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善化區大成國民小學102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
「本土語言」課程教科書版本改選報告及課程銜接計畫
原用版本:四年級康軒版本土語言
轉換版本:五年級真平版本土語言
一、緣由(更換版本原因)
◎康軒版
1.部分課文用字對四年級學生來說太難。
2.課文內容缺乏趣味,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本習作部分字體太小,不利學生閱讀。
4.主題的安排不是由淺入深,缺乏完整的課程架構。
5.版面編排過於花俏,讓人看了眼花撩亂。
6.部分課文發音較難,學生無法正確發音。
7.補充資料不足,老師無法視學生學習狀況進行相關的補充。
8.課本頁數過厚,學生沒有學習興趣。
9.課本編排過於國語化,對學生學習閩南語成效有限。
10.方音差補充過少,無法兼顧地方腔調的差異。
11.課本後所附圖卡、貼紙設計太小,學生不易操作、收納。
12.習作十分無趣,練習部分過於簡單,造成學生學習成效不佳。
13.課本的語詞部分較難,卻沒有附上語詞解釋,對學生來說有點難了解。
14.課本邊角沒有加上色塊,因此無法快速翻閱到想要教學的那一課,使用上不方便。
15.有的課文語詞太少,有的課文要教的語詞又太多,分配不平均,造成老師教學困擾。
16.課本的閩南語部分並未每個地方都有標上音標,有的字學生不會念,造成學習困難。
17.課文部分語詞過於「國語化」,不利於正統的閩南語學習。
18.部分課文已沿用許多年而未更新。
19.電子書版面太過花俏繁複,教師需花很多時間學習如何使用,且版面設計不良,使用非常不順手。
20.沒有專門為閩南語一科所設計的教學影片和動畫,只是將字幕和發音改為閩南語而已,影片已經在其他科目上播放過,學生沒有學習興趣。
21.課文歌曲不好聽,學生不喜歡。
◎真平版
1.共分五課,並各有主題,主題連貫,且適切四年級程度。
2.課程內容多元,學生接受度高。
3.提供豐富實用的教學資源如:教學電子書、課程教學DVD、閩南語發音的動畫(心五四、自在神童、閰小妹、看卡通學台語、俗語動畫、囡仔古、節慶動畫等)DVD……,讓教學多元化,學習適性化。
4.用字以教育部公告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為依據,並逐年修訂;課本另有詳盡的方音差和語詞的補充解釋。
5.取材較生活化,學生易懂易學,並可與日常經驗結合。
6.提供不同層面的課堂練習,課本後面並附有相關勞作。
7.教師手冊的補充資料完善,老師可隨時作延伸和補充。
8.教學CD發音清晰,能夠有效奠定學生閩南語能力。
9.課本編排簡潔、清爽,讓學生喜愛閱讀。
10.課文具韻文性,易琅琅上口,有助於學生學習閩南語。
11.附較多的俗語、孽譎仔話、童謠等單元,能讓教師額外補充。
12.教學電子書簡單好用,且分成四腔調,能讓學生認識各地閩南語音差異。
13.課本後附圖卡和貼紙大小適中,利於操作。
14.每一頁課本都有搭配教具和掛圖,教師教學使用非常方便。
15.每一單元都有複習課程,能幫助學生做單元的複習。
16.每單元都有看圖聽故事的單元,能夠有效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也能增進學生說閩南語的意願和興趣。
17.課程內容十分多元性,能夠完整的表現出閩南語文的優美和有趣。
18.閩南語讀本分為臺羅版和通用版,且不同版本的音標都有分開,對學生學習有幫助。
19.課本邊緣都有設計一色塊,能讓老師和學生迅速翻閱到想要教學和學習的課數,使用起來很方便。
20.課本附件有充足的語詞圖卡和音標圖卡,能讓學生很好利用。
21.客製化的服務非常貼心,提供教師教學所需資源。
22.網站設計貼心,提供許多閩南語教材和影片、教學資源、聲音檔,讓教師能夠靈活運用。
23.提供許多專為閩南語科目設計的動畫和影片等,能讓教師在課堂上靈活運用,讓學生喜愛上閩南語課,營造良好的上課氣氛。
24.教學電子書附多種閩南語互動遊戲,能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測驗學生閩南語學習情況。
25.教學電子書附有閩南語故事、笑話、動畫、影片、知識,以及大量的俗語、歇後語、謎猜、童謠、句型和造句,對學生的閩南語學習十分有幫助。
26.教學電子書中有課本、習作、學習單、教案、課程計畫、課文圖片等,等於將該冊的閩南語紙本相關教材全網羅其內,教師上課不必攜帶各式各樣的書籍、CD或教具,只要拿這一片來教學就綽綽有餘。
二、101、102學年度使用版本比較
比較項目 | 101學年度(康軒)版 | 102學年度(真平)版 |
取材正確、客觀性 | 1.課文內容單薄,主題缺乏連貫性,取材方向不一致,且語詞非正統閩南語,多由國語直譯。 2.課文文體混雜,雖然有押韻,令人難以分辨是詩還是散文,且文法多交雜國語,難以表達閩南語特有語言韻味,不利學生學習。 3.架構鬆散不一致,有些語詞應該到低、高年級教授較適合,使老師在教授時,需額外補充中年級應該學到的語詞,大量耗費備課時間。 4.教學用書編排不易閱讀,補充資料不足,增加教師教學困擾。 5.電子媒體華而不實、操作複雜、又沒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和使用方法,加以光碟受限於電腦設備,因此多媒體部分幾乎無法在課堂上使用,十分不方便,也造成老師教學困難,許多老師都反應使用不便。 6.課程安排設計雜而繁多,令教師難以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教授,不僅學生無法負荷繁重的閩南語課程,對學習也毫無興趣。 | 1.教材編寫符合學生心智年齡發展,教學單元皆有其主題並有連貫性,方便老師掌握教學方向。 2.依適當年級分類,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接觸閩南語文學,培養的閩南語的興趣。此外,課程內容上又有許多俗語、童謠等補充,能讓學生喜愛學習閩南語。 3.架構清楚明瞭,且每單元的主題統一,循序漸進地從課文發展至語詞、發音,讓學生由淺入深學習。課後還有練習、複習、學習單等單元了解學習成效。 4.教師手冊編排清晰易讀,並有教學百寶袋提供教學活動。另外,也提供相關語詞解釋及豐富的補充資料供教師參考。 5.教學別冊收錄了教案、學習單、評量測驗等,另有電子檔收錄在教學電子書及網站供教師下載使用,且每單元都有相關囡仔劇供老師彈性使用。 6.教學電子書獨家的多腔調切換(宜蘭、北部、鹿港、南部腔)、音標切換、二十四節氣神、並提供方便的拖曳把讓老師使用上更加方便,並附有多種影音資源(臺語尋寶王遊戲、心五四、自在神童、閰小妹、俗語動畫、看卡通學臺語、閩南語相關影片)供教師上課補充使用。此外,真平版教材又提供許多網路上的教材,供老師直接上網查詢,十分方便,非常省時省力。 7.提供專業的客製化服務,像是演講稿、姓名錄音、答喙鼓等,另有十全大補帖提供加深加廣的延伸教學。 |
難易度分配 | ||
取材適切、實用性 | ||
內容份量的多寡 | ||
取材時宜、多元性 | ||
習作內容的規劃 | ||
明確的教學目標 | ||
教材內容的連貫性 | ||
其他 |
○項目內容可自行增減
三、教材內容銜接分析
年級/學期 | 五上 | ||
教科書版別 | 101學年度(翰林)版 | 102學年度(真平)版 | 銜接課程(活動) |
單元主題 | 單元名稱 | 對應單元名稱 | |
第一單元 現代的交通 | 1.青紅燈 2.交通真利便 | 無 | 課堂上補充語詞「青紅燈」等。 |
第二單元 動物的世界 | 3.長尾山娘 4.海洋世界 | 無 | 課堂上補充語詞「蝦仔」等。 |
第三單元 注意毋通著傷 | 5.著傷 | 無 | 課堂上補充語詞「流鼻空血」等。 |
承辦人: | 教務主任: | 校長: |
臺南市善化區大成國民小學102學年度第1學期
五年級「本土語言」課程領域銜接計畫
單元 名稱 | 單元學 習目標 | 節數 | 能力指標融入重大議題、學校特色 | 評量 方式 | 教材 來源 | 備註(教學時間) | |
領域 | 彈性 | ||||||
無 | 無 | 0 | 無 | 無 | 無 | 無 | 無 |
五年級採用真平版本土語言教材,其課程內容和四年級的康軒本土語言教材內容不重複,僅需在課堂教學中補充語詞量即可,因此不需額外銜接計畫。
1.請於備註註明:規畫銜接課程所需的教學時間
2.請與「教材內容銜接分析」配合,安排合理的銜接課程教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