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立新豐國小114學年度數學領域教學計畫表(分散式資源班)

格式
docx
大小
37.63 KB
頁數
8
上傳者
南投縣特教資源中心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6-09,离现在 0 13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C08領域教學計畫表

南投縣立新豐國小114學年度數學領域教學計畫表

領域

數學領域/數學

融入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策略

班型

分散式資源班

每週節數

4

教學者

陳怡璇

組別/教學人數

5A/2 (請與分組教學一覽表一致)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重大議題

及學習主題

重大議題: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家庭教育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習主題:

1.環境教育:環境倫理

2.科技教育:科技知識

3.資訊教育: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

學習重點

調整後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n-Ⅲ-3-a認識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Ⅲ-3-b能進行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簡單計算與應用。

n-Ⅲ-3-c能進行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簡單計算與應用。

n-Ⅲ-4-a 認識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

n-Ⅲ-4-b練習應用約分、擴分、通分的方法進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Ⅲ-12-a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實測

n-Ⅲ-12-b能認識日常生活常用的時間單位

n-Ⅲ-12-c能說出時間單位:年、分。

n-Ⅲ-12-d能讀寫出時刻:幾點幾分。

s-Ⅲ-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Ⅲ-6-a認識線對稱的意義

r-Ⅲ-1-a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簡單四則混合計算。

r-Ⅲ-1-b運用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解決簡單的四則應用問題。

r-Ⅲ-2-a 練習數(含分數、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d-Ⅲ-1-a報讀與製作折線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學習內容

N-5-3-a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N-5-5-a理解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N-5-5-b利用約分做簡單的乘法計算。

N-5-5-c理解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5-d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理解乘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8-a 能認識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

N-5-12-a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

N-5-13-a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

N-5-16-a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簡單乘除問題。

S-5-3-a 扇形:扇形的定義。「圓心角」。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圓柱、(直)角 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直。

特殊需求領域學習表現

特學1-Ⅰ-5 提示下維持專注。

特學1-Ⅰ-7 透過練習增加學習印象。

特學1-Ⅰ-9 依據指示標記學習重點。

特學1-Ⅱ-8 將學習內容和自己的經歷產生連結。

特學2-Ⅲ-1 在不同學習情境下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

特學3-Ⅰ-3 在指導下進行學習活動或運用學習工具。

特學4-Ⅱ-2 發現並留意自己學習時常犯的錯誤。


特殊需求領域學習內容

特學A-Ⅰ-4 增加學習印象的方法。

特學A-Ⅱ-2 適當的專注時間。

特學A-Ⅱ-6 反覆練習策略。 個人或生活經驗。

特學B-Ⅲ-1 學習行為的調整。

特學C-Ⅰ-4 多元的學習資源。

特學D-Ⅲ-1 考試作答時間和順序的分配方法。

學習目標

轉化學習表現/學習內容後之課程學習目標:

1.認識數(含分數、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與解決其生活情境的問題。

2.認識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與相關生活應用問題。

3.能運用圖示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方法,進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4.能認識扇形的定義,能畫出指定扇形。

5.能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方法進行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6.能運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繪製線對稱圖形。

7.能理解各種計算規則解決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

8.能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與其應用問題。

9.能認識球、(直)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理解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

10.能透過圖示理解並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

11.能理解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並計算相關的應用問題。

12.能在具體物的操作下,能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13.能認識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並計算應用問題。

14.能認識如何繪製折線圖並報讀折線圖所代表的資料含意。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目標:

  1. 能維持短時間專注於學習活動或教師講解內容。

  2. 能透過重複操作與練習,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與印象。

  3. 能使用顏色、符號或圖示標記學習重點。

  4. 能將所學內容與生活經驗做簡單連結。

  5. 能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調整學習行為。

  6. 能辨識並說出自己常犯的錯誤類型。

  7. 能使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或策略。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科書( 南一 版本,第 九、十

圖書繪本學術研究報章雜誌

影片資源網路新聞自編教材

其他: 觸碰式資訊設備

2.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工作分析教學□多層次教學法結構式教學法

交互教學□圖片交換系統識字教學法社會故事教學法

講述法討論法觀察法問思教學法

發表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教學法編序教學法

合作學習法價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

問題解決教學法□其他:

3.教學調整

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

加深加廣加速濃縮其他:

4.教學評量

紙筆測驗口頭測驗指認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同儕互評自我評量

評量結果得以等第、數量或質性文字描述紀錄等方式呈現

5.其他

第一學期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1-2

折線圖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閱讀並解釋折線圖所呈現的資料與變化趨勢。

  2. 能根據資料繪製正確的折線圖,並進行基本分析。

  3. 能比較不同折線圖的趨勢與資料意義。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觀察折線圖的變化趨勢並指出「上升」或「下降」的區段。

  2. 能完成簡單的資料填表與折線圖繪製。

3-4

因數和倍數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認識因數與倍數的意義。

  2. 能求出某數的所有因數、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 能應用因數與倍數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說出或列出一個數的數個因數或倍數。

  2. 能辨識常見的倍數關係

5-6

多邊形

(環境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認識多邊形的定義與基本性質。

  2. 理解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邊與角特性,如內角和與對邊關係。

  3. 能區分並辨識常見多邊形。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指認生活中常見的多邊形形狀。

  2. 能數出並說出多邊形的邊數與角數。

7-8

擴分、約分和通分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正確進行擴分與約分操作,並理解其對分數大小的影響。

  2. 能找出異分母分數的最小公分母並進行通分。

  3. 懂得運用擴分、約分、通分的概念比較與整理分數。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簡單的分數擴分或約分。

  2. 能辨識兩個簡單分數是否可以通分並完成通分。

9-10

線對稱圖形

(科技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辨識並繪製線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2. 理解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的概念與性質。

  3. 應用線對稱的特性進行圖形的補畫或創作。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指出圖形對稱軸的位置。

  2. 能辨認生活中常見的線對稱圖形。

11-12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通分後進行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與減法。

  2. 能解釋分數加減過程中的概念與計算步驟。

  3. 能應用分數加減解決生活中的簡易應用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通分後的基本加減算式。

  2. 能透過圖示或操作理解分數加減的意義。

13-14

整數四則運算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熟練進行多步驟的整數四則運算。

  2. 理解乘法分配律與加法結合律,並能應用於計算簡化。

  3. 能根據題意列式解題,提升應用題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正確完成兩步驟的加減或乘除算式。

  2. 能區分四則運算符號及其代表的意思。

15-16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

(環境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公式與來源。

  2. 能正確計算並比較不同圖形的面積。

  3. 能應用面積公式解決與空間或生活有關的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說出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

  2. 能帶入數值並完成基本面積計算。

17-18

時間的乘除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將小時與分鐘進行單位轉換。

  2. 能解決時間乘除的實務應用問題。

  3. 培養計算與理解時間相關資料的能力。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以「幾分鐘一組」類型的簡單乘法應用題。

  2. 能換算小時與分鐘之間的單位。

19-21

正方體和長方體

(環境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結構,能辨識其面、邊與頂點數。

  2. 能使用公式計算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3. 能觀察與比較不同立體圖形的特性與用途。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指認並命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面、邊、頂點。

  2. 能觀察並區分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形狀與特徵。

第二學期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1-3

分數的計算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相除的意義,並進行基本運算。

  2. 能應用約分與通分技巧,簡化分數並提升計算效率。

  3. 能將分數運用於實際問題情境。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兩個簡單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2. 能辨識題目中使用的運算符號(+、-)並選擇對應的計算方式。

4-5

小數的乘法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小數乘法的位值原理,掌握移動小數點的規律。

  2. 能正確書寫與計算整數乘小數、小數乘小數的直式運算。

  3. 能將小數乘法應用於解決生活中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整數與一位小數相乘的基本算式。

  2. 能說出小數點的位置變化與答案位數的關係。

6-7

扇形

(環境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辨識扇形的定義及其與圓心角、半徑的關係。

  2. 能透過操作活動,學習計算扇形的弧長與面積。

  3. 能運用扇形模型解決生活中的比例與圖形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辨認扇形並指出半徑與圓心的位置。

  2. 能觀察不同角度的扇形,並說出「大」、「小」的比較。

8-9

數的十進位結構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自然數與小數的位值結構,掌握位值順序。

  2. 能將複位整數與複位小數進行加減,應用於量度換算。

  3. 能運用十進位概念進行估算與數值比較。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分辨千位、百位、十位、個位等數位位置。

  2. 能完成由數字轉換為「幾個十」、「幾個百」等十進位分解。

10

體積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立方單位」的概念,並掌握不同圖形的體積計算公式。

  2. 能進行長方體與正方體體積的計算與單位換算。

  3. 能應用體積計算於實境問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說出立方公分(cm³)或立方公尺()的基本意義。

  2. 能計算簡單立體圖形的體積

11-12

小數除以整數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與分步直式書寫方式。

  2. 能掌握小數除法的位值移動與對齊技巧。

  3. 能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實作應用。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完成一位小數除以一位整數的算式。

  2. 能指出除法後小數點的位置並核對答案合理性。

13-14

生活中的大單位

(科技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理解面積(平方公尺、公頃、公畝、平方公里)與重量(公斤、公噸)等大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

  2. 能進行大單位之間的轉換並應用於生活情境。

  3. 能繪製並解讀折線圖,呈現與解釋大單位隨時間或事件變化的趨勢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認識並說出公尺、公升、公斤等常見大單位。

  2. 能簡單比較不同單位的大小

15-16

比率和百分率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比率與百分率的意義,並掌握其互換關係。

  2. 能應用百分率於生活情境中進行換算與計算。

  3. 能設計簡單比例問題並以數學方法解決。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指出圖表或情境中的比率。

  2. 能說出百分率的基本概念。

17-19

容積和容量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理解「容積」與「容量」的差異與概念,並應用於容器量測。

  2. 能透過實際操作或估計,計算不規則與規則容器的容量。

  3. 能應用於生活情境中進行解題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說出常見的容量單位(如公升、毫升)並舉生活例子。

  2. 能比較兩個容器的容量大小。

20-21

柱體、錐體和球體

(資訊教育)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辨識常見立體形,並了解其特徵。

  2. 能使用公式計算柱體與錐體的表面積與體積,並理解導出過程。

  3. 能比較不同立體的體積及應用於日常生活情境。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1. 能指認柱體、錐體與球體並說出其形狀特徵。

  2. 能分類實物模型為柱體、錐體或球體。

  1. 領域名稱: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生活科技、綜合活動、藝術、健康與體育、生活、特殊需求(生活管理、職業教育、社會技巧、定向行動、點字課程、溝通訓練、功能性動作訓練、輔助科技應用、學習策略、領導才能、情意發展、創造力、獨立研究)

  2. 班型名稱: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在家教育班、普通班接受特殊教育服務、資優資源班。

  3. 重大議題: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或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請參照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實施

  4. 議題學習主題:僅須摘錄該重大議題之學習主題即可,不必列出實質內涵。

  5. 學習重點學習目標:撰寫以簡潔扼要為原則,精簡摘錄即可。

  6. 特殊需求領域若未獨立開課,而是採融入方式到其他領域教學,請將引用之特殊需求領域學習重點及學習目標列出。

  7.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加深、加廣、加速、濃縮。

  8. 教學與評量說明:紙筆測驗、口頭測驗、指認、觀察評量、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同儕互評、自我評量、其他。

  9. 週次:請依學校行事曆規劃週次,並自行增刪欄位。每個單元安排週次以24週為原則。

  10. 單元名稱、單元目標:請依據課綱規範及學生需求,整體規劃各教學單元名稱與目標。資賦優異類之領域教學計畫單元名稱單元目標,需敘明延伸學習之內容。

  11. 特殊需求領域若未獨立開課,而是採融入方式到其他領域教學,請將特殊需求領域單元目標列出。

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