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認識一位小數教學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285 KB
頁數
18
上傳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6-09,离现在 21 1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設計者:淡江大學教育學程 黃羿菁、賴姿穎

數學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

小數概念

適用年級

3年級

教學節數

3

淡江大學教育學程 黃羿菁、賴姿穎

教案賞析

台北縣三重市永福國小 廖彥華老師

教學節次

第一節

  1. 釐清小數的概念,了解一位小數的說、讀、寫

  2. 了解小數的位值與位名。

第二節

了解小數的大小

第三節

正確表示小數的數值並比較大小

教學準備

教學海報定位板、小數紙卡、

教材地位


3年級上


3年級下


4年級上


  • 由等分認識分數

  • 認識分數為20以內的分數

  • 認識分數、分母、分子

  • 認識分母為10的真分數


【本單元】

  • 認識一位小數

  • 了解一位小數的位值

  • 比較一位小數的大小


  • 2位小數的認識、化聚、進位與位值

  • 2位小數數線

  • 小數與分數雙向連結


















【次單元】

  • 了解一位小數的化聚

  • 認識一位小數的數線






















數學本質之概念

.小數的定義

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記法,可稱為「不帶分母的十進位分數」,指將分母是101001000….的十進分數,改寫成不帶分母的形式的數,其中包含整數部份、小數部份、小數點。

小數記數系統是整數記數系統的延伸,也是逢十進一左邊位置的位值是相鄰右邊位置位值十倍的等比例關係,利用位值概念組織數碼以形成數字來描述數量。

.小數的分類:

1.無限小數:包括循環小數及不循環小數。

2.有限小數:可分成純小數及帶小數兩種。

1)純小數:整數部份是零的小數。

一位純小數:記錄「十分之幾」分量的另一種形式,即0.1~0.9。例:0.1=,讀作「零點一」,從0.10.9的記法與讀法,進而建立一位小數的數詞序列(一位純小數0.10.9),補0是突顯一位純小數的記法中有0個「一」,而小數點是用來區分整數與小數。

二位純小數:「百分之幾」的另一種記法,即0.01~0.99。例:0.01=,讀作「零點零一」。形成使用「0.01」來記錄「」的共識前,宜先請學生發表自己的記法。學童的記法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自創的記法如「100.1」或「1.100,老師宜使用類比的方式,向學童提示「我們已知可以記做0.1,因此的小數記法應該是什麼呢?」。

2)帶小數:整數不是零的小數。

帶小數記錄數個「壹」和數個「0.1」的合成結果。兩位帶小數可以看成是一位帶小數與0.010.09的合成結果,二位帶小數是記錄數個「壹」、數個「0.1」與數個「0.01」的合成結果。因此,二位帶小數是混用三個被計數單位來記錄合成量的結果。

.小數點

小數點是用來區隔整數與小數部位,但小數點不是小數位名的對稱中心,其功能是告訴我們個位位置,而個位才是位名的對稱中心。因此,若以小數點為位名對稱中心,小數點右邊便少了「個分位」,小數點左右兩邊的位名並沒有對稱。

數學概念之發展

國小階段學習與分數有關內容的順序大概為下列安排:

3年級:分數和一位小數



4年級:二位小數概念、小數加減



5年級:三位小數加減運算


6年級:小數與整數的運算、小數與小數的運算












中年級時,需要多花些時間及心思,培養學生對小數的意義及量感,和小數加減之進位、借位,以奠立高年級小數乘除運算之基礎。


迷思概念

1.小數符號意義

1)圖像表徵:中年級的學生容易將小數點左右兩邊的數(a.b)看成二個獨立的整數(ab)。高年級在單位量的表示上(分幾份取幾份)不清楚。

2)與分數的雙向連結:不了解小數點左右兩邊數字的關係,在化為分數時會直接用表面結構來改。例如8.5化為分數,會寫成或是把改成7.5

2.小數符號結構

1)寫法和讀法:

a.容易將小數點的形狀寫成一個圓圈,將「9.4」寫成「94」。

b.容易受到小數點後面的零可否省略的困擾,以5.03為例,學生在定位板上操作時可以認讀出「5.03」的位置及表示方法,但學生離開定位板後容易把「5.03」寫成或讀成「5.3」。


5.3×






c.學生已有整數概念數詞序列的先備知識,所以學生在學小數數詞序列的時候易造成混淆(逢十進位時)。

迷思概念













d.小數位值:當學生到升到中年級時,就形成建構小數位名、位值概念的一道障礙。例如,「1.2」,有部分學生仿效之前的方法,從後面或右邊(也就是2)開始算「個位、十位」,「2從後面算過來是第一位,2是個位,代表有2個一;1從後面算過來是第二位,1是十位,代表有1個十。」。


3.小數應用

1)小數比大小:

初學小數概念的學生,容易以表面上的個別數字大小來判斷小數的大小,而無法依照小數的十分位、百分位等意義上依序比較,例如:0.5990.955 容易覺得0.5999比較多所以比較大。或是9.557.99比大小時,只比較小數部分,而覺得7.99比較大,忽略了比較整數部分。

2)小數的稠密性:

高年級學生可體會出兩個小數之間還有許多個小數,對中年即來說較難。例如:在2.32.4之間還存有2.31~2.311~2.3111~

3)文字題計算:

加減文字題會比乘除文字題好,而減法題時會有小數減大數的情形發生。例如:用1.141.31.141.3)。

乘除題會受到暗隱模式的影響,認為乘會變大、除會變小,依其預測結果選擇運算符號。例如:認為 0.2×0.5大於0.2÷0.5

除法題學生雖會理解題目意義,但卻會認為應該「大數除以小數」,而出錯。


處理的特色

.不特別自限於固定的位值限制

讓學生知道小數的位數,原則上跟大數一樣,可以一再細分下去。實際教學時,不特別自限於固定的位值限制即可。在進行多位小數教學時,要同時將已知關於小數的直式計算加以延伸,讓學生理解多位小數的計算,與小位數小數的計算方式相同。例:教師也不妨引用自然科學的實際例子,讓學童知道在微小的世界中,小數派得上用場,例如細菌大概是0.0003公分長,更小的病毒,大概0.00001公分長。如果細菌像10元硬幣那麼大,那麼小朋友就跟聖母峰一樣高。

.以「生活中的測量」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度的測量是分數與小數教學的自然入口,同時也是學習數線的典型模型。所以可以利用長度的測量來引入小數的教學。透過第一手的操作來體驗小數的概念,也透過測量讓學生將小數與整數結合起來。


.教學時將小數與分數並呈,了解分數和小數的連結。

小數位值秘訣一:由整數的位值觀念引導到小數位值。

祕訣二:輔以「定位板」做教學。

數線透過觀察直尺的活動來認識1位小數的數線。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N-2-10 能認識多位小數,理解其比較,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分年細目:3-n-10能認識一位小數

  1. 釐清小數的概念,了解一位小數的說、讀、寫。

  2. 了解小數的位值與位名。

  3. 了解小數的大小。

  4. 正確表示小數的數值並比較大小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從問題中洞察小數,並釐清小數的概念。








關係洞察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1. 自我介紹

  2. 提問學生是否有使用過尺,是否知道怎麼讀出刻度。

  3. 將直尺海報及螞蟻貼在黑板上。


1.口述問題如下:

U下課的時候,小丸子花輪在教室發現幾隻大螞蟻,小丸子馬上拿尺來量,












想想看,小丸子花輪為什麼這說呢?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得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認為是對的打○,錯的打×

3.類題練習,老師畫出長度分別為0.60.8等不滿1的物品,讓學生們討論後,老師抽點學生回答答案,全班舉牌。

教學海報:尺、螞蟻×2

小丸子、花輪圖片,小白板×19

學生能口頭回答並說明原因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了解小數的位值








關係洞察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4.說明小數的唸法為「零點一」、「零點二」

5.老師黑板上寫出0.5,請學生讀出小數。

6.說明小數正確寫法,並口頭出題請學生把答案寫在小白板上,老師瀏覽檢查。



1.貼出食物海報並提問問題如下:

U花輪又發現另外一邊有一群螞蟻合力搬運食物,食物比螞蟻大得很多,


2

0

1





花輪小丸子誰說的對呢?

花輪小丸子

為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認為是對的打○,錯的打×

3.類題練習,老師畫出長度分別為1.21.5等大於1的物品,讓學生們討論後,老師抽點學生寫出答案,全班舉牌。

4.說明小數的唸法為「一點一」、「一點二」



教學海報:食物


學生能口頭回答並說明原因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了解小數的位值







正誤區辨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5.老師黑板上寫出1.4,請學生讀出小數。

6.說明小數正確寫法,並口頭出題請學生把答案寫在小白板上,老師瀏覽檢查。

***第一堂結束***


1.貼出食物海報並提問問題如下:

U小玉發現另外一邊有一些米粒,小玉把米粒拿來量一量:







小玉和說對了嗎?

為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認為是對的打○,錯的打×

U豬太郎也發現另外一邊有一些米粒,他也把米粒拿來量一量:






教學海報

學生能口頭回答並說明原因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確認小數正確寫法








關係洞察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正誤區辨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豬太郎說對了嗎?

為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1.把尺貼在黑板上。

想想看,11是由幾個0.1組成的?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想想看,12是由幾個0.1組成的?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老師抽點學生起來發表,全班舉牌。


1.貼上視力紀錄表,口述問題如下:

U上課後,三年四班到健康中心量視力,

小丸子負責記錄,記錄如下:

姓名

視力

小玉

0,3

丸尾

04

美環

0’7

豬太郎

1.0







小丸子哪裡記錯了?

為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第二堂結束***

教學海報:視力表


學生能口頭回答並說明原因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了解小數的大小


概念確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1.黑板上貼出小玉豬太郎的圖片並寫上體重後,提問問題如下:

U量完視力,接著量體重,小玉26.8公斤,豬太郎27.2公斤。




誰說的對?

小玉豬太郎

為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2.類題練習,老師出題於黑板上,並說明若右邊的小數較大則高舉右手,若左邊小數較大則高舉左手。



小玉與豬太郎圖片、體重數字

學生能口頭回答並說明原因











教學活動流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正確表示小數的數值並比較大小

概念應用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下課後,小丸子小玉她們誰的鉛筆長,她們量完的結果如下:

小丸子的筆




小玉的筆





小丸子的筆是:公分

小玉的筆是:公分

誰的筆比較長呢?

小丸子小玉

為什麼?

J將你的答案寫下來,並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第三堂結束***


教學海報:尺、鉛筆2

學生能正確寫出小數及比較大小







我會量量看:

朋友用尺量量看,下面的東西各是幾公分?並寫下來喔!




( ) 公分 ( ) 公分 ( )公分

小朋友圈出正確的說法喔!

*鉛筆的長度是

( 五二 五點二 ) 公分

*橡皮擦的長度是

(三點八 三點O八 三八 ) 公分

二十四 二四點四 二點四)公分


11裡面有 ( )0.1喔!

***好棒喔!我是小數專家***


評量:賓果遊戲

方法:老師提供16個小數號碼在賓果紙上,只能選擇老師所提供的號碼,但位置可以自己隨

便填寫。每組派一人回答老師問題,答對後可以選一組號碼,看那一組先得到5線,

累計至積分。

目的:藉著回答老師問題了解學生對小數的了解,藉著選數可以評量學生讀小數的正確性。

題目:1.看尺說小數,尺貼在黑板上,老師用粉筆畫出物體的長度讓學生回答(4題)

2.聽寫,寫出老師說的題目:8.9 2.3 1.0 4.7 … 4題)

3.說,說出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小數:3.1 6.6 9.0 5.2 4題)

4.比較大小,1.92.1 2.52.4 8.1 7.9 6.4 5.7 4題)

註:題目大致分成4種類型,為完成遊戲,老師可以多出題

時間:小組討論號碼的位置5分)

遊戲20分)

總結10分)

積分頒獎5分)

教具:賓果紙4張、彩色筆4








賓果大作戰

聰明的小朋友們,只能選上面的小數喔!


0.2 1.9 3.4 0.5 8.3 6.0 7.4 6.6

8.4 2.3 6.6 8.5 7.1 4.0 4.1 4.9





















教學活動紀錄表

活動名稱

一位小數

教學

年級

二年級

教學

節次

4

設計者

賴姿穎

試教者

賴姿穎

紀錄者

賴姿穎

試教地點

台北縣市育英國小

試教日期

民國916 28.29

數 學 概 念

引發學生熱烈參與之問話或活動

成功之因素

1.以直尺刻度帶入小數的觀念

學生對直尺的觀念較清楚,而且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和生活有連結。

2.正誤區辨當物品不是擺在0,而擺在其他刻度上,長度會不會一樣。

以討論方式找出迷思,並透過反覆問話澄清概念

3.正誤區辨小數寫法

學生已經很會正確的小數寫法,所以都很有信心回答

4.比較小數大小,透過舉左右手達到肢體活動與頭腦活動

由於是一位小數,整數部分一改變,學生馬上可以分辨大小,並不影響學生對位值的了解。

5.綜合小數聽說讀寫量賓果遊戲

學生本來就喜歡玩賓果遊戲,數學結合遊戲效果佳。

未能如預期引起反應之問話或活動

無法達成之因素

擬改善之對策

1.100.1會等於1.0

學生對整數1的概念很強烈,很難讓學生洞察出有1有小數點後叫做1.0

從直尺上,加強美一小格是0.1,數到10格後就是1,因為1後面沒有東西,所以就是0

教 學 技 巧

成 功 因 素

失 敗 因 素

擬改善之對策

1.輕鬆不緊張的音調,學生也很輕鬆的學習。

1.雖然有澄清迷思概念,也有練習,但並未達到加深建立迷思概念。

利用直尺教具的刻度來說明100.1=1.0的概念。

2.成功運用活動引起學習興趣。

2.擦小白板而容易分心

給定時間擦完小白板,就不可以再擦,否則沒收。

3.寫小白板感到新鮮有趣

3.事先叮嚀不可以亂畫小白板,否則沒收,但沒收後,該學生又沒事做。

看該學生情況良好就把小白板歸還,並注意該學生是否再犯。

4.讓搗蛋的學生起來做數學活動

4.





老師講評:

設計的題目很活潑,很能引起學生動機,但過程較簡略,教師必須要很能掌握教學過程中的狀況。過程中讓學生彼此對話後老師再陳述事實,可達到教學上的互動,但若可以把當中的過程細述會更好。最後,別忘了活動呈現完,一定要讓學生多做例題練習,學生對有練習過的活動更會加深印象。這樣的設計不曉得算是詳案還是簡案,內容應該是詳細一些較好。


小結:

先感謝老師抽空幫我們看活動設計,由於雙方都是第一次接觸形成性評量的教學活動設計,我們思考了很久如何設計,廖老師也很配合儘量不更動想法,怎麼做會更好。我們共同的結論是,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建立概念,但老師必須相當了解學生,一面配合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一面修正教學活動,也就是同時設計形成性評量的教學活動,這樣教學就不會是死的,才可以做到所謂行程性評量的教學活動。

1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