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無犬子,青出於藍(D)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8. (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
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由世說新語這則故事看來
,下列敘述何者不恰當?(A)兩人交惡的原因在於不懂分享 (B)華歆對外在刺激比較容易受影響
(C)面對華歆的三心二意,管寧決定跟他絕交(D)管寧的定力比華歆高。
9. ( )張潮在文中提及「天下之樂,孰大於是?」,句中對於「於」的解釋,與下列哪個選項是相同的?
(A)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C)人莫樂「於」閒
(D)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像我祖母之「於」我家。
10. ( )張潮認為「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他更援以例子,告訴讀者真正的「閒」可以進行許
多活動。請問根據作者對「閒」的定義,與下列哪個選項的描述距離最遙遠?(A)孤帆遠影碧山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B)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C)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D)何處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11. ( )張潮說:「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根據這段話,請判斷
下列各選項何者與作者的用意最不相符?(A)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案頭的山水(B)處處留
心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C)萬物靜觀皆自得,落花水面皆文章(D)與其讀遍萬卷書,不如行
遍萬里路。
12. ( )張潮幽夢影選以各類書籍來譬喻不同的朋友,並認為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就像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
。請問下列各選項所對應的書籍,何者最不相符?(A)知識水平極高,廣閱群書的蓋蓋蟲→異書
(B)性格大而化之,常常出些小紕漏使人發笑的電飛鼠→傳奇小說(C)做人一板一眼,具有自我主見
的哎呀球菇→筆記小說(D)為人溫文儒雅,生活風雅有品味的萌芽鹿→名人詩文。
13. ( )「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如菊以□為知己,梅以□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為知己。
」請問□中填入下列何者較為恰當?(A)王冕、濂溪、淵明(B)淵明、和靖、濂溪(C)淵明、
濂溪、王冕(D)和靖、淵明、濂溪。
14. ( )「暇時引讀瑤篇,座前見水華木翠。夜裡趣摘章句,紙上有月白風清。」這段文字主要在描寫下列
何種意趣? (A)閒暇遊逛園林,聆賞天籟之趣(B)跋涉山水,遍覽自然風光(C)揮毫點染,筆下有無
限清風明月(D)開卷吟誦,書中自有雋雅美景。
15. ( )廖鴻基鯨生鯨世選內容主要描述作者從事花蓮海岸鯨豚生態研究的觀察紀錄,文章描寫許多海豚的
生態與習性。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未使用「動態描述」?(A)龐大的軀體如秋風落葉散成小群,像一
群頓失龍頭的散兵,毫無主見地分頭鼠竄(B)牠們唏哩嘩啦像一條激流閃躲,像林立的保齡球矸被
撞翻成七零八落(C)弗氏海豚是深潛型海豚,牠們潛水深度深達五百公尺(D)牠們分裂出的每一
個小群體,隨時都在變化隊形,都在改變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