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八里國中八年級國文第二次段考試題

格式
pdf
大小
267.56 KB
頁數
7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8-16,离现在 4 7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八里國中一百零八學年度第 學期第 次段考 年級國文科試題
範圍:康軒 版第四冊第5~8
命題老師: 郭芊欐 老師 座號: 姓名:
一、國字及注音:(每題1分,共10)
1. 言行「一ˋ」事:
2. 丟「ㄓˊ」:
3. 挑「ㄒㄧㄣˋ」:
4. 溪水「潺潺」:
5. 迎「迓」:
6. 官「宦」世家:
7. 謹「ㄔˋ」:
8. 有條不「紊」:
9. 清「ㄒㄧ」:
10. 「漩」渦:
二、解釋:(每題2分,共20)
1. 依附:
2. 攜拯:
3. 瞋甚:
4. 忿狷:
5. 無所事事:
6. 「孰」大於是:
7. 滑稽:
8. 蠢動:
9. 鼠竄:
10. 深邃:
三、選擇:(每題2分,共40)
1. )下列文句「 」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A)「散」兵流竄/就地解「散」(B)碩果「僅
」存/行事「謹」慎(C)「輾」轉難眠/車輪「輾」壓(D)避「難」/勉為其「難」
2.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A)動「ㄓㄜˊ」得咎/造飲「ㄓㄜ
ˊ」盡(B)奇書「ㄧˋ」文/作者「一ˋ」名(C)「ㄔㄡˊ」畫已久/田「ㄔㄡˊ」沃野(D)
字體清「ㄒㄧ」/「ㄒㄧ」瀝嘩啦。
3. )關於世說新語的介紹,下列何者說明錯誤(A)當時的社會以「九品官人法」作為任官的原則,
所以此書也著重在人物的道德修養、才能稟賦上(B)內容主要記載名人雅士的言行舉止,具有評判
人物的功能(C)作者是南朝宋的劉義慶,因本身是王爺,所以有大把時間跟金錢能獨立創作(D)
本書的特色是文字簡潔,故事生動,文學成就備受推崇。
4. )老師上完華、王優劣、王藍田食雞子,同學們彼此討論上課內容。請問下列同學的發言,何者錯誤
?(A)青藤蛇:王朗在此篇文中言行前後不一,可以用「為善不終」來形容他(B)菊超:王羲之
是王藍田的叔父,所以在文後評語他行為太急躁,沒有其父的風範(C)比克提尼:王藍田食雞子的行
為,作者生動地使用幾個動詞,就表現出他性急的一面(D)夢幻:華歆一開始對求救的人猶豫不決,
到後來堅決救助,可看出此人深謀遠慮,且信守承諾的一面。
5. )下列「 」中的語詞,都是出自世說新語,請問下列何者使不正確?(A)這篇文章內容七拼八湊
,說法也沿用別人的觀念,真是「拾人牙慧」(B)許多青年想要突破社會給予的框架,常有「標新
立異」的創意,藉此凸顯自我的不同(C)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必「自形慚穢」,認為自己不如
別人(D)小約克如今出落的如水芙蓉,相信很快就可以收穫屬於自己的「東床快婿」。
6. )世說新語選中出現了不少的通同字,請問下列哪個選項中的通同字替換是錯誤的?(A)以「筯」
刺之→箸(B)取「內」口中→吶(C)欲「舍」所攜人→捨(D)無一「豪」可論→毫。
7. )世說新語擅長描述人物的舉止及談吐,並從中表現人物的品德或個性。請問下列各選項所摘取的文
句與其對應的品德性格,何者最正確?(A)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愛惜食物,珍惜資源
(B)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為德不卒,思考不周(C)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虎父
2
無犬子,青出於藍(D)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8.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
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由世說新語這則故事看來
,下列敘述何者不恰()兩人交惡的原因在於不懂分享 ()華歆對外在刺激比較容易受影響
()面對華歆的三心二意,管寧決定跟他絕交()管寧的定力比華歆高
9. )張潮在文中提及「天下之樂,孰大於是」,句中對於「於」的解釋,與下列哪個選項是相同的?
(A)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C)人莫樂「於」閒
(D)像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像我祖母之「於」我家。
10. )張潮認為「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他更援以例子,告訴讀者真正的「閒」可以進行許
多活動。請問根據作者對「閒」的定義,與下列哪個選項的描述距離最遙遠?(A)孤帆遠影碧山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B)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C)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D)何處無月?
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11. )張潮說:「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根據這段話,請判斷
下列各選項何者與作者的用意最相符?(A)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案頭的山水(B)處處留
心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C)萬物靜觀皆自得,落花水面皆文章(D)與其讀遍萬卷書,不如行
遍萬里路。
12. )張潮幽夢影選以各類書籍來譬喻不同的朋友,並認為結交不同類型的朋友就像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
。請問下列各選項所對應的書籍,何者最不相符()知識水平極高,廣閱群書的蓋蓋蟲→異書
()性格大而化之,常常出些小紕漏使人發笑的電飛鼠→傳奇小說()人一板一眼,具有自我主見
的哎呀球菇→筆記小說()為人溫文儒雅,生活風雅有品味的萌芽鹿→名人詩文。
13. )「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如菊以□為知己,梅以□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為知己。
」請問□中填入下列何者較為恰當?(A)王冕濂溪、淵明(B)淵明、和靖、濂溪(C)淵明、
濂溪、王冕(D)和靖、淵明濂溪
14. )「暇時引讀瑤篇,座前見水華木翠。夜裡趣摘章句,紙上有月白風清。」這段文字主要在描寫下列
何種意趣? ()閒暇遊逛園林,聆賞天籟之趣()跋涉山水,遍覽自然風()揮毫點染,筆下有無
限清風明月()卷吟誦,書中自有雋雅美景。
15. )廖鴻基鯨生鯨世選內容主要描述作者從事花蓮海岸鯨豚生態研究的觀察紀錄,文章描寫許多海豚的
生態與習性。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未使用「動態描述」?(A)龐大的軀體如秋風落葉散成小群,像一
群頓失龍頭的散兵,毫無主見地分頭鼠竄(B)牠們唏哩嘩啦像一條激流閃躲,像林立的保齡球矸被
撞翻成七零八落(C)弗氏海豚是深潛型海豚,牠們潛水深度深達五百公尺(D)牠們分裂出的每一
個小群體,隨時都在變化隊形,都在改變前進方向。
3
16. )日常生活中有些語文應用,故意以字詞之間音同或音近的「諧音」關係,來製造特殊的趣味,吸引
讀者的注意。下列選項哪個未使用「諧音雙關」?(A)可以到廁所方便,但請不要隨便,造成打掃
人的困擾(B)歡迎收看生活健康小腸識,讓我們健康多一點,病痛少一點(C)面對疫情,我們可
以往空曠區域多活動,一起騎上單車,樂在騎中(D)今年元宵燈會熱鬧滾滾,燈峰造吉,一起大吉
大利。
17. )廖鴻基鯨生鯨世選在文中不斷提及:「船隻的靠近顯然侵擾了牠們」、「是我們不當介入?」、「
也許,在牠們眼裡,我們才是迷途的羔羊」作者藉由這些句子,想告訴讀者什麽想法?(A)委婉說
明人類打算劃分海豚的生活區域,達到環境永續發展的目的(B)反諷人類過度介入海洋,使海洋產
生反撲的狀態(C)暗示人類常眼高手低,無法理解海豚真正想要的是什麽(D)人類對海洋認知的
侷限,應以更謙卑的心認識海洋。
18. )「今天是媽媽外出旅遊的第一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大家感到□□□□,不知道該如何做事。尤其
是爸爸,面對廚房的料理用具,往往□□□□,像一隻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嚇得□□□□,那如同□
□□□般無辜的眼神,讓我們深覺媽媽的重要性。」請問□□□□內的詞語應依序填入下列何者較為
恰當?(A)抱頭鼠竄、群龍無首、迷途羔羊、驚慌失措(B)迷途羔羊、抱頭鼠竄、群龍無首、驚
慌失措(C)群龍無首、驚慌失措、抱頭鼠竄、迷途羔羊(D)群龍無首、驚慌失措、迷途羔羊、抱
頭鼠竄。
19. )廖鴻基提及:「有很多書籍提到海豚的智商,談到牠們的智慧,我總覺得人類始終站在一定的高度
看牠們。和花紋海豚多次接觸後,我想說的是:人類在俯瞰牠們的同時,可能也顯示了人類有限的智
慧。」根據作者的說法,下列何者較符合作者的想法?(A)人自視為萬物之靈,常忘記以同等高度
面對其他物種(B)人缺乏與其他物種接觸的機會,只能盲人摸象(C)人類與海豚居住在不同場域
,所以只能用俯視角度觀看(D)海豚的智商遠比人類高,人類常沾沾自喜。
20. )「鮪魚喜歡較溫暖的海水,常利用洋流洄游。鮪魚的食物來源包括小魚、糠蝦、小型魷魚及小型甲
殼類等海中動物。牠們性喜群居,經常成群結隊穿梭於各海域。紡錘體的流線身形,讓鮪魚成為游
泳高手,泳速可達時速70公里以上。以黑鮪魚為例,牠的瞬間泳速甚至高達時速160公里。」根據這
段文字,下列關於鮪魚的敘述何者正確?
(A)喜歡獨自悠遊在海洋中,利用洋流洄游(B)食物來源多樣,以較小的海中動物為主(C)以
壯碩體型來嚇阻敵人,不以泳速取勝(D)生活海域寬闊,在南、北極常見到牠們。
四、閱讀題組:(每個答案2分,共24)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豈有終日執之
而不知其為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世說新語.顧榮施炙)
4
21. )文中主角顧榮對待「行炙人」的態度,我們可以用下列哪一句話來形容?
() 福同享,有難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民胞物與,大同小康()之所欲,施
之於人。
22. )文中說道:「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由此可知,
「行炙人」具有什麽想法?()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山易改,本性難()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23. )下列「」中字詞的詞性,請問下列何者前後相同?
(A)豈有終日「執」之/「執」子之手(B)欲炙「之」色/學而時習「之」(C)覺行「炙
」人有欲炙之色/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D)常有一人「左右」己/「左右」逢源。
24. )世說新語收錄許多文人的言談行為,總共一千一百多則,這一千多則短文又分門別類為三十六門
。以世說新語選為例,華、王優劣放置在〈德行〉一門,王藍田食雞子放置在〈忿狷〉一門。請
依據你對文章的理解,思考這則短文應該放置在哪一門?(A)政事:記載當時為官者的行為操
守風範(B)寵禮:記述時人受到禮遇的事情(C)德行:記載當時讀書人的內在修養與外在行
為(D)忿狷:記述時人憤怒急躁的行為。
很久沒有看到螢火蟲了。
那天深夜,專程到台北一處荒郊看螢。時間已過子夜,沿著中央印製廠邊的小路,直入山徑。路窮之
處,星月無輝,而水聲潺潺。忽然間,一隻螢火蟲從草叢裡飛了出來,接著兩隻、三隻……,儘管沒有群
螢亂飛的盛況,但看著那翩翩舞姿,就足以動人風懷
……
因此,看螢讓人覺得溫暖。彷彿暗夜的漆黑裡,小小的山精水靈打著一盞迎迓的風燈,不管路是多麼
的黑,也能讓人寬慰。
……
每個人都喜歡螢火蟲,牠嫻靜、舒緩,點綴著夏夜的童心與浪漫。以前螢多,入夜輒見此起彼落,與
螢共玩,曾是美好回憶的一部分。老人們都說螢是腐草所化,以露水為食,因而牠弱質蕙心,想著這些說
法,都覺得對螢應該格外的體貼善待。只是現今流螢日稀,都市的小孩少了螢火蟲的童年,那會是多麼大
的一場遺憾。
(節選自南方朔今夜看螢去)
5
25. 根據文章,請問下列哪一個情況是無法看到螢火蟲的?(A)荒涼缺少人跡的場所(B)繁星滿
布的夜晚 (C)山中曲折的小徑(D)清澈無汙染的溪邊。
26. )同義複詞是指「將兩個意思相同的字放在一起」,本文中提到「迎迓」,兩者都具有同樣的意思
(迎接),將兩個同樣意思的字湊在一起,具有加成的作用。請問下列各選項,哪個並是同義複
詞?()寒流來襲,記得多穿件衣服,「溫暖」自己()走廊上禁止「追逐」,請放慢腳步
緩步徐行()暑假即將來臨,想到近兩個月見不到同學,內心感到些許「寂寥」()暫且珍惜瞬
間的「邂逅」,下次見面不知是何年何月。
27. )作者說道:「現今流螢日稀,都市的小孩少了螢火蟲的童年,那會是多麼大的一場遺憾。」請問
作者所說的遺憾,不包括下列哪一項()都市小孩沉3C產品,無法體會自然光的美麗
()現在的小孩無法感受以前與螢相伴的感覺()印象中的螢火蟲成群飛舞的景象,如今只能
留在記憶中()現在快速的都市發展,使螢火蟲缺少棲息地
28. )本文對螢火蟲的姿態多有描述,請判斷下列詩詞中描寫的對象,何者不是螢火蟲?
(A)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B)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
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C)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D)月黑
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29. )對於此篇文章的語氣分析,下列何者有問題的?
()「很久沒有看到螢火蟲了」──懷念、感()「看螢讓人覺得溫暖」──肯定、果斷
()「都市的小孩少了螢火蟲的童年,那會是多麼大的一場遺憾」──惆悵、可惜()「看著那
翩翩舞姿,就足以動人風懷」──懶散、平淡。
認識了一群漁民朋友,羨慕他們早已成為了一條魚。
跟著他們航行出海,學習當一條魚。我發現他們在海上和陸地上有明顯的性格差異,在海上他們沉默
不愛講話,心思細膩,像一隻敏銳的貓隨時隨刻在感覺潮水變化,感覺海洋的呼吸脈動;上了岸,說話大
聲粗獷,沒有一刻靜得下來。
航行大半年後,我懷疑起海洋是否拒絕了讓我當一條魚的承諾。除了當全身力氣用盡癱倒在甲板上像
一條死魚,大半年來我不曾感覺自己是一條魚。我暈船、嘔吐;當浪頭挺立在船尾如一道高聳圍牆,當船
隻傾側擦浪眼看著就要翻覆,我害怕、驚惶;當夜晚孤苦漂流凍得渾身發抖,我會懷念遙遠岸上一盞穩固
溫暖的燈火。
船隻出航的鳴笛聲已然消失不見,每次離岸,我都帶著淒苦的心情。
6
有一次拉完一簍漁繩,天剛剛破曉,我站在舷邊看望火球升起,我再次聽到了嘩啦啦的日出禮讚,看
到曙光踏著波浪穿越船舷後,再射向岸上,我驚覺到自己是日出的場景之一,不再是個觀眾。我看到船尖
犁出一群飛魚撲翅飛翔。
海岸是一道界線,海面也是一道界線,穿越這些介面需要些試驗和考驗吧。我看見了旗魚水面張帆;
看到了海豚朋友們友善靠船;聽見了漁民兄弟如波峰波谷精彩的海上生活故事;渾身發抖和一頭龐碩醜陋
的巨鯨海上併游,我感受到海上夥伴間人世難得的真情……我有著歷經波折後被接受的喜悅……擁有了這
輩子不曾有過的感動和幸福。
海洋漸漸向我展露她的精髓寶藏。
(廖鴻基走不完的海灘路)
30. )看完這篇文章,請問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本文的旨意?(A)海洋生物種類豐富,作者描述取之
不竭、用之不盡的遠航資源(B)海洋充滿寶藏,但你需要通過試煉和考驗,才能一窺海洋的美
麗(C)人類在海上與陸上具有雙面性格,就如同人生活在世界需要戴著面具(D)作者迫不得
已與朋友出航,內心對海洋充滿恐懼和排斥。
31.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自己一開始不被海洋接受的情況。請問你覺得下列各選項中,作者所描
述的行為,哪個並是海洋排斥他的動作?(A)當夜晚孤苦漂流凍得渾身發抖(B)當浪頭挺
立在船尾如一道高聳圍牆(C)渾身發抖和一頭龐碩醜陋的巨鯨海上併游(D)當船隻傾側擦浪
眼看著就要翻覆。
32. 作者提及:「認識了一群漁民朋友,羨慕他們早已成為了一條魚。」你覺得為什麽作者會這樣說
?(A)漁民熱愛海洋,物我合一(B)漁民性格豪爽,隨順內心(C)漁民生活在海上,對海
洋氣候敏感機警(D)漁民與魚為友,早已習慣成自然。
~試題結束,請同學二度檢查答案~
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B
A
C
B
D
B
B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D
C
A
D
C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A
C
B
D
A
C
D
B
31
32
C
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