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 國語領域課程計畫 1120529版
◎年級:四年級 版本:康軒版
◎原設計者: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逐年修訂者:余侑珊、林姿妦、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教學者:余侑珊、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領綱核心素養 | 國-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B2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B3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國-E-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國-E-C2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國-E-C3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
學習表現 | 一、聆聽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二、口語表達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2-Ⅱ-4 樂於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三、標音符號與運用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四、識字與寫字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3 會利用書面或數位方式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詞義。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4-Ⅱ-7 習寫以硬筆字為主,毛筆為輔,掌握楷書筆畫的書寫方法。 4-Ⅱ-8 知道古今書法名家的故事。 五、閱讀 5-Ⅱ-1 以適切的速率朗讀文本,表現抑揚頓挫與情感。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0 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5-Ⅱ-12 主動參與班級、學校或社區的閱讀社群活動。 六、寫作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6-Ⅱ-5 仿寫童詩。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Ⅱ-7 找出作品的錯誤,並加以修改。 6-Ⅱ-8 養成寫作習慣。 | 學習內容 | 一、文字篇章,包含「標音符號」、「字詞」、「句段」及「篇章」。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 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 Ab-Ⅱ-8 詞類的分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b-Ⅱ-10 字辭典的運用。 Ab-Ⅱ-11 筆墨紙硯的使用方法。 Ab-Ⅱ-12 楷書基本筆畫運筆方法。 Ab-Ⅱ-13 書法名家故事。 Ac-Ⅲ-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二、文本表述,依其體用可分為「記敘文本」、「抒情文本」、「說明文本」、「議論文本」及「應用文本」五項。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Bb-Ⅱ-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Ⅱ-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Bb-Ⅱ-4 直接抒情。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b-Ⅱ-6 抒情文本的結構。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c-Ⅱ-2 描述、列舉、因果等寫作手法。 ◎Bc-Ⅱ-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Ⅱ-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Ⅱ-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Be-Ⅱ-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心得報告的寫作方法為主。 Be-Ⅱ-4 應用文本的結構。 三、文化內涵,分為「物質文化」、「社群文化」、「精神文化」三項。 Ca-Ⅱ-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b-Ⅱ-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Cb-Ⅱ-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Ⅱ-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 ||
學習目標 | 聆聽
口語表達
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 閱讀
| 寫作
| ||
融入 議題 *必選 |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永續海洋*□家庭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國防教育*▓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 ||||
議題內涵 | 人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人E2 關心周遭不公平的事件,並提出改善的想法。 人E4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生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涯E4 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環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3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環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海E15 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珍惜自然資源。 戶E2 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E4 中高年級後需發展長篇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閱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國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多E3 認識不同的文化概念,如族群、階級、性別、宗教等。 多E6 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 資E2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學習目標 | 教材重點 | 學習活動 (含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與融入議題說明) | 多元評量 |
聆聽
| 課堂討論發表 語文焦點 習作 | 任務:聽重點訂抓主題 策略:
人E1 認識人權是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 教師觀察 自評互評 聆聽測驗 |
口語表達
| 課堂討論發表 學習地圖 | 任務:故事劇場我最讚 策略:
人E2 關心周遭不公平的事件,並提出改善的想法。 人E4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涯E4 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自評互評 |
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 各課語文焦點 學習地圖 共備教學簡報 生字本 習作 | 任務: 在每課生字本、預習及語文焦點活動中實作。 策略:
資E2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生字本 習作 紙筆測驗 |
閱讀
| 各課語文焦點 學習地圖 共備教學簡報 閱讀階梯 習作 | 任務: 在每課的閱讀理解問答中實作。 策略:
環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3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環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海E15 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珍惜自然資源。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E4 中高年級後需發展長篇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閱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國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多E3 認識不同的文化概念,如族群、階級、性別、宗教等。 多E6 了解各文化間的多樣性。 | 課堂討論 口頭發表 紙筆測驗 |
寫作
| 學習地圖 閱讀階梯 共備教學簡報 習作 | 任務: 完成三段式作文,共四篇。 策略:
戶E2 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 課堂討論 作文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一學期 國語領域 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四年級 版本:康軒版
◎教學者:余侑珊、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聽出重點,學習讚美他人與適當回應。 |
| 教師觀察 討論發表 自評互評 紙筆測驗 |
辨析國字的形音義,寫出正確的字。 |
|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
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文本並擷取大意。 |
| 討論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
依照寫作步驟書寫不同文體的作品。 |
| 討論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 國語領域課程計畫 1120529版
◎年級:四年級 版本:康軒版
◎原設計者: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逐年修訂者:余侑珊、林姿妦、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教學者:余侑珊、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領綱核 心素養 | 國-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國-E-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國-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國-E-B2理解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藉以擴展語文學習的範疇,並培養審慎使用各類資訊的能力。 國-E-B3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國-E-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國-E-C2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國-E-C3閱讀各類文本,培養理解與關心本土及國際事務的基本素養,以認同自我文化,並能包容、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 ||||
學習表現 | 一、聆聽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1-Ⅱ-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二、口語表達 2-Ⅱ-1 用清晰語音、適當語速和音量說話。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2-Ⅱ-4 樂於參加討論,提供個人的觀點和意見。 2-Ⅱ-5 與他人溝通時能注重禮貌,並養成說話負責的態度。 三、標音符號與運用 3-Ⅱ-1 運用注音符號,理解生字新詞,提升閱讀效能。 3-Ⅱ-2 運用注音符號,檢索資訊,吸收新知。 四、識字與寫字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1,200 字。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4-Ⅱ-3 會利用書面或數位方式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詞義。 4-Ⅱ-4 能分辨形近、音近字詞,並正確使用。 4-Ⅱ-5 利用字義推論詞義。 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4-Ⅱ-7 習寫以硬筆字為主,毛筆為輔,掌握楷書筆畫的書寫方法。 4-Ⅱ-8 知道古今書法名家的故事。 五、閱讀 5-Ⅱ-1 以適切的速率朗讀文本,表現抑揚頓挫與情感。 5-Ⅱ-2 理解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5-Ⅱ-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Ⅱ-4 掌握句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5-Ⅱ-6 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5-Ⅱ-8 運用預測、推論、提問等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 5-Ⅱ-9 覺察自己的閱讀理解情況,適時調整策略。 5-Ⅱ-10 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5-Ⅱ-11 閱讀多元文本,以認識議題。 5-Ⅱ-12 主動參與班級、學校或社區的閱讀社群活動。 六、寫作 6-Ⅱ-1 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各種標點符號。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6-Ⅱ-3 學習審題、立意、選材、組織等寫作步驟。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6-Ⅱ-5 仿寫童詩。 6-Ⅱ-6 運用改寫、縮寫、擴寫等技巧寫作。 6-Ⅱ-7 找出作品的錯誤,並加以修改。 6-Ⅱ-8 養成寫作習慣。 | 學習內容 | 一、文字篇章,包含「標音符號」、「字詞」、「句段」及「篇章」。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 1,200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 Ab-Ⅱ-8 詞類的分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b-Ⅱ-10 字辭典的運用。 Ab-Ⅱ-11 筆墨紙硯的使用方法。 Ab-Ⅱ-12 楷書基本筆畫運筆方法。 Ab-Ⅱ-13 書法名家故事。 Ac-Ⅲ-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二、文本表述,依其體用可分為「記敘文本」、「抒情文本」、「說明文本」、「議論文本」及「應用文本」五項。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Bb-Ⅱ-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Ⅱ-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Bb-Ⅱ-4 直接抒情。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b-Ⅱ-6 抒情文本的結構。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c-Ⅱ-2 描述、列舉、因果等寫作手法。 ◎Bc-Ⅱ-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Ⅱ-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Ⅱ-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Be-Ⅱ-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心得報告的寫作方法為主。 Be-Ⅱ-4 應用文本的結構。 三、文化內涵,分為「物質文化」、「社群文化」、「精神文化」三項。 Ca-Ⅱ-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b-Ⅱ-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Cb-Ⅱ-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Ⅱ-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 ||
學習目標 | 聆聽
口語表達
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 閱讀
| 寫作
| ||
融入 議題 *必選 |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永續海洋*█家庭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國防教育*▓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 ||||
議題內涵 | 人A1 能從自我探索與精進中,不僅建立對自我之尊重,更能推己及人,建立對他人、對人性尊嚴之普遍性尊重。 人E4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生E6 從日常生活中培養道德感以及美感,練習做出道德判斷以及審美判斷,分辨事實和價值的不同。 生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閱E2 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E7 發展詮釋、反思、評鑑文本的能力。 閱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閱E13 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閱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科E1 了解平日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作方式。 科E3 體會科技與個人及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科E8 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多E1 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質。 多E2 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色的能力。 國E10 了解並體會國際弱勢者的現象與處境。 家E5 了解家庭中各種關係的互動(親子、手足、祖孫及其他親屬等)。 戶E3 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環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資E2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學習目標 | 教材重點 | 學習活動 (含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與融入議題說明) | 多元評量 |
聆聽
| 課堂討論發表 語文焦點 習作 | 任務:我和你的世界 策略:
人E4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生E6 從日常生活中培養道德感以及美感,練習做出道德判斷以及審美判斷,分辨事實和價值的不同。 生E7 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 教師觀察 自評互評 聆聽測驗 |
口語表達
| 課堂討論發表 學習地圖 習作 | 任務:小小主播家 策略:
人A1 能從自我探索與精進中,不僅建立對自我之尊重,更能推己及人,建立對他人、對人性尊嚴之普遍性尊重。 閱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文化特色的能力。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自評互評 |
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
| 各課語文焦點 學習地圖 共備教學簡報 生字本 習作 | 任務: 在每課生字本、預習及語文焦點活動中實作。 策略: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資E2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生字本 習作 紙筆測驗 |
閱讀
| 各課語文焦點 學習地圖 共備教學簡報 閱讀階梯 習作 | 任務: 在每課的閱讀理解問答中實作。 策略:
閱E2 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E7 發展詮釋、反思、評鑑文本的能力。 閱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閱E13 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閱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分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國E10 了解並體會國際弱勢者的現象與處境。 家E5 了解家庭中各種關係的互動(親子、手足、祖孫及其他親屬等)。 戶E3 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環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課堂討論 口頭發表 紙筆測驗 |
寫作
| 學習地圖 閱讀階梯 共備教學簡報 習作 | 任務: 完成三段式作文,共四篇。 策略:
科E1 了解平日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作方式。 科E3 體會科技與個人及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科E8 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涯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資E2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 課堂討論 作文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4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 國語領域 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四年級 版本:康軒版
◎教學者:余侑珊、蔡依玲、胡欣南、林美玲、鄭琬渝、賴柏吟、邱筠茹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聽出重點,學習讚美他人與適當回應。 |
| 教師觀察 討論發表 自評互評 紙筆測驗 |
辨析國字的形音義,寫出正確的字。 |
|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
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文本並擷取大意。 |
| 討論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
依照寫作步驟書寫不同文體的作品。 |
| 討論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測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