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 八年級 國文科 第三次定期評量
第 2 頁,共 4 頁
15. 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與情節十分生動,衍生了許多民
間流傳的歇後語(即隱去句末之詞,暗示其義),如:「劉
備見孔明→如魚得水」。請依據你對三國故事的瞭解,
判斷以下的歇後語,何者有誤?
(A)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B) 關公面前耍大刀→所向披靡
(C)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D)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16. 下列志向典故的解釋,哪個不正確?
(A) 「簞食瓢飲」比喻志向高潔,能安於貧窮困苦的生活
(B) 「吳市吹簫」形容城市繁華熱鬧
(C) 「馬革裹屍」比喻英勇無畏,獻身沙場的氣概
(D) 「投筆從戎」指棄文職投身軍旅
17. 我發現社會上有許多表裡不一,甚至「 」的人,實
在是防不勝防。你一旦遇上了,想要三十六計「 」,
他卻牽衣拉手,東拉西扯欲攀關係。我苦思著如何才是
擺脫這種人際地獄的「 」之計…。唉!看來只能找
理由藉口或裝傻,使出「 」之計才能脫身了。以上
「」處應依序填入何者?
(A) 趁火打劫、金蟬脫殼、調虎離山、欲擒故縱
(B) 借刀殺人、溜之大吉、金蟬脫殼、擒賊擒王
(C) 笑裡藏刀、走為上策、釜底抽薪、金蟬脫殼
(D) 以逸待勞、調虎離山、擒賊擒王、金蟬脫殼
18. 蕭青陽讓華人唱片封面設計在葛萊美獎中發光發熱,開
創出一條設計界的新道路,證明了何種道理?
(A) 懂得放棄,是人生重要的智慧
(B) 唯有堅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C) 人生苦多於樂,開心創作最重要
(D) 只有巧遇知音,未來才有發展可能。
19. 空城計中,首段「眾官聽得這消息(司馬懿十五萬大軍
望西城縣殺來),盡皆失色。」末段「眾皆驚服,曰:『丞
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
作者描述眾官反應的效果,不包含下列何者?
(A) 藉眾官的慌亂襯托孔明臨危不亂,慎謀能斷
(B) 藉眾人之口讚美孔明的機智
(C) 讓眾人提出讀者心中的疑問:為何不棄城逃走?
(D) 呈現蜀國軍民在危急存亡之秋,同仇敵愾,戮力抗敵。
20. 下列文句語氣的說明,何者有誤?
(A) 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
便速退去,何也?──不以為然
(B) 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推斷臆測
(C) 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焉知?宜速退──輕視斥責
(D) 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
驚嘆讚佩
21. 關於替代死刑一文,王朝明最後請求有關當局改造自己
的腦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A) 希望忘卻「機器人代死刑」的痛苦回憶
(B) 希望藉此提升自己研發腦部醫學的成果
(C) 希望藉改造腦部,解除內心的煎熬痛苦
(D) 希望能夠回到從前,過著機器人的生活
22. 請問哪段文字最有科幻小說的味道?
(A) 想我,響我。
(B) 黑貓閒步歸來,踩著朵朵由深而淺的紅色掌花。
(C) 我靜默了,帶著莫名的預感,夢尋星星與孤獨的臥
榻……
(D)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這時響起了敲門聲……
23. 下列詞語的用法,哪一個不正確?
(A) 主任出差期間,職務由小王暫時「庖代」
(B) 他們兩人是青梅竹馬,有「袍澤」之情
(C) 爸爸說媽媽是無可取代的「糟糠妻」
(D) 他是一塊潛力無窮的「璞玉」
24. 下列哪一組成語的關係和其他三者不同?
(A) 枕石漱流/梅妻鶴子
(B) 人言可畏/眾口鑠金
(C) 三寸之舌/三緘其口
(D) 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25. 關於管好舌頭一文的分析,下列何者說明錯誤?
(A) 全文以設問法開頭,說明舌頭的功能與重要性
(B) 舉蘇秦、張儀、范雎之例,陳述「禍從口出」的道理
(C) 文中善用對比手法,闡述管好舌頭、多說好話的重要
(D) 結論以首尾呼應法說明舌頭像兩面刃,要審慎使用
26. 「『設計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服務生活!』蕭青陽開宗
明義地說,設計這門行業不該是高高在上,做一些民眾
不了解的事物,而應落實在日常中。例如是一雙好筷
子,用它來吃飯時就能鼓舞生活的美好,因此他認為,
『設計師必須用心生活,去體會不同人的需要,透過關
心、多一點了解,就可以變成好設計;而不是關起門來,
只在乎表現自己的美感,卻沒有關心到人。』」根據本
段文字所述,所謂「好設計」的定義為何?
(A) 符合比賽的要求
(B) 堅持設計的美感
(C) 貼近民眾的生活
(D) 符合自身的需求
27. 以下「」內的詞語解釋,何者有誤?
(A) 為人詬病-遭到他人批評骯髒又有病
(B) 爭功諉過-爭奪功勞,推諉過失
(C) 一呼百諾-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
(D) 剛毅木訥-個性剛強堅毅、質樸且不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