會閱讀帶來的新好生活與生活品質。 

三、透過繪本教學與規畫閱讀相關活動,激發主動探索與進取作為,樂於探索與分享閱讀實作的成功經驗。 

四、從操作活動中,建立學習方法與策略,追求創新與卓越,以提升學習成效。 

總綱 

核心 

素養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

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B1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

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

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

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

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C2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課程 

目標 

一、具備分辨圖書分類的能力,日常學習中帶領學生實際體驗在圖書室閱讀的樂趣,並能處理圖書借閱的相關事項,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辨能力。 

二、經由閱讀與童詩寫作,使學生具備 【聽、說、讀、寫、作】 的基本能力,透過分享與交流,以達成相互了解與人際溝通的目標。 

三、藉由讀報教育,廣泛閱讀,以培養學生是非判斷的能力,潛移默化中養成公民素養與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四、透過閱讀理解與創作,備理解他人感受,使學生樂於與人互動分享,且具備團隊合作又共存共榮的素養。 

background image

 

教學 
進度                                   

單元
名稱     

連結領域(議題)/ 
學習表現 

自訂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內容)

 

學習活動 
(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節數 

 

( 1 ) 

 

 

( 5) 

 






 

 
語文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
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生活 
7-I-4  能為共同的目標

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

作並完成任務。 

 
認識基本
文句的語
氣與意
義。 
 

認識各類

文本中與

日常生活

相關的文

化內涵。

 

 

1.透過書籍的介紹,認識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

義,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2.能整理瞭解書本結構的意義,並處理遇到

選書困難時,可觀看封面、封底、目次等內容

當作選書參考。  

3.透過講解小書製作流程圖,讓學生能對書本

結構的認識,使用想像力設計編排小書,豐富

小書設計美感。 

 

1.能分享與指出「封面、書背、 封

底、扉頁、序頁、目次、正文書名

頁、版權 頁」的位置。  

2.能從書籍中指出和老師念出的各

部位專業名稱位置。  

3.能將書本結構正確應用在設計的

小書上。 

活動一:建立對「一本書」 的基本認識 

 1.透過簡報讓學生認識一本書的專業名稱:

「封面、 書背、封底、扉頁、序 頁、目次、

正文書名頁、 版權頁」。  

2.學生拿出共讀書,能指出老師念到的書本

專業名稱的位置  

活動二:小書設計  

1.透過簡報介紹小書製作流程。  

2.將「封面、書背、封底、 扉頁、序頁、目

次、正文書名頁、版權頁」設計在小書上。 

 3.製作小書。 

 4.小書展示分享 

 

書籍各部位專

業名稱 PPT  

 

蒐集數本小書

範本。 

學習單 

 

小書製作流程

圖 PPT。 

A4 白紙 2 張、

剪刀、 

膠水。 

5 節 

 

(6 ) 

 

(10)

 




 

 
語文 

1-Ⅰ -2  能學習聆聽不同

的 媒材,說 出 聆聽的 內

容。   

5-Ⅰ-7  運用簡單的預測、

推論等策略,找出句子和

段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

解文本內容。   
生活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

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

的美感經驗。 

 
鄒族傳統 
古謠     

 
回家.回 
部落繪本   

 
鄒族歌舞

劇 

 
透過部落耆老講述歌謠意義,聆聽不同的媒

材,了解鄒族的歷史文化特色。   

 
運用簡單的預測、推論等策略,找出回家.回 
部落繪本句子和段落明示的因果關係,理解文

本內容。 

 
學生藉由觀察繪本封面、封底插畫,練習說出

此繪本的內容大意。   

 
透過欣賞傳統歌舞劇,描述個人體驗到的心

得。 

 

1.能聆聽他人的分享並給於回饋。 

 

2.藉由老師分享繪本後,學生能預

測、推論等策略,說出繪本的情節

與內容發展。 

 

3.能體驗鄒族音樂、舞蹈活動,隨著

音樂旋律擺動身體。     

 

4.能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

應個人的看法。 

活動一:鄒族傳統古謠   

1.欣賞鄒族傳統古謠。   

2.邀請部落耆老,講述歌謠意義及特殊禁忌。   

3.共讀-聽鄒族爺爺吟唱山林繪本。   

4.「鄒」搖擺音樂學習單。   

活動二:回家.回部落繪本導讀 

1.預測故事:教師讓學生先觀察繪本的封面

和封底,讓學生猜猜看故事的內容?   

2.師生共讀繪本『回家.回部落』。   

3.問題討論與學生分享。   

4.閱讀後省思。(學習單)   

活動三:   

3.  至蘭后山莊欣賞鄒族歌舞劇。   

4.  訪問舞者,此首歌舞劇表達的意境是什

麼?   

5.  完成歌舞劇心得單。 

     
鄒族古謠  CD   
聽鄒族爺爺吟

唱山林 
繪本 PPT   

 
回家.回部落

PPT 

 

 

 

 
省思學習單 

 

 
觀看心得單 

5 節 

background image

(11)

 

(15)

 




 

 
語文 

5-Ⅰ -4  了解文本中的重

要訊息與觀點。 

 

 

 

生活 

1-I-4 珍視自己並學習照

顧 自己的方 法 ,且能 適

切、安全的行動。 

5-I-2  在生活環境中,覺

察美的存在。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

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

動關心與親近。 

 
阿里山的 
美。 

 

   

 

 

 

 

 
過平交道

應遵守規

則。 

 
春神跳舞

的森林文

本閱讀。 

   
阿里山大 
發現創

作。 

 
覺察阿里山的美並說出影片中或自身到阿里

山上的經驗。   

 

 

 

 

 

 

 
理解與內化繪本內容之訊息,學習如何安全過

平交道的方法,並能適切的行動。 

 
了解作者安排樹洞、銀光珍珠的意義。   

 
運用推論策略找出阿地的情緒變化、阿地的特

質並舉出兩個例證證明,理解文本中重要概

念。 

 

1.  能說出阿里山的美。   

2.  能說出阿地的情緒變化、阿地的

特質並舉出兩個例證證明。 

 

 

 

 

 

 

3.  能說出安全過平交道的方法停、

看、聽。 

 

 

 

4.  能完成春神跳舞的森林學習單。 

活動一:阿里山的美   

1.觀看漫步在雲端阿里山的美影片並討論印

象最深、最感趣味的地方。   

2.分享到阿里山上的經驗。     

活動二:春神跳舞的森林繪本導讀   
班級共讀-春神跳舞的森林。   
問題與討論 
分享心得 
活動三:阿里山大發現   
討論春神重回阿里山原因。   

2.小朋友省思與發表過平交道時所見所聞及

應該注意的事項。 

3.觀看越過山崗-阿里山森林鐵路影片並兩人

一組操作體驗阿里山森林鐵路立體書。   

4.小組共同創作阿里山大發現。   

5.各組發表阿里山大發現的重點,給予回饋

後省思創作內容,並做修正。 

 
漫步在雲端阿

里 山 的 美 影

片。 

 

 
春神跳舞的森

林共讀  書籍、
簡報、學習單。 

 

 

 

 
省思單 

 
越 過 山 崗 - 阿
里山森林鐵路

影片、立體書、

創作阿里山大

發現材料。 

 

5 節 

background image

(16)

 

(20)

 




 

 

語文 

6-I-2 透 過 閱 讀 及 觀

察,積累寫作材料。 

 

 

 

 

 

 

生活 

4-I-1    利用各種生活

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

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

力。 

 

『春神來

了』歌曲 

 

春天季

節的變 

化圖片。 

 

 

 

 

 

 
與春天有

關的唐

詩、童詩

 

 

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

態度與興趣。 

2.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

寫作的興趣。 

 

 

 

 

 

 

 

 

 

 

3.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

性與變化。 

4.嘗試運用各種生活素材,表現自己的感受與

想法。 
 

 

1.能專注聆聽歌曲,並說出歌詞內

容與心得分享。 

2.能積極參與,觀察春天季節變化

之美與述說。 

 

 

 

 

 

 

3.能善用寫作材料與獨立創作作

品。 

4.能創作屬於自己的童詩與繪畫,

呈現豐富的想像力。 

 
 

活動一:春天在哪裡—走訪校園 

1.  觀賞春天在哪裡--校園植物 PPT 
2.  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中尋找春天。 
3.  老師發下學習單,請寫下在校園中所觀察

到春天的景色,並為學習單著上顏色。 

4.  學生朗讀學習單寫作並分享觀察心得。 
活動二:花的訪客—認識小動物 

1.  細心觀察在花叢間有很多的小動物,他們 

都在做什麼呢? 

2. 完成一幅發現花的訪客著色畫。 

活動三:與春天有約—節奏與律動 

1. 輕聲唱德國兒歌『春神來了』 

2. 利用肢體的動作分組表演『盛開的花朵』 

活動四:把春天留住—製作春天童詩小書 

1.  事先引導學生每周朗讀童詩二首,請家長

檢核並簽名,利用假日完成童詩仿寫的學

習單。 

2.  設計一系列與春天相關的童詩和唐詩,如

春曉、相思、鳥鳴澗,七言絕句的清明、

烏衣巷、金縷衣、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

生沈浸在春天的氛圍中。 

3.  製作一本手工小書,童詩內容以小朋友所

仿寫的春天來了為題。 

4.  完成後,大家互相觀摩、欣賞、分享彼此

的小書作品,再口頭發表 

 
校園中景物 
校園植物 PPT 

 
學習單 

 

 

 

 

 
圖畫紙 

 

 

 

 

 
學習單 

 
 

 

 

 

 

海報與西卡紙 

繪圖用具 

5 節 

教材來源 

       

選用教材  (                        )                              ■自編教材

(請按單元條列敘明於教學資源中)

 

本 主 題 是 否
融 入 資 訊 科
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融入資訊科技教學內容  (            )  (以連結資訊科技議題為主

特 教 需 求 學

生課程調整 

 

身心障礙類學生:  ■無    □有-智能障礙( )人、學習障礙( )人、情緒障礙( )人、自閉症(      )人、(/人數) 
資賦優異學生:  ■無      □有- (自行填入類型/人數,如一般智能資優優異 

課程調整建議(特教老師填寫) 

1. 

2.                                                                                                           

特教老師姓名: 

          普教老師姓名:許世玲 

填表說明: 

(1)依照年級或班群填寫。 
(2)分成上下學期,每個課程主題填寫一份,例如: 一年級校訂課程每週 3 節,共開社區文化課程 1 節、社團 1 節、世界好好玩 1 節三種課程,每種課程寫一份,共須填寫 3 份。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