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的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291.5 KB
頁數
15
上傳者
t.k.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6-01,离现在 21 14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目錄索引

一、

教案設計 2

教學活動流程 5

三、教具表 9

四、參考書目 10


附件一學習單 11

附件二教學活動紀錄表 14



教案設計

活動名稱

100以內的數

適用年級

一年級

教學節數

二節課

教學準備

教學所需的教具、錄音、後測試題

設計者

賴佳君、鄭惠穎、游美琦、王文秀、黃绣玲

設計構想

  1. 100以內數的本質概念

    1. 整數可以用來表示某一特定群體中各體的個數。

    2. 100以內的正整數為範圍,確立從1100的標準數詞序列。

    3. 透過「又一」的概念促使學生一方面探索100以內數詞及數字系統的規律,另一方面嘗試依此規律「預測」新數量的命名及書寫。

  2. 概念的發展

(一)文獻探討

  1. 生理技能:在動作技能方面,6-8歲的小朋友對於手部及身體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有時無法靈活從事精密的動作。本課程設計運用著重與生活結合,用錄音帶中故事人物的帶動,讓小朋友了解生活中,常用100以內的算數。

  2. 心理學─皮亞傑﹝Piaget﹞的具體運思期:推理的思維只限於眼見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運用描寫大雄的一天”,來帶出小朋友在學校的一天可能會發生與算數相關的問題。

  3. 心理學─布魯納﹝Bruner﹞形象表徵期:6歲以後兒童語言閱讀及表達能力漸漸成熟,而且可以逐步的利用對物體的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獲得知識。→利用故事讓小朋友由故事情境中,自然的解決問題。

  4. 6-12歲小朋友同儕價值與次級文化對社會化人格頗為重要。讓小朋友以小組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5. 社會認知的特質:低年級小朋友在團體中容易被同儕影響,但也利於學習成果,且必須在團體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以小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在聽完故事後,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競賽及解說。


(二)學習者分析

      1. 年齡:七、歲。

      2. 性別:男女皆有。

      3. 對象: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之下,淡水鎮竹圍國小一年級己班的學生。

      4. 班上的學生家長社會階層多屬勞工階級,對於學生的管教及學業並不是十分重視,再加上級任老師是初任教師,對於學業成績有學校的壓力,所以學生作業及學業成績上,大多是老師的督促較多。

      5. 依照班級導師的說法,班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成績還算平均,所以老師常把相關的單元放在一起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單元內容的熟悉度。

三)學生的先備經驗

      1. 具有一年級程度的國語識字能力。

      2. 具有一年級程度的數學科能力。

      3. 依照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生具有在語文領域之本國語文方面,注音符號應用、聆聽、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能力。

      4. 依照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生具有在數學領域方面,「數與量」、「圖形與空間」方面的能力。


  1. 處理的特色

我們不光是希望孩子會做加、減法的運算,同時希望把加減法很自然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明白加減法的運算在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的。當我們去商店裡買東西時,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總共要付給老闆多少錢,以及老闆應該要找多少錢回來,這是一個生活的基本能力。此外,排序的概念亦是如此,我們舉出「門牌號碼」讓孩子開始觀察注意週遭數字的變化。希望孩子能透過本課程設計,從情境中體悟加減法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而非只是離他們很遙遠的幾個數字而已。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N-1-2 能掌握101001000110100之間的關係,做數的二階單位化聚。

N-1-3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有關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問題。

1.能把加減法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解決買賣找零的問題。

R-1-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R-1-2 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

T-1-2 能把情境數量形之關係已數學語言表出。

T-1-4 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

N-1-14 在情境中理解加法和減法的相互關係。

2.能觀察生活中數量的變化。

3.從練習排數字的順序中,讓孩子察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數學常識。



教學活動流程

活動主題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時間分配

教學資源

一、檢測是否有用頂點來代表一個線段、一個平面的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大雄的媽媽給大雄零用錢100元,大雄去早餐店買了小籠包(一籠33)和溫豆漿(一杯10),請問:

  1. 大雄總共要付多少錢?

  2. 大雄的100元零用錢夠付早餐嗎?

不夠

如果夠的話,老板要找大雄多少錢?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不夠的話,大雄還差多少錢?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0min

    1.故事流程圖

    2.大雄、靜宜及技安三個人偶、小籠包(附上價格)及豆漿(附上價格),並以軟性磁鐵貼於背面,以利活動進行。

    3.牌,可讓小朋友回答問題時使用。

    二、檢測學生的先備知識,是否具有平面中的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班級檢討

    大雄在公車站遇到了靜宜和技安,他們一起等竹圍國小的學校專車,專車上最多只能載45人,而且不能有人是站著的。

    1.車上已經有17人,大雄的那一站有9人,大雄說:17+9=26人,技安說:17+9=28人。請問誰說的對?

    大雄技安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朋友都上車後,車上還有幾個空位?大雄說:19人,技安說:26人。請問誰說的對?

    大雄技安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min

















    1.故事流程圖

    2.大雄、靜宜及技安三個人偶、專車,並以軟性磁鐵貼於背面,以利活動進行。

    3.牌,可讓小朋友回答問題時使用。

    三、檢測是否具有從平面到立體的概念

    個人思考



    小組討論



    分組發表




    技安的零用錢是15元,靜宜的零用錢是82元,大雄說媽媽今天給他的100元零用錢比技安和靜宜的加起來還要多。請問大雄說對了嗎?

    不對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min

    1.故事流程圖

    2.大雄、靜宜及技安三個人偶,並以軟性磁鐵貼於背面,以利活動進行。

    3.零錢15元、82元及一張百元鈔票。

    4.牌,可讓小朋友回答問題時使用。

    四、檢測正立方體中邊與邊的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個人思考



    分組發表




    班級檢討

    下課後,大雄和靜宜相約去探望技安,他們只知道技安家在7-11後的第五家,而7-11的地址是民族路71號,再走下去的第二間的文具店是民族路75號。

    1. 請問技安家的住址是民族路________

    2. 技安家兩邊的門牌號碼分別是民族路79號和民族路81號。

    不對

    <第一節完>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min

    1.故事流程圖

    2.大雄、靜宜及技安三個人偶、技安家、文具店及7-11,並以軟性磁鐵貼於背面,以利活動進行。

    3.牌,可讓小朋友回答問題時使用。

    五、檢測是否有100以內的數字運算能力及依大小排序的能力。


    個人思考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小朋友,大雄又迷路了,請你算算看中的算式,再順著答案由小至大的順序連線,幫幫大雄找到回家的路吧!記得每個站都要經過才行唷!

    10min







    1.學習單()



    、檢測是否有100以內的數字運算能力及是否能對「錢」的數字有概念。

    個人思考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下課後,技安開心來到麥當勞

    紅茶25

    堡28

    條30

    雞塊60

    1. 大雄帶了50元,他想吃漢堡和紅茶,請問他的錢夠不夠?

    不夠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技安帶了100元,但是他必須留下零錢24元來坐公車回家,請問技安可以買那些東西吃呢?


    15min



    1.學習單()

    八、檢測是否有100以內的數字運算能力及依大小排序的能力。


    個人思考

    分組發表

    意見分享





    想想看,那二個數字加起來會等於「花心」部份的數字呢?把花上的答案算出來。

          1. 13=4+□

    =5+□

    =6+□

    =7+□

    =8+□

    =9+□

    =□+□

          1. 58=□+18

    =□+26

    =□+39

    =32+□

    =19+□

    =40+□


    15min

    1.學習單()


    <第二節完>















    教具表


    1. 錄音帶一卷(內錄有題目及人物對話情境)

    2. 一張海報(後面貼上軟性磁鐵),上面是情境中的流程,即上課流程圖(老師上課實用)。

    3. 評分表(5*10)及五個小紙偶(學生分組使用)。

    4. 大雄、技安及靜宜的三個紙偶(後面貼上軟性磁鐵),以配合情境使用。

    5. 小籠包33(後面貼上軟性磁鐵)及溫豆漿10(後面貼上軟性磁鐵)的紙標(學生計算提醒用)

    6. 公車的紙板(後面貼上軟性磁鐵)

    7. 零錢82元、15元及一張百元鈔票。

    8. 房子8(後面貼上軟性磁鐵),其中一間為7-11(71)、一間為文具店(75)、一間為技安家(81)

    9. 牌五組(小朋友回答問題時使用)

    10. 住址號碼8個,分別為71號、73號、75號、77號、79號、81號、83號。

    11. 學習單三張






    參考書目


    1)《教育心理學》 張東興 東華出版


    2)《牛頓數學小百科第三冊》 牛頓出版


    3)《牛頓數學小百科第六冊》 牛頓出版


    4)《數學教師手冊(一下)》 南一出版


    4)《數學科附冊(一下》 南一出版





















    附件一 學習單

    朋友,大

    雄又迷路了,請你算算看中的算式,再順著答案由小至大的順序連線,幫幫大雄找到回家的路吧!記得每個站都要經過才行唷!















    下課後,技安開心來到麥當勞。





    紅茶25

    雞塊60

    薯條30

    漢堡28




    1.大雄帶了50元,他想吃漢堡和紅茶,請問他的錢夠不夠?

    不夠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安帶了100元,但是他必須留下零錢24元來坐公車回家,請問技安可以買那些東西吃呢?



    想想看,那二個數字加起來會等於「花心」部份的數字呢?把花上的答案算出來。

    5+



    4+

    6+



    +



    +7


    +9

    +26

    32+

    +18

    40+

    +39

    19+


    +8










    附件二 教學活動紀錄表

    活動名稱

    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

    年級

    年級

    教學

    節次

    1

    設計者

    賴佳君、王文秀、游美琦、鄭惠穎、黃綉玲

    試教者

    游美琦

    紀錄者

    黃綉玲

    試教地點

    台北市竹圍國小

    試教日期

    民國915 21

    引發學生熱烈參與的問話或活動

    師生互動狀況

    1.請小朋友上台算給大家看,然後問台下小朋友答案是否正確。

    小朋友都有反應,但是有些動作較慢的同學會跟不上老師的速度,


    2.在第二題第一小題中,大雄和技安到麥當勞買東西,大雄身上只有50元,可是他想吃28元的漢堡和25元的紅茶,問小朋友大雄的錢夠不夠付。

    小朋友都很快就算出來大雄如果吃漢堡和紅茶要花53元,所以大家的答案都是不夠,非常一致。

    3.在第二題的第二小題中,技安身上有100元,他要留24元的車資,請問他的錢夠買哪些東西?﹝漢堡28元,紅茶25元,薯條30元,雞塊60元﹞請小朋友說說看。

    小朋友都能夠踴躍的發言,大家不僅可以說出買兩種的方法,也會想到他可以只買一種。

    未能如預期引起反應之問話

    師生互動狀況

    1.將第一題所有的算式一一算出,問小朋友:大雄該走哪一條路回家?

    小朋友似乎不太懂題意為何,老師沒有再次強調大雄要走回家的路,是所有的答案算出後,由小至大,每一點都必須走到,所以小朋友有點不知所措,且大部分的同學並沒有舉手問老師。

    2.老師問小朋友還沒寫完的舉手。

    小朋友未寫完的人會舉手,但是老師雖然有要他們加油,但是過一下子就檢討答案,還沒寫完的就看別的小朋友的答案﹝因為來不及﹞。

    本次教學活動尚待改善之處

    擬改善之對策

    第一題花的時間太長。

    老師認為第一題主要是計算。老師建議我們應該將題意解釋清楚後,讓小朋友當回家作業。

    第二題的第二小題部分可以再加強。

    老師可以將所有的答案寫在黑板上,讓小朋友一目了然。也不會說到重複的答案。




    評量觀點(可重複勾選)

    具體改善之意見及建議

    1.與生活連結



    2.能形成概念



    3.能促進思考

    第一題題目的原先用意是讓小朋友替大雄找到回家的路,但是由於老師一開始就叫他們算算看,讓他們一直埋頭苦幹的算答案,而沒有真正的思考題意為何,可以讓他們了解題目後,讓他們全部算出後,在問他們大雄應該如何走回家。

    4.提供修正機會

    老師都會問全班同學對或不對,但是終究是幾個小朋友在回答,也許可以讓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個○X牌,讓小朋友舉牌,和大家不一樣的說說看為什麼。

    5.過於枝節


    6.過於強調熟練





    1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