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數學:時間教學設計(5節課)

pdf
1.09 MB
20 頁
許雁婷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課程
名稱
數學領域:時間
適用
年級
低年級
教學
時間
200 分鐘,共 5 節。
教材
來源
翰林版
設計者
第一冊
9單元
時間
(一年級)
第三冊
8單元
時間
(二年級)
教學
準備
自製教學簡報、教具鐘 10 (含時
針與分針)學生個人小白板學生
用白板筆、習作
各教學
節次
第一節:事件先後順序與認識鐘面。
第二節:報讀時刻。
第三節:報讀時刻。
第四節:我的一天與點數經過的時間。
第五節:時間的前後。
學生先
備經驗
4
1. 能區分事件發
生的先後順序。
2. 能依情境,判斷
時間的長短
3. 知道鐘面結構
具有數字指針
刻度
1. 具有 30 以內的數概念,能依序唱數 1~30
2. 尚未能熟練進行兩個一數、五個一數等規律
數數。
3. 初次進行時間(時鐘)的教學單元。
5
1. 認識時鐘並能報讀鐘面上整點半點時刻
2. 透過撥鐘與觀察鐘面,能報讀整點與半點之
一小時前或一小時後的時刻。
3. 具備 200 以內的數概念,能「五個一數」、
「十個一數」。
學習表現
學習特質
二年級
1. 閱讀和表達能力佳,但學習動
機表現忽高忽低。
2. 能背誦九九乘法表,但尚未完
全精熟。
3. 具備基礎計算能力,但有時因
容易分心而降低答對率。
4. 數學邏輯觀念清楚,尚能用數
學語言解決問題。
1. 特質性急所以容易寫字潦草
或對學習任務草草了事。
2. 性情敏感對於他人的指正較
易起自我防備心。
3. 能流暢地閱讀願意透過共讀
協助同儕理解文本和題意。
4. 對於動態式頻繁的學習較不
感興趣愛好閱讀涉略主題
較同儕廣泛。
5. 適時具體的正增強較能保
持學習動機。
二年級
1. 缺乏組織、歸納能力,較不易
流利地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2. 閱題有時不求甚解,流於盲目
地計算,解題概念有待釐清。
3. 具備基礎加減計算能力,心算
能力不及其他同儕,尚需如手
指、積木或花片等具體物或表
徵物,協助其正確加減運算。
4. 九九乘法表背誦尚待熟練。
1. 性情溫和樂於關懷他人
與人合作。
2. 能虛心受教簡短明確的指導
語及詳細的工作分析有助於
該生學習。
3. 有時較缺乏學習的自信心
要調整評量的難易度或鷹架
支持較多的評量方式例如
封閉式的設問選擇題型
合題型。
二年級
1. 語彙量豐富,能流暢地閱讀。
2. 生活經驗豐富,能流利表達所
見所聞,亦能應用數學知識於
生活問題解決,例如:錢幣換
算、付錢、找錢概念清晰。
3. 理解能力佳,上課專注,能循
序漸進跟從老師教學步驟,學
習踏實。
4. 空間概念清晰,解題觀念清
楚。
5. 數概念精熟,能主動敏銳覺察
數列中數的變化,理解數的位
值意義。
6. 能背誦九九乘法表,尚待精熟
與自動化。
1. 學習能專注聆聽,牢記教師
所言,並適時提醒同儕,惟
有時性情耿直,心直口快可
能引起同儕反感或摩擦。
2. 負責,是可靠的小幫手。
3. 少數時候會因為缺乏耐心,
而虎頭蛇尾。
4. 喜好動態式的唱跳學習,或
操作型的學習任務。
5. 能依照教師指令,循序漸進
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6. 上課專注且主動,時常積極
舉手發表。
二年級
1. 具備良好的閱讀力,能理解問
題文本內涵,大多時候能正確
理解題意。
2. 生活經驗豐富,能流利表達所
見所聞,將生活經驗與數學知
識應用做有意義的連結。
3. 勤於思考,能分析複雜的問
題,有條有理,用言簡意賅的
方式解讀,協助同儕理解。
4. 靈活思考,數感與量感佳,心
算速度快,解題概念清晰,作
答歷程亦細心。
5. 能以數學作為表達和溝通的工
具。
6. 能背誦九九乘法表,尚待精熟
與自動化。
1. 耐心,性情溫和,能主動關懷
他人。
2. 學習遷移能力佳,願意協助同
儕學習,是可靠的小老師。
3. 喜好動態式的唱跳學習,或操
作型的學習任務。
4. 愛好閱讀,能動能靜,樂於分
享所見所聞。
5. 抽象思考能力較同儕成熟,能
將原理原則與生活實事連結。
6. 上課積極且專注,願意主動舉
手發表想法。
二年級
1. 閱讀理解的推論能力較弱,讀
題的理解情況,有時需要教師
多加引導思考。
2. 具備良好的基礎運算能力,計
算正確且迅速。
3. 學習態度良好,能接受教師與
同儕的指導。
4. 對於 200 以內的數,能有正確
的位值觀念與精熟的數列概
念。
5. 背誦能力佳,能記憶九九乘法
表。
1. 學習表現偶爾較害羞多多鼓
勵和耐心等待能提升該生自
信心進一步達成學習目標
2. 當理解老師所說和學習內容
後,常主動向同儕講解與示
範,沉浸於當小老師的成就
感。例如:主動協助宗豪。
3. 上課樂於與同儕教師互動
一年級
1. 能流利地唱數至少至 100,具
備良好的數概念。。
2. 10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熟
練。
3. 識字豐富,閱讀理解能力佳。
4. 數感敏銳,具備良好的基礎計
算能力。
5. 生活經驗豐富,語文與數學學
習表現時常超乎同儕。
6. 對於時鐘的操作與學習,十分
感興趣,大致能報讀半點時
刻。
1. 高自尊、低挫折容忍,求勝心
強。
2. 抽象思考能力較同儕成熟,但
對於技能的學習,可能因為較
不擅長而缺乏耐心,甚至輕言
放棄。
3. 口語能力表現佳,能做有效、
有層次的提問引導同儕思考
適合擔任語文和數學學習的同
儕指導教練。
一年級
1. 注音拼讀流暢,能運用於數學
題目的閱讀理解。
2. 能流利地唱數至少至 100,具
備良好的數概念。
3. 10 以內的數,合成與分解熟
練。
4. 尚能進行五個一數,雖偶有錯
誤,但經提醒即能修正。
1. 耐心,友善,願意協助同儕。
2. 專注力佳,能保持穩定的學習
狀態。
3. 勤於思考,適時發問,樂於發
表,學習主動且認真,是可靠
的小幫手。
一年級
1. 10 以內的數概念,尚待精熟與
自動化。
2. 數字符號的習寫可能有左右相
反情況,例如:23
3. 能分類點數並用數字記錄數
量,唯遇物件種類較多、分散
排列不規則時,點數易有漏
數、重複情況。
4. 抽象思考能力不佳,透過具體
物的操作可能助其理解,例
1. 短期記憶表現不佳,有口訣或
動作的輔助可提升學習成效
2. 學習表現不穩定,分散練習策
略助於學習保留。
3. 容易分心,需要經常轉換學習
活動以協助保持較佳的學習專
注表現。
4. 自尊心強,挫折容忍度低,競
爭關係容易讓該生降低學習動
機;合作會是較佳的同儕互動
如:長度的間接比較。
5. 注音符號識讀與拼讀流暢性不
佳,需仰賴同儕或教師讀題。
方式。
5. 表現慾強,希望獲得教師注意
與團體成員的肯定。
一年級
1. 具備 10 以內的基礎數概念。
2. 注音拼讀在聲調判別上,藉由
動作的提示,可協助其判斷。
3. 注音符號拼讀尚未自動化,亦
需仰賴同儕或教師讀題。
1. 學習專注,能跟從教師的引導
進行學習活動。
2. 較顯內向與害羞,多給予鼓勵
與肯定,或藉由同儕陪同,可
提升學習表現的自信心。
年級異質
(1)第一組:王(二年級)、何(一年級)
(2)第二組:吳(二年級)、練(一年級)
(3)第三組:盧(二年級)、高(一年級)
(4)第四組:陳(二年級)、呂(二年級)、王(一年級)
能力同質
(二年級)(二年級)
(二年級)(一年級)
(二年級)(一年級)
(一年級)、練(一年級)
教材
分析
1. 「時間」是在一年級數學首次出現的相關概念啟蒙學習單元,透過呈現貼近學生生
活經驗的事件情境圖,讓學生能判斷事件的先後發生順序,或是事件時間的長短,
進而認識時刻,要特別留意情境的合理性。
2. 時間為工具量,必須依靠工具的測量才可得知此量,因此工具量的教學必須令學生
認識測量工具,在本單元亦即「時鐘」
3. 鐘面上有數字、指針、刻度等三要素,一年級生僅需認識大刻度,小刻度可暫且不
必強調,透過時鐘鐘面的觀察,讓學生發現長針和短針的旋轉方向是由小數字往大
數字依序移動,周而復始地順時鐘旋轉。
4. 進行撥鐘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時間的改變在分針(長針)、時針(短針)的位置變化與
連動關係為何。二年級生必須了解長針和短針的連動關係,例如:分針走一圈,時
針走一大格,代表 60 分鐘,亦即 1小時。
5. 學生報讀鐘面時刻,必須透過時鐘的「大格」與「小格」計數。一年級生僅需學會
整點半點的報讀,二年級生則需會正確報讀幾時幾分
6. 學生進行時間量的計數時,應以時鐘上「大格」與「小格」的數目來計算,對於時
間量的點數,部分學生可能有錯誤點數的迷思,亦即學生可能誤以為點數大格的數
字有幾個就是有幾大格,因此可能產生多一小時的迷思。例如:從 1點到 4點,學
生可能數成 1234,即認為經過 4小時。
7. 當鐘面超過 45 分,二年級生在「幾時」容易報讀錯誤,例如:855 的鐘面,
學生因受時針位置的視覺影響易錯報讀成 955 在此的報讀時刻教學應加
強學生撥鐘的實物操作,藉以觀察時針位置隨分針改變的變化,進而協助學生正確
報讀接近整點的時刻。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E-B1
具備日常語言
與數字及算術
符號之間的轉
換能力,並能
熟練操作日常
使用之度量衡
及時間,認識
日常經驗中的
幾何形體,並
能以符號表示
公式。
第一節課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一年級
二年級
N-1-6
以操作
「幾月幾日」「明天」
「今天」「昨天」「上
午」「中午」「下午」
「晚上」簡單時刻報讀
「整點」與「半點」。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
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
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
(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第二/三節課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一年級
二年級
N-1-6
以操作
「幾月幾日」「明天」
「今天」「昨天」「上
午」「中午」「下午」
「晚上」簡單時刻報讀
「整點」與「半點」。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
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
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
(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第四節課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一年級
二年級
N-1-6
以操作
「幾月幾日」「明天」
「今天」「昨天」「上
午」「中午」「下午」
「晚上」簡單時刻報讀
「整點」與「半點」。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
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
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
(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第五節課
n-I-9
認識時刻與時間常用單位
一年級
二年級
N-1-6
以操作
「幾月幾日」「明天」
「今天」「昨天」「上
午」「中午」「下午」
「晚上」簡單時刻報讀
「整點」與「半點」。
N-2-13
鐘面的時刻以操作活動為
以鐘面時針與分針之位
置認識「幾時幾分」含兩
整時時刻之間的整時點數
(時間加減的前置經驗)
學習目標
一年級
二年級
1. 依照情境,判斷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2. 依照情境,判斷事件發生的時間長短。
3. 認識鐘面能說出鐘面有數字指針和刻度
1. 培養 1分鐘的量感能正確說出 1分鐘可
以完成的活動。
2. 能辨識時針與分針。
3. 能點數鐘面的刻度,正確說出鐘面有 12
大格且每一大格有 5小格。
一年級
二年級
1. 能報讀鐘面的整點時刻。
2. 能報讀鐘面的半點時刻。
3. 能報讀鐘面的分針指在大格的時刻。
(高成就生:王喬、何)
1. 能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 1分鐘時針走一
大格是 1小時。
2. 能報讀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3. 能以五個一數的方法知道鐘面分針對應
的時刻。
一年級
二年級
1. 能報讀鐘面的整點時刻。
2. 能報讀鐘面的半點時刻。
3. 能報讀鐘面的分針指在大格的時刻。
(高成就生:王喬、何)
1. 能報讀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2. 能以五個一數的方法知道鐘面分針對應
的時刻。
一年級
二年級
1. 能結合生活用語報讀整點時刻。
2. 能結合生活用語報讀半點時刻。
1. 能點數兩個時刻之間是幾分鐘。
(不包含跨整點)
2. 能點數兩個時刻之間是幾小時。
(不包含跨12)
一年級
二年級
1. 能藉由撥鐘,報讀1小時後的鐘面時刻。
2. 能藉由撥鐘,報讀1小時前的鐘面時刻。
1. 能說出幾小時之後的時刻。
2. 能說出幾分鐘之後的時刻。
第一節:事件先後順序與認識鐘面。
分組
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方式
學習目標
合班
壹、 準備活動
一、揭示本節學習目標
二、看圖說話
Q1:這三張圖片是每天早上來石碇國小前,小朋友
會做的事嗎?()
5
口說評量
一年級:
依照情境判斷
Q2:說說看,這三張圖在做什麼?(由左至右分別為
「起床」、「吃早餐」、「上學」)
Q3:小朋友這三件事的順序應該怎麼排列?(「起
床」「吃早餐」「上學」)
Q4:起床(從床上下來)、吃早餐、到學校上學,哪
一件事花的時間比較(起床)
Q5:如果都不需要家人提醒,小朋友要怎麼知道什
麼時候上學呢?(看時鐘)
事件發生的先
後順序。
一年級:
依照情境判斷
事件發生的時
間長短。
合班
同質分
-年級
同質分
-年級
貳、 發展活動
ㄧ、時鐘的秘密:認識鐘面
1.
Q1:看圖回答,請問二年級的小朋友,吃早餐的時間
是幾點?(7)
展示7時鐘面。
Q2:請問一年級的小朋友,你在時
鐘上面看到了什麼?
(數字1~12、長針、短針、數字之間
有一格格)
Q3:鐘面上的「長針」指到哪裡?(12)
Q4:鐘面上的「短針」指到哪裡?(7)
Q5:鐘面上的時刻,是幾點()呢?(7點、7)
教師統整歸納
短針又叫做「時針」;長針又叫做「分針」。
同質分組-年級 形成性評量
一年級:找出教學簡報上,哪些時鐘同時具備長針、
短針、數字、刻度等物件。
二年級:分別展示5時、8時、10時鐘面,再讓學生正
確指出這些鐘面的「時針」、「分針」的數字指向,
並能說出該鐘面時刻是幾時。
二、認識鐘面刻度
一年級
由協同老師進行「事件先後順序」與「事件時間長
短」的形成性評量活動。(含完成習作相關習題)
二年級
10
10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一年級:
認識鐘面能說
出鐘面有數字、
指針和刻度。
二年級:
能辨識時針與
分針。
同質分
-年級
教師展示鐘面
教師明示鐘面上1小格刻度
學生指出其他1小格
教師明示鐘面上1大格刻度
學生指出指出1大格
教師問:鐘面共有幾大格?幾小格?一大格裡有幾
小格?(12大格/60小格/一大格有5小格)
教師統整歸納
鐘面有12大格且每一大格有5小格,分針走一圈是60
小格。
三、一分鐘有多久?
二年級
教師揭示分針走一小格,即是經過1分鐘。
1. 投影電子鐘於白板上,讓學生體驗1分鐘的每秒變
化,並藉此經驗1分鐘的時間量。
2. 估測:請學生估測1分鐘的時間,可以寫自己的名
字寫幾次?
3. 實測:教師計時1分鐘,請學生開始寫名字,再將
估測與實際情況對照,建立學生的1分鐘量感。
4. 再次討論並進行估測,接著實測1分鐘可以完成哪
些事。
一年級
由協同老師進行「事件先後順序」與「事件時間長
短」的形成性評量活動。(含完成習作相關習題)
8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二年級:
能點數鐘面的
刻度正確說出
鐘面有12大格
5
小格。
二年級:
培養1分鐘的量
能正確說出
1分鐘可以完成
的活動。
一年級:
依照情境判斷
事件發生的先
後順序。
依照情境判斷
事件發生的時
間長短。
合班/
異質分
-年級
參、 綜合活動
形成性評量
1. 將全班分成兩組每組有一年級也有二年級生
2. 運用教學簡報設計九宮格題目,內容包含本節兩
個年級的學習目標各組學生需答題先答對題目
至連成兩條線者,獲勝。
~本節課結束~
7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第二節:報讀時刻
分組
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
方式
學習目標
合班
合班
壹、 準備活動
1. 喚起舊經驗
Q1:時鐘指針轉動的方向是?
(順時針、從數字1234……12,撥鐘示意)
Q2:鐘面上的時針是哪根指針?
(短針)
Q3:鐘面上的分針是哪根指針?
(長針)
Q4:長針和短針,誰走得快?誰走得慢?
(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
Q5:長針走一大圈,短針走幾大格?
(1大格)
2. 揭示本節學習目標
貳、 發展活動
一、鐘面的整點時刻報讀與撥鐘
教師撥鐘揭示整點時刻3(3)
Q13點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個數字?
(短針指在數字3)
Q23點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字?
(長針指在數字12)
教師撥鐘揭示整點時刻4(4)
Q14點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個數字?
(短針指在數字4)
Q24點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
字?(長針指在數字12)
教師撥鐘揭示整點時刻5(5)
Q15點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個數字?
(短針指在數字5)
Q25點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字?
(長針指在數字12)
統整歸納
1.整點時刻的鐘面上,長針都指向12
2.整點時刻的鐘面上,短針指向哪個數字即是幾點。
3
5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整點時
刻。
異質分
-年級
合班
異質分
-年級
同質分
-能力
異質分組形成性評量
教師布題二年級生撥鐘一年級報讀
例:
教師展示題目卡「6點」給二年級生看,二年級生需
正確撥鐘「6點」的鐘面給一年級生看,一年級生再
報讀二年級生手中的鐘面時刻。
二、鐘面的半點時刻報讀與撥鐘
教師撥鐘揭示半點時刻3點半
Q13點半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
字?(長針指在數字6)
Q23點半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兩個
數字的中間?(短針指在數字34的中間)
教師撥鐘揭示半點時刻4點半
Q14點半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
字?(長針指在數字6)
Q24點半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兩個數字的中
間?(短針指在數字45的中間)
教師撥鐘揭示半點時刻9點半
Q19點半的鐘面,長針(分針)指在哪個數字?(長針
指在數字6)
Q29點半的鐘面,短針(時針)指在哪兩個數字的中
間?(短針指在數字910的中間)
統整歸納
1.半點時刻的鐘面上,長針都指向6
2.半點時刻的鐘面上,短針指向哪兩個數字中間(n
n+1),就代表是 n點半。
異質分組形成性評量
教師布題二年級生撥鐘一年級報讀
例:教師展示題目卡「6點半」給二年級生看,二年
級生需正確撥鐘「6點半」的鐘面給一年級生看,一
年級生再報讀二年級生手中的鐘面時刻。
三、鐘面時刻的報讀(幾時幾分)
座位調整為背對型(一年級高瀚、練心向後,進
行精熟整點與半點的報讀、撥鐘活動,並完成習作
8485頁習題,由協同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直到課
堂結束。)
(協同教師指導瀚、練精熟半點、整點的時
刻報讀;主教教師指導其餘學生報讀「幾時幾分」)
5
3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整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半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半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整點時
刻。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半點時
刻。
分針從12點鐘方向開始走一小格是1
教師展示8點半的鐘面。
Q1:以前我們學過的「8點半」,又稱
8點幾分呢?(830分,亦為830)
Q2:從「8點」到「8點半」,分針(長針)從鐘面數字
12走到數字6,一共走了幾小格(配合撥鐘觀察)
(30小格)
分針走了30小格是30分,所以分針走1小格是1
()
老師撥,學生說。
1. 展示 8時鐘面,順時針轉 1
格,即為「81分」
2. 8時的鐘面依序撥鐘,使學生
說出分針走 2小格、3小格、4
格、5小格分別為「82分」、
83分」、「84分」、「85分」。
3. Q(承上,配合撥鐘示意)分針繼續
走,從鐘面數字 12 開始,走了 13
小格後,是幾時幾分?(8 13 )
形成性評量
請每位學生各自運用教具鐘撥出老師指定的時刻鐘
面。(8X)
1. 請撥出 830 的鐘面。
2. 請撥出 835 的鐘面。
3. 請撥出 840 的鐘面。
4. 請撥出 845 的鐘面。
Q1(承上)小朋友是否發現,分針走1大格,也就是
走了幾小格呢?(5小格)
Q28時的鐘面上,分針從數字12開始,走了10
格,分針會指到數字10,這是8時幾分呢?(850)
Q3:要數分針走幾小格的話,怎麼數會比較快?
(5個、5個一數)
Q48時的鐘面上,分針從數字12開始,走了60小格
後,剛好是幾時(幾點)(9時,9)
Q5:分針走了60小格,也就是走了1大圈,時針走幾
大格?(1大格)
分針走1大圈,時針走1大格,代表1小時。
3
5
5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二年級:
能知道分針走
1
時針走一大
格是1小時。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二年級:
能知道分針走
1
時針走一大
格是1小時。
一年級高成就
生:能報讀鐘
面的分針指在
大格的時刻。
二年級:
能以五個一數
的方法,知道
鐘面分針對應
的時刻。
二年級:
能知道分針走
1
時針走一大
格是1小時。
參、 綜合活動
一、報讀非整點時刻
教師撥鐘,學生報讀,在小白板上寫下正確的時刻
( )( )分。
二、分組進行「我撥鐘,你來讀」
兩兩一組,分別進行撥鐘與報讀活動,一人撥出非
整點時刻,另一人以「幾時幾分」報讀。
(一人出題2)
三、完成習作69頁。
寫下鐘面時刻。
~本節課結束~
3
4
4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評量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第三節:報讀時刻(精熟學習)
分組
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方式
學習目標
合班
壹、 準備活動
一、複習先備知識
一年級
長針指到12,短針指到 n,即是「n點」;
長針都指向6,短針指向哪兩個數字中間(nn+1)
就代表是「n點半」。
二年級
分針走1小格是1();分針走1大圈,時針走1
格,代表1小時。
二、牛刀小試
老師撥,我來說
整點時刻
教師撥鐘整點時刻數題,確認所有學生已學會正確
報讀整點時刻。
半點時刻
教師撥鐘半點時刻數題,確認所有學生已學會正確
報讀半點時刻。
3
3
口說評量
口說評量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整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合班
貳、 發展活動
一、老師說,我來撥
教師說某一整點、半點時刻,全班學生每人操作教
具鐘,檢視學生是否能正確撥鐘整點、半點時刻。
10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同質分
-
二、我來撥,你來讀
1.幾時幾分
二年級生與兩名一年級高成就生王喬、何秀,
兩兩一組,相互撥鐘給對方報讀,使學生有機會熟
練以五個一數的方法,迅速正確報讀時刻。
一年級生高瀚、練心,兩人進行「整點」、
「半點」時刻報讀與撥鐘練習的同儕互評活動。
教師行間巡視,觀察學生是否有需要及時澄清概念
處,並進行課堂補救教學。
15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面上的點時
刻。
一年級高成就
生:
能報讀鐘面的
大格
的時刻。
二年級:
能以五個一數
的方法知道鐘
面分針對應的
時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合班
參、 綜合活動
形成性評量
一、時鐘小達人大賽
線上時鐘報讀遊戲互
動網站:
http://nerc2.ckjhs.tyc.edu.tw/caiforie/clock2012/test/m
ain.htm
隨機顯示不同時刻的鐘面,讓學生鍵入正確時刻。
二、勾一勾、連一連
二年級:觀察鐘面,將符合情境的可能鐘面打 V
一年級:將正確的鐘面與時刻連起來。
~本節課結束~
6
3
實作評量
紙筆評量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面上的半點時
刻。
二年級:
能報讀鐘面上
是幾時幾分。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一年級:
能正確報讀鐘
點時
刻。
第四節:我的一天與點數經過的時間
分組
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方式
學習目標
合班
壹、 準備活動
一、喚起舊經驗
Q1
針走一小格,
1
鐘?請二年級生回答。(分針)
Q2請一年級生撥鐘6點半7點、7點半複習整點與
半點鐘面時刻的概念。
5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合班
貳、 發展活動
一、看圖說話與點數經過的時間
Q1:上面三張圖,小朋友在做什麼?
(起床、吃早餐、上學)
Q2:這些活動應該是在「上午」、「中午」還是「下
午」的時候進行?(上午)
Q3:請一年級小朋友用「上午幾點,誰在做什麼」的
句子,按照順序把這三個活動發生的時刻說完整。
(上午6點半我剛起床上午7點的時候我正在吃早
吃完早餐後我在上午7點半的時候到學校上學)
Q4:請問二年級的小朋友上午6點半起床上午7
吃早餐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經過幾分鐘?小朋
友可以撥鐘數數看哦!
(分針走30小格,經過30分鐘)
Q5:承上上午7點吃早餐上午7點半抵達學校,分
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經過幾分鐘?撥鐘數數看。
20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一年級:
能結合生活用
語報讀整點時
刻。
一年級:
點時
刻。
二年級:
能點數兩個時
刻之間是幾分
鐘。
同質分
-年級
(分針走30小格,經過30分鐘)
Q6:承上上午6點半起床上午7點半抵達學校,分
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經過多久的時間?
(經過撥鐘發現分針走60小格經過60分鐘分針走
了一大圈,也就是經過1小時)
教師統整歸納,形成概念
1. 小朋友報時的時候,要留意「上午、中午、下午」
的用語配合情境適當使用會讓人更清楚活動的
時刻哦!
2. 分針走一小格是經過1分鐘。
3. 分針走一圈時針會走一大格也就是經過1小時
二、同質分組-年級 形成性評量
一年級
二年級
1.小朋友們
在學校是
「上午」、
「中午」
「下午」12
點吃午餐?
2.小朋友們
在學校是
「上午」、
「中午」、
還是「下
午」3點半
時離開學
校?
1.10點到1008分,
分針走了幾小格?經過
幾分鐘?
2.12點到1203分,
分針走了幾小格?經過
幾分鐘?
3.2點到4點,時針走
了幾大格?經過幾小
時?
4
口說評量
紙筆評量
二年級:
能點數兩個時
刻之間是幾小
時。
一年級:
能結合生活用
語報讀整點時
刻。
一年級:
點時
刻。
二年級:
能點數兩個時
刻之間是幾分
鐘。
二年級:
能點數兩個時
刻之間是幾小
時。
合班/
異質分
-年級
參、 綜合活動
形成性評量—紅白大對抗
1.將全班分成兩組,每組有一年級,也有二年級生。
2.運用教學簡報設計九宮格題目,內容包含本節兩個
年級的學習目標,各組學生需答題,先答對題目至連
成兩條線者,獲勝。
~本節課結束~
11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第五節:時間的前後
分組
方式
教學活動
時間
()
評量方式
學習目標
合班
壹、 準備活動
一、揭示本節學習目標
二、看圖回答問題
Q1:校外教學那天,小朋友幾點從學校出發?(7)
Q2:幾點到達目的地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8)
Q3:請問二年級的小朋友,從學校出發到動物園,經
過幾小時?(1小時)
三、喚起舊經驗(二年級)
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是經過1小時。
5
口說評量
合班
貳、 發展活動
一、撥一撥,數一數,長針(分針)走幾圈?
Q1承上準備活動一年級生撥鐘撥出7點的鐘面
Q2一年級生7點鐘面繼續撥鐘至8點,請問長針
走幾圈?(一圈)
Q3:承上,短針從數字7走到哪一個數字?(8)
二、撥一撥,想一想,再回答。
Q1:到了動物園,小朋友
上午9點進到劇院觀賞
「海龜邦吉」生態影片,
看完影片後,發現長針走了一圈,請問一年級生
小朋友是在上午幾點看完「海龜邦吉」的影片?拿
著教具鐘,撥撥看。(上午10)
Q2:承上,請問二年級生,上午10時看完「海龜邦
吉」影片1小時之後到熊貓館參觀,到熊貓館是上
午幾時?用教具鐘撥撥看。
(時針走一大格是經過1小時,時針從10走一大格到
11因此到熊貓館是上午11時。)
5
5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說評量
一年級:
能藉由撥鐘
1
面時刻。
一年級:
能藉由撥鐘
1
面時刻。
二年級:
能說出幾小時
之後的時刻。
同質分
-年級
三、大家一起來撥鐘!
請全班一起撥鐘,從12()開始,依序撥鐘每個
整點並報時1點、2點、3點、4點……,引導學生觀
察長針(分針)跟短針(時針)的變化。
教師統整歸納,形成概念
1.二年級:時針走1大格,也就是經過1小時。
2.一年級:從 n整點開始,長針每順時鐘走一圈,
短針就會從數字 n走到 n+1
四、1小時之前與幾分鐘之後—撥鐘練習
同質分組-年級:
協同教師指導撥鐘報讀1小時前
刻;主教教師指導二年級生進行撥鐘幾分鐘後的時刻
練習。
二年級先備知識:
5
10
實作評量
一年級:
能藉由撥鐘
1的鐘
面時刻。
二年級:
能說出幾分鐘
之後的時刻。
合班/
異質分
-年級
參、 綜合活動
形成性評量—紅白大對抗
1.將全班分成兩組,每組有一年級,也有二年級生。
2.運用教學簡報設計九宮格題目,內容包含本節兩個
年級的學習目標,各組學生需答題,先答對題目至連
成兩條線者,獲勝。
~本節課結束~
10
口說評量
實作評量
紙筆評量
教學
實施
日期:109/10/15~109/10/22
實際教學者:
檢討與反思:
1.嘗試以異教材實施跨年級教學:
本學期公開課乃初次嘗試數學領域的跨年級教學,對於剛接觸跨年級教學的教育
夥伴,可先藉由具有相同概念基礎的不同冊別中的不同數學單元,進行跨年級教學的
嘗試,例如:此次數學跨年級教學單元為翰林版一年級第一冊第九單元「時間」,與
二年級第三冊第八單元「時間」。
以此兩單元對一、二年級學生實施跨年級
教學,可讓二年級生再次複習整點、半點報讀
與撥鐘練習,而學習速度較快的一年級生也能
在課堂中有預習報讀幾時幾分的機會,其中一
名一年級高成就生王喬在第二節「報讀時
刻」的綜合活動,經過足夠的待答時間,雖然
才一年級,但循序漸進認識時針、分針意義以
及理解不同指針在不同刻度的判讀,該生看著
簡報的鐘面,甚能正確回答:「140分」。
若能依照學生的先備經驗、認知發展,適
度結合不同年級的異教材實施跨年級教學,除了有機會讓低齡生對於基本知能達到精
熟學習,教師作為學習效能催化者,更能引導低齡生有更高的學習成就。
2.教案撰寫與備課充足:
在跨年級教學課堂中可能有許多突發狀況例如學生可能有些概念需要澄清
能需要透過多一些具體物操作的機會瞭解迷思概念也有可能是學習程度佳的學生在
短時間內即能達到精熟學習的效果因此為因應課堂中兩個年級可能有的各種學習情
寧可在教案的撰寫與備課時盡可能詳盡也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間空白而發
展多元學習材料符應課堂中不同學習者的不同能力與不同需求是盡可能達到適性教學
的重要關鍵。
以學習單的準備而言依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可有不同的設計與安排個別練
習的精熟學習單自主學習的結構化學習單同儕指導的引導學習單等包含對已能精
熟學習的學生設計進階延伸題對於學習進度較落後的學生進行課堂補救教學或是藉
由同儕指導的方式,讓學習低成就的學生獲得同儕教學鷹架以達到 ZPD 的學習成效。
3.同儕指導的互動和技巧尚需磨合與適應
實施跨年級教學,靈活應用同質、異質分組教學,是有效教學的教學策略之一,
而合作學習和同儕指導更能促進不同學力表現的同儕之間互動與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惟此次跨年級教學的班級中,確實可發現有些學生尚未掌握同儕指導技巧,有學生不
習慣或不太瞭解如何教會學習夥伴,因此平時在課堂中,教學者可多訓練學生的口語
表達能力,也透過問思引導讓學生有說明解題思考的練習機會,藉此提升學生的後設
認知能力,助於同儕指導的互動。此外,將明確的教學步驟及井然有序的課堂秩序融
入於班級經營中,藉由學習任務的適性安排與妥善完成工作分析並具體羅列,例如:
教學者預先做好簡報明示同儕討論流程或藉由圖示說明,將學習任務步驟化並透過視
覺線索提供,助於學生閱讀說明後,能有效進行小組學習的分工和運作。
4.跨年級課堂的學習任務架構化:
承上,在跨年級課堂中,不同學生的學習任務在不同階段可能不盡相同,為了讓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任務時段或是同儕指導時間能自動化,應將學習任務的作業程序步
驟化,並將其具體化為文字或圖像,藉由提供視覺線索的方式融入於班級經營中,使
學生能在課堂的任何學習階段都有所依循。為了因應學生自主、合作、彈性與主題式
的多元活動學習,亦須在跨年級教學班級的空間安排與設計中有適切的考量,如具有
全班討論的、分組共學與個人學習的區域,因此在教室中可能有整體的、大組的、小
組的、兩兩一組的、個別的座位設計與學習站,當進行不同進度或難度的差異化學
習,為了能順利取得教具、學習材料或是進行合作學習,也為了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
己的學習任務與此刻的學習模式需如何轉換空間,教學者有責將例行的學習程序盡量
清楚的呈現,因此在跨年級教學的班級經營制度建立上,明確的教學程序和良好的班
級紀律是從事跨年級有效教學的重要礎石。
5. 授課情形與照片說明:
說明:藉由教室內時鐘的展示,讓學生從
觀察鐘面,發現鐘面具有數字、指針、刻
度,接著教師布題詢問二年級生該鐘面時
刻為何,藉此為二年級生複習整點時刻的
概念,同時引導二年級生正確回答並協助
一年級生認識整點的鐘面。
說明:異質分組形成性評量——教師展
示整點題目卡給二年級生,二年級生需
正確撥鐘給一年級生看,一年級生再報
讀二年級生手中的鐘面時刻。撥鐘較報
讀時刻難度高因此設計此評量活動
望藉由具體物操作讓二年級生複習整點
時刻的鐘面的同時,也讓一年級生精熟
報讀整點時刻。
說明:報讀半點的鐘面時刻,藉由撥鐘經
驗並觀察整點至半點的鐘面,讓一年級生
瞭解長短針的變化,並歸納半點時刻的鐘
面上短針指向哪兩個數字中間(nn+1)
就代表 n點半;此時,二年級生連結「幾
點半」即是「幾點30分」,引導學生發現
分針從12點鐘方向走30小格即為30分,亦
能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的概念。
說明:澄清迷思概念——當鐘面超過45
分,二年級生在「幾時」容易報讀錯誤,
例如:855的鐘面,學生易錯誤報讀
955,因對學生直觀思考而言,時
針已接近數字9,但分針卻未走完60
格,學生可能報讀多一時。因此在此的報
讀時刻教學,除了透過鐘面指針圖示的講
解,也應加強學生撥鐘的實物操作經驗,
藉以觀察時針位置隨分針改變的變化,進
而協助學生正確報讀接近整點的時刻。
說明:力同質分組形成性評量——二年
級生與一年級高成就生進行「老師撥,
來讀」的「幾時幾分」報讀時刻活動,其
餘一年級生則進行整點與半點的精熟學
習活動。
說明:課堂即時補救教學,澄清迷思概
念——當鐘面超過45分,二年級生在
「幾時」容易報讀錯誤。使學生再次透
過撥鐘的實物操作經驗,藉以觀察時針
位置隨分針改變的變化,進而協助學生
正確報讀接近整點的時刻。
說明:在整點與半點概念的合班授課後,
將學生座位調整為移動式教學的背對型
使一年級生向後,由協同教師進行一年級
精熟整點與半點的時刻報讀和撥鐘活
動,並完成習作相關習題;同時,另外兩
名一年級高成就生與二年級生,則一起進
行「 報讀鐘面上是幾時幾分」的學習活動
此為因應學生能力的不同,而有差異化的
教學安排。
說明承左兩名一年級高成就生與二年
級生進行「老師撥學生說」的學習活動
透過時針和分針的意義辨識與刻度的讀
取練習讓學生瞭解分針走一小格是1
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進而達成報
讀鐘面時刻是幾時幾分的學習目標。
說明:教師布題,學生撥鐘。如教師布題
640分」讓一年級高成就生與二年級
生透過撥鐘的具體物操作練習,評量學生
是否達成正確報讀鐘面時刻是幾時幾分
的學習目標。
說明分組進行「我撥鐘你來讀形成
性評量活動透過兩兩一組分別進行撥
鐘與報讀活動一人撥出非整點時刻
一人以「幾時幾分」報讀。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