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年度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計畫表
教科書版本:康軒
適用班級:501 ~508班
撰寫教師:陳泓宇、周啟輝
教學理念
以生活為師:教學結合生活與應用,從學生過往學習與生活經驗中出發,搭配教師分享故事、生活實例,將教科書中書面知識轉為可應用的技能知識。
快樂的學習:塑造教室輕鬆的學習氣氛,打造正向、自由的學習環境。
活化思考:進入教室即不斷思考、猜想、論述,在教師提出的諸多問題中建立具 批判性與求證能力的獨立思考習慣。
知識系統性:教學中引領學生認識自然知識系統,讓自然學科被分類過的條列式知識重建為系統性知識,建立對學科的完整認知。
效率與技巧:學習需要個人化的方式與技巧。指導學生知識外,亦指導學生如何學習知識。教學中不定時分享教師學習經驗與學習方法,培養作筆記習慣與方法,塑造獨立、有效率的學習習慣。
班級經營與教室守則
明訂教室公約:
下課不在教室內活動、嬉戲以策安全,將安靜學習空間留給需要的同學。
不擅自使用、把玩自然教室公用器材。
教室內除了開水禁止任何飲食,共同守護教室環境衛生。
守時、準時,重視上課時間。
班級經營:
態度──在課堂活動中培養正向、樂學、積極的學習精神
責任──盡力達成教室內知識學習與群體工作任務
合作──透過分組合作學習打造樂群、和諧、包容的人際關係
三、學期成績計算
評分項目 | 所占百分比(%) | 項目說明 | ||
定期評量 | 期中 | 20% | 兩次定期評量至少佔學期成績共40%,如有不可抗因素之長假或影響學習期程狀況,可能微幅調整成績計算比例。 | |
期末 | 20% | |||
習作 | 10% | 每單元教學活動後,教師指導搭配小組合作完成自然習作。個人習作完成情況較佳可能些幅調整比例。 | ||
日常學習表現 | 學習作品 與科普閱讀 | 共40% | 除各單元學習筆記及隨堂筆記外,本學期預計完成動物技能大分析、聲音看得見、家庭防火計畫、觀星計畫等作品。定期評量後評閱、指導學習筆記。 | |
課本筆記 | ||||
實驗態度及其他 | 20% | 教師視日常表現調整學期成績。 |
四、課程規劃
單元名稱 | 教學目標 | 評量目標 | |||
動物世界 | 活動1 動物如何求生存 活動2動物具有社會行為嗎 活動3 動物如何延續生命 |
|
作品:動物分類表 | ||
探索聲光的世界 | 活動1 樂音與噪音有什麼不同 活動2樂器如何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3光有什麼特性與現象 |
|
作品:聲音看得見 | ||
神秘的天空 | 活動1 太陽的位置和四季有關嗎 活動2 太陽系有哪些成員 活動3 四季的星空有什麼不一樣 |
知道並運用北極星特性 |
| ||
燃燒與生鏽 | 活動1 空氣與燃燒有什麼關係 活動2 燃燒的條件與如何滅火 活動3 為何與生鏽與如何防鏽 |
|
能操作實驗檢測水溶液是否導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