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正濱 國民中學 113學年度第 一 學期 七 年級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三、母親的教誨 | 授課日期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 | 教 師 |
| |||||
月 | 日 | 節 | 教 學 重 點 | |||||
三 | 課文第三段文本講述及經驗分享 | |||||||
教學準備 | 教師準備: 1.熟悉本課教材,充分研讀教師手冊、備課用書及相關書籍。 2.蒐集辯論主題的相關資料。 3.布置教學環境。 4.指導學生預習本課。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 |||||||
教學資源 (參考網站、書目) | 一、書籍: 1.《四十自述》‧胡適‧遠流出版公司 2.《媽媽的一句話》‧春光編輯室企劃‧春光出版社 二、網站: 1.臺灣女人廣告短片 吳念真執導 2.合作金庫人壽廣告(~01:36)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TrG8cIwdg 3.蘭花草 網址:https://youtu.be/PLKN2bBoM84 4.再見蘭花草 | |||||||
核心素養與議題融入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核心素養項目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國-J-A2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題。 國-J-B1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國-J-C1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趣。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 1-Ⅳ-1 以同理心,聆聽各項發言,並加以記錄、歸納。 2-Ⅳ-1 掌握生活情境,適切表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 2-Ⅳ-5 能視不同情境,進行小組討論、口頭報告、發表評論、演說及論辯。 5-Ⅳ-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Bb-Ⅲ-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Cb-Ⅳ-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 ||||||
學 習 目 標 | ||||||||
1.認識胡適與白話文運動。 2.學習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 3.體會老師和家長管教的方式與用心。 | ||||||||
教學指導要點(活動流程) | 教學時間 | 評量方式 | ||||||
第三節課 一、學生朗讀第三段。 二、教師針對文本內容講述與提問,明瞭胡適母親的管教模式對其影響。 三、提問討論(分享長輩的管教經驗,並進行討論)。 四、觀看影片。 五、影片內容提問討論。 六、回家作業。 第三節結束 | 5分鐘 25分鐘 15分鐘 | 口頭評量 1.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2.能理解本文所表達的涵義。 作業 能用心完成練習。 |