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領域教學計畫表
南投縣立新豐國小114學年度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領域 | 語文領域/國語 | |||||||
融入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策略 | ||||||||
班型 | 分散式資源班 | |||||||
每週節數 | 5節 | 教學者 | 陳怡璇 | |||||
組別/教學人數 | 國6B/4 (請與分組教學一覽表一致)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重大議題 及學習主題 | 重大議題: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家庭教育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
學習主題:
| ||||||||
學習重點 | 調整後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1-Ⅲ-1-a 能夠聆聽他人的發言,並簡要回應。 2-Ⅲ-3-a 運用簡單的詞句,清楚表達內容。 2-Ⅲ-5-a 說出說話內容的主題。 4-Ⅲ-1-a 認識常用國字1,800字,以書寫或運用各種數位化工具的方式使用1,000字。 4-Ⅲ-2 認識文字的字形結構,運用字的部件了解文字的字音與字義。 5-Ⅲ-1-a 練習朗讀各類文本,並依標點符號停頓。 5-Ⅲ-2-a 辨識常見標點符號的用法與表達效果。 6-Ⅲ-1-a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學習內容 Ab-Ⅲ-1-a 1,800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c-Ⅲ-1-a 標點符號在句子中的用法。 Ac-Ⅲ-2-a認識簡單句型結構,並仿寫。 Ad-Ⅲ-2-a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 | |||||||
特殊需求領域學習表現/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特學1-Ⅱ-4 找出並練習標記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1-Ⅱ-6 運用反覆練習策略,複習學習過的內容。 特學1-Ⅱ-8 將學習內容和自己的經歷產生連結。 特學1-Ⅱ-9 指出文章內容相關處或前後關係。 特學1-Ⅱ-13 透過討論或對話理解學習內容。 特學2-Ⅲ-3 設定符合自己能力水準的學習目標。 特學4-Ⅱ-2 發現並留意自己學習時常犯的錯誤。 學習內容 特學A-Ⅱ-3 學習內容的重點。 特學A-Ⅱ-7 學習或文章內容脈絡。 特學A-Ⅲ-1 訊息中的細節差異。 特學A-Ⅲ-4 重點標記或圖示。 | ||||||||
學習目標 | 轉化學習表現/學習內容後之課程學習目標:
| |||||||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習目標:
| ||||||||
教學與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教科書( 翰林 版本,第 十一、十二 冊) □圖書繪本□學術研究□報章雜誌 ■影片資源□網路 □新聞■自編教材 □其他: 2.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法□工作分析教學法□多層次教學法 □結構式教學法 □交互教學法□圖片交換系統 ■識字教學法 □社會故事教學法 ■講述法■討論法□觀察法■問思教學法 □發表法□自學輔導法□探究教學法□編序教學法 □合作學習法□價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 □問題解決教學法□其他: 3.教學調整 ■簡化 ■減量 □分解 □替代 □重整 □加深 □加廣 □加速 □濃縮 □其他: 4.教學評量 ■紙筆測驗 ■口頭測驗 ■指認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檔案評量 □同儕互評 □自我評量 評量結果得以等第、數量或質性文字描述紀錄等方式呈現 5.其他 描述質性教學內容 | |||||||
第一學期 | ||||||||
週次 | 單元名稱 | 單元目標 | ||||||
1-4 | 第壹單元 讓自己更好 (品德教育)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5-9 | 第貳單元 智慧藏寶箱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0 | 享閱讀(一) 驚蟄驅蟻記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1-14 | 第參單元 生活好藝術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5-20 | 第肆單元 文學萬花筒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21 | 享閱讀(二) 永續地球村 (品德教育)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第二學期 | ||||||||
週次 | 單元名稱 | 單元目標 | ||||||
1-4 | 第壹單元 用心看世界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5-9 | 第貳單元 童年你我他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0 | 享閱讀(一) 透視廣告的祕密 (閱讀素養)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1-16 | 第參單元 成長與祝福 (生涯規劃教育)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
17-18 | 享閱讀(二) 撐開你的傘 (品德教育) | 部定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單元目標
|
領域名稱: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生活科技、綜合活動、藝術、健康與體育、生活、特殊需求(生活管理、職業教育、社會技巧、定向行動、點字課程、溝通訓練、功能性動作訓練、輔助科技應用、學習策略、領導才能、情意發展、創造力、獨立研究)
班型名稱:集中式特教班、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在家教育班、普通班接受特殊教育服務、資優資源班。
重大議題: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或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請參照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實施。
議題學習主題:僅須摘錄該重大議題之學習主題即可,不必列出實質內涵。
學習重點、學習目標:撰寫以簡潔扼要為原則,精簡摘錄即可。
特殊需求領域若未獨立開課,而是採融入方式到其他領域教學,請將引用之特殊需求領域學習重點及學習目標列出。
學習內容調整: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加深、加廣、加速、濃縮。
教學與評量說明:紙筆測驗、口頭測驗、指認、觀察評量、實作評量、檔案評量、同儕互評、自我評量、其他。
週次:請依學校行事曆規劃週次,並自行增刪欄位。每個單元安排週次以2至4週為原則。
單元名稱、單元目標:請依據課綱規範及學生需求,整體規劃各教學單元名稱與目標。資賦優異類之領域教學計畫單元名稱與單元目標,需敘明延伸學習之內容。
特殊需求領域若未獨立開課,而是採融入方式到其他領域教學,請將特殊需求領域單元目標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