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求領域社會技巧教學計畫表

pdf
364.39 KB
4 頁
Windows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C3 領域教學計畫表(十二年國教)
南投縣幸立集集國民中 111 學年度特殊需求領域教學計畫
領域
特殊需求領域(社會技巧)
班型
巡迴輔導班
每週節數
1
教學者
黃之琦
組別/教學人數
D/3
(請與分組教學一覽表一致)
核心素養
A自主行動
A1.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
與問題解決
B溝通互動
B1.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B2.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C社會參與
C1.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C2.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重大議題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家庭教育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主題:
1.人權教育/人權與生活實踐
J5 了解社會上有不同的群體和文化,尊 的群體和文化,尊
2.品德教育/品德實踐能力與行動
J7 同理分享與多元接納。
J8 理性溝通與問題解決。
學習重點
特殊需求領域:
學習表現
特社 1-IV-1 分辨與表達矛盾的情緒。
特社 1-IV-2 分析不同處理方式引發的行為後果。
特社 1-IV-3 在面對壓力時,適當的調整情緒。
特社 2-IV-2 區辨各種溝通訊息的情緒和意圖並能保留正向內容激勵
自己,察覺負向內容保護自己。
特社 2-IV-6 適當介紹自己獨特的地方,主動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特社 2-IV-11 在面對衝突情境時,控制自己情緒並選擇可被接受的方
式回應。
特社 2-IV-17 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與他人共同參與團體或活動。
特社 3-IV-5 願意參與學校、家庭、社區或部落的活動與聚會。
學習內容
特社 A--2 壓力的控制與調整。
特社 A--3 問題解決的技巧。
特社 B--3 優勢的呈現與表達。
特社 B--1 科技媒體的運用。
C3 領域教學計畫表(十二年國教)
特社 B--2 同理心的培養。
特社 B--4 拒絕的技巧。
特社 C--1 尊重與接納學校的多元意見。
特社 C--2 尊重與接納家庭的多元文化。
特社 C--3 尊重與接納社區的多元文化。
學習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目標:(如無融入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請刪除此列)
1. 能學會記錄及肯定自我行為的進步改變。
2. 能學會肯定自己與同學的優點及特質。
3. 能學會情緒管理。
4. 能學會同理心的應用。
5. 能學會面對壓力及紓解壓力。
6. 能學會正確的網路禮儀。
7. 能學會合適應對同儕壓力。
8. 能學會合宜的溝通技巧。
教學與評量說明
1.教材編輯與資
□教科書( 版本,第 冊)
■圖書繪本 □學術研究 ■報章雜誌
■影片資源 ■網路 ■新聞 □自編教材
□其他:
2.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法□工作分析教學法□多層次教學法 □結構式教學法
□交互教學法□圖片交換系統 □識字教學法 ■社會故事教學法
□講述法 □討論法 □觀察法 □問思教學法
□發表法 □自學輔導法 □探究教學法 □編序教學法
□合作學習法□價值澄清法 □角色扮演法
□問題解決教學法□其他:
3.教學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加速 □濃縮 □其他:
4.教學評量
■紙筆測驗 □口頭測驗 □指認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檔案評量 □同儕互評 ■自我評量
5.其他
第一學期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1-4
破冰你和我
1. 能了解課堂上的規範。
2. 能自我介紹。
知己知彼
1. 能說出自己與同學的優點。
2. 能說出自我的優、缺點各 2個以上。
3. 能說出對策來改進自己的缺點。
C3 領域教學計畫表(十二年國教)
5-8
天生我材必有用
1. 能欣賞自己與同學的特長。
2. 能針對同學的特長鼓勵或讚美。
3. 能針對自己的特質分辨出是需要改變還是接受。
9-12
小主人與小客人
(一)
1. 能說出主人與客人應做的不同準備。
2. 能輪流擔任小主人並做適當準備。
3. 能遵守身為客人的禮貌。
4. 能適時主動開啓話題。
5. 能適時接續話題。
13-16
與情緒共處
1. 能在情緒卡的輔助下表達自已的情緒。
2. 能演練處理生氣情緒的方法。
3. 能在情境的搭配下使用適當的方法處理生氣情緒。
16-19
紓解壓力
(一)
1. 能說出會造成壓力的情境(例如會使人擔心焦慮的情境)
2. 能說出面對壓力時,可以觀察的反應。
20-21
紓解壓力
(二)
1. 能說出可以紓解壓力的方法。
2. 能夠演練紓解壓力的方法。
第二學期
週次
單元名稱
單元目標
1
分享與期許
1. 能分享假期生活。
2. 能列出本學期最想要改變的行為或目標。
3. 能擬定具體可行的進步目標。
2-6
解決問題
1. 能說出可能遇到的人際困擾。
2. 能說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妥協溝通保持距離…等)
3. 能依照情境,說出已知的策略帶來預期效果。
4. 能依照情境,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問題。
7-9
小主人與小客人
(二)
1.能輪流擔任小主人並做適當準備。
2.能遵守身為客人的禮貌和
3.能適時主動開啓話題。
4.能適時接續話題。
5.能分享不同主人帶給的感受。
10-15
同理你我他
1. 能說出各種情緒與生理及生理反應的關聯(例如憂傷的生理
變化及行為,與可能引發此情緒的事件)
2. 能透過新聞或生活案例,說出當事人可能的感受。
3. 能在情境下說出自己為當事人的感受及希望別人對自己的態
度。
16-19
有禮走遍網路
(一)
1. 能說出合宜的網路禮儀行為。
2. 能分辨合宜的網路禮儀行為。
C3 領域教學計畫表(十二年國教)
20-21
有禮走遍網路
(二)
1. 能在使用網路溝通媒體時,正確檢核網路禮儀五大精神。
2. 能說出遵守合宜的網路禮儀的好處。
1 班型名稱: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在家教育班、普通班接受特殊
教育服務、資優資源班。
2 領域名稱: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生活科技、綜合活動、藝術、健康與體育、
生活、特殊需求(生活管理、職業教育、社會技巧、定向行動、點字課程、溝通訓練、
功能性動作訓練輔助科技應用學習策略領導才能情意發展創造力獨立研究)
3 學習重點學習目標單元目標之撰寫,以簡潔扼要為原則,精簡摘錄即可。資賦優異
類之領域教學計畫單元名稱單元目標,需敘明延伸學習之內容。
4 特殊需求領域若未獨立開課,而是採融入方式到其他領域教學,請將引用之特殊需求領
域學習重點及學習目標列出。
5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加深、加廣、加速、濃縮。
6 教學評量方式:紙筆測驗、口頭測驗、指認、觀察評量、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同儕互
評、自我評量、其他。
7 融入重大議題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
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或原住
民族教育等議題。
8 學校課程計畫必須確定包含特殊教育班(含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分散式資源班與巡迴輔
導班)課程之各領域/科目教學大綱。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